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对国外学术期刊的作者贡献声明(ACS)政策及要素进行分析,为期刊ACS政策制定以及未来计算作者贡献程度提供框架。【方法】 以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取2种综合类期刊与8种医学类期刊作者贡献声明的政策内容和要素。【结果】 ACS政策内容包括对ACS的强制性要求和理由、作者提交ACS的时间与方式、在全文中ACS的呈现形式、写作ACS的格式等;ACS要素内容包括研究构思与设计、内容分析与解释、成果表达与论文撰写三方面21项。“三视角和三层次”构建对照科研生命周期各项科研活动的ACS框架图。【结论】 对ACS的政策分析和所归纳的三维层次框架理论可作为期刊建设ACS标准化体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作者贡献声明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作者贡献声明在期刊中的实践现状,为我国科技期刊实行作者贡献声明政策提供参考,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采用案例调研的方法对作者贡献声明不规范的现状进行说明。【结果】 国内外有关作者贡献声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署名资格与排序、作者贡献披露形式、作者贡献要素、作者贡献权重和作者贡献网络5个方面;著录率低和著录不规范是期刊在实践作者贡献声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论】 建议推出面向国内科技期刊的作者贡献声明标准,鼓励国内科技期刊制定详细的作者贡献声明政策,并在实践过程中加强规范性审核。  相似文献   

3.
【目的】剖析化学学科领域科学期刊的数据发表政策,了解期刊数据政策的现状。【方法】以ACS期刊为例,以期刊投稿指南为数据源,梳理和比较分析ACS期刊对发表论文的数据内容、数据格式、数据共享的要求。【结果】ACS的47种期刊要求论文作者将数据作为支撑信息提交,对于包含序列数据、结构数据、电子显微镜数据、微阵列数据、转基因生物和突变体五类特定类型数据的论文要求将该数据存储到推荐的数据仓储中,涉及五类数据的期刊总共有20种。【结论】可作为化学领域科研人员在ACS上发表论文的参考依据,为国内学术期刊数据政策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作者贡献声明的重要意义与建设内容,为完善作者贡献声明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与网络调研方法,对作者贡献声明的产生、作用、研究实践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并提出建议。【结果】 作者贡献声明产生于署名制度危机并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学术期刊对作者贡献声明缺乏足够的重视。CRediT是一种重要的作者贡献规范,需要根据学科与知识贡献加以改进。进一步加强作者贡献要素标准化的研究,建立贡献要素权重与作者贡献大小的关系框架。【结论】 完善学术期刊作者贡献声明规范应明确作者贡献声明标注规范,建立分学科的作者贡献要素词表,建立基于作者贡献声明的科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梳理归纳现行论文作者署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网络调查法、文献调研法,从科技期刊、科研管理机构、资助机构及研究人员等视角对现行论文作者署名制度进行分析。【结果】 作者署名制度存在作者身份标准缺乏统一性、作者贡献揭示程度低、未能涵盖所有的贡献角色等问题,可以从建立通用的作者身份标准、采用CRediT贡献分类法、与ORCID建立关联、建立健全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四个方面进行补充完善。【结论】 提高作者贡献的透明性和可获取性,为研究人员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项目申请等提供基于具体贡献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17种代表性英文科技期刊进行大数据可视化比对分析,为中国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本聚类分析、文献检索与统计分析、内容调研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多视角比较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多个学科分类中英文科技期刊与国外对标期刊之间的差距,如前沿热点跟踪、热点作者追踪,以及其他文献计量学等方面的客观表现差异。【结果】 国外期刊的总体优势大于国内对应期刊,但国内期刊正在逐步缩小与国外期刊的差距。ESI数据库前沿热点研究中美国占比最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的占比正在不断上升,并在植物和动物学科领域中赶上美国。17种期刊中国外期刊的作者国际化程度并不都高于对应的国内期刊,有的国内期刊的作者国际化程度也比较高,尤其是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国外各刊的核心作者国家来源都是美国居首,国内各刊的核心作者国家来源都是中国居首。【结论】 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实力在某些细分领域追赶上美国,因此国内英文科技期刊需要逐步加大发文体量或是培育新刊以适应国内科研成果的发表需求,吸引正在外流的国内高水平稿件。国内期刊在发文策略上需要进一步明确,在紧跟科研热点与前沿的同时也要突出自己的宗旨和范畴,稳扎稳打、逐步发展。国内期刊要不断发展和培育核心作者,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高水平稿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国际数据期刊出版质量控制政策的调研与分析,为我国数据期刊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方法】 采用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47种国际数据期刊的数据论文提交指南、同行评议方式与标准和作者服务策略三方面的编辑出版政策进行梳理,提炼数据期刊出版质量控制政策的共性要素与特性要素。 【结果】 国际数据期刊的出版质量控制政策着重阐述数据提交规范、数据论文结构(包括传统学术论文继承信息、数据基本信息、数据生产信息、数据重用信息)、同行评议模式、同行评议标准(包括传统学术论文常规审查标准、数据生产方法审查标准、数据审核标准、数据-论文-元数据一致性审核标准),并重视拓展作者服务(提供数据论文写作培训和撰写工具、加强与作者的互动)。 【结论】 数据期刊出版质量控制机制是数据期刊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在建设数据期刊时,可参考国际数据期刊已有的良好经验制定出版质量控制政策,使得数据论文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政策可依。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现状,为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国际化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 抽取可量化的学术影响国际化、形式特征国际化、收录发行国际化3个维度的指标,构建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评价模型。使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将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多维指标映射到二维坐标的4个象限和三维空间结构图中。【结果】 我国53.85%的英文人文社科期刊是2010年及以后创办的,多采用“分散办刊”的运营模式和“借船出海”的出版发行模式。英文人文社科期刊中,34.62%属于低学术影响国际化、高形式特征国际化的“明星期刊”;26.92%属于低学术影响国际化、低形式特征国际化的“普通期刊”。 【结论】 当前,“引进来”仍旧是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非常重要的方式;“专业期刊”在我国学者思想“走出去”中起到重要作用,但还需思考如何“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国外代表性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期刊政策进行调查分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论文出版乃至科学数据的共享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方法】以数据生命周期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生命周期差异,构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结果】从数据计划、数据创建、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发布、数据共享6个阶段,展开探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数据期刊的具体政策内容。【结论】建议制定基于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期刊政策,并健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数据期刊政策中的数据质量和评议标准,加强数据期刊与数据存储库的建设与合作,同时鼓励该学科类数据期刊采用国际引用与共享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国外学术期刊科学数据政策展开政策评估分析并提炼政策内容要素,以期为制定与完善国内现行学术期刊科学数据政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选取国外学术出版商和学术组织两类学术出版机构最新发布的学术期刊科学数据政策,利用质性文本分析法构建政策文本分析类目体系、展开政策评估分析并提炼政策内容要素。【结果】依据国外学术期刊科学数据政策评估分析结果,针对国内学术出版机构的政策制定与完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论】建议参考与借鉴国外学术出版机构的科学数据政策实践,尽快制定与调整国内现行学术期刊科学数据政策,补充与完善其科学数据政策的核心政策内容要素,并注重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制定的科学数据政策之间保持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外科技期刊使用不同中英文摘要形式的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原因,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表达水平提出建设。方法 通过查阅Medline、ESI及CNKI等数据库,统计部分学科的中外主要科技期刊的英文摘要格式,进行一段式及结构式摘要使用情况的数据分析,解读摘要文体的演变过程及摘要形式使用情况的变化趋势。结果 从国际整体科技期刊英文摘要格式看,两种文体格式共存,一段式摘要为主,且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在生物医学领域期刊中结构式摘要的使用仍有较大比例。结论 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技期刊国际化的需要,建议国内科技期刊按中英文刊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英文摘要形式。摘要(Abstract)是现代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科技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早已受到论文作者及期刊编辑人员的高度重视。随着近年来中国政府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和对科技的大幅度投入,我国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的科技期刊被国外著名的检索机构不断收录,期刊的国际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2013年中国科协等六部委共同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目的在于更进一步提升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和整体学术水平,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发展状况,归纳中俄学术期刊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障碍,提出进一步推动两国学术期刊合作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国期刊界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与网络调查法,从出版情况、传播体系、作者群体、相关法律、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对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中俄学术期刊交流合作存在的障碍。【结果】 中俄学术期刊交流存在着政策障碍、语言障碍、获取性障碍、写作障碍和投稿障碍。【结论】 两国相关部门有必要组织制定学术共同体统一评价体系,打造品牌化学术期刊交流平台。我国期刊应组建专业化编委团队,探索多元化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揭示学术期刊“引用格式”标识项设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文献抽样调查法,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抽选429种样本期刊,从中国知网“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获取样本期刊中“引用格式”标识项的各种标注信息。结果 截至2019年底,国内约9。6%学术期刊标注了“引用格式”,科技类期刊的标注比例显著高于社科类期刊;该标识项的标注存在名称混乱、著录项目不全和顺序不一、版面位置选择分歧较大等问题。结论 标识项名称统一为“引用格式”;版面位置宜选择摘要与正文之间和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后两个地方;著录项目不应忽略DOI;著录格式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T 7714—2015。  相似文献   

14.
刘莹  刘莉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2):196-676
【目的】 在优秀稿源大量外流的情况下,深入了解地学科技工作者投稿行为的倾向性,探索地学类非SCI收录中文期刊争取优秀稿件、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途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地学科技工作者的投稿习惯,分析不同作者群体的需求,结合《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的办刊实践进行讨论,提出获取高质量论文的方法。【结果】 作者投稿时普遍注重期刊的品牌、数据库收录状况、期刊影响因子,以及稿件评审、出版周期等因素。不同作者群体发表文章的目的明显不同,因此在选择发文期刊上有明显的倾向性。科技工作者普遍期待期刊的数字化,尤以微信等移动传播方式最为广泛接受。【结论】 地学类非SCI收录的中文期刊特别需要加强约稿、组稿的力度,选择合适的组稿负责人是关键;学术共同体的资源和平台优势有助于期刊获得优质稿源。提高数字化程度、缩短出版周期和提高审稿质量,有利于期刊获得优质稿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科研人员投稿选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学术期刊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及作者访谈资料,设计包含外部因素、主体因素及期刊因素3个层面的共33个影响因素的问卷,并对收回的467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影响科研人员投稿选刊行为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毕业或考核、职称评聘等要求。主要的理性主体因素是对文章质量的感知和对期刊偏好的感知,主要的感性主体因素是既往投稿体验。科研人员最为关心和关注的期刊因素是期刊级别、期刊声誉和稿件处理时效。自然科学科研人员偏重期刊影响因子,投稿行为受师友影响较多;人文社科科研人员较易受到期刊活动影响,非常在意期刊评审的公平性。越是高级职称人员越不惧发表难度,且高级职称人员比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人员和无职称人员更在意投稿系统的便捷性及编辑人员的态度。【结论】 提升学术质量和稿件处理时效是学术期刊吸引优质稿源的主要策略,同时期刊可从突出办刊特色以加强作者认知程度、树立公平品格和精准提升服务质量3个方面来提升期刊对高水平原创论文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