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维药芜菁子中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芜菁子中的异硫氰酸酯,以异辛醇为内标物,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组成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芜菁子中含有4种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分别为异硫氰酸苯乙酯(14.20%)、异硫氰酸叔丁酯(0.47%)、异硫氰酸异丙酯(0.29%)和异硫氰酸烯丙酯(5.10%)。4种化合物的进样量线性范围依次为10.06~50.30μg(r=0.9996)、0.25~1.26μg(r=0.9995)、2.83~14.15μg(r=0.9989)、3.34~16.72μg(r=0.998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100.2%、97.8%、98.2%,RSD分别为1.3%、1.9%、2.3%、2.1%(n均为9)。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芜菁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萨木萨克油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丁香和大蒜;采用HPLC法检测大蒜素的含量。色谱柱:Wondasil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1mL·L~(-1)甲酸(75∶25);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结果薄层色谱法对丁香和大蒜的鉴别效果好,重复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其线性范围为9.99~199.85μg·mL~(-1)(r=0.999 8),回收率为100.9%(RSD=1.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萨木萨克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测定维药肉桂子中桂皮醛含量的方法,并定性定量测定肉桂子中的挥发油,合理制定肉桂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C_(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5nm。肉桂子挥发油定性定量测定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和日本药典(JP16)。结果桂皮醛质量浓度在2.45~34.24μg·mL~(-1)范围内(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10%(RSD=1.44%)。肉桂子挥发油含量(mL·g~(-1))为1.00%~2.88%,平均含量为1.62%;肉桂子挥发油的折光率(20℃)为1.50~1.55。肉桂子挥发油的鉴别实验和纯度实验结果均符合日本药典规定。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重复性好,可作为测定肉桂子中桂皮醛的定量测定方法。肉桂子挥发油含量可纳入肉桂子质量标准含量测定起草项。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兰花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本制剂中的板蓝根、大青叶和忍冬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R,S)-告依春的含量,色谱柱为Spur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93);检测波长为245nm。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良好。(R,S)-告依春质量浓度在0.30~2.12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87.5%,RSD为1.0%(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简便可行,可用于兰花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定性鉴别芜菁子中的β-谷甾醇及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TLC法及HPLC法.以石油醚-乙酸乙酯(7∶3)为展开剂在硅胶GF254板上展开.色谱柱为YMC-PackODS-A(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55∶9∶36),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 rmin-.结果 β-谷甾醇0.22~8.8 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芜菁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蒙药拉哈如各贡斯勒散的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栀子苷进行定性鉴别。运用HPLC法对紫草中左旋紫草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25 mol·L~(-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516 nm;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中栀子苷斑点清晰,重复性好,易于鉴别。左旋紫草素质量浓度在0.61~39.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RSD=2.73%)。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拉哈如各贡斯勒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测定的UPLC法,并用该法研究大鼠静脉注射异硫氰酸烯丙酯后的药动学。方法:大鼠血浆样品,采用乙腈沉淀蛋白分析。色谱柱: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流速0.2 mL·min-1;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47 nm;大鼠静脉注射异硫氰酸烯丙酯20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并估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异硫氰酸烯丙酯在0.156~40.0μg·mL-1范围内,其线性关系良好,r=0.998 9,定量下限为0.156μg·mL-1,提取回收率为91.34%。大鼠静脉注射20 mg·kg-1异硫氰酸烯丙酯后其消除半衰期为77.36 min。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清肝解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清肝解毒胶囊中的黄芪、大黄、赤芍和柴胡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对清肝解毒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进行总量计算。结果薄层鉴别项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无干扰。大黄素峰面积在2.864~143.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7);大黄酸峰面积在3.544~177.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7);大黄酚峰面积在3.984~199.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7)。大黄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9.0%,RSD为1.42%;大黄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9.5%,RSD为0.88%;大黄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101.9%,RSD为1.9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加样回收符合含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南药学》2018,(1):117-120
目的通过对毛诃子药材进行薄层鉴别、定量测定等研究,提高其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方法以没食子酸、毛诃子对照药材为对照,新增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鉴别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含量,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5∶95);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1 nm;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毛诃子药材的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鉴别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不仅能对毛诃子进行定性鉴别,还能体现其抗氧化活性,具有较好的专属性;10批毛诃子药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在9.952~79.62μg·m 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34.659X-7.7319(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0%(RSD=2.0%)。结论新增的方法简单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毛诃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丙氨酯及其片剂的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9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有关物质线性范围为0.51~30.24μg·mL-1,r=0.9999,检出限为4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0.8%;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2.60~100.82μg·mL-1,r=0.9999;苯丙氨酯片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6%(n=9);原料含量测定结果为99.3%~99.8%;片剂含量测定结果为99.0%~103.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苯丙氨酯及其片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GC-MS分析新疆芜菁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新疆芜菁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芜菁子中的挥发油,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共分离出25个峰,鉴定出了2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8%以上.主要组分为异硫氰酸-3-丁烯酯(22.98%)、3-甲基-3-丁烯腈(21.29%)、5-甲硫基戊腈(10.07%)、2,3-二甲基-2-丁烯二酸(9.82%)、异硫氰酸丁酯(9.39%)、异硫氰酸烯丙酯(8.19%).结论 所提取的挥发油中含有异硫氰酸酯、羧酸、羧酸酯、腈类、少量醛和萜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柱前衍生化RP-HPLC测定芜菁子中的12种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柱前衍生化PR-HPLC测定芜菁子中的游离氨基酸。探讨芜菁子的药用价值,挖掘新疆的芜菁子资源。方法采用水中超声提取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后,用HPLC法测定芜菁子中的氨基酸。结果芜菁子中含有苏氨酸、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丙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等12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须氨基酸7种,约占总游离氨基酸的65.7%,12种氨基酸在45 min内可很好地分离,平均回收率为92.7%~98.2%。结论所建方法不需专门的氨基酸分析仪,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芜菁子中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具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舒郁胶囊中麻黄碱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和HPLC法对舒郁胶囊中的麻黄碱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50:950:1),流速1.0 mL·mi...  相似文献   

14.
芪葵颗粒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爽  贾媛  范玲  马兴苗  刘志辉 《药物分析杂志》2012,(9):1564-1568,1577
目的:建立芪葵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颗粒中的黄芪、黄蜀葵花、制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ELSD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使用Hedera ODS-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Alltech 2000ES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2℃,载气流量2.8 L.min-1);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金丝桃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的含量,使用HederaODS-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0℃。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黄芪、黄蜀葵花、制何首乌。黄芪甲苷、金丝桃苷、二苯乙烯苷线性范围分别为1.59~21.3μg(r=0.9997),0.048~0.567μg(r=0.9999),0.054~0.625μg(r=1.000);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5.0%(RSD=2.2%),104.0%(RSD=1.3%),101.5%(RSD=1.4%)。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芪葵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鲜肿节风挥发油中β-榄香烯的TLC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TLC鉴别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正己烷为展开剂;HPLC含量测定采用Waters 5C18-AR-Ⅱ(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结果供试品薄层色谱在与β-榄香烯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β-榄香烯在0.2215~2.214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试验的RSD为1.8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49%,其RSD为1.02%(n=6)。结论该方法为评价鲜肿节风挥发油的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6.
任海祥  贾佳  方李  乔立业  陆崟  苏华 《中国药师》2014,(9):1489-1493
目的:完善通塞益脑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为生产质量提供保障。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延胡索、川芎、石菖蒲三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总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30∶7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1 nm,进样量20μl。结果:TLC鉴别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阿魏酸在2.24~35.84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54%,RSD=0.85%(n=6)。结论:该方法准确易行,便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陈湖海  杨晶  吴佳妮  韩亮 《中国药师》2012,15(4):515-518
目的:建立复方感冒清热颗粒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采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含量,Kromasil 5-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11:89)为流动相;柱温25℃;检测波长250 nm;进样量20 μl.结果:所用薄层色谱方法可清晰鉴别样品中的葛根、白芷、柴胡和金银花4种药材.含量测定中葛根素在4.8~28.8 μg·ml-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97.3%,99.9%,RSD分别为1.2%,1.8%,1.4%.结论:该鉴别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含量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作控制复方感冒清热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速效止泻胶囊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速效止泻胶囊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TLC法鉴别速效止泻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和拳参;采用HPLC法测定处方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及拳参中绿原酸含量。盐酸小檗碱色谱条件:依利特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40∶60∶0.1)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46 nm,柱温为30℃;绿原酸色谱条件:依利特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磷酸(7∶93∶0.4∶0.3)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27 nm,柱温为30℃。结果:盐酸小檗碱和拳参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特征明显;盐酸小檗碱与绿原酸含量测定,分别在2.0~6.0μg(r=0.9992)和0.1~1.8μg(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2%和102.3%,RSD分别为0.77%和1.3%。结论:本法可准确地定性、定量,有效地控制速效止泻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