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究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的易患体质和心理特征,分析 DOR 与体质类型及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 对50例DOR患者(观察组)和50例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女性(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中的中医体质分类、生活事件量表(LES)、症状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的调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1)中医体质分布方面:观察组居前3位的体质类型为阳虚质[26.0%(13/50)]、气虚质[20.0%(10/50)]和气郁质[20.0%(10/50)];对照组的体质类型以平和质所占比例最高,占36.0% (1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生活事件方面:观察组的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小于对照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SCL-90评分方面:观察组的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2组的其他各项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EPQ-RSC评分方面:观察组的抑郁质和黏液质艾森克人格类型占比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多血质艾森克人格类型的占比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负性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黏液质、抑郁质、多血质与DOR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或P<0.01),其中以阳虚质、负性生活事件、黏液质与DOR的发生相关性较大。【结论】 DOR患者常见体质类型多为阳虚质、气郁质和气虚质,受负性生活事件影响较大,同时可能有焦虑、抑郁的心理障碍倾向,且人格特征多为抑郁质、黏液质;另外,阳虚质、负性生活事件、黏液质与DOR的发生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心理状况,探讨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LES)对159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试。结果159名护理人员SCL90总分、阳性症状数、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32.4%,检出率居前3位的项目依次为强迫、抑郁、人际关系。LES总分≥20分者占48%,其中总分≥32分者占38.3%,居于较高水平。SCL90总分、阳性症状数、各因子分与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理人员心理问题不容乐观,且与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应引起医院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着力改善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艾滋病 (AIDS) 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舌脉特点。方法:选取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收治的 138 例 AID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对比不同中医体质类型 AIDS 患者初治后的生活质量,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并统计分析患者的舌脉特点。结果:138 例 AIDS 患者中,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占 44.93%,气虚质次之,约占 24.64%;中医体质类型与临床分期、中医证候显著相关(P<0.05);气虚质患者心理状态、身体状态及生活质量总分低于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及其他中医体质类型患者 (P<0.05);舌象以舌色淡红 (占 65.22%)、舌体胖 (占 57.25%)、苔厚 (占 56.52%)、苔腻 (占 42.75%)为主;脉率以脉率不齐 (占 69.57%) 为主,脉象以虚 (占 74.64%)、弦 (占 47.10%)、结 (占 34.06%) 为主,脉位以中位为主(占 86.23%),脉势以低平虚 (占 89.13%) 为主。结论:AIDS 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舌脉特点有其特定规律,临床诊治中辨证、辨体相结合能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新疆某大学维吾尔族、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中医体质之间关系,为防治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提供参考价值。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240名维吾尔族、汉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中医体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心理不平衡、敌对和偏执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在心理不平衡、敌对和偏执三个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维族和汉族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的八个因素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平和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十个因素与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体质状态决定患病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丸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肾丸,方药(怀山药、大熟地、山茱萸、女贞子、枸杞子、桑寄生、菟丝子、杜仲等)根据中医9种不同体质(正常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加入相应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184例。结果:治疗后出现月经规律,B超优势卵泡的排卵率为90.7%。结论:补肾丸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黄体功能异常、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6例住院放化疗的中晚期宫癌颈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放化疗前和放化疗7 d后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理干预7 d后对照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人际关系、偏执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负性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变过程中医体质证候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鼻咽癌癌变过程中医体质证候变化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中山,对400例慢性鼻咽炎、80例鼻咽癌前病变、15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证候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鼻咽炎患者体质多表现为正常质(66.8%)、气虚质(19.5%)和失调热质(13.5%);鼻咽癌癌前病变者多表现为正常质(54.1%)和气虚质(37.7%);鼻咽癌初诊患者多表现为正常质(60.7%)、失调热质(22.7%)、气虚质(16.0%)、失调湿质(16.0%)和复合质(13.3%)。3组患者体质证候积分比较显示,气虚分在鼻咽癌前病变患者中明显增多,失调偏寒分及偏瘀分在初诊鼻咽癌患者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气虚为鼻咽癌变过程重要因素。鼻咽癌变后则可表现为热、湿、气虚、寒、瘀多类体质证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调周法促小卵泡发育及排卵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诊断为小卵泡排卵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药补肾调周法+克罗米芬)30例,对照组(克罗米芬+补佳乐)30例,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患者卵泡发育情况(即优势卵泡平均直径)、子宫内膜厚度、BBT及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优势卵泡平均直径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与治疗前性激素的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医补肾调周法联合克罗米芬促进小卵泡发育及排卵有显著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补肾调周中药能促使E2和LH峰形成,从而促进小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体能下降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在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方法:312名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体能下降患者填写《中医证候量表》、《中医体质量表》,分析患者中医证型中体质分布情况,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临床指标。结果:31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痰湿质占比(38.8%)较高。4种不同中医学证型进行9种体质分布:其中痰湿质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四种体质间比较,气虚质组和阳虚质组的体能指数低于痰湿质组(P﹤0.01,P﹤0.05);痰湿质组的体质量、臀围、腰围、BMI、WHR、瘦素高于气虚质组(P﹤0.01,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体能下降患者的中医体质以痰湿质为主,并且痰湿质患者在4种中医证候中分布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2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0人,气虚质8人(33.3%),阳虚质5人(20.8%),湿热质0人,气郁质0人,瘀血质0人,特禀质1人(4.1%),阴虚质6人(25%),痰湿质4人(16.7%)。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和阴虚质3种体质为主。  相似文献   

11.
六安市城区居民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六安城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社会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基层医疗的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554人中,平和体质人群占32.37%,偏颇体质占67.63%;偏颇体质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为:痰湿质占10.75%、阳虚质占9.85%、气虚质占7.85%、血瘀质占7.21%、阴虚质占7.40%、湿热质占6.31%、气郁质占4.25%、特禀质占0.90%、兼夹体质占13.13%。性别在平和质中无差别;男性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体质明显高于男性(P〈0.001);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随年龄的增长呈减少趋势,血瘀质、阳虚质随着年龄增长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兼夹体质60岁以上者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升高。结论:痰湿、阳虚、气虚是六安人群体质的主要偏颇倾向,且与地域气候,饮食生活,情志年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10例COPD患者进行体质调查。结果:1在210例患者中,单一体质139例(66.19%),兼夹体质71例(33.81%),其中气虚质出现64次(22.78%)、阳虚质85次(30.25%)、阴虚质12次(4.27%)、痰湿质38次(13.52%)、湿热质14次(4.98%)、血瘀质25次(8.9%)、气郁质18次(6.41%)、特禀质25次(8.90%)。2患者体质同时受到不同病情程度、体重指数、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结论:COPD患者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为主,同时受到病情程度、体重指数、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血压各参数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符合纳入条件的120例住院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同时记录患者的血压各参数[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压(PP)],并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38例,31.67%)、阴虚质(28例,23.33%)、气虚质(21例,17.50%)、血瘀质(14例,11.67%);痰湿质与SBP、PP、MAP呈正相关(P=0.020,0.037,0.046),阴虚质与PP呈正相关(P=0.018),气虚质与SBP呈正相关(P=0.026),血瘀质与PP呈正相关(P=0.022)。结论: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主要偏颇体质与血压各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痰湿质最为突出,而血压各参数中以PP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0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型法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体质类型。结果:308例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中,痰湿质出现频率最高,其它依次为瘀血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平和质、特禀质。结论:痰湿质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体质类型,痰湿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关系最密切,其次为瘀血质、气虚质、阴虚质。  相似文献   

15.
叶平  王欢欢  叶骞  张丽  包文婷 《中医药学刊》2013,(10):2215-2217
目的:遵循"治未病"思想,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对465例自然流产患者孕前进行体质辨识,对其体质类型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寻找新的干预性防治自然流产的方法提供了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浙江省中医院生殖免疫专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465例自然流产患者的体质进行分析。结果:平和质60例(12.90%),单纯偏颇体质271例(58.28%),兼夹偏颇体质134例(28.82%)。气虚质74(11.86%),阳虚质198(31.73%),气郁质101(16.19%),阴虚质66(10.58%),湿热质50(8.01%),平和质60(9.62%),血瘀质33(5.29%),特禀质15(2.40%),痰湿质27(4.33%)。结论:自然流产患者最常见的体质为阳虚质,其次为气郁质,与前期的临床研究的结果一致,为利用中医体质分型干预性防治自然流产提供了有效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提供依据,以实践中医"治未病"医疗模式。方法:应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2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其易罹体质及与年龄、性别、病程、疾病分期、饮食嗜好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被调查的2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体质以阳虚质、平和质、气虚质多见,最少体质类型为特禀质;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期、饮食嗜好及疾病诱发因素的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段及疾病诱发因素及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但与疾病分期、饮食偏好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存在一定规律,并与疾病分期及饮食偏嗜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徐明伟  王芳 《西部中医药》2014,(11):107-109
目的:观察归脾汤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急性轻度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轻度苯中毒患者23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6例采用单纯归脾汤治疗,治疗组128例采用归脾汤加中医体质辨识治疗,以归脾汤为主方,根据不同中医体质(平和质、气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加入相应药物,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衰弱症状及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比例均升高,但治疗组治疗后头晕、恶心等神经衰弱症状较对照组明显缓解(P〈0.05)。结论:归脾汤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急性轻度苯中毒具有升高白细胞计数,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有效改善神经衰弱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类型及高血压发病的体质因素。方法以社区的《家庭健康档案》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为参考设计调查问卷,对1 0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进行中医体质辨析。结果 1 000例高血压患者中,平和质96例(9.6%),偏颇质904例(90.4%);在偏颇质患者中,其体质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特禀质、气郁质、偏阴虚质、偏气虚质、偏痰湿质。高盐饮食与上述诸多体质类型发病密切相关,其中高脂饮食易患痰湿质、血瘀质,锻炼少易患痰湿质、气虚质,熬夜易患阴虚质、血瘀质。结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及气虚质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应从调理气血、劳逸结合、清淡饮食、戒烟限酒、锻炼等诸多方面开展防治,充分发挥中医防治高血压"治未病"的特点,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温州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以及为进一步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评判体质。结果:调查结果发现平和体质为调查对象的3.5%;气虚体质22.5%;阴虚体质10%;阳虚体质10.5%;痰湿体质6.5%;湿热体质18%;瘀血体质10.5%;气郁体质17%;特禀体质1.5%;两种以上的兼夹体质为调查对象的40%。结论:温州人体质偏颇多为气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或者两者以上的兼夹体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痛风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探讨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根据中医体质预防和治疗痛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痛风患者和正常人群进行体质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①2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痛风患者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瘀血体质的构成比高于正常人群;②不同程度痛风患者的体质分布存在差异(P〈0.05);③不同年龄段痛风患者体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痛风患者的体质特点为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瘀血体质,符合痛风患者病机特点,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体质,早期以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分布为主,晚期以瘀血体质分布为主,该规律与中医基本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