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笔采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例,收到较好疗效。该方法费用低廉、简便易行、副作用少。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β2GPⅠ)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β2GPⅠ水平和阳性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①活动期及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IgM和IgG型aβ2GP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与缓解期组相比,IgG型aβ2GPⅠ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aβ2GPⅠ阳性率的比较中,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β2糖蛋白Ⅰ抗体可能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有关,是其高凝状态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3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结果,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分析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HELENA公司的SPTFE 2000琼脂糖电泳技术,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正常人血清进行蛋白电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除α2球蛋白、β-球蛋白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分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有一定特征,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血小板功能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艳静  卞红磊  武会珍 《临床荟萃》2003,18(11):608-609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方法 对2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ll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小板黏附功能(PAdT)、血小板的聚集功能(PAgT)、血栓素B2(TXB2)进行检测。结果 2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血栓素B2均显著高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性增强,提示血小板的活化直接参与了结肠黏膜的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单纯用西药治疗近期和远期疗效不甚理想,笔者采用艾灸神阙穴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治疗与研究危北海100010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发生于结肠的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也可遍及整个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的护理,重点介绍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治疗的操作的方法、灌肠液温度、体位、插管深度及保留时间。方法总结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治疗的各类文献资料。结果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方法有了一定的进展。结论今后应对保留灌肠的体住、药液温度和保留时间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便更有效地提高保留灌肠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为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过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邱丽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471-1472
【摘要】目的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pANC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正常健康人60例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ANCA,比较二者差异,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ANCA阳性率68.3%,正常健康人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特异性92.7%,灵敏度65.9%。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ANCA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和病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短、病情越严重,pANCA阳性率越高。结论pANCA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优点,病程越短、病情越严重,pANCA阳性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等,本病特点为病程长,反复发作,目前尚缺乏根治性治疗方法。我院1993—2003年对3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浓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藏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情况和护理方法。方法用藏药扎琼和七味尺琼,对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局部保留灌肠,同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藏药灌肠后,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缓解率高,取得了良好的治愈效果。结论藏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如何进行护理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中药口服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黏膜层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与大肠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病情缠绵,易复发。笔者运用中药口服兼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知识问卷对2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知识问卷评分为(8.27±3.12)分。影响疾病知识问卷评分的因素根据其作用大小依次为病程、住院次数、文化程度和民族。结论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整体偏低,护理人员应加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同时应针对不同民族及个体,选择差异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肝郁脾虚关系最为密切,故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麦滋林、致康胶囊、庆大霉素联合用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68例,给予麦滋林、致康胶囊、庆大霉素保留灌肠,疗程21d。结果:联合用药,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麦滋林、致康胶囊、庆大霉素联合用药保留灌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至今未明,发病中有免疫因素和各种炎症介质等参与,艾迪沙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重要药物。为了探讨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本科应用结肠灌洗机灌注艾迪沙治疗广泛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环胞菌素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环胞菌素A(CsA)对于激素治疗无效而以往只有选择手术处理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手段。我院对CsA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方法:分析我院1998—2002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应用激素治疗无效而改用CsA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静脉激素治疗无效,接受了口服或静脉CsA治疗,避免了结肠切除术,有效率为100%。5例均未发生药物副作用。结论:CsA用以治疗激素无效的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具有很好疗效。在对药物副作用密切监控下使用本治疗方案是激素无效的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一种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家庭实施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继英 《护理与康复》2008,7(9):698-698
目的总结家庭实施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加家庭实施保留灌肠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55例经治疗后全身情况好转,腹痛消失,大便次数、性质改善,肠镜检查溃疡面明显缩小;3例无效。结论家庭实施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简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D-二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g)检测在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溃疡性结肠炎组,15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D-D、APTT、Fig水平。结果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组D-D、Fig依次升高,APTT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溃疡性结肠炎D-D、Fig依次升高,APTT依次降低;D-D、Fig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APTT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发生在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及全结肠的溃疡性结肠炎D-D、APTT及Fig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凝血指标D-D、APTT及Fig检测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IL-2-CD44、CD54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含量改变和疗效观察作用。方法用邹移海方法造模,酶免法,流式细胞技术,病理组织切片技术。结果 IL-2、CD44、CD54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的含量明显均低于正常组,有极显著差异(P<0.001),通过治疗后,IL-2、CD44、CD54含量明显上升。结论 IL-2、CD44、CD54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中是低水平含量,随着治疗好转,其含量升高,因此IL-2、CD44、CD54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