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并另取30例为正常对照组,利用ELISA法分别测定患者入院时、第3d、第7d及第14d血清NSE浓度。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第3、7d血清NSE浓度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第14d及3个月,依达拉奉治疗组GOS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依达拉奉组加用依达拉奉60 mg/d静脉滴注14 d.治疗前、治疗后14 d及28 d应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 SSS)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发病3d、7d及14 d血清VEGF及TNF-α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4 d及28 d时S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0.01),依达拉奉组各时间点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清VEGF及TNF-α水平发病后各时间点较正常值明显增高,发病第7d时明显高于第3d和第14 d(均P<0.05);依达拉奉组各时间点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减轻脑梗死后自由基导致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影响,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3、7、14、21d血清中NSE浓度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影响。结果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第3d时,该组患者血清中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至治疗第14d时仍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的影响及评价其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3d和治疗1周后血清NSE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NS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治疗第3d时,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有保护脑神经元作用,并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β蛋白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方法 收录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DAI患者并随机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用ELISA法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中MBP和S100β蛋白水平,于治疗后的第7、14天对2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0 d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判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清中MBP和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显著降低DAI患者血清中MBP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具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12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61例)和常规治疗组(6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依达拉奉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14 d检测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治疗前、治疗后7 d、21 d行头部CT检查,计算血肿和水肿体积;治疗后28 d和90 d进行疗效及Barthel指数(BI)的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血清S-100β及NSE水平、NDS、血肿及水肿体积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依达拉奉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均P<0.01);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86.89%)和显效率(21.34%)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63.93%,9.84%)(均P<0.01)。结论依达拉奉通过减少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脑出血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使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60例发病在12~48h,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0例;依达拉奉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10d;治疗前,治疗后3d、10d,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标准评分,并用放免法检测患者的血清EPO水平.结果 治疗前依达拉奉组、常规治疗组的NIHSS评分和血清EP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d,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开始降低,血清EPO水平开始升高,而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继续升高,血清EPO水平继续降低;治疗后10d,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NIHSS评分降低,血清EPO水平显著增高,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升高患者血清EPO水平,提示依达拉奉能通过促进EPO释放发挥其自由基清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的影响及评价其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3d和治疗1周后血清NSE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NS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治疗第3d时,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有保护脑神经元作用,并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GCS评分、hs-CRP、NSE、IL-6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80%)高于对照组(69.39%)(P0.05);2组NIHSS评分治疗后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GCS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GCS评分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hs-CRP、NSE、IL-6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hs-CRP、NSE、IL-6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 将3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16例)和常规治疗组(14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颅内压(ICP)、头部CT(脑水肿)、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14d后,颅内压及脑水肿程度都有所减轻,但依达拉奉治疗组减轻程度好于常规治疗组.治疗14d后依达拉奉治疗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伤后3个月依达拉奉治疗组GOS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碱性髓鞘蛋白(MBP)含量的影响,为PNS用于临床颅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方法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NS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患者血清NSE和MBP的浓度,并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个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SE和MBP含量低于对照组,GCS和G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NS能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桶伤患者血清NSE和MBP的会量.有明理治疗技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黄芪注射液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蛋白B(S-100B)含量的影响。方法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6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两组。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检测患者血清NES、MBP和S-100B浓度,并行GCS评分,3个月后行GOS评分;同时检测96例健康成人血清的NES、MBP和S-100B的浓度,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的NES、MBP和S-100B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成年人(P〈0.05)。治疗后黄芪治疗组血清NSE、MBP和S-100B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黄芪治疗组在入院时的GCS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1周和2周其GC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3月后其GO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能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MBP,S-100B含量,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79例DAI患者伤后12h、1d、2d、3d、7d和14d的脑脊液NSE水平,并分析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15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伤后12hDAI患者脑脊液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型组脑脊液NSE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1);预后不良组的脑脊液NSE水平则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或P<0.05);死亡组病人NSE水平持续增高。结论检测脑脊液NSE水平变化不但有助于评估DAI严重程度,而且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间局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D后不同时间点行亚低温治疗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伤后有无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5),前者按治疗时间又分为伤后8h内亚低温治疗组(n=9)和伤后8 h后亚低温治疗组(n=14),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行GOS评定,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治疗前颅内压、GCS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接受不同治疗后3组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1,P=0.036),由平均秩次判断,预后最好的为伤后8 h内亚低温治疗组,其次为伤后8 h后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结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伤后早期(8 h内)进行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cal mild hypothermia at different times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 Methods Forty-eight patients with DAI,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6 to January 2010, were chosen, and their general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whether adjuvant treatment with mild hypothermia was performed besides conventional therap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ild hypothermia (n=23) and control group (n=25). The former group was sub-divided into group A (giving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 within 8 h of injury, n=9) and group B (giving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 over 8 h of injury, n=14). Patients were assessed with 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and the prognosis of these patients was analyze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age, gender ratio, intracranial pressure before treatment and Glasgow coma scale (GCS) scores were found among the 3 groups (P>0.05).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prognosis were found among the 3 groups (x2=6.671, P=0.036). Determined from the average rank, the prognosis in group A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and the prognosis in group B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Local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 within 8h of injury has functional benefit in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DAI and improves their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人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76例DAI病人(实验组)和1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者(对照组)的脑脊液NSE含量.实验组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型组23例、中型组27例和重型组26例.分别于颅脑损伤后12h、1d、3d、7d、14d采集脑脊液标本,分析NSE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型组伤后12 h~3 d、中型组伤后12h~7d、重型组伤后12 h~14 d的NSE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重型组各时间点NSE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和中型组(P<0.01).随访3个月,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预后不良率分别为0%、14.81%及73.08%.结论 脑脊液NSE水平可作为判断DAI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并指导选择和调整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D后不同时间点行亚低温治疗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伤后有无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5),前者按治疗时间又分为伤后8h内亚低温治疗组(n=9)和伤后8 h后亚低温治疗组(n=14),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行GOS评定,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治疗前颅内压、GCS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接受不同治疗后3组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1,P=0.036),由平均秩次判断,预后最好的为伤后8 h内亚低温治疗组,其次为伤后8 h后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结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伤后早期(8 h内)进行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D后不同时间点行亚低温治疗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伤后有无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5),前者按治疗时间又分为伤后8h内亚低温治疗组(n=9)和伤后8 h后亚低温治疗组(n=14),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行GOS评定,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治疗前颅内压、GCS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接受不同治疗后3组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1,P=0.036),由平均秩次判断,预后最好的为伤后8 h内亚低温治疗组,其次为伤后8 h后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结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伤后早期(8 h内)进行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盐酸纳美芬后血清β-内啡肽(β-EP)、强啡肽(DynA1-1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评价盐酸纳美芬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盐酸纳美芬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不加用盐酸纳美芬治疗;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美芬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2、3、5、7、10天测定血清β-EP、DynA1-13、NSE的含量,同时记录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治疗组的血清β-EP、DynA1-13、NSE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总体变化趋势是下降。对照组的β-EP、DynA1-13的总体变化趋势升高,对照组的NSE总体变化趋势下降。以上三个指标在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呼吸异常率及心率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GOS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盐酸纳美芬可降低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β-EP、DynA1-13、NSE的含量,能减轻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继发性病理损伤,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可改善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率异常率、呼吸异常率及预后。应用盐酸纳美芬后未加重和出现新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预后影响因素的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估影响幕上自发必 出血患者早期预后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因素。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自发性幕上出血患者发病第1、2、3、4、7、14d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类醇化酶(NSP)水平,计算脑实质内血肿体积,记录脑室出血积分、中线移位、入院时及病程中Glasgow昏迷评分(GCS)、发病30d时Glasgow预后评分(GOS)。检测入院时血压、血糖和周围血白细胞(WBC)数。结果 预后恶劣  相似文献   

20.
NSE、MBP对重型脑外伤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重型脑外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碱性髓鞘蛋白 (myelinbasic protein,MBP)血清浓度变化 ,以期为临床重型脑外伤后脑损伤监测及预后评估提供直观的定量指标。方法 对 3 0例重型脑外伤住院患者伤后 1 2 h至第 4天进行连续血清 NSE、MBP浓度检测 ,并结合格拉斯哥预后计分 (GOS)及头颅 CT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 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伤后 1 2 h血清 NSE、MB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此后 NSE、MBP浓度虽均呈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正常值 ,预后恶劣组伤后每天 NSE浓度均持续高于预后良好组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重型脑外伤后血清标记物 NSE、MBP浓度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且伤后 NSE浓度动态变化对继发性脑损害评估亦有重要意义 ,其为临床救治效果及病情转归的判断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