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1 目的总结 30例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 ,探讨护理方法及措施。2 方法1 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为 30例气管切开术后危重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其中胸外伤 1 6例 ,重型颅脑损伤1 2例 ,呼吸窘迫综合征 2例。 3例应用呼吸机。主要护理要点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吸痰时机及方法。②呼吸道湿化等用药。③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④预防感染措施。3 结果抢救成功率 1 0 0 % ,无并发症发生。4 结论患者咽喉部有痰鸣音 ,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 ,特别在气管切开最初 1 2h内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吸痰 ,吸痰时先将规格合适的吸痰管插入气道超过内…  相似文献   

2.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排痰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广妮  吴巧宁  梁启坤 《广西医学》2003,25(12):2593-2594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由于各种原因使患者常有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因此 ,做好术后排痰护理是术后维护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 ,也是预防肺部并发症极有效的方法。我院胸外科使用 3种排痰方法 ,患者能正确、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使患者乐于接受 ,节省体力消耗 ,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 ,有利于康复 ,提高护理质量 ,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 999年 4月~ 2 0 0 1年 1 2月 ,在胸外科行心脏手术患者 1 30例 ,男性 5 4例 ,女性 76例 ,年龄 2岁 8个月~ 74岁 ,平均年龄 38岁。疾病构成 :先心 5 7例 ,风心 4 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液潴留、阻塞,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灌洗吸痰术的护理,以确保纤支镜灌洗吸痰过程能顺利进行。方法对273例危重病患者进行纤支镜灌洗吸痰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和配合及术后观察。结果268例患者纤支镜灌洗吸痰术顺利进行,5例术中出现SPO2持续下降等紧急情况,经及时抢救处理好转,所有病人经纤支镜灌洗吸痰术后下呼吸道痰液阻塞、肺不张、呼吸困难、SPO2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抢救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痰液潴留、阻塞是一种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好方法,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是保证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管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死亡发生.方法 通过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 成功封管者28例,仍带管者2例.带管时间长者1年,短者5天,带管出院者8例,死亡8例.结论 正确的呼吸道湿化及吸痰是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防止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能够缩短带管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管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死亡发生.方法通过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成功封管者28例,仍带管者2例,带管时间长者1年,短者5天,带管出院者8例,死亡8例.结论正确的呼吸道湿化及吸痰是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防止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能够缩短带管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病人的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及时准确地应用机械通气 ,能迅速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 ,防止重要脏器的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 ,具有重要意义。而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护理 ,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文就 1 2例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总结如下。1 吸痰操作与护理 有效的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通气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操作时 ,可根据情况每 0 .5到 1小时吸痰一次。吸痰应做到 :吸痰前翻身拍背。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 1 5秒 ,让病人休息片刻后再抽吸 ,以免抽吸时间过长影响气体交换。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以刺激轻咳为宜 ,使细支气管…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是抢救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病人的一种重要而积极的措施。气管切开后气管套管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本人近年来所见2例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意外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57岁。诊为左声带癌,行左垂直半喉切除术及气管切开术。手术顺利,带气管套管安返病房。术后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病情稳定,呼吸道通畅。术后第3天,更换气管内套管不到10min,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气憋、双手舞动、满头大汗;气管切口旁有较多泡沫液,检查气管会管被痰阻塞,无气体进出,立即给予吸痰,但吸痰管不能通过内套管,即重换消毒后的内套管,给予吸…  相似文献   

8.
韦梦燕 《广西医学》2001,23(3):689-691
1992年 3月~ 2 0 0 1年 2月 ,我科对 2 1例喉癌患者行喉癌切除术 ,治疗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47~ 69岁 ,均通过病理确诊 ,按 TNM分类来选择手术方式 ,其中全麻下行全喉切除 +颈淋巴清扫术 3例 ,全喉切除 2例 ,半喉切除术 1 6例。平均住院 32天。 2 1例患者均在术后 1 0~ 1 4天拔除鼻饲管。其中半喉切除 1 6例 ,术后第 2 1~ 2 8天间安全拔气管套管 ,基本恢复了喉的发音和吞咽功能 ;全喉切除 5例均在出院后半年内拔除气管套管 ,保存了喉的吞咽功能。2 护理体会2 .1 术前心理护理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床边纤支镜灌洗吸痰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收治区间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的60例危重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时,进行术前准备护理、术中配合护理、术后观察护理,并对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病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术后PaO2值、PaCO2值、PH值、SPO2值波动情况趋于稳定,明显优于术前。结论:对危重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床边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时,进行术前准备护理、术中配合护理、术后观察护理至关重要,是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5~1997年,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且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共12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重型颅脑损伤者行气管切开术12例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9~61岁,置管时间6~47天。经治疗痊愈出院7例,死亡5例。2 术后护理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可使机体气体交换发生严重障碍,使脑缺氧加重,术后有效的吸痰是护理的关键。一般1~2小时吸痰1次,每次持续抽吸时间不应超过10秒。吸痰时尽量刺激病人咳嗽或用手触压颈部气管引起病人咳嗽,定期翻身,预防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即刻使用吸痰管预防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有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分娩后交给新生儿医师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试验组患者在胎儿分娩后于第一次呼吸之前,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观察2组患者从切口娩出到使用吸痰管进行呼吸道分泌物清除所使用的时间,并对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发生窒息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新生儿从娩出到开始使用吸痰管所使用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即刻使用吸痰管能够及时清除新生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预防新生儿羊水吸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苏琰 《华夏医学》2001,14(5):752-753
危重患者常因治疗需要而插入各种作用不同的管道 ,最常见的是输氧管、吸痰管、胃管、尿管 ,在操作中发现 ,这四种管道的置入 ,常会给患者带来粘膜水肿、疼痛、破损、出血等损伤。为了减少患者痛苦 ,提高护理质量 ,笔者分析了引起损伤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1 典型病例例 1:患儿 ,女 ,7岁 ,中毒性菌痢。采用双头式氧管供氧 ,由于患儿抽搐 ,氧管磨损鼻粘膜 ,持续流血 5 min,后经用去甲肾上腺素棉签点压止血。例 2 :患者 ,女 ,6 0岁 ,支气管扩张。痰液粘稠 ,采用 16号平头吸痰管吸痰 ,因吸附面积大 ,吸痰压力掌握不好 ,致使口腔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效果,分析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关键.方法:9例患者在床边多功能心电监护下,术前先给3 min~5 min高浓度氧气或纯氧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后,再给气道注入2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并观察9例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经皮血氧饱和度,体温与X胸片的比较情况.结果:9例患者经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后,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提高,体温(2±0.5)d后均明显下降,肺部音明显消失,X胸片的炎症性阴影分别在治疗后3 d~7 d明显吸收到消失.结论:人工气道患者采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是简单,直接,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但是应着重于临床的吸痰与气道护理技巧,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减少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减轻病人负担.  相似文献   

14.
气管插管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覃桂成 《广西医学》2002,24(3):382-383
气管插管术是呼吸内科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为有创人工气道 ,其呼吸道护理一直受到临床专业护理人员广泛重视 ,特别是近年来 ,在进一步提高呼吸道护理质量上提出了不少的新观点。现将气管插管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 保护呼吸道通畅 ,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1.1 必要时吸痰 :过去常规为定时吸痰 ,如每 2h吸痰 1次 ,经临床实践证明 ,那样不仅会损伤患者呼吸道粘膜 ,还会因呼吸道受到刺激使分泌物增加。徐继君〔1〕认为 ,当病人咳嗽 ,呼吸困难 ,听诊闻及湿罗音 ,呼吸机报道压力升高 ,氧分压及氧饱和度突然下…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开胸手术肺部并发症较多 ,因此老年人开胸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1 临床资料收集本科 1995 - 0 2~ 2 0 0 0 - 0 3老年开胸患者 6 0例 ,年龄≥ 6 0岁 ,平均年龄 6 5岁。其中男 47例 ,女 13例。2 术前护理2 .1 术前护理是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 ,让患者知道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具体方法 ,例如吸烟者术前戒烟半月以上 ,因吸烟会使术后痰液增多。粘稠不易咯出 ,增加并发症的机会。2 .2 心理护理 一般老人反应较慢 ,记忆力差。但老年人思考问题细致 ,经验丰富 ,一旦得知自己得开胸手术焦虑、恐惧、压抑思前顾后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效果 ,分析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关键。方法 :9例患者在床边多功能心电监护下 ,术前先给 3min~ 5 min高浓度氧气或纯氧吸入 ,提高血氧饱和度后 ,再给气道注入 2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 ,并观察 9例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 ,经皮血氧饱和度 ,体温与 X胸片的比较情况。结果 :9例患者经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后 ,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提高 ,体温 (2± 0 .5 ) d后均明显下降 ,肺部 音明显消失 ,X胸片的炎症性阴影分别在治疗后 3d~ 7d明显吸收到消失。结论 :人工气道患者采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是简单 ,直接 ,效率高 ,安全性能好。但是应着重于临床的吸痰与气道护理技巧 ,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减少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减轻病人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部术后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82例胸部术后患者的排痰困难,痰液阻塞气道而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在加强呼吸道管理的基础上,配合纤支镜吸痰及灌洗,从治疗前准备,治疗中配合及治疗后观察等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82例胸部术后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吸痰灌洗治疗均顺利进行,呼吸道痰液阻塞、肺不张、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经皮氧饱和度(SpO2)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是解除胸部术后患者肺不张、痰液阻塞的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8.
小儿电动吸痰采集气管内痰标本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痰液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1 ]。但小儿痰标本的采集往往比较困难 ,特别是气管内痰液的采集。笔者采用低负压电动吸痰法 ,成功采集了小儿气管内痰标本 5 2例 ,为下呼吸道疾病的病因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 5 4例为 2 0 0 0年 11~ 12月住院患儿 ,其中男36例 ,女 18例 ;<3岁 2 4例 ,3~ 6岁 15例 ,6~ 9岁 10例 ,9~14岁 5例。 5 4例均为肺炎患儿。1.2 方法1.2 .1 用物准备 电动吸痰器 1台、一次性吸痰管 2根 (内径 1.5 m m)、一次性手套 2副 ,清洁玻片、盖玻片各 2块。1.2…  相似文献   

19.
连初秋  何卫 《医学文选》2000,19(1):55-56
下呼吸道感染在所有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中占第一位 [1 ] ,气管切开病人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占同期病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总数的 6 8.1% [2 ] 。其原因除与病人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误吸、气管切开有关外 ,吸痰管消毒不彻底也是其中之一。为探索一种高效快速、安全实用、价廉的消毒法 ,本组采用 2 %强化戊二醛浸泡法对吸痰管进行消毒 ,用0 .5 %过氧乙酸、2 %消佳净浸泡法进行对照消毒试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将用过的吸痰管用清水清洗干净后 ,用无菌剪刀将每条吸痰管剪成长 3cm的 5短段 ,消毒剂分别用广东茂名市消毒用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纤支镜灌洗痰易净加氨溴索配合吸痰术,治疗开胸术后下呼吸道痰液阻塞引起的肺部感染或肺不张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6例开胸术后下呼吸道痰液阻塞所致的肺部感染或肺不张患者,行床旁经纤支镜灌洗痰易净加氨溴索配合吸痰术治疗,并进行合理、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46例除1例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因肺栓塞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取得显著疗效。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治疗开胸术后下呼吸道痰液阻塞所致的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合理、规范的术前后护理是床旁纤支镜治疗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