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P53蛋白、EGFR受体及ki-67核抗原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13例乳腺癌标本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53、EGFR受体及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方法分析其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表达的差异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蛋白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rier法计算各蛋白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的差异。结果 P53、EGFR受体、Ki-67抗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53.1%、45.1%、72.5%;P53、EGFR、Ki67在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分子分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EGFR受体、Ki-67抗原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EGF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Ki-67与P53及EGFR表达无明显相关性;EGFR阳性表达的患者比EGFR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53(++以上)的患者比P53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分子分型为Luminal A型的患者中,Ki67阳性患者与Ki67阴性患者的生存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子分型为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Ki67阳性患者与Ki67阴性患者比较,其生存情况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在三阴性乳腺癌及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中,P53蛋白、EGFR受体、Ki67抗原均呈现较高的表达,水平,且与阴性患者相比,P53(++以上)、EGFR受体阳性及部分Ki67阳性的患者的生存情况较差,说明该三项指标的高表达可促使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Ki-67和p53表达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研究Ki-67和p53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原发性乳腺癌18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Ki-67和p53的表达.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期和Ⅱ期乳腺癌中Ki-67表达率为29.1%,p53表达率为25.9%;而Ⅲ期和Ⅳ期中Ki-67的表达为61.5%,p53的表达率为46.1%;2组比较,Ki.67、p53蛋白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以及c-erbB-2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率为48.3%,p53阳性表达率为58.1%.而非此类型的乳腺癌组中Ki-67的表达率为30.1%,p53的阳性表达率为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和p5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提示Ki-67及p53的蛋白过度表达的乳腺癌预后不良;Ki-67和p53在ER、PR以及c-erbB-2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中过表达,解释了此类乳腺癌的临床高侵袭性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角蛋白5/6(CK5/6)、p53蛋白(p53)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08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检测EGFR、CK5/6、p53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蛋白表达的相关性,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EGFR、CK5/6、p53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6%(19/108)、25.9%(28/108)、42.6%(46/108)和51.9%(56/108);EGFR与CK5/6和p53呈正相关(r=0.282,r=0.241),CK5/6与p53和Ki67呈正相关(r=0.217,r=0.190),p53和Ki67呈正相关(r=0.193),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CK5/6、p53和Ki67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非三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K5/6或EGF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比较,CK5/6或EGF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相对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和CK5/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CK5/6和EGFR可以作为乳腺癌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7月至2010年9月收治确诊的403例乳腺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ER,PR,HER-2的表达情况分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情况.结果:全组4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病历的13.2%,中位发病年龄32岁.其中年轻患者76.6% (P =0.002),肿瘤分期Ⅲ期29.8% (P =0.022),42.6%伴腋窝淋巴结转移(P=0.036),其中绝经前病例74.5% (P =0.019),就诊时肿瘤大于5cm者有17.0% (P =0.014),组织学分级Ⅲ级48.9% (P =0.000),以浸润性导管癌居多,占74.5% (P =0.049),患者常伴有乳腺癌家族史,占8.5%(P=0.029),p53表达阳性占70.2% (P =0.000),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组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15.319,P=0.000).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病例的1/5,这些患者往往年轻,组织学分级高,多为浸润性导管癌,生存率低,多发于绝经前期,p53表达率高,淋巴结转移率高,有乳腺家族史,临床分期晚,肿瘤体积大,发展快、生存期短、预后比非三阴性乳腺癌差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癌细胞增殖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57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水平、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状态.将ER和PR阳性的患者根据Ki67的水平分为Ki67低表达组(≤14%)与高表达组(>14%),比较两组间血清激素6项水平的差异.结果 在57例ER阳性的患者中,Ki67低表达组睾酮水平高于Ki67高表达组(P=0.01),其余5项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PR阳性的患者中,Ki6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激素6项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乳素在ER阳性和PR阳性的ki67高表达组均较低表达组患者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P=0.05).结论 在ER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中,Ki67低表达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较高,睾酮可能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与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无关,而可能与泌乳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阴性表达的浸润性乳腺癌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1339例浸润性乳腺癌,其中ER阴性乳腺癌403例,回顾性分析PR、HER-2、Ki-67的表达状况及其间的相关性,以及PR、HER-2、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PR、HER-2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 (36/403)、26.8% (108/403)和98.3%(396/403).PR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P53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与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与P53表达、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PR、HER-2、Ki-67三者间表达呈正相关,其中Ki-67与HER-2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941,P=0.000).结论 ER阴性乳腺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Ki-67可作为预测HER-2表达状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18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30例石蜡包埋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并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RT-PCR测定miR-182的相对表达,分析miR-182在TNBC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无疾病生存率、总生存率等的相关性。结果RT-PCR结果提示,癌组织中miR-182表达为癌旁组织的8.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R-182在淋巴结阳性及TNM分期Ⅲ期中表达高于淋巴结阴性(Z=-3.454,P=0.001)及TNM(Ⅰ+Ⅱ)期者(Z=-3.94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miR-182高表达(HR=0.107,95%CI:0.018~0.643,P=0.015)、淋巴结阳性(HR=0.189,95%CI:0.020~1.757,P=0.016)、脉管瘤栓(HR=0.190,95%CI:0.020~1.826,P=0.008)、Ki67≥14%(HR=0.182,95%CI:0.041~0.801,P=0.024)、TNM分期(Ⅲ期)(HR=0.501,95%CI:0.044~5.741,P=0.001)是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 miR-18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上调,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miR-182高表达是三阴性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之一,与预后差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以及p53表达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测定乳腺癌ER,PR,Ki67和p53的表达,将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这些分子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2.9%,ER,PR,Ki67和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5%,76.2%,73.0%和55.6%,ER与P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p5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D)结直肠腺癌中p53、Ki-67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NSE、CgA、Syn、CD-57及p53、Ki-67蛋白在65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为NED阳性组35例和NED阴性组30例,并分析p53、Ki-67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NED阳性组中p53、Ki-67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NED阴性组(P〈0.05)。p53、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和DUCK分期密切相关(P〈0.05)。NED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NED阳性组(P〈0.05);NED阳性组中,p53表达阴性者和Ki-67表达阴性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两者表达阳性者(P〈0.05)。 Cox回归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DUCK分期、p53及Ki-67表达是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p53、Ki-67的高表达可能在伴NED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均为伴NED结直肠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生物学标志物ER、PR、C.erbB2、p53和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erbB2、p53和Ki67的表达.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C-erbB2表达为阳性者的Her-2基因扩增水平.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ER、C-erbB2和p53表达发生改变的分别为13例、7例和9例,这种表达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PR和Ki67表达发生改变的分别为15例、18例,前后表达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ER、C-erbB2、p53的表达没有影响,可以提高乳腺癌PR表达的阳性率.降低Ki67的表达水平.若C-erbB2表达阳性,需用FISH进一步检测.  相似文献   

11.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breast,NEBC)是一种临床上较为罕见的乳腺肿瘤,尚缺乏明确的规范化诊疗指南,该病的组织起源尚不明确,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中,NEBC可能是乳腺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内分泌和上皮细胞的早期结果这一观点更被接受。NEBC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稍突出,但影像学表现不具特异性,单凭影像学难以与其他类型乳腺癌鉴别。NEBC诊断方法已经较为明确,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中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检测。治疗原则为以手术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相较于其他类型乳腺癌,NEBC的疗效较差。因此,寻求特异性高的治疗方法成为当今NEBC研究的主流,多个研究着手于对NEBC基因突变的检测,力求研发出针对其高频突变位点的靶向治疗药物。同时,NEBC预后较差,确诊该病后,应积极治疗并坚持随访,及时发现疾病新的变化或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乳腺癌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再造的护理体会。方法应用乳房假体对5例Ⅰ-Ⅱb期乳腺癌术后患者行即时乳房再造。结果本组术后随诊4个月-2年,无排斥反应,美容效果好,无局部疼痛及不适。乳头血运良好,无挛缩。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损伤小,不影响术后放疗及化疗.与二期乳房再造相比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13.
The discovery of the first miRNA,lin-4,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initiated a new era of miRNA biology.Since then,thousands of miRNA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annotated,many of which have been shown to play roles in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processes,including development,differentiation,apoptosis,proliferation,and cell death.1 Furthermore,grow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miRNA deregulation is a critical cause of cancer formation.The biogenesis,function,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miRNAs have become active areas of research.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ologies,such as northern blotting with radio-labeled probes,cloning,quantitative PCR,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SAGE)-based techniques,bead-based profiling methods,and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s,2 it is possible to conduct miRNA research precisely and comprehensivel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湿疹样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因素,提高对湿疹样乳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在韩国首尔峨山医院进修进时收集的85例湿疹样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女83例,男2例。乳腺有湿疹样表现79例(92.9%),伴乳腺肿块52例(61.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27例(占本组85例的31.8%及占伴乳腺肿块病例的51.9%)。均为伴有乳腺肿块的病例。52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30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3例行局部切除术。单纯乳头及乳晕湿疹样乳腺癌11例(12.9%),均为无乳腺肿块的病例,其余74例(87.1%)均合并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本组5年生存率为82.1%。其中无乳腺肿块者5年生存率为93.9%。合并肿块者5年生存率为75.0%(P〈0.05),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者5年率为96.6%,有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51.9%(P〈0.01)。结论湿疹样乳腺癌有特殊的临床表现,但易误诊,病灶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伴乳腺肿块者应选择乳癌改良根治术。无乳腺肿块者可选择乳腺单纯切除术,预后与乳腺肿块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药具有不良反应少、多靶点和辨证施治的特点,在乳腺癌的预防方面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对乳腺癌的预防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抑制血管生成、调节性激素水平、调节免疫和调节代谢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 NBC )的乳腺摄影、M RI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并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 T NBC )进行比较。方法选择1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免疫组化染色,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T NBC组,41例)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N T NBC组,109例),分析并比较病灶的乳腺摄影、M 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两组乳腺摄影及M R检查中乳腺密度、病灶钙化、形态、边缘、T2信号、内部强化等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T NBC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512.%,N T NBC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4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分型:T NBC组浸润性导管癌32例(78.0%),N T NBC组浸润性导管癌102例(9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NBC组乳腺摄影最常见表现为边缘清晰(18/41,43.9%)、圆形或类圆形(19/41,46.3%)、少钙化单纯肿块(34/41,82.9%)。TNBC组MRI特征性征象表现为形状不规则(22/41,53.7%)、T2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20/41,48.8%)、环状强化(28/41,68.0%)、时间信号曲线呈持续上升型强化曲线(28/41,68.3%)。T NBC组与NTNBC组乳腺摄影肿块钙化、肿块形态及边缘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MRI检查 T2信号及病灶内部强化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摄影、M 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有助于诊断T NBC。  相似文献   

17.
对乳腺疾病713例冷光透照检查的体会.对其方法、图象进行了分析。经病理检验的310例 总符合率为91.6%(284/310).其中乳腺良性疾病符合率为92.8%(180/194),可疑和误诊的7.2%(14/191);恶性符合率为89.6%(104/116),恶性可疑和误诊10—4%(12/116)。冷光透照乳腺疾病是乳腺癌初步筛选和术前检查的有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密度对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资料完整的25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X线摄影采用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2003年第4版,进行规范化的乳腺评估分级,结合临床病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0例乳腺癌患者中,脂肪型36例,100%符合病理诊断;少量腺体型55例,96.4%符合病理诊断;多量腺体型121例,70.2%符合病理诊断;致密型38例,55.3%符合病理诊断.随着患者乳腺密度的增加,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在不断下降,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临床触诊后,结合乳腺腺体密度来合理选择钼靶和/或彩超作为初筛手段,更经济实用,符合中国国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单中心资料对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疾病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治疗的25名男性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1~90个月)。纳入分析的参数包括肿瘤家族史、年龄、吸烟、酗酒、肿瘤部位、肿瘤象限、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蛋白、新辅助化疗、手术方式、辅助化疗、辅助放疗、辅助内分泌治疗、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肿瘤TNM分期。通过单因素分析评价这些参数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6.5%,新辅助化疗、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接受了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有更好的预后(P=0.086)。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预后差于不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P=0.000),早期患者预后好于晚期患者(P=0.000)。结论男性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66.5%,新辅助化疗、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副乳腺癌6例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的一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所收治的6例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例均行经典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随访4例出现远处转移并死于该病,2例健在。结论副乳腺癌临床少见,易误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和术后病理,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