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改善乳化炸药在高寒地区应用时的贮存和应用性能,基于配方改进探索了乳化炸药乳胶基质的低温贮存稳定性;考察了水含量、高分子乳化剂含量和抗冻剂种类对乳胶基质耐低温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乳胶基质配方;采用国标炸药试验方法测试了最佳乳胶基质配方制备的乳化炸药在低温(-32℃)贮存后的爆速、殉爆距离和猛度。结果表明,当水质量分数为12%、高分子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以质量分数为0.25%的聚丙二醇(PPG)作抗冻剂,乳胶基质的抗冻性能最佳,-32℃下冷冻30d后,析晶率为35.37%,乳胶基质仍未完全破乳;采用树脂微球敏化制成的乳化炸药在低温(-32℃)贮存15d后爆炸性能较常温贮存时变化较小,爆速由常温时的4439m/s降为4399m/s;殉爆距离不变,为80mm;猛度由常温时的18.48mm降为17.75mm;贮存20d后,出现拒爆。  相似文献   

2.
高能乳化炸药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乳化技术,将硝酸铵、乙二胺二硝酸盐等爆炸性组分通过高分子乳化剂的作用,制备成W/O型高能乳化炸药,其基质粒子的粒径小于3μm,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优良的爆炸性能,爆速可达5800m/s,猛度为17.2mm,作功能力为360mL,爆炸临界直径为12mm;贮存稳定性可耐至32个高低温循环;具有优越的抗水性。在浸水24h前后,爆炸性能基本无变化,可在战时替代部分军用炸药。探讨了高能乳化炸药的形成机理及乳胶基质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3.
改性磷脂的性质及其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开发用于乳化炸药的新型复合乳化剂,利用化学改性后的大豆磷脂与Span80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制复合乳化剂.研究了改性磷脂的乳化力与分散力,采用DSC分析了复合乳化剂与硝酸铵的相容性,并通过单滴法和高低温循环等试验考察了乳化体系的油膜强度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力和分散力,与硝酸铵的相容性较好,复合乳化剂的界面吸附膜强度增加,乳胶的稳定性提高. 用复合乳化剂制备的乳化炸药爆速达3 300 m/s,猛度为12.5 mm,殉爆距离超过3 cm,各项性能均符合GB18095-2000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油醇聚氧乙烯醚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油醇聚氧乙烯醚双子乳化剂(DOV-5),产物结构通过红外色谱和酸值测试进行了确征。通过低速分散机研究了其初乳性能,结果表明,在100 r/min的转速下,DOV-5的初乳性能优于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采用白金环法测定了DOV-5对乳化炸药复合油相与硝酸铵水溶液的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OV-5可将油-水相的界面张力降低至0.28 mN/m,优于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1.50 mN/m)。以DOV-5为乳化剂分别制备了乳胶基质和乳化炸药,考察了DOV-5对乳胶基质粒径、乳化炸药储存期和爆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OV-5为乳化剂制备的乳胶基质的粒径为1.04μm,粒径分布均匀;敏化后的乳化炸药储存期达到310 d以上,爆炸性能优良,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钱海  黄麟 《云南化工》2019,(7):115-116
为了探究乳化剂对乳化炸药爆炸性能的影响,分别选取了三种不同的乳化剂制备乳化炸药,采用测时仪法和铅柱压缩法测试了各乳化炸药的爆速和猛度,结果发现,不同乳化剂制备的乳化炸药爆炸性能存在差异。单一的乳化剂不能达到最好的乳化效果,复合乳化剂能改善这一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乳化炸药的爆炸性能。  相似文献   

6.
刘永明 《山西化工》2014,(6):23-25,60
通过测量乳胶基质硝酸铵析出量、乳化炸药爆速及乳胶基质黏度,研究了8种高分子酯类乳化剂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高分子酯类乳化剂在乳化炸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乳化剂的乳化能力好于T152乳化剂;双头乳化剂制备的乳胶基质黏度比单头乳化剂大,更适宜化学敏化的乳化炸药。  相似文献   

7.
乳化炸药是用乳化技术制备的油包水(W/O)型抗水工业炸药,乳化炸药的乳化效果、炸药爆轰性能和储存稳定性与乳化剂的品种和质量等有着密切联系。乳化剂的选择与乳化剂的HLB值、分子构成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王志敏 《广东化工》2016,(17):69-70
使用Span-80、T-152、Span-80与改性磷脂、Span-80与T-152制备得到乳化基质和乳化炸药,通过储存时间和高低温循环法表征不同乳化基质和乳化炸药的稳定性,通过爆炸测试得到不同乳化炸药的爆速数据,研究了不同乳化剂对于乳化炸药稳定性和爆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总是比单一乳化剂具有更好的乳化效果,复合乳化剂得到的乳化炸药稳定性和爆炸性能要明显高于单一乳化剂。  相似文献   

9.
将Span-80与高分子乳化剂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复合乳化剂,利用复合乳化剂制得复合油相用于生产乳化炸药。通过高低温试验与爆速、猛度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复合乳化剂的乳化炸药进行了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我厂自合的M型复合乳化剂可制备出储存稳定性好的乳化炸药,同时也表明复合乳化剂对于提高乳化炸药的稳定性作用明显优于单一乳化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粉状乳化炸药专用乳化剂的制备原理、制备工艺及技术特点.以烃基酸酐与多烯多胺和几种醇胺化合物的混合反应,得到一种乳化效率高、乳化稳定性好的粉状炸药专用乳化剂.  相似文献   

11.
丁二酰亚胺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作为乳化炸药乳化剂的技术特点,并同常用乳化剂司苯 80作了比较。研究表明,以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作为乳化剂的乳化炸药,具有小而分布均匀的W/O粒子,较强的稳定性及良好的爆炸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乳液,从FTIR、TEM的表征来看,得到了性能较好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氯乳液。通过测试含氟乳胶膜的耐介质性,并运用JC2000A静态接触角测量仪测定乳胶膜的接触角,研究了FBA(甲基丙烯酸含氟酯)用量、FBA加入方式、NMA(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量、乳化剂用量对含氟乳胶膜耐介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中FBA用量为20%(孽尔分数)、NMA用量为4%(质量分数)、乳化剂用量2.8%(质量分数),而且将FBA全部放在壳层聚合,可得到性能较住的含氟乳胶膜。  相似文献   

13.
煤焦油沥青乳化用作燃料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军 《煤化工》2003,31(3):20-22
用软化点为 38.5℃的软沥青作原料 ,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 ,制成含沥青 6 0 %~ 70 %的沥青乳液 (乳液的沥青含量为沥青量与洗油加入量之和 )。该乳液具有流动性好、储存稳定等优点。本研究结果表明 ,沥青乳液可以用作燃料 ,对解决煤沥青的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性上光油用苯丙共聚乳液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马来酸酐(MAH)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加料的乳液聚合法合成出一种水性上光油用苯丙共聚乳液。考察了玻璃化转变温度(Tg)、引发剂和乳化剂含量等对该乳液单体转化率、平均粒径、黏度和表干时间等影响,并对该乳液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w(引发剂)=0.6%、w(复合乳化剂)=1.2%和m(MAH)∶m(BA)∶m(St)=4.6∶36.3∶50.5时,该乳液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完全满足水性上光油的使用要求,并且可在高温环境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水性叔氟微乳液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叔碳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有机氟单体、反应型乳化剂、过硫酸铵、正戊醇等为原料,制备了新型的叔氟共聚物微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用量、正戊醇用量、叔碳酸乙烯酯用量等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对制备的乳液的接触角、红外特征谱、机械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用电子显微镜测定了乳液的粒径分布;用凝胶色谱仪测定了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6.
易分散改性蒽醌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生  郭睿  姚占静  包亮  张艺钟 《应用化工》2007,36(11):1081-1084
选用适宜溶剂将蒽醌溶解,再用转相法对油相进行乳化,制备O/W型蒽醌乳液,提高其在蒸煮液中的分散性。研究了溶剂种类、乳化剂配比、乳化温度及时间、转相温度等各种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乳化条件为:苯乙酮为溶剂,Span和Tween系列复配乳化剂,转相温度90~95℃,乳化时间40~50 min。此条件下制备的蒽醌乳液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仅为0.26μm,贮存稳定性可达60 d以上。  相似文献   

17.
《云南化工》2015,(3):21-23
复合油相材料是影响乳化炸药稳定性能的重要因素。对复合油相材料中高分子乳化剂、SP-80和卵磷脂用量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油相材料中高分子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2%、SP-80的质量分数为23%、卵磷脂的质量分数为3%时,乳化炸药在高低温循环试验时电导率最低,稳定性最优;经常温储存试验验证,该配比在实际生产中有效,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酯、乙烯基硅烷为主要原料,以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采用连续滴加法进行乳液聚合,制备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实验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丁酯(BA)的质量比为1.2~1.0、有机硅单体用量占单体质量分数的3%~10%、复合乳化剂(OP-10:SDS=3:1)占单体质量分数的4%。5%时,可制得性能良好的硅丙乳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