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对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A549/CDDP及其亲代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A549/CDDP及其亲代细胞在多西紫杉醇作用后,细胞生长曲线、生长抑制率及形态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MTT比色结果表明,多西紫杉醇对A549/CDDP细胞及其亲代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且在0.1~2 μg/ml剂量范围内存在剂量及时间依赖关系.A549/CDDP细胞在多西紫杉醇作用12~24h较亲代细胞敏感(P<0.01),在48 h开始表现出其药物耐受性(P<0.01),在72 h则与亲代细胞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A549/CDDP细胞及其亲代细胞的胞质内空泡均明显增多,微绒毛减少甚至消失,线粒体出现肿胀甚至空泡化,同时,还存在少数凋亡小体和脱落的不含细胞器成分的细胞质.结论多西紫杉醇对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及其亲代细胞均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凋亡和胞质自切,从而发挥其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姜黄素对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旭昕  张艰  赵峰  宋立强  李艳  王洋  李焕章 《医学争鸣》2007,28(24):2287-229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亲代A549和A549/DDP细胞生长曲线,MTY法测定A549/DDP对顺铂的耐药指数以及姜黄素对A549/DDP细胞抑制率.将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于A549/DDP细胞24h 后,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以2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细胞24h 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亲代A549细胞和A549/DDP细胞的生长曲线相似,倍增时间分别为(33.24±0.24)h和(32.88±0.11)h(P>0.05);顺铂处理A549和A549/DDP细胞72h 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57 μmol/L 和146.79 μmol/L,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指数为10.82.姜黄素对A549/DDP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P<0.05).姜黄素作用后,Hoechst染色显示A549/DDP细胞核缩小变形,致密浓染荧光成团块分布.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示细胞凋亡率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P<0.05).20 μmol/L的姜黄素作用细胞24h,引发G2期阻滞.结论姜黄素对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呈时间、浓度依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和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genistein)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的耐药逆转及对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A549/DDP及A549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测定12.5μg/ml染料木素预处理对A549/DDP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染料木素对肿瘤细胞LRP和MRP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549/DDP和A549细胞生长曲线相似,倍增时间分别为(27.38±0.25)h和(18.15±0.36)h;染料木素预处理后耐药倍数从2.28倍下降至1.57倍;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出现体积过大、伪足过度伸展、细胞边缘模糊等变化;LRP及MRP mRNA表达均出现明显下调(P<0.05),但二者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A549/DDP细胞基本保留了亲代细胞的生长特性;染料木素可以逆转A549/DDP细胞的耐药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LRP及MRP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南美响尾蛇神经毒素(Crotoxin)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及其对吉非替尼(Iressa)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通过细胞生长抑制实验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Crotoxin及其与Iressa联用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生长抑制实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集落形成实验采用平板克隆法.结果 Crotoxin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与Iressa联用可增强Iressa的抗肿瘤效果.结论 Crotoxin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与Iressa联用效应为协同或相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Ku70与人肺腺癌耐药的相关性,观察调控Ku70表达能否逆转人肺腺癌耐药细胞系(A549/DDP)的耐药性。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比较Ku70在人肺腺癌亲代细胞(A549)与耐药细胞系(A549/DDP)的表达水平。转染靶向Ku70基因siRNA(si-Ku70)的A549/DDP细胞作为实验组,转染非特异性siRNA(si-Scramble)的A549/DDP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同时设空白组(A549/DDP细胞)。加药组在转染后48 h给予顺铂。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在顺铂作用下的生存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化程度。结果:Ku70 mRNA和蛋白在A549/DDP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亲代A549细胞(P<0.01);靶向Ku70的siRNA(si-Ku70)明显下调A549/DDP细胞的Ku7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在不同浓度顺铂作用24 h后,实验组细胞的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6 mg/L顺铂作用24 h后,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化程度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Ku70在人耐药肺腺癌细胞呈现高表达,提示Ku70参与肺腺癌耐药的形成;靶向Ku70siRNA导入人肺腺癌耐药细胞可特异性下调Ku70的表达,促进肺腺癌耐药细胞凋亡,逆转其耐药性,Ku70可能成为逆转肺癌耐药的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吉非替尼耐药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GR,并初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逐步增加吉非替尼剂量法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549形成吉非替尼耐药的细胞株A549/GR;CCK-8法检测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耐药指数;显微镜下观察吉非替尼作用前后A549、A549/GR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在酪氨酸激酶区的基因突变;q RT-PCR法检测EGFR基因在m RNA水平表达的改变。结果 CCK-8法测得A549/GR细胞的耐药指数为6.00,显示成功建立了吉非替尼耐药的细胞模型,其倍增时间较亲代细胞缩短;形态学观察显示A549/GR细胞极性消失,有变长梭形的趋势;A549/GR细胞系EGFR基因酪氨酸激酶区未发现基因突变;q RT-PCR法显示A549/GR细胞EGFR基因在m RNA水平较亲代细胞轻度上调。结论成功建立吉非替尼耐药人肺腺癌A549/GR细胞模型,A549/GR细胞耐药性的产生与EGFR基因18-21外显子区域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抗肿瘤药物苯乙酸钠(NaPA)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抑制率、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NaPA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生长、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NaPA对A549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最大抑制率可达79%。NaPA可阻滞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使G1/G0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同时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凋亡率最高可达30.5%。结论:苯乙酸钠抑制A549细胞生长,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NaPA使细胞周期抑制于G1/G0期和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蒿甲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抗疟疾药物蒿甲醚(Artemether)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为蒿甲醚治疗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单四唑(MTT)比色法检测蒿甲醚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对数生长期群体倍增时间;用流式细胞术研究蒿甲醚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结果:蒿甲醚对A549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4 mg/L。A549肺腺癌细胞对数生长期群体倍增时间在蒿甲醚作用后(20.7±0.5)h,对照组为(32.2±0.3)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549细胞经蒿甲醚作用后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P<0.01),G2或S期细胞减少(P<0.01),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蒿甲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蒿甲醚的细胞毒作用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4-HPR体外诱导A549细胞凋亡与Bcl-2家族蛋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4-HPR对肺腺癌细胞A549体外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MTT法观察4-HPR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4-HPR诱导A549细胞凋亡作用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4-HPR抑制A549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4-HPR诱导A549细胞凋亡,凋亡过程伴随Bcl-2、Bcl-xS/L表达下降,而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4-HPR可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通过降低Bcl-2和Bcl-xS/L促进A549细胞凋亡,为进一步探讨4-HPR治疗肺腺癌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kinase,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联合应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新藤黄酸与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ERK、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法结果表明GNA在2.5μmol/L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与PD98059合用24h,GNA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GNA作用肺腺癌A549细胞24h后,细胞固缩变圆,体积变小,部分细胞呈半贴壁状态;GNA和抑制剂PD98059合用后,多数细胞固缩变圆,脱落,并悬浮于培养液中;少数细胞体积增大、肿胀、破裂呈坏死状。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20μmol/L PD98059+2.5μmol/L GNA共同作用于A549细胞24h后,与GNA 2.5μmol/L组比较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增加。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PD98059和GNA联合作用A549细胞24h后,p-ERK蛋白表达与GNA组比较显著降低。结论 GNA能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联合应用ERK抑制剂PD98059后可减少ERK蛋白的活化,增加肺腺癌A549细胞的凋亡;结果初步表明GNA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的凋亡可能与调节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蛞蝓提取物抑制A549细胞及其小鼠移植瘤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蛞蝓提取物(LE)对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及其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运用平皿集落形成法,检测LE对A549细胞锚定依赖性生长的影响;通过光镜观察LE对小鼠移植瘤的组织形态改变;小鼠移植瘤模型治疗实验评估LE在体治疗肺癌的有效性。结果LE可抑制体外培养A549细胞锚定依赖性生长,呈剂量依赖性。LE腹腔注射给药能导致小鼠移植瘤组织的局灶性坏死;50mg/kg,100mg/kgLE腹腔注射给药具有抑制小鼠移植瘤生长作用。结论蛞蝓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ascular basement membrane derived multifunctional peptide,VBM-DMP)对人肺癌细胞增殖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KMB-17),采用MTT比色法测定重组VBMDMP对A549细胞增殖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观察重组VBMDMP对A549细胞和KMB-17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采用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治疗实验,评价重组VBMDMP治疗人肺癌的有效性。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重组VBMDMP能选择性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呈剂量依赖性,而对KMB-17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小;重组VBMDMP显著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趋势。1 mg/kg和5 mg/kg重组VBMDMP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是42%和74%,瘤重抑制率分别42%和77%,其中5mg/kg重组VBMDMP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和瘤重抑制率均高于环磷酰胺(CTX100 mg/kg)、血管生成抑制剂烟曲霉素衍生物TNP-470(20 mg/kg)。结论:重组VBMDMP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和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是一种选择性高,抗肿瘤作用强的新型抗肿瘤基因工程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人肺癌细胞增生能力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细胞球体 ,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对肺癌细胞增生能力的影响。发现TNF( 1 0 4U/mL)与人肺癌细胞系A5 4 9球体共同培养后对A5 4 9细胞球体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P <0 .0 5 )。TNF与A5 4 9单层细胞作用后 ,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的变化 ,计算细胞倍增时间 ,测定细胞集落形成率。发现TNF可改变A5 4 9细胞的生长曲线 ,使细胞倍增时间由 37h延长至 4 3h ,集落形成率由 5 2 %降低为 1 5 %。结果表明TNF对增生性肺癌干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肺癌细胞株A549及SPCA1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UA作用不同时间对A549及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UA对A549及SPCA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UA作用下A549及SPCA1的相关分子表达情况。结果 MTS结果显示UA对A549及SPCA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UA作用后,光镜下可见A549及SPCA1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出现变圆、回缩和脱落。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在UA作用后,A549及SPCA1细胞周期抑制在G0/G1期,S期和G2/M期的比例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UA作用后A549及SPCA1细胞cyclinD1 mRNA、cyclinE mRNA、Ankrd17 mRNA表达水平降低,p27 mRNA、p16 mRNA表达增加,Ankrd17 mRNA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A能明显抑制A549及SPCA1细胞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该作用是通过将细胞周期抑制在G0/G1期实现的。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p27和p16的表达,下调cyclinD1和cyclinE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氯化钴(CoCl2)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CoCl2作用A549细胞不同时间,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AO/EB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总Akt(total-Akt)、磷酸化Akt(p-Akt)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300、400μmol/L CoCl2作用24、36、48h后A549细胞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呈现比较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通过荧光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胞呈新月形、核质体绿色、染色质浓缩,呈现凋亡显著特征,200、300、400μmol/L CoCl2处理24、48h后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300、400μmol/L CoCl2作用48h后细胞内p-Akt、survivin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300μmol/L CoCl2作用36、48h较对照组能显著下调p-Akt、survivin蛋白表达量(P<0.01),而总Akt蛋白表达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CoCl2可能是通过抑制p-Akt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从而诱导A54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细胞周期及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榄香烯乳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A54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榄香烯乳作用24h后A549细胞株的周期及凋亡变化。结果:榄香烯乳作用后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增殖明显受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作用24h后G2/M期比例明显升高,S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凋亡率增加。结论: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可引起A549细胞G2/M期阻滞及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25I粒子照射A549细胞系及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系2BS后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125I粒子对此2种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确定125I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安全剂量。方法: 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系及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系2BS,分别置入低、中、高剂量(0.2、0.4和0.8 mCi)125I粒子,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无粒子)及空白组(空粒子),于照射后第2、4、6和8天收集细胞,通过细胞排染实验计数存活细胞,分别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125I粒子对2种细胞系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结果: 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A549细胞增殖趋势未受明显影响(P>0.05);中、高剂量组A549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并呈时间依赖性,于第6天时最明显,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125I粒子对A549细胞的IC50值约为0.4 mCi。各剂量组125I粒子对2BS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对2BS细胞的IC50值约为1.65 mCi。 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的活度为0.4 mCi时已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0.8 mCi时杀伤效应更强。放射性125I粒子对2BS细胞的IC50值为1.65 mCi,故临床安全使用剂量应为0.4~0.8 mC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肺癌细胞株的生长影响及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P-S6K1)的表达在雷帕霉素抑制肺癌细胞增长中的意义。方法:用不同浓度(0、0.1、1.0、10.0、100.0 nmol/L)的雷帕霉素处理人肺癌细胞株,药物敏感试验判断雷帕霉素的敏感株和不敏感株,MTT法检测其对人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观察人肺癌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上下游蛋白分子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比较P-S6K1在用药前后的表达。结果:4个浓度(0.1、1.0、10.0、100.0 nmol/L)的雷帕霉素持续作用72 h,除H1299细胞株外,对HLAMP、A549和PAa细胞株的抑制率相应增加(P〈0.05),100.0 nmol/L时的抑制率达到最大(P〈0.05),A值的变化与抑制率一致。位于mTOR上下游的AKT、S6K1、4E-BP1、eIF4E蛋白在所有细胞株中均有表达,P-S6K1在敏感株中呈高表达,在不敏感株中未检测到。在HLAMP和A549中P-S6K1用药后6、12、18和24 h较用药前有所降低。结论:雷帕霉素能抑制人肺癌细胞生长,P-S6K1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肺癌细胞株对雷帕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