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新朝 《矿山机械》2006,34(6):135-136
我矿高压配电室有11条进出线,其中有2条出线专供采场设备;这2条线路所带负荷大都是高压电机直接驱动设备,在采场这些设备经常发生线路接地和过流等故障,给安全供电带来许多困难。线路一旦接地,配电室光字牌显示系统故障无法消除,值班人员无法判定哪一条线路有故障,只能将出线的高压开关跳开,检查光字牌显示每一条出线接地故障是否消除。这种工作效率极低,极容易引发其它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矿区铁路主要承担着煤炭的运输任务,是现代化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保证矿区铁路安全、平稳和不间断运输,保持线路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就需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对损耗部分加以修理和更新(即大修),而在大修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煤矿企业主供电系统降低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可使企业用电成本下降,达到降损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几年来供电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电能损耗较大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降低电能损耗上采取了降低线路阻抗、调整运行方式和计量方式等有效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迟广洲 《矿山机械》2004,32(2):79-79
矿山工业大多地处偏远山区,都需要架设较长的专用输电线路,这样,线路损耗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无功补偿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元宝山煤矿线路及路基移动和变形的规律 ,阐述了采动线路的维修及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7.
冯永贵 《煤》2009,18(6):69-70,78
对居住小区供电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从降低供配电线路损耗,提高供配电线路的运行电压和功率因数,注意电力变压器容量的合理选择与经济运行,实施电机节电与照明灯具节电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提高电能利用率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网中的各个元件在电能输送和分配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能损耗,即线路损耗,简称线损.按照线损产生的来源不同,分为固定损失、可变损失和其它损失.其它损失,又称不明损失,主要是由线损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工作人员不认真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加强管理、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就成为了降低线路损耗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赵志强 《西部探矿工程》2001,13(Z1):190-191
以半岭隧道照明供电线路为例,分析了该供电线路系统缺陷之所在,并提出了备选设计方案和原方案的补救措施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迟广洲 《矿山机械》2004,32(3):94-94
矿山生产随着时间推进,采区分布不断拓延,而早期个别采场又不能在短期限内关闭,井巷供电范围日趋扩大,难度增加。特别是电机车的直流供电系统,目前许多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大都采用铁质架线进行线路敷设,损耗较大,距离整流设备较远区段供电质量难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1.
楚美秀 《同煤科技》2004,(2):45-46,52
介绍了民用建筑照明配电系统的组成及设计的一般要求,阐述了变压器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耀和 《矿业快报》2002,(22):16-18
通过对低压大功率用电设备的就地无功补偿的检测,定量地分析就地无功补偿对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变压器效率、输电线路损耗及对主变和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例分析电网中运行电压和功率因数对运行经济性的影响,找出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节电效益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侯玮  霍海鹰 《煤炭学报》2012,37(Z2):269-274
针对“C”型覆岩空间结构采场采动阶段岩层运动与矿压关系,研究三面采空孤岛采场岩层运动规律,揭示了工作面开采初期和开采期间岩层运动诱发动力灾害规律,通过采动应力环境下静压分析和动压分析以及地质条件多因素耦合的方法总结出三面采空孤岛采场动压致灾机理。结合工程实践,基于微地震定位监测结果揭示“C”型覆岩空间结构应力分布和变化特征,验证了“C”型覆岩空间结构采场采动阶段诱发动力灾害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矿区高压输电线路密布,输电线路下压煤具有采深浅、基岩薄、松散层厚、煤层厚的特点,文中探索了解放高压输电线路下压煤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斌 《中州煤炭》2014,(5):81-8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量的高压输电工程线路穿过煤矿采动影响区,然而地下采矿活动势必会引起输电线路塔基的倾斜和移动,有必要在对其变形进行模拟预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变形规律和沉降变形机理,对线路和塔基的设计作出相应改进,采取调整塔基距离、杆和基础的连接方式、采用大板基础等措施,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卫明学 《矿业装备》2023,(2):107-109
煤矿开采可能会造成地面下沉、地表倾斜等情况,这些问题会对输电线路产生影响。为了减小煤矿开采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应加大对煤矿采动区输电线路技术方案与变形治理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技术人员需要通过线路规划、明确输电杆塔位置等方式优化经过煤矿采动区的输电线路规划,通过地基处理、铁塔选择等方式制定经过煤矿沉陷区的输电线路技术方案,并通过调整金具、设置垫板等方式对变形的输电线路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根据随机介质理论,阐述了因煤层采后地表变形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不宜在无缝线路下采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型露天矿的特点是运输线路系统复杂,铁路线很长(达300km以上)。移动线路保证露天采场中矿岩装载站和排土场上卸载站发挥正常的作用;固定线路则沟通装载站与排土场和卸载设施之间的运输联系。随着露天采场深度的增加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线路系统经常在发展和变得复杂。在此情况下,矿内铁路线长度的增加首先要依靠延长固定线路,于是,在1977~1983年期间,露天铁矿铁路线增加的总长度约为1000km,其中固定线路的比例占90%以上。在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降低变压器损耗、计量误差、线路损失的措施及由此取得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