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输入缓存机制的ATM网络优先级流控策略,并运用系统仿真技术对采用该优先级流控及FIFO输入流控两种方案的ATM多媒体网络性能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先级流控策略将改善ATM多媒体网非实时信元丢失率及实时信元排队时延性能,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输入/输出ATM交换机在突发性业务下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尽分析了内部无阻塞输入/输出排队反压型ATM交换机在突发性业务下信元丢失、交换机最大吞吐量等性能。输入端口信元的到达过程是ON-OFF突发流,且ON态以概率p发送信元,ON-OFF长度为Pareto分布的随机变量;属于同一突发流的信元输往同一个输出端口,不同突发流的信元等概率输往不同的输出端口;输入/输出缓冲器长度有限,交换机加速因子S任意。本文同时比较了突发长度为周期/几何分布下的交换机性能,其结论对实际设计一输入/输出排队反压型ATM交换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ATM网中具有优先级管理的漏桶监管器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推广的流体流方法分析了具有优先级管理的ATM网漏桶监管器(PLB)性能。这种PLB将部分缓冲共享(PBS)的选择丢弃优先级策略用于业务监管,对高、低优先级信元区别对待,从而保证高优先级信元的低丢失率。文中针对突发业务分析了此种监管方案的性能。理论计算及体育场实验结果表明了方案的有效性,通过性能分析可望选取合适的PLB参数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ATM网络中基于部分缓冲共享的动态门限机制。当业务为泊松流,且信元分为高、低两种优先级时,对交换机的性能作了定量的分析,给出各种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动态门限机制比静态门限更能充分利用资源,降低信元丢失率;动态门限机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冲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5.
含丢失优先级机制的ATM Mux中的信元丢失率分析是ATM网络流量控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用两状态的MMDP近似实际输入过程,并采用流体技术对不同优先级信元在ATM Mux中的丢失率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类信元的丢失率与缓冲容量之间关系的解析式。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足够精确,完全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局域网-ATM广域网连接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云明  方震  陶春 《通信学报》1998,19(8):83-8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局域网-ATM广域网互连方案,它借助DQDB的排队策略对网络进行流量控制。该方案能够很好地保持信元的优先级,较好地按照传输请求的时序进行网络传输,并且有效地防止了ATM缓冲区溢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局域网-ATM广域网互连方案,它借助DQDB的排队策略对网络进行流量控制。该方案能够很好地保持信元的优先级,较好地按照传输请求的时序进行网络传输,并且有效地防止了ATM缓冲区溢出。  相似文献   

8.
在输入ATM网络的业务源中,周期性元流是很重要的一种,本文精确地分析了一个有限缓存在的ATM复接器,其输入业务源由一路周期性信元流,多路随机性贝努利(Bernoulli)信元流和突发性两状马尔科夫调制贝努利(MMBP)信元泫构成,得出了该路周期性信元流的排队时延分布,时延抖动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揭示了突发性业务环境下周期性信元流通过ATM复接器的时延抖动行为,计算机模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钱炜宏  李乐民 《通信学报》1998,19(12):27-33
本文分析了一种输入排队缓冲器有丢失优先级的内部无阻塞输入/输出排队ATM交换机在反压控制下的信元丢失指标。在每个输入端口高、低优先级信元的到达具有相同的强度,到达输出端口的概率相同为1N,且输入、输出缓冲容量均为有限。为保证交换机内部不发生信元丢失,引入了反压机制(Backpressure)。文中表明,使用丢失优先级策略的交换机比纯输入/输出排队交换机更能满足不同业务服务等级QoS(QualityofService)的丢失要求,而且所需缓冲容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ATM原理     
近年来,ATM技术及设备在组建宽带多媒体信息网或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TM具有高吞吐量、低延时和高交换能力,它所采用的统计复用能够有效地利用带宽,允许某一数据流瞬时地超过其平均速率,对于突发度较高的多媒体数据是很有利的。ATM还具有明确定义的服务类型和同时建立多个虚通道的能力,既能满足不同媒体传输的QoS要求,又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ATM网是一种分组交换的网络,它采用高速虚拟电路导向的信元交换方式,其中每个信元都是固定的53 bit长度,前5 bit用来说明地址,其他48 bi…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ATM网络环境下的图象压缩编码技术。给出了ATM网络的图象编码方案,它是以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层编码和基于遗传算法的矢量量化技术为基础,其中主要讨论了可变比特率码流的产生,优先级的分配和信元的构成,丢失信元的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12.
输入缓冲ATM交换结构是实现复杂度最低的ATM交换结构(ASF),但由于队头阻塞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应用。文中给出了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HNN)调度信元的输入缓冲ASF方案,该方案消除了队头阻塞造成的输入缓冲ASF性能恶化。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案非常有效,明显改善了输入缓冲ASF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采用FPGA X3000系列芯片实现独立于承载码流结构的ATM信元字头处理器的可能性,针对FPGA处理速度相对低于可能的承载码流速率的问题,着重研究了字头HEC字段生成,扰码,信元定界,解扰等过程的并行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从网络中的用户,接入和交换这3个方面逐步和分别地引入ATM的策略,用户专用网可以枢纽中加用ATM技术,接入网络可采用基于ATM信元的无源光网络结构,对于有些单位和企业集团,虚拟专用网将是一种很有用的通信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述了ATM网络中分组视频传输的特点及其对视频信源编码的基本要求,介绍了适用于ATM网络视频传输的各种变码率分层编码方案,以及为减少网络拥塞造成信元丢失引起的图像质量下降,而在编码端采取的优先级分配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钱炜宏  李乐民 《电子学报》1998,26(11):46-50,54
本文分析了一种内部无阻塞反压型输入/输出排队ATM交换机,在非均匀负载输入下的信元丢失、信元延时指标,文中采用一一种Geom/PH/I/K排队模型分析输入排队系统仲裁系统的分析采用了一种二维Markov过程,结论对设计一种反压型输入/输出排队ATM交换机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功率谱密度分析的ATM连接允许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东  栾贵兴 《通信学报》1998,19(3):77-80
本文研究了ATM网络中的多媒体实时突发业务流的功率谱密度特性,利用反映业务流相关特性的功率谱密度,设计了一个用于多媒体业务的ATM连接允许控制方法,并给出了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实现业务流的功率谱密度、负载强度与信元丢失概率之间映射的理论方法,增强了ATM连接允许控制的智能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具有线群结构的输入缓冲ATM交换网络在双优先级业务下的时延和吞吐率性能进行了分析。借助概率母函数的方法,给出了高低优先级信元在缓冲器中的队长分布,时延分布平均队长和平均时延以及交换网络最大吞吐率的封闭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精确性。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数值叠代计算方法的复杂性,因此,在ATM交换网络的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速率自适应预测的ATM网络ABR业务流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深度将自适应预测方法引入ABR流控算法中。ATM网络的国带宽模型是一非平稳随机过程。高速网络中可用带宽的反馈信息由于线路的传播时延造成了流理控制的滞后。西方节AB国的这两特点,对ATM Forum的TM4.0规定进行了一定的修改,采用离散化的ATM网传输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速率自适应预测的ABR业务流控方法,较好地补偿了时延带来的控制的滞后效应,且具有参数易于选择的优点。通过仿真,论证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ATM网络中用户参数控制的策略,着重讨论了两种标准的峰值信元速率控制算法,提出了可能的电路实现方案,并分析了用户参数控制策略与业务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