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对比胆道支架和鼻胆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一期缝合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1年1月在该院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失败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支架引流组(n = 38)和鼻胆管引流组(n = 36)。支架引流组ERCP取石失败后放置胆道支架引流,鼻胆管引流组ERCP取石失败后放置鼻胆管引流,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胆管缝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鼻胆管引流组术后胆瘘发生率明显低于支架引流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支架引流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支架引流组,术后总补液量多于支架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ERCP取石失败后放置鼻胆管引流,可降低LCBDE术后一期缝合的胆瘘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放置胆道支架引流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更快,补液量更少。因此,在临床操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个体化引流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高龄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高龄患者78例,均采用LC联合ERCP和EST进行治疗。39例年龄≥80岁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为高龄组,39例年龄 < 80岁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为非高龄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手术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和直接胆红素(DBIL)]、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WBC)]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高龄组结石清除率为97.44%,与非高龄组的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龄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不同时点VAS与非高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两组患者TBIL、GPT、ALP和DBIL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d,两组患者CRP、IL-10、WBC和TNF-α较术前升高,术后3 d,CRP、IL-10、WBC和TNF-α低于术后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和3 d,两组间CRP、IL-10、WBC和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4/39),与非高龄组的5.13%(2/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LC联合ERCP和EST治疗≥80岁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清除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不会损伤肝功能,炎症反应轻微,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术(EUS)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021年该院收治的8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因胆管总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EUS分为观察组(n = 40)和对照组(n = 43),观察组采用EUS+ERCP,对照组采用ERCP,分析观察组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对比两组患者ERCP成功率、插管次数、操作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透视时间和总辐射剂量,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入组患者ERCP手术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EUS诊断准确率(90.00%)高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79.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10,P = 0.203);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插管次数和辐射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取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4.64、t = -3.64、t = -4.33、t = -8.64和χ2 = 4.60,P < 0.05);单因素分析发现,EUS、腹腔镜手术和多发结石是影响ERCP取石成功率的因素(χ2 = 16.32、χ2 = 12.22和χ2 = 7.47,P <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EUS和腹腔镜手术是影响ERCP取石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0.573~1.215,95%CI:0.958~1.969)。结论 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前行EUS,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提高取石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术后经鼻胆引流管注射生理盐水在超声检查残留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诊治胆总管结石的术后患者行常规超声及超声联合鼻胆引流管注射生理盐水检查,对比注射生理盐水前后超声测量胆总管长度、宽度及残留结石的检出率。结果 50例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前后胆总管全程显示率分别为18.00%(9/50)、90.00%(45/50);注射生理盐水前后超声检查胆总管长度分别为(2.63±0.26)cm、(5.79±2.17)cm,宽度分别为(0.49±0.35)cm、(0.99±0.3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3、10.81,P均<0.01)。注射生理盐水前疑似胆总管结石1例,注射生理盐水后另增5例疑似存在胆总管结石,其中5例行ERCP检查:ERCP检查4例证实为胆总管结石,1例未见明显结石;1例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结论 经鼻胆管引流管注射生理盐水可提高胆总管显示率,进而提高对残留结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总管巨大结石、胆总管多发结石和消化道重建术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019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146例经ERCP治疗的困难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n = 43)结石直径 > 15 mm,B组(n = 21)结石数量 > 10枚,C组(n = 82)行上消化道重建。根据ERCP取石是否成功,分为取石成功组(n = 106)和取石失败组(n = 40),比较两组患者ERCP操作时间、插管次数、取石成功率、结石残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石直径和消化道重建方式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困难胆管结石患者ERCP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3组患者操作时间、平均插管次数、结石直径、残余结石和激光碎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困难胆管结石患者中,ERCP取石成功组与取石失败组ERCP操作时间、插管次数、结石数目、消化道重建和是否首次ERC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RCP操作时间、插管次数、多发结石和消化道重建是困难胆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失败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ERCP取石在困难胆管结石患者中安全、可行,但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行ERCP检查的300例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分为两组,A组为十二指肠憩室患者,B组为非十二指肠憩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胆管结石的复发率、不同憩室类型的胆管结石复发的差异、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胆管结石复发率为32.08%,B组为18.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患者的胆管结石复发率高于憩室旁乳头及憩室间乳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00例患者的取石成功率为93.00%,其中一次性成功取石231例,48例行第2次ERCP术后完全取出,21例取石失败。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3%,其中高淀粉酶血症8例,一过性胆管炎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3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应用ERCP治疗高龄胆管结石的安全性较好,十二指肠憩室可促进胆管结石形成,其中憩室内乳头对结石的复发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该院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 = 53)和治疗组(n = 53),治疗组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常规组接受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效果、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 < 0.05)。术后3 d,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 < 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 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结石复发率,还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促进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道留置导丝取石在胆管大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308例胆管大结石(1.2~1.5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网篮组152例,气囊组42例,联合组38例,导丝组76例,分析不同取石方法的效果。结果 308例患者均成功取石或置入胆道塑料支架。导丝组取石成功率高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导丝组结石嵌顿率较其他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导丝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5%(8/76),低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低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组患者术后胆管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网篮组和联合组各有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经内镜止血后好转,4组患者均未发生穿孔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导丝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住院时间较其他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胆道导丝留置法联合网篮或者气囊取石,对于1.2~1.5 cm的大结石,能够提高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减少结石乳头嵌顿率,缩短ERCP操作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104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的老年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试验组行LC联合ERC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和术后1 d应激反应和凝血功能指标、术前和术后3 d肝功能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住院总费用高于对照组(P < 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0.00%和13.46%,P < 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1 d,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术前延长,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 < 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血清谷丙转氨酶(GP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谷草转氨酶(GOT)水平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与对照组的1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合并CBDS的老年患者实施LC联合ERCP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及肝功能,促进术后康复,还可提高结石清除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胰管支架在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对2019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ERCP治疗,观察组术中留置胰管支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炎症指标、血淀粉酶值、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PEP)、术后腹痛、住院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7 d,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降低,术后3和24 h血淀粉酶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重症PEP和腹痛发生率降低,腹痛评分降低,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中留置胰管支架,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术后腹痛、高淀粉酶血症、PEP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一步法"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7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行三镜联合"一步法"治疗,对照组行ERCP/EST联合L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石清除率、中转开腹率)及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和结石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ERCP/EST联合LC相比,三镜联合"一步法"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术后恢复快,患者经济压力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胆总管结石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12月17例在苏北人民医院行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合并尿毒症患者的病例特点、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共行19次ERCP,平均1.1次/例,治疗成功率为94.1%(16/17)。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9.4%(5/17),其中胰腺炎2例(11.8%)、迟发性出血1例(5.9%)和胆道感染2例(11.8%),均经治疗后康复。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尿毒症患者行ERCP是安全、有效的,但需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以进一步提高ERCP诊治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孙氏镜联合输尿管硬镜同期治疗同侧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肾结石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化法分为实验组(同期31例)和对照组(不同期25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结石负荷、结石位置和肾结石CT值)、上镜成功率、结石寻及率、碎石成功率、总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和结石清除率(SFR)。结果两组患者上镜成功率[93.55%(29/31)和100.00%(25/25)]、结石寻及率[90.32%(28/31)和100.00%(25/25)]、碎石成功率[87.10%(27/31)和92.00%(23/2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0.69%(6/29)和12.00%(3/25)]和术后第4周SFR[74.19%(23/31)和80.00%(20/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总时间[(91.46±15.33)和(108.03±10.26) min]、术后住院天数[(3.54±1.08)和(6.02±2.06)d]和住院总费用[(17 235.48±1 352.36)和(21 537.05±1 036.27)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孙氏镜联合输尿管硬镜同期治疗同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Choledocholithiasis removal via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then followed b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principal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gallstones and choledocholithiasis. We use ERCP through the cystic duct to treat gallstones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 with the aim to preserve the normal function of the gallbladder while simultaneously decreasing risk of biliary tract injury.CASE SUMMARYA total of six cases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gallstones and choledocholithiasis were treated with ERCP. 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via operation success rate, calculus removal rat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costs; the safety was evaluated through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 gallbladder function detection and gallstones recrudesce. The calculus removal rate reached 100%, and patients had mild adverse events, including 1 case of postoperative acute cholecystitis and another of increased blood urinary amylase; both were relieved after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the remaining cases had no complications.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s were 6.16 ± 1.47 d and 5194 ± 696 dollars. The 3-11 mo follow-up revealed that gallbladder contracted well, without recurrence of gallstones.CONCLUSIONThis is the first batch of case report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llstones and choledocholithiasis through ERCP approached by natural cavity. The results and effects of six reported cases proved that the new strategy is safe and feasible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人操作导丝乳头插管法与双人操作导丝乳头插管法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因胆胰疾病行ERCP治疗的4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乳头插管技术在ERCP中的插管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初步分析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插管总成功率为97.3%。其中,单人插管组成功率为97.5%,双人插管组成功率为97.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782)。术后发生胰腺炎22例(4.9%),高淀粉酶血症105例(23.6%),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人插管组和双人操作组插管时间为(7.15±0.48)和(10.70±0.71)min,ERCP完成时间为(19.24±1.26)和(23.11±1.64)min,住院时间中位数为9.0和11.0 d,单人插管组均短于双人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两种乳头插管技术ERCP插管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人插管技术因不需要助手密切配合,有利于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导丝进入胰管频率和乳头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胆瘘为肝胆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再次手术治疗创伤大,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发展,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更多患者和医生的选择。该研究旨在探讨ERCP治疗胆瘘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0月于该院确诊的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35),观察组行ERCP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7%(44/46),对照组54.3%(1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中2例(4.3%)行二次手术,对照组16例(4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0±6.0) d,对照组(19.1±14.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住院费用为(40 368.8±12 114.5)元,对照组(59 531.2±17 448.8)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为(1.4±0.7)个月,对照组恢复时间为(1.8±0.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12例),对照组17.1%(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7)。结论 ERCP治疗胆瘘较保守治疗具有治疗有效率高、二次手术率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相对较少的优势,但并发症发生率较保守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