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化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热湿环境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冬季采暖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因地制宜规定室内热湿环境设计指标,以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热湿环境需求和建筑节能要求。本文聚焦室内热湿环境设计指标,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均以PMV-PPD为理论依据,确定室内热湿环境指标限值。大多数地方标准与行业标准JGJ134—2010对室内热湿环境指标的规定保持一致,少数地方标准中考虑得更细致具体。本文讨论了国内外热湿环境相关标准以及室内热湿环境研究成果,对今后制修订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相关标准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围护结构隔隔热构造技术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出发讨论住宅建筑热环境特点和建筑节能方法。具体介绍了建筑节能构造及施工,实测了该地区夏季阴雨天湿热气候条件下有、无隔热措施房间的室内热环境状况,并进行了节能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中国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特点、建筑热环境和能耗状况,提出了该地区建筑节能标准的总体构想,基本原则、建筑热环境标准;分析了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同时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指标;划分该地区的采暖期、空调期和除湿期,对该地区的能耗基数、节能建筑的能耗指标及朝向、体形系数、窗墙建筑节能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明确指出:按现有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夏热冬冷地区彻底改善建筑热环境和节能50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绿化的降温效应与建筑节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改善居住区的热环境,尤其象武汉这种典型的冬冷夏热地区的夏季热环境,对建筑节能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武汉某小区不同地点的室外环境温度进行了测量,探讨了住区绿化对热环境的改善情况及建筑节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3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工程3.1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条件、指标3.1.1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能耗受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热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冬冷夏热地区是今后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地区 ,基于该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建筑节能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全新的课题。本文收集了冬冷夏热地区几个典型城市的气象参数 ,总结了该地区的建筑热环境 ,比较了传统节能墙体系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采用FHP Vc复合硅酸盐板作为保温隔热材料的新型节能围护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7.
方玲  程叶志 《建筑节能》2016,(10):65-67
探讨了湿热地区城市热环境现状、建筑防热设计措施,以及改善居住区热环境的策略,以期满足人们对城市环境热安全性和热舒适性的要求,在创造美好的城市居住环境同时考虑建筑节能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是我国建筑节能的薄弱地区。本文对长江流域建筑节能进行了大量调查实测、现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以所获结果为基础,分析探讨了气候特征,热环境现状,热环境标准、能耗、气象模型等建筑节能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以空调采暖为核心,建筑热工合理配合的节能方案,揭示长江流域建筑节能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江津白沙镇室内热环境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2005年1月24日~28日在重庆市江津白沙镇进行的室内热环境问卷调查与测试,通过对室内通风情况、设备使用情况以及其它方面的调查和室内热环境总体满意度几个方面的调查分析,得到了夏热冬冷地区小城镇室内热环境的主观评价指标,并将此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和《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0/5009-1999)中的设计值比较,提出了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室内热环境设计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郑州市热电厂高层住宅楼节能改造为例,分析了该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室内热环境状况,着重从建筑围护结构提出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方案,为推广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11.
黄婷 《住宅产业》2011,(5):61-64
结合苏北农村现有拆迁安置小区,从室内热环境状况、主要取暖和降温设备、声光环境、围护结构做法及部分节能计算结果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现有小区住宅能耗状况,力图在苏北地区安置小区建筑节能研究上有所创新,建立符合苏北地区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的建筑节能体系。  相似文献   

12.
结合苏北农村现有拆迁安置小区,从室内热环境状况、主要取暖和降温设备、声光环境、围护结构做法及部分节能计算结果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现有小区住宅能耗状况,力图在苏北地区安置小区建筑节能研究上有所创新,建立符合苏北地区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的建筑节能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小城镇气候条件,结合该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能耗状况,从屋面、墙体、窗户等外围护结构详细论述了适合该地区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的分析,指出通风是达到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并对居住建筑设计中的通风除湿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积权  杜峰  刘辉 《建筑技术》2007,38(10):760-763
为解决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能耗大问题,对该地区气候特征、既有建筑外同护结构热工性能及室内热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从墙体、屋顶、窗户以及室外热湿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措施,为本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第二阶段建筑节能50%的目标,更加深入地贯彻分户计量收费制度,严寒地区应大力推广既有住宅节能改造。针对严寒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外贴苯板的节能墙体,在静态热箱实验台上模拟室内、外环境的条件下,研究了改造墙体的热湿迁移和节能情况,为墙体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红霞 《山西建筑》2012,(22):221-223
结合建筑节能的含义,阐述了节能优化设计的必要性,针对我国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与热环境状况,介绍了该地区住宅节能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设计要点及措施,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建筑遮阳形式多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条件,对室内热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从而影响着人体热舒适与能源消耗,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夏热冬暖地区夏季透过窗户的太阳辐射得热所消耗的空调能耗占建筑总空调能耗的30%~40%,而建筑遮阳是整个南方地区一种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也是该地区建筑节能的重点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地区农村住宅冬季热环境实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四川盆地地区7栋典型农村住宅的冬季室内外空气温度进行了现场实测,并采用ASHRAE 55-2004关于自然通风建筑的热舒适评价方法,对四川盆地地区震后新建和现存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以掌握四川盆地地区农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为农村住宅的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设计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地区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空气温度偏低,无法达到80%可接受温度下限值,川西林盘冬季室内热环境略优于其它类型农宅.  相似文献   

20.
建设部发布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实施。 该行业标准规定了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指标和建筑节能的目标;规定了建筑设计和建筑围护设计方面的建筑体形系数、墙体和屋顶的传热系数、窗的传热系数,以及窗墙面积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