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目的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3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开展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无中转开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5~150 min,平均手术时间(120±8)min,术中出血量105~305 ml,平均出血量(145±30)ml,术后带引流管时间2.5~7.0 d,平均带管时间3 d,住院时间7~14 d,平均住院10 d,开展至今随访原发性肺癌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效果明显、安全、并发症少,是周围型肺癌手术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闻吉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439-439,44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25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痛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治疗肿瘤病灶较小的早期周围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较好地完成肺叶解剖学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18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电视胸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对2组围手术期指标、生存情况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电视胸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传统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总量及1年生存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反应蛋白在术后1,2,3d明显增加,但电视胸腔镜组CRP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用于肺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8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02±1.00)cm、(156.55±19.57)ml、(2.13±0.20)d和(6.87±1.2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3%(P0.05)。结论: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用于肺癌治疗效果显著,可达到彻底清除的目的,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肺叶切除术中传统切口、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的疗效。方法对传统后外侧切口、腋下小切口及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3d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切口组(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中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比传统手术方式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结果将5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李伟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30-531
目的讨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从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共38例,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3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组(A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B组),A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肺叶切除术和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B组行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手术情况、病检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当日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较B组少,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而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病检结果显示,腺癌患者24例,鳞癌患者6例,腺鳞癌患者4例,错构瘤患者2例,硬化性血管瘤患者2例。术后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手术与传统常规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一样,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小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胸外科实施手术的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VAMT组)和传统后外侧切口组(TPI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VAM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TPI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VAM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赵永  孙振宇  顾敏威  孙琦  张卫民  瞿伟丰 《河北医药》2012,34(10):1503-1505
目的 比较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NSCLC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胸腔镜组(n=46)和开胸组(n=46),2组患者分别实施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并随访观察2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结果 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胸腔引流量均少于开胸组(P<0.05),术后住院天数较开胸组缩短(P<0.05),术后VAS评分较开胸组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8.70%)较开胸组(19.57%)低(P<0.05).2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安全、有效、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科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剖胸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各项参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诊治早期周围型肺癌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54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电视胸腔镜组(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和常规开胸组(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电视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常规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404例早期肺癌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操作孔组(203例)和开胸组(201例),单操作孔组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采用常规开放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转移的阳性淋巴结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引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单操作孔组清扫淋巴结数及淋巴结转移例数与开胸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操作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119±50)ml比(166±78)m1],术后带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4.9±2.2)d比(5.5±2.7)d,(10.1±2.6)d比(12.9±3.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7.4%(15/203)比13.9%(28/20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而其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改良式前外侧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以选择最佳胸部切口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42例行肺癌手术患者,根据手术切口选择分为两组,22例采用改良式前外侧切口的患者为观察组,20例后外侧切口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平均开胸时间、平均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为(5.3±3.4),对照组(7.4±2.1)分,观察组平均开胸时间为(12.2±3.5)min,平均关胸时间为(18.5±3.2)min分别比对照组短8.3min和7.9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出血量虽较对照组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前外侧切口入路是肺癌手术较理想的切入方式,可减少术中对患者肌肉、支配神经及肋间的损伤,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肺癌完全切除术中运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4年11月间34例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癌完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胸腔镜观察孔取腋中线后侧第8肋间,切口约1-2cm,根据肿瘤定位操作孔位置于第3至5肋间取腋前线至腋中线间,切口长约2cm-4cm,经单一操作孔完成肺癌完全切除术,其中19例术前已有病理学诊断,直接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13例术中先行肿块切除,冰冻为恶性,再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其中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转常规开胸;33例行单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其中:左肺上叶5例,左肺下叶11例,右肺上叶6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9例,1例行右肺中下叶双肺叶切除。全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9.1±54.2)min;平均术中失血(255.2±94.7)ml;术中清扫淋巴结5-17枚;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平均(2.1±1.2)d;术后胸腔引流总量平均(258.8±193.7)ml;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13.1±9.1)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7.8±3.93)d;术后发生并发症主要有:肺不张2例、心律失常3例、肺部感染1例,乳糜胸1例;术后患者均顺利恢复。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癌完全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作为早中期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手术切除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114例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观察组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腺瘤长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腺瘤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改良手术切除甲状腺瘤疗效确切,对患者损伤小,切口瘢痕较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VATS)治疗的为VATS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TOS)治疗的为TOS组,比较:(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2)术后第1、3、5天血清CRP和IL-6水平。结果(1) VAT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疼痛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9.50±15.33) min、(60.23±9.75) h、(46.75±7.36)h、(3.54±1.58)d、(9.50±2.50)d,均较TOS组的(86.77±19.56)min、(66.50±10.50)h、(58.36±9.58)h、(5.50±1.55) d、(13.55±3.18) d的短;VATS组失血量、引流量为(161.55±25.54) mL、(155.75±23.18)mL,均较TOS组的(186.58±25.35)mL、(169.65±26.87)mL少;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4、28.19、54.11、6.03、7.24、98.36、76.34,均P<0.05)。(2)VATS组术后CRP第1、3、5天分别为(79.58±22.15) mg/L、(97.23±28.16) mg/L、(98.44±27.19) mg/L,IL-6分别为(69.36±17.32) ng/L、(96.33±25.67)ng/L、(103.16±28.89)ng/L,均低于TOS组的(97.84±25.37)mg/L、(119.17±31.77)mg/L、(130.81±33.29)mg/L、(76.83±21.97)ng/L、(121.15±32.64)ng/L、(122.08±30.7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12、58.33、69.17、64.34、79.58、92.17,均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的200例早期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5组(A、B、C、D、E组),每组40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引流管拔出时间.结果 5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引流管拔出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手术时间A组(210±11)min、B组(169 ± 11)min、C组(163±8)min、D组(174 ±8)min、E组(15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12.5 ±0.6)d、B组(9.5±0.4)d、C组(10.1±0.4)d、D组(10.4±0.4)d、E组(9.6±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5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大约是40例.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对比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Uniportal VATS) 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3-portal VATS) 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45 例为单孔组, 肺癌患者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53 例为三孔组, 比较 2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淋巴结清扫数、 切口长度、 术后拔管时间、 术后疼痛评分、 术后住院天数、 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 单孔组与三孔组术中出血量[ (128.75±18.32) mL vs(129.15± 17.69) mL]、 淋巴结清扫数[ (13.33±1.05) 枚 vs (13.12±1.38) 枚]、 术后拔管时间[ (4.90±0.75) d vs (4.75±0.70) d]、 术后住院天数[ (7.52±1.16) d vs (7.55±1.10) d]、 并发症发生率 (20.0% vs 20.8%) 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孔组在切口长度[ (5.36±0.22) cm vs(7.44±0.35) cm]、 术后第 1 天疼痛评分[6.47±0.54 vs 6.86±0.52] 、 第 3 天疼痛评分[3.59±0.29 vs 4.05±0.25]、 患者满意度评分[91.03±2.62 vs 88.35±2.97]等方面均优于三孔组 (均 P < 0.05), 单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 (143.81±17.97) min vs (130.11±15.03) min]略有延长 (P < 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安全、 有效, 较传统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创伤更小, 疼痛更轻, 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