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初唐驿站园林--新都桂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嵘 《中国园林》2004,20(2):65-65
系统考证了新都桂湖从蜀汉时的卫湖,到唐代的南亭,至两宋时的新都驿,再到明清以后的桂湖和今天杨升庵祠的历史沿革,分析桂湖从初唐时的驿站园林到今天的桂湖公园的逐渐发展过程及其造园艺术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园林》2020,(4):37-37
为紧贴时代脉搏,突显时代主题,集中展示中国风景园林标志事件和新时代重大战略转变,2020年《园林》将陆续组织推出如下主导专题(所列专题顺序,不作为最终发刊专题顺序):(1)园林与国土空间规划;(2)生态园林营建技术;(3)智慧园林;(4)美丽乡村景观;(5)传统园林;(6)垃圾资源化利用;(7)自然保护地规划与管理;(8)城市困难立地绿化;(9)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3.
1 天人观和园林风格(见上期)2 上海的园林风格 上海地处江南水乡,毗邻江、浙两省,有着经济和文化往来频繁的历史,在园林风格上受苏州园林影响较深。上海是个古城但同时又是被殖民者打开的门户、成为对外开放最早的通商口岸。因此,她既有中国的古典园林,又有西方及中西交融的园林。多类型的园林就是上海的风格。2.1 中国古典园林 上海除没有皇家园林外,其余三类均有。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将三类园林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园林十谈     
陈俊愉 《园林》2008,(12):14-19
"园林"原是中华古称,现在却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多种称谓.我这个"吃过洋面包的土包子",却仍认住"园林"这个词不放,抱着汪老(菊渊)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以下简称"大百科")中他所下的定义不放.现就"园林"几方面的问题,提出个人的十个说法.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古代巴渝地区开展过诸多园林营建活动,其发展过 程不仅因应地域自然环境,还映射着各历史演进阶段的人文情 境,是地域重要的遗产资源。然而,除现有遗存外,散见于方 志文献中的巴渝园林信息缺乏系统性整理。综合文献稽考、田 野考察与空间图示方法,对巴渝地区园林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 理,划为萌芽起步(先秦秦汉)、缓慢发展(魏晋南北朝)、多元 积累(隋唐)、兴盛而衰(宋元)、融会新盛(明清)5个阶段,分 析了各阶段园林的类型、分布,探讨了其风格流变及原因,以 期形成整体认知,为深入理解巴渝古代园林赓续本相与深化推 动地域园林遗产整体保护提供基础参照。  相似文献   

6.
卜复鸣 《园林》2007,(11):22-23
苏州园林的类型甚多,现存的除私家宅第园林之外,尚有寺观园林、山庄园林、会馆园林、书院园林、酒肆园林等。寺观园林其实只是宗教园林的一种,然而就寺庙园林而言,又因其所属的宗派教义的不同,而又有所变化。狮子林在建园之初,因是禅宗临济宗虎丘派门徒天如禅师维则(亦作惟则)的隐  相似文献   

7.
清昭陵     
《广西城镇建设》2007,(12):125-126
昭陵概况 沈阳(盛京)昭陵位于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  相似文献   

8.
为厘清国内岭南园林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以CNKI数据库1963年至2020年间595篇国内岭南园林研究文献为数据源,借助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核心作者群与研究机构及研究主题知识结构可视化图谱.结果 表明:国内近60年的研究可分为初步探索(1963~1996)、缓慢发展(1997~2009)和快速增长(20...  相似文献   

9.
园林道路规划设计是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园林各风景点、引导游客游览的重任,同时园林道路也是园林工程的重要风景元素,因此,在进行园林风景规划时,需要特别重视园林道路的规划.文章从园林道路的类型及功能出发,分析了园林道路规划的设计原则,并提出了园林道路设计规划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法国历史园林保护理念和实践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祥艳 《中国园林》2003,19(7):48-52
阐明了历史园林保护的相关概念,总结国际上历史园林保护的基本思路,着重分析了法国历史园林保护的基本理论体系,并以阿尔贝@肯恩园林(DES JARDINS AL-BERT KAHN)的修复为例,探讨了园林修复的基本策略,最后总结概括了法国历史园林保护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1.
1960年代以来的当代园林流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初至1960年代是现代园林时期,1960年代以后是当代园林时期.笔者介绍了当代园林时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园林、解构主义园林、高技派园林、后工业景观的园林、雕塑艺术园林、大地艺术园林、极简主义园林、生态主义园林、超现实主义园林、软质园林、批评性地方主义园林、历史文脉主义园林、极多主义园林等新流派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2.
重庆园林的历史文化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专论重庆园林得以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经济社会基础。从上古的孕育期、中古的形成期到近古的发展期,本文系统阐述了重庆园林各基本类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的原因及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为重庆园林(以及巴蜀园林)作为中国园林一个重要的地域类型提供了翔实而深入地历史论证。  相似文献   

13.
清代广州园林与茶(酒)楼的发展融合,将古典园林带入公共视野,突破了仅为公候将相、文人墨客所享用的旧模式,丰富了茶(酒)楼文化的艺术内涵.通过对清代广州城市地理空间、人口变迁、消费风尚等相关背景的研究,梳理清代广州园林与茶(酒)楼结合的模式与类型,发掘二者发展融合的内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浅析园林艺术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的典型代表,它综合了山水画、书法、建筑、雕塑、植物学、园艺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人们都喜欢用诗情画意来形容中国园林的美,诗情画意也已成为园林意境的代名词.意境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园林意境即指园林的诗情画意,即诗情画意在园林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李嘉乐 《中国园林》2003,19(9):70-70
佐藤昌先生是日本继现代园林学开拓者上原敬二先生以后,最受尊敬的园林界泰斗。他为人朴实谦和,治学刻苦严谨。中年以前,从事造园绿化等技术管理工作;55岁以后,致力于教学和园林绿地群众团体的组织工作,同时开始了他从事专业写作的生涯,特别贯注于园林史的论述。他博引海内外相关资料,细致周详,落笔客观真实,从无个人臆断或哗众取宠之处。他的著作,为渴望了解世界园林发展历程的人,开辟了捷径。他64岁(1967)写完了《欧美公园绿地发展史》,74岁(1977)写完了《日本公园绿地发展史》。两年后又写完了《F·L·奥姆斯特德一生业绩———美国近代…  相似文献   

16.
钟姝  肖遥 《风景园林》2022,29(9):67-70
河北省园林博览会是中国华北地区园林绿化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河北省第三届(邢台)园林博览会于2019年8月28日—11月28日在邢台市举办,园区总面积约308 hm^(2),其中廊坊展园位于城市展园区,总面积8500 m^(2)。为了凸显廊坊市现代、创新的城市愿景,委托方向设计团队提出,希望突破传统园林的表现手法,走出城市展园已经固化的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曹娟 《中国园林》2007,23(1):4-5
2006年12月25日下午《,中国古代园林史》《、中国造园史》首发式暨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举行。首发式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承办,与会者约200人。《中国古代园林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园林专业创始人汪菊渊先生(1913-1996)的遗著《,中国造园史》是我国著名造园学家陈植先生(1899-1989)的遗著。两位先生皆有志于系统总结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几乎耗费毕生精力收集古籍文献、现场考察、研究整理,20世纪80年代初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现国家建设部)为两位先生立科研课题,分…  相似文献   

18.
罗皓  蔡俐  李奕成  刘磊 《风景园林》2018,25(11):78-83
鉴于历史地图自身信息的模糊性,采用历史地图解译法对桂湖水系相关的历史地图进行解译绘制,通过解译图纸能较为清楚展示桂湖水系的演变过程,进而相对客观地总结其水系的演变特点。从城市水系与园林水源、水系周边建筑营建、水系空间形态划分3个方面,按照隋唐、宋代、明清、近代、现代的时间段对桂湖水系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从新都城市水系与桂湖园林水系的关系、水系周边建筑功能及附属空间属性的变化、水系形态的艺术划分3方面归纳总结水系演变特点: 1)新都城市水系与桂湖园林水系在形态结构联系上呈现出完整、完善、破坏、重建4个阶段,桂湖园林水系与新都城市水系在水系体系构成上经历融合、维持、撤离、融入4个阶段的变化。2)水系周边建筑功能经纪念性萌芽、公共性增强、纪念性强化、纪念性精炼的变化,其建筑附属空间布局经历游赏性空间错列分布、公共性空间沿岸排布、纪念性空间中心贯穿、纪念性空间核心主导的4个阶段,使得桂湖从以游玩聚会为主的驿站园林变为以纪念为主的公共园林。3)桂湖水系的形态结构划分呈一池三岛“粗”分、五岛两堤“概”分、五岛两堤“密”分与五岛两堤“旷”分的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白居易诗集校注》中的2800余首诗歌为对象,根据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心境,探析其初期咏叹园林、中期隐逸园居到后期中隐园林的园林思想演变.以全唐诗分析系统为辅助,统计分析白居易诗歌中偏好的园林景观要素和园林活动类型,总结其园林思想演变和园林活动对其园林造景中造园要素、造园择址、园林功能规划的影响,以及造园活动中兼有文人情怀、兼济之愿和隐逸之志的园林意趣.通过诗歌探析白居易的园林思想演变与园林造景,以期能够对文人园林的研究具有启发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巴蜀园林欣赏(八):东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庭风 《园林》2008,(8):28-30
东湖位于四川新繁,新繁本为县署,1965年并入新都。城东有湖,名东湖,自唐代宰相李德裕治蜀凿湖之后,历代官宦文人在此留下了诸多胜迹,东湖也经历了唐、宋、元、明、清、民国及现代七朝变迁,成为除山西居园池之外的第二处唐代园林,因其别具一格的布局,又使它成为西蜀名园。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道,唐代李德裕为宰相时,凿湖造园,手植三柏二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