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葡萄中的挥发性物质是构成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主要成分,其中香气成分种类、含量、组合比例、感觉阈值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葡萄酒的风味品质优劣和典型性强弱。葡萄酒中的香气形成机制多种多样,主要来源于葡萄果实、葡萄酒发酵和陈酿过程,其中直接源于葡萄果实的香气物质称为品种香气,决定了葡萄酒的品种典型性和产地风格。本文详细阐述了酿酒葡萄果实中主要的几类呈香物质的组成及其研究状况,以期为葡萄酒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酿酒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鑫  李华  王华 《食品科学》2018,39(19):287-295
香气是衡量白兰地感官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对白兰地的质量风格和典型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白兰地中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受酿造原料、发酵工艺、蒸馏工艺以及橡木桶陈酿的影响。本文以白兰地的品种香气、发酵和蒸馏香气、陈酿香气为主线,对葡萄白兰地的香气成分、形成、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白兰地风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香气是评判葡萄酒品质的一个重要的感官指标,根据葡萄酒呈香物质的来源,可将葡萄酒香气分为品种香、发酵香、陈酿香三类.从定性定量角度来看,发酵阶段形成的香气物质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酵母对葡萄酒香气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酵母可以代谢生成不同化合物,因此,对于酵母与香气成分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几年来关于酿酒酵母和非酿酒酵母与葡萄酒香气成分关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4.
香气是评判葡萄酒品质的一个重要的感官指标,根据葡萄酒呈香物质的来源,可将葡萄酒香气分为品种香、发酵香、陈酿香三类。从定性定量角度来看,发酵阶段形成的香气物质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酵母对葡萄酒香气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酵母可以代谢生成不同化合物,因此,对于酵母与香气成分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几年来关于酿酒酵母和非酿酒酵母与葡萄酒香气成分关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葡萄酒风味及香气的感知主要依赖于大量化合物与感受器的交互作用。葡萄酒所含的化合物与酿制所用的葡萄、酒精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氨基酸代谢及陈酿过程有关。本文旨在介绍各阶段产生的重要化合物对葡萄酒风味及香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银杏葡萄酒陈酿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剂萃取法萃取香气成分,气质联用仪进行检测,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添加银杏叶提取物与未添加的葡萄酒香气成分及香气成分在陈酿过程中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共分离出32 个峰,鉴定出29 种成分,其中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酯类和呋喃类芳香成分。对照葡萄酒和银杏葡萄酒在开始陈酿和陈酿1 年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银杏提取物的添加对葡萄酒的香气成分有一定影响,但经过1 年陈酿后,银杏葡萄酒与对照葡萄酒香气成分差异缩小,主要香气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都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7.
果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代谢酶引发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对其风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生物调控手段不完善,香气形成机理不清晰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果酒产品的开发和品质提升。本文对不同果酒中香气化合物种类及其生成途径进行阐述,分析香气前体物质代谢和微生物发酵对果酒香气的贡献;从生物调控角度重点论述不同果酒发酵过程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微生物和酶对果酒香气化合物的影响机制,分析发酵菌种、发酵方式、微生物产酶能力及其酶活力大小等因素对果酒香气形成的作用,深入介绍微生物、酶同果酒香气的关系;最后,对未来果酒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为建立以风味导向为基础的果酒定向调控手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葡萄酒香气来源和形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气是衡量葡萄酒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以葡萄酒香气的3大来源-品种香、发酵香、陈酿香为主线,对葡萄酒中活跃香气成份的形成进行概述。包括葡萄果实中的香气物质和葡萄利用酵母在酒精发酵时期产生的香气物质。同时,对苹果酸-乳酸发酵、葡萄酒的老化、成熟与葡萄酒香气的关联也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葡萄酒香气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葡萄酒中的酯类物质主要是酒精发酵过程中,在酵母细胞内由酰基辅酶A及脂肪酸和醇类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的,具有水果或者花的香味,对葡萄酒的香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酯类物质主要分为乙酸酯和乙基酯两类,乙酸酯是由乙醇/高级醇和乙酰辅酶A在醇乙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乙基酯则是由乙醇和短链/中链脂肪酸在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这些酯类物质是脂溶性的,可以直接穿过酵母的细胞膜释放到发酵液中。葡萄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品种、栽培模式、发酵液成分、酵母、发酵温度、苹乳酸发酵和陈酿等。综述了葡萄酒中酯类物质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葡萄酒香气的改善及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酚类物质对葡萄酒香气的影响虽有报道,但多数为静态环境下的模拟反应,对于在真实酿造条件下香气的动态变化还鲜有研究。为此,作者以黑比诺葡萄为原料,通过在乙醇发酵前添加咖啡酸和迷迭香酸两种酚类物质,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研究其在陈酿阶段对干红葡萄酒主要香气物质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持续12个月的陈酿期间,咖啡酸处理能使酒中酯类、醇类、萜烯类、降异戊二烯类和酸类等香气物质的质量浓度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香气保留效果,而迷迭香酸处理样品的香气物质含量较低且香气种类单一。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动态变化分析发现,咖啡酸处理样品与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苯乙醇和β-大马士酮等具有花果香味的物质有较高相关性,推测其对陈酿期间葡萄酒花果香味的保持具有积极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丰富葡萄酒风味化学内容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香气是水产品新鲜度和风味的重要评价指标,对产品品质评级及消费者消费导向均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是造成水产品香气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水产种类、新鲜程度和加工方式等均会影响其最终香气;水产品香气成分复杂,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准确分析是研究其特征香气的关键.概述了水产品香气分析的感官品评和仪器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2.
香气是评判葡萄酒品质的一个重要的感官指标,决定着葡萄酒的风味和典型性。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复杂多样,研究葡萄酒中的香气物质,对建立优质葡萄酒质量评价系统和提高其风味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气质联用技术的应用为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分析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检测葡萄酒中香气成分组成与含量的方法,并且描述和对比了各种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苹果酒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苹果酒是苹果深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香气是苹果酒风味的重要因素。文章中综述了苹果品种、酵母和发酵条件等因素对苹果酒香气形成的研究进展 ,并对今后此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液液萃取-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s,OAV)联合技术鉴定‘双红’(Vitis amurensis Shuanghong)干红葡萄酒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关键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双红’干红葡萄酒游离态香气物质中有37 种物质的气味稀释因子高于8,23 种物质的OAV大于1。通过香气重构和感官定量描述性分析发现,‘双红’干红葡萄酒原酒与采用42 种香气物质重构酒样在山楂味、烟熏味/动物味、脂肪味和煮蔬菜的香气强度差异较小,而后者在生青味和黑色浆果的香气强度显著低于前者,利用香气缺失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脂肪酸乙酯、β-大马士酮、C6醇类和挥发性酚类物质对‘双红’干红葡萄酒的整体香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香气是水果及其产品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保持天然风味、改善香气以及提高产品品质一直是行业追求的目标,这使得准确全面分析水果中的香气物质至关重要。由于水果基质复杂,香气化合物含量低,特别是一些关键香气物质极微量或不稳定,所以对水果香气成分的准确分析是一项复杂且困难的工作。简述了水果香气物质的提取方法和目前水果香气物质研究方向,以及关键香气物质鉴定方法,并从感知相互作用方面介绍其对水果总体香气影响的研究,最后对完善水果香气物质分析方法及研究方向趋势提出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开发高品质的水果及其加工产品提供香气研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果酒酵母选育及酵母对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菌对果酒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香气成分决定着不同果酒的风味及典型性。就国内外果酒酿造酵母菌株的选育技术以及酵母对香气成分的影响两个方面做了阐述,旨在为果酒发酵酿造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Computer-aided Optimization of Wine Blend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objective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blend wines for standardizing flavor quality. Aroma volatiles of varietal and white stock wines, and the target wine were analyzed by equilibrium gas headspace chromatography. Similarity of the aroma profiles of the varietal and stock wines to the target wine was calculated from GC peak areas. The simplex optimization program carried out computational bleeding to determine the ratios of the varietal and white stock wines that would be required to simulate the aroma of the target wine. For two blending experiments, the computer optimized blend could not be differentiated from target wine by a sensory taste pan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