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能源动力类涉及碳排放多个领域,其研究和创新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然而,当前传统能源动力领域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为应对挑战,探讨一种综合性的能源动力类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优化、专业实践、创新培养等角度完善培养体系,并进行培养模式评估与反馈,以培养未来能源动力领域的人才及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2.
“双碳”战略的确立,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双碳”战略的需求,有必要探索适应“双碳”背景的建环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双碳”背景下建环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制订了人才培养目标,总结了课程设置及质量、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三方面的改进措施。提出的优化建议对加强建环人才培养,推动实现“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雁红  王海燕 《广州化工》2022,50(10):158-160
材料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是材料系学生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核心课程。本文介绍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校材料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及特点,从优化实验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借助虚拟仿真平台、建立科学考核机制以及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等多方面对原有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期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基于OBE理念改进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在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中实施“一标准双融合”教学模式,即以“金课”建设为标准,建设立体化、多层次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打造一流课程;根据课程体系与课程性质,实施“科教融合、赛教融合”模式,将学科研究热点与相关竞赛内容分阶段、有计划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提升了工科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宏臣  王倩  左维  刘斌 《广州化工》2023,(3):263-265
近年来,绿色化学的发展迅速,新的绿色理论、方法和工艺不断被开发和应用。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当前大部分绿色化学课程教材内容已严重滞后。因此在绿色化学课程教学中及时讲授碳捕集和利用技术等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新技术、新方法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与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的能源战略正面临着重大转型,高校能源化工类专业的立体改造迫在眉睫。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聚焦新能源领域,以可再生能源化工、化学储能工程、二氧化碳转化利用为发展方向,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对人才的需求,构建符合认证标准的“双碳”特色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科研创新队伍,实施基于新工科立体改造协同作用的“双碳”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工作对推进高校的新工科建设、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混合式课程的实施,实现了教学目标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以《煤化学》课程为例,从"双导师"混合式课程设计、"双导师"教学分工与"双导师"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了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双导师"混合式课程的实践,重点介绍了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石化行业加速推进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为热点问题。分析了“双碳”背景下石化行业转型发展的形势,即面临的产业与能源结构调整重构挑战,以及紧抓政策窗口期实现绿色低碳与提质增效耦合发展的新机遇。概述了实现“双碳”目标的4个发展方向,即大力发展碳捕集、封存与回收利用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能源耦合利用;加强原始创新提升全流程工艺水平;推进基地一体化协同优化发展模式。总结了石化行业多举措并举实现“双碳”目标的对策与方法,为未来石化行业推进绿色低碳、安全环保、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背景下,《能源材料》特色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育。然而,现阶段课程教学中存在教材契合度不高、教学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有悖于"双一流"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结合林产化工学科专业背景,从定位教学目标、树立学生主体、坚持创新导向等方面对《能源材料》课程建设进行思考,旨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课程高质量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0.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强调的重中之重。课程教学如何根据师范认证的理念对标毕业要求进行教学改革是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信阳学院化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对师范认证背景下专业课程优化改革进行探索。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对标师范专业认证的要求,全面提升化学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培养新时期化学师范生为目标,以化学学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和教学系统为抓手,构建了以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教学实践为四大基石的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群。并借力"互联网+",融合爱课程和中国大学MOOC两大在线学习平台开设的课程,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群理论模型,以期为培养师范生的高师院校化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大连理工大学针对能源化工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确定了责任、知识和思政等“双碳”要素,重构了具有“双碳”要素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核心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并初步建成了以产业链关联为特色的跨专业实验平台。以上改革不仅促进了能源化工类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和方向拓展,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高等工程教育适应“双碳”技术进步和能源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先进理念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王雪萌  安燕  唐昊  刘海  田蒙奎 《应用化工》2023,(10):2875-2879
综述了目前工业领域的碳排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双碳”目标愿景下我国工业领域的实施路径,为我国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提出加强政府引导与体系构建、加快能源结构优化与节能提效、技术创新、推动不同行业间耦合发展和健全碳市场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对促进工业领域双碳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碳一化学的背景,综述了碳一化学的主要内容,具体介绍了以甲醇为中心的碳一化学,讨论在今后油、气资源枯竭,煤炭成为主要化石能源时,有关煤炭综合利用与化工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望了我国碳一化学的发展及目标。  相似文献   

15.
《工程化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在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工程化学》学习的目的是让非化学或材料专业的毕业生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能够运用化学的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尤其对于能源动力类专业,很多新能源的开发、新材料的设计以及新工艺的优化都离不开化学基础知识的参与。因此,《工程化学》课程的开设对于能源动力类专业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根据作者对《工程化学》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现代能源化工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氢能及燃料电池等新能源的能量转换与应用,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在新能源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对现代能源化工技术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针对现代能源化工技术课程的多学科交叉、多种新技术应用特点,提出课程教学从传统知识传授向学生知识应用、学习能力的培养转变。本文探讨了现代化教学、参与性教学及实践性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现时代环境下,教育的使命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输,更承载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尤其随着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和推广,教育改革呼吁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这对化学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化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课程思政之路,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双视角出发,探讨课程思政与化学专业教学的耦合关系,思考课程思政对化学专业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并总结具体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在“双碳”目标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由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为主转变,能源结构的转变导致能源安全的内涵发生了改变,能源安全评价方法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主要总结了各类能源安全的定量评价方法,对比和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详细阐述了基于能源供应安全评价和基于国家或区域能源安全评价方法。在“双碳”目标下,能源安全指标参数与以往化石能源供应安全的评价指标不同,在参数选择上更加关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颗粒物的排放等环境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水、粮食等也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纳入到能源安全定量评价体系中。在“双碳”目标下,特别是能源结构转型的过渡期,建立合理的能源安全定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姜晓乐  阳耀月  刘东 《广州化工》2020,48(10):189-190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和药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的主干专业课程,其发展水平也体现了现代化学的发展深度。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性较强,且需要学生具备物理和数学基础,因此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出现学生学习困难的现状。从教学难点及民族院校的相关现状出发,力求通过哲学性思维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改革方式培养出具有具有扎实物理化学基础、良好科学素养的化学人才,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各种一刀切"去煤化"引起的能源危机问题,分析了煤炭在我国能源领域及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碳中和的定义和作用,提出实现碳中和并非只有放弃煤炭一条路,可以依靠科技创新,通过碳埋藏和碳循环利用等多种技术措施实现碳中和;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碳减排、碳中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