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文兴 《中国司法》2004,(11):71-72
一、司法改革的目标:公正优先,兼顾效率司法机关关于司法改革的迫切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来自于社会对司法腐败的强烈不满,而司法不公的大量出现除了有司法机关内部的原因以外,来自外部力量的干预、影响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并非能够单单依靠司法机关的力量就能予以消除,即使是司法机关内部人员的原因,司法机关也不一定有实际的权力对这些违纪违法者进行处理。所以,要消除人们对司法的不满,就有必要进行司法改革,但是,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司法公正,还是司法独立,抑或是公正与高效?对于这个问题,在不同的论述中,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推进,司法在我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公正司法也越来越关注,进行司法改革也就越来越迫切。如何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加速司法改革,不仅为司法特征所需求,也为各级权力机关的职权所要求。开展司法评  相似文献   

3.
于英红 《检察风云》2011,(14):18-19
人情干预司法是影响公正审判的因素之一,司法不受其他任何权力或者机构的影响甚至主导、避免受到任何人清或者权力干扰,成为司法客观公正的关键所在。对此,西方各国都曾经有过孜孜不倦的探索,其中,美国被公认为司法公正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冲突与平衡:人大监督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维护司法权威,没有司法权威,就不可能有法治的权威。但司法权威必须建立在公正而有效率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社会信任的基础上。司法不公正或者没有效率,就不可能获得社会的信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稳定的权威。历史经验证明,保证司法公正,一方面离不开司法独立,没有独立就没有公正;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对司法的监督,包括司法机关内部的监督,也包括外部的监督。在我国,外部监督既包括媒体的监督、检察机关对审判机关的监督,也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内部监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宝塔区人民法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三个至上"为指导,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主题,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使"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理念得到充分彰显,使公平正义在阳光司法工作中分外璀璨! 公正司法坚强有力 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是人民法院的灵魂,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地方化单向性物质与人事双重依赖结构是当今中国司法权地方化的成因,司法权力地方化影响公正、高效和权威司法制度的建立。双轨制、重划司法区以及法院系统垂直管理等改革思路各有利弊。在现实中法院外部管理结构呈现从一元层级(各级政权)向二元层级(各级政权和上级法院)双重管理体制过渡的趋势。建立自治型司法管理体制是解决地方化司法管理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王迎付 《法制与社会》2012,(34):117-118
依法司法是司法的最高准则,但法律之外还有较多因素影响法官判决,外部因素主要有人情、舆论、权力等,自身因素主要有个性气质、性别、专业知识等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司法过程中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从司法实践中加以审视,并在制度设计层面上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言论广场     
《中国司法》2012,(3):5
康为民:网络舆情不能视而不见司法公信力怎样才能得到更好地加强?首先要增强司法透明度,部分案件推行网上庭审直播等方式,使办理的案件让大家看得到"公正"。不能做到公正司法,就不会有司法公信力,也没有社会的满意度。应落实司法利民、便民、为民,为百姓排解纠纷、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9.
孙洪坤 《法治研究》2014,(3):112-118
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三机关职权配置的合理性不仅影响到刑事司法的公正、高效、权威,而且也是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三机关“平行站位”的做法看似公允,实则违背了刑事司法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造成了侦查中心化、检察机关权力的虚高化、法院司法权威下降、控辩力量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刑事司法职权便成为我国目前刑事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瓶颈和核心问题。具体建言是:一要构建独立公正的审判权.以求法院外部独立于行政机关。内部以法官为核心改革法院管理体制;二要优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权,建立检察机关对强制侦查行为的审查批准权.由法庭监督改为审后监督。  相似文献   

10.
论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指在司法活动中坚持和体现公正和正义的原则。司法公正不仅是司法活动本身的要求.也是实现法治国家的需要。在一个国家.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口。因此实现司法公正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如何改革司法制度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公正司法的职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左世忠 《中国审判》2014,(12):12-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规定十分清晰地表明,人民法院在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定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把公正司法作为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是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出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一、强化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从法律地位上理解,检察权从人民代表大会中产生,这就需要检察机关不断强化法律监督意识,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一是遵  相似文献   

13.
荣学磊  余艺 《法学》2012,(2):148-154
关于司法的诸多抱怨似乎都在暗示法官权力恣意与裁判不公的莫大关联。法官群体的公正意愿并不缺乏,司法权力行使不当并非导致裁判不公的主要原因。当事人主义的民事诉讼制度设计在实践中也未得到有效落实,制度设计与司法国情的背离也仅是裁判偏离公正的表面原因。我国民事司法面临的最大问题乃是资源与公正的关系过度紧张。就民事诉讼改革而言,坚持"当事人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避免"职权主义"回潮,减少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反复,应当成为改革的基本理性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评说速览     
《法庭内外》2013,(4):39-40
1独立行使审判权要闯过"三重门"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央一再重申确保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那么,影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是外部对司法的干涉,即各级行政权力影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近年来,各级行政权力针对某些个案"打招呼""批条子"等"因私"对司法工作的干扰少了,但"因公"的干扰却多了起来,这种情况大多是在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驱动下,行政权力对一些行政诉讼案件、环境污染案件等横加干涉,而且大多都有着冠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4,(14):11-11
众所周知,有权力必有责任,有司法权力就有如影随形的司法责任。唯有真正落实司法责任制,才能从制度上倒逼司法人员公正司法。司法办案人员对所办案件担负责任,一旦出现冤假错案必须被迫究相应的责任,这是天经地义的常理,也是无可非议的法理。  相似文献   

16.
司法公信力总是以公正司法为最终依托。在追求公正司法的过程中,法院努力通过司法技术积极回应个案在法律层面的精确适用和在社会公正层面的公开说理,则是建构司法公信力的关键所在。司法技术是司法公信力建构的内在要件,通过司法技术建构司法公信力是法院应对当前司法公信力缺失和权威性式微的迫切需要,以促成社会在影响性司法个案当中达成司法共识,最终建构司法的公信力和树立司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7.
正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干部不当干预司法办案的行为予以明确界定,从法纪层面禁止党政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和影响干预司法机关办案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根据广东省委、省纪委的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信力怎样才能得到更好地加强?首先要增强司法透明度,部分案件推行网上庭审直播等方式,使办理的案件让大家看得到“公正”。不能做到公正司法,就不会有司法公信力,也没有社会的满意度。应落实司法利民、便民、为民,为百姓排解纠纷、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9.
姜伟 《人民司法》2022,(4):25-2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公正司法。”(1)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处理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公正司法是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必要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治要求法律所蕴含的公正公平价值在司法活动中得到直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司法必须以公正为宗旨,客观中立、不偏不倚,通过程序公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  相似文献   

20.
“本庭实行,法院内、外部人员干预案件处理的记录曝光和责任追究制度,诉讼各方如果有人通过法院内、外部人员向本庭打招呼、批条子、递材料,干预或过问案件处理的,本庭将认为这是对合议庭公正司法不信赖的行为,并将此行为记录在案,存入正卷,同时要向其他当事人公开,且作为其承担不利后果的因素考虑.”这是最高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庭长、也是该巡回法庭审理的第一个案件审判长的胡云腾,在开庭前所作的释明.为了让司法摆脱干预,第二巡回法庭开始从审判程序上入手剥离“攀附”在司法上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