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196例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锥颅引流术的观察,探讨此方法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价值。方法 196例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锥颅抽吸血肿置管引流。结果 术后29例死亡,死亡率14.8%,出院167例,3个月后用ADL分级法评估,Ⅰ、Ⅱ、Ⅲ级占89.8%。结论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引流术是一种简单、实用,患者负担小,反应轻,安全可靠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对7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生存68例(94.44%),死亡4例(5.56%),手术效果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ADLⅠ级5例,Ⅱ级18例,Ⅲ级27例,Ⅳ级14例,Ⅴ级4例,其中Ⅰ~Ⅲ级50例,占73.53%。结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共172例,随机分为两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87例,内科保守治疗85例.治疗4周后行疗效的比较,6个月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判.结果 微创组87例中急性期存活72例,有效率为903%,死亡15例,病死率为17.2%;对照组死亡52例,病死率61.2%.微创术组ADLⅠ29例,ADLⅡ23例,ADLⅢ12例,ADLⅣ6例,ADLⅤ0例,恢复期死亡2例;对照组ADLⅠ3例,ADLⅡ8例,ADLⅢ11例,ADLⅣ6例,ADLⅤ1例,恢复期死亡4例.结论 超早期微创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例,27例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18例采用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治疗6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DL评级Ⅰ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9例,Ⅳ级4例,Ⅴ级2例。2例发生再出血形成脑疝,其中1例重新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6个月时ADL评级恢复为Ⅳ级,另1例家属拒绝开颅手术,患者自动出院后死亡。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且根据病情个体化选择合理的微创技术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区节脑出血的经验.方法 对我院8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采用颅内血肿微创钻孔引流术清除血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于术后24h后复查头颅CT,其中血肿清除量>90%者21例,50%~70%者44例,<50%者23例,再出血4例.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评测:Ⅰ级10例,占11.3%;Ⅱ级25例,占28.4%;Ⅲ级41例,占46.6%;Ⅳ级12例,占13.6%;Ⅴ级0例.效果良好率86.3%.结论 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解除血肿占位效应好、术后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和致残率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超早期(≤7 h)内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在显微镜下分离侧裂池,切开岛叶皮层,清除血肿.术后2d复查颅脑CT与原病灶对比,观察血肿清除情况;随访3~12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预后疗效.结果:血肿清除率>90%者18例,80%~90%者3例.术后存活20例,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12例,Ⅲ级3例,Ⅳ级1例,V级0例,死亡1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时间短、手术路径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钻颅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64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CT的引导下,依据血肿的形态、大小及部位,选择适宜的穿刺点、穿刺方向,在头皮表面划好进针的标志线,选用YL-Ⅰ型微创针对颅内血肿进行穿刺碎吸.结果 通过CT复查,血肿清除情况满意.64例患者,出院56例,死亡8例.56例随访6个月至2年,正常及生活自理者(ADL Ⅰ级+ ADLⅡ级)达64.3%(36/56).结论 钻颅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易操作的方法 ,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陈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243-24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传统开颅手术方法治疗39例,小骨窗开颅51例,微创穿刺引流53例对比分析不同术式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术后处理等综合疗法后,传统开颅组术后有22例恢复为ADLⅠ~Ⅲ级,优良率56.4%;小骨开颅组术后有40例恢复为ADLⅠ~Ⅲ级,优良率78.4%;微创组术后有46例恢复为ADLⅠ~Ⅲ级,优良率86.8%。结论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颞枕立体定向引流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224例,其中开骨瓣清除血肿120例,立体定向引流术10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按GOS评估法判定疗效。传统开颅组120例,死亡54例(45.0%),术后6个月存活患者中ADLⅠ~Ⅲ级26例(39.4%),ADLⅣ级34例(51.5%),ADLⅤ级6例(9.1%);立体定向组104例,死亡32例(30.8%),术后6个月存活患者中ADLⅠ~Ⅲ级42例(58.3%),ADLⅣ级28例(38.9%),ADLV级2例(2.8%)。结论经颞枕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早期手术干预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YL-l型针钻一体颅内血肿粉碎针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并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早期微创术致残率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显著改善。结论超早期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小型血肿,为尽量减轻血肿对脑组织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探讨安全、微创、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以头颅CT片为血肿定位,采用床边锥颅置管抽吸引流的方法对25例血肿量在20~3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血肿形成早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1例患者在术后第1天肢体肌力进步1级以上,出血后1个月作生活能力(ADL)评级,Ⅰ、Ⅱ级共23例,Ⅲ级1例,Ⅳ级1例。结论以头颅CT片定位,采用床边锥颅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小血肿,具有微创,简便及效果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张中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4,(18):2810-281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血压脑出血66例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去骨瓣减压并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 术后存活62例,死亡4例.生存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ADL分级:Ⅰ级10例、Ⅱ级14例、Ⅲ级21例、Ⅳ级12例、Ⅴ级5例.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贤莹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192-193
目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探讨。方法根据CT定位,利用立体定向技术,以血肿中心为靶点确定穿刺点。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ADL分级:Ⅰ级13例,Ⅱ级25例,Ⅲ级11例,Ⅳ级4例,Ⅰ-Ⅲ级49例,占全组病例的89%。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发病6~24 h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分析其血肿清除情况及预后.结果 术后经多次CT复查,脑内血肿基本清除,无一例死亡;随访6个月至1年,9例发生感染、2例术后再出血.参照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68例、Ⅱ级31例、Ⅲ级10例、Ⅳ级3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CT定位下早期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能较彻底清除血肿,损伤小,早期引流能有效解除压迫,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预防脑疝形成,改善患者预后,其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代凌  贺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64-1965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中不同手术时机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8例血肿量在30~120 ml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其中采用超早期手术112例.早期手术56例,两组均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单针或多针穿刺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比较,超早期手术组在存活率.3天内意识恢复,ADL功能分级Ⅰ~Ⅲ级病人所占比例高于早期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超早期组优于早期组.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超早期手术治疗其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早期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微创技术治疗方法.方法 46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单行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术15例(32.6%),单行YL-1型针颅内血肿清除术21例(45.7%),行YL-1型针颅内血肿清除术加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术10例(21.7%).结果 本组46例,死亡8例,存活38例,存活率82.6%,随访2~6个月,以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Ⅰ级)9例(23.7%),轻残(Ⅱ~Ⅲ级)23例(60.5%),重残(Ⅳ~Ⅴ级)6例(15.8%).结论 合理选择使用YL-1型针穿刺血肿和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这一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方法对48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Ⅰ级)7例,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Ⅱ级)15例,需人帮助,扶拐可走(Ⅲ级)11例,卧床但有意识(Ⅳ级)8例,植物生存状态(Ⅴ级)1例,死亡6例(12.5%),术后1年随访,ADLⅠ级11例,Ⅱ级17例,Ⅲ级8例,Ⅳ级5例,Ⅴ级1例。良好率(ADLⅠ~Ⅱ级)为58.3%。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损伤小、操作简便、易开展,恢复快,是治疗脑出血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探讨一种微创清除脑出血的方法.方法 3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CT定位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血肿腔内置管,术后注入尿激酶溶解残留血肿并引流.结果 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按ADL评分,Ⅰ级8例;Ⅱ级9例;Ⅲ级11例;Ⅳ级4例;死亡1例.Ⅰ~Ⅲ级为效果良好,Ⅳ、Ⅴ级为效果不佳,良好率达87.5%.结论 内镜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术后治疗和康复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手术死亡率18.07%,按ADL评定标准,Ⅰ级19例,Ⅱ级23例,Ⅲ级15例,Ⅳ级7例,Ⅴ级4例。结论:早期手术尽早解除脑部受压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根据不同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加强术后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软通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微创软通道治疗组(53例)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53例)。观察两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死亡率以及3个月后的ADL分级状况。结果微创软通道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71.70%(P〈0.05);微创软通道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77%,显著小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9.43%(P〈0.05);微创软通道治疗组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Ⅰ级30例,Ⅱ级11例,Ⅲ级5例,Ⅳ-Ⅴ级5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Ⅰ级15例,Ⅱ级18例,Ⅲ级10例,IV-V级5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微创钻孔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从而减轻脑组织水肿,操作简单、安全,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