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肺癌是国内外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对于肺部肿瘤的检测及诊疗至关重要。作为一种新兴的混合成像技术, PET/MRI相较PET/CT存在诸多优势, 包括无电离辐射、高软组织对比以及多参数成像。随着采集技术的进步克服了诸多缺陷, 肺部PET/MRI的临床使用实践正在快速增长。本文从肺结节检出、肿瘤诊断、TNM分期、疗效评估、预后预测等方面综述了PET/MRI在肺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潜在应用价值。影像组学、深度学习以及作为分子探针的特异性PET示踪剂的开发有望进一步提升PET/MRI肺部肿瘤成像中的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鳞癌患者初诊时多已处于肿瘤的中晚期,预后较差,诊断的准确性对于及早发现肿瘤具有重要意义,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结合磁共振成像(MRI)技术(PET/MRI)的出现为头颈部鳞癌的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为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系统地总结PET/MRI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PET/MRI的优势,详细阐述PET/MRI在头颈部鳞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包括在现有的研究中总结PET/MRI诊断头颈部鳞癌的可行性及诊断价值,肯定PET/MRI相比常规检查手段的诊断优势,探讨PET/MRI在头颈部鳞癌TNM分期中的应用情况,介绍PET/MRI在判断头颈部鳞癌疗效及预后方面的作用,明确PET/MRI鉴别肿瘤的残留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头颈部鳞癌的进一步治疗提供诊断支持。同时还分析了目前PET/MRI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取得PET/MRI技术上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脊柱MR特殊扫描成像技术和全脊柱MRI的临床应用.方法:搜集37例全脊柱扫描图像,进行MRI图像的回顾分析.MRI机为PHILIPS公司Intera 1.5T Nova超导型磁共振机,使用相控阵脊柱线圈,选用Total Spine序列矢状面T1W/TSE/MT、T2W/TSE/MT成像.结果:图像清晰、病变显示较好29例,图像、病变显示一般6例,图像、病灶显示较差2例.结论:全脊柱磁共振成像特殊技术,能显示全段脊柱、脊髓影像,对多发病变的搜寻及其病变的准确定位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正电子断层成像是目前核医学中最先进的成像技术,并且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SPECT/PET系统从准直器、闪烁晶体、光转换元件等方面着手对原SPECT机进行优化改造,从而可利用之进行正电子断层成像.由于专用的PET设备价格昂贵,SPECT 511kev正电子成像便成为我国消费者的选择之一.本文从其技术原理、性能指标、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认为SPECT/PET系统将在医学领域进一步得到认可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成像技术与X-CT、MRI及核医学成像(PET,SPECT)一起被公认为现代四大影像技术,比较而言,医学超声成像具有实时性好、无损伤、无痛苦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PET/MRI的工作原理、发展和研究现状,探讨了PET/MRI在肿瘤早期诊断、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指出PET/MRI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影像医学在疾病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包括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以及集两种功能为一体的PET/CT、PET/MRI、DSA/CT等, 尤其是CT和MRI的发展,不仅能够单纯显示病变的形态异常,而且能够提供病变的血流、代谢等病理生理改变信息,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更加客观详尽的影像资料,而且能够使大家进一步认识疾病的本质及其演变规律。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进步,新技术必将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8氟-氟化钠(18F-NaF)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ET/CT)、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鼻咽癌患者颅底骨质受侵及骨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48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接受18F-NaF PET/CT、...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磁共振成像(MRI)和PET/CT在淋巴瘤诊断中灵敏度(SEN)与特异度(SPE)的一致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数据库(CBM)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时间截止到2016年10月,纳入研究PET/MRI和PET/CT在淋巴瘤诊断中的SEN与SPE的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评价数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221例淋巴瘤患者.其中,4篇文献提供了基于患者及病灶部位的资料(含1篇提供分期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病灶部位的资料(合1篇提供分期的数据).结果显示,PET/MRI与PET/CT均能够准确地发现淋巴瘤患者体内的病灶,其发现的病灶部位及数量基本吻合.PET/MRI与PET/CT发现病灶的SEN与SPE较高,并且在淋巴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PET/MRI在淋巴瘤诊断中的SEN、SPE与PET/CT相近,可能成为淋巴瘤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成像(MRI)是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其具有成像质量高、便于三维立体成像和功能成像等优点,适用于对各种器官组织进行疾病的诊断.随着MRI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基于MRI的组织弹性测量或成像技术( MRelastography或MRE)也相应地受到广泛的重视并且获得了许多应用.在准静态激励条件下,MRI可以直接用来测量组织的位移和形变.在动态激励情况下,因为成像速度较慢的原因,MRI一般不适合直接用于动态位移的测量.这个时候就可借助标记法或者剪切波传播法实现MRE.目前,动态剪切波传播法已成为MRE的主流.在剪切波传播弹性测量方法上,借助于运动敏感的成像序列,可获得剪切波的时空相位信息,然后计算传播速度用以实现弹性的测量.相对于传统的基于超声的弹性测量技术,MRE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基于三维空间测量的位移更加准确、观察范围大(超声只限于探头成像范围),以及特别适合于脑部等超声无法进入的组织进行弹性特征的研究等.本文主要介绍基于MRE,首先介绍MRE相关的测量技术及特点,然后介绍目前MRE在几种典型组织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