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的疾病,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躯体瘫痪,易使病人产生抑郁、焦虑、悲伤、失落等情绪.心理障碍直接影响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因此,做好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丽明  杜蕾  窦娜  张敏  李淑杏  陈长香 《护理研究》2016,(10):3672-3673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出院后6周-8周的脑卒中病人283例进行自主参与问卷(IPA)、中国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测评。[结果]283例脑卒中病人IPA总分(40.94±24.68)分,存在一定的社会参与功能障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障碍、肢体瘫痪是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功能障碍影响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功能,应重视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促进病人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脑卒中临床上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为特点,随着现代临床急救医学的发展,病人的死亡率大大下降,而致残率仍呈上升趋势.早期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本文对肢体功能早期康复训练介入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综合护理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肢体偏瘫病人并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脑卒中病人的常规治疗,对康复组病人同时实施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训练后,康复组病人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脑卒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早正确地运用应用综合护理疗法,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综合护理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肢体偏瘫病人并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脑卒中病人的常规治疗,对康复组病人同时实施康复训练.结果康复训练后,康复组病人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脑卒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早正确地应用综合护理疗法,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出院后6周~8周的脑卒中病人283例进行自主参与问卷(IPA)、中国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测评。[结果]283例脑卒中病人IPA总分(40.94±24.68)分,存在一定的社会参与功能障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障碍、肢体瘫痪是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功能障碍影响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功能,应重视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促进病人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康复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社区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病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家庭护理治疗.[结果]半年后两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FI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1),干预组肢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社区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脑卒中病人采用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施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早期系统的,规范的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仅施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肌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①出院时观察组患者肌力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出院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③出院时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指数记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实行肢体功能康复能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朱业智  魏进莲  余秀萍 《护理研究》2012,26(28):2647-2648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规范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刺血等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康复护理前后患肢肌力、肢体功能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患肢肌力、肢体功能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评定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结果 康复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8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肢体功能强化锻炼,即早期做好功能锻炼的准备,然后给予作业治疗、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按摩功能锻炼、平衡功能锻炼、迈步功能锻炼,同时做好早期功能锻炼的宣教.结果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肌萎缩及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之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人员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功能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和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刘月伟  李海东  刘伟 《全科护理》2021,19(13):1778-178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良肢位摆放管理对脑卒中痉挛病人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脑卒中痉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良肢位摆放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良肢位摆放管理。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护理疗效、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肌力水平在3级以上的病人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950,P<0.05)。护理2周后、4周后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病人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护理4周后两组病人的Fugl-Meyer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病人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良肢位摆放管理有利于脑卒中痉挛病人的肌力恢复,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早期应用综合疗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综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肢体偏瘫病人并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病人均接受脑卒中病人的常规治疗,对康复组病人同时实施康复训练。结果康复训练后。康复组病人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卒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早正确地应用综合疗法,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卒中护理单元护理更能体现专科护理特点,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脑梗死病人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肌力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预示价值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神经科李承晏,任菽芸,聂章宪脑卒中病人自理生活的能力和生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而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又与病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关。病灶的部位和大小是决定病人发病后肢体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06年6月~2010年2月收治118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分阶段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并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李雅静  蒋文慧 《全科护理》2014,(13):1160-1161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对脑梗死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药物治疗加一般康复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使用电子反馈和生物反馈治疗原理,对患有运动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康复性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肢体肌力和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病人肢体肌力和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能有效改善脑梗死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使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尽早康复,我们将12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在治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病人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对病人行康复护理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住院1个月后对瘫痪肢体进行评价,实验组肢体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康复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使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尽早康复 ,我们将 1 2 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 ,在治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对照组病人行一般护理 ,实验组对病人行康复护理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住院 1个月后对瘫痪肢体进行评价 ,实验组肢体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提示康复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