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补充不同剂量的维生素 D3 对配方奶喂养早产儿血清 25 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潮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2016 年 8 月至 2020 年 7 月收治的 421 例早产儿纳入本研究,检测 血清 25–(OH)D 水平,依据检测结果,分为维生素 D 缺乏、维生素 D 不足、维生素 D 充足三组,每组随机分为低剂量组 和高剂量组,给予补充维生素 D3 制剂 3 个月,低剂量组 400 IU·d-1,高剂量组 800 IU·d-1。治疗 3 个月后随访复查血清 25–(OH)D 水平,比较各组别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25–(OH)D 的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患儿 25–(OH)D 水平 均明显高于同组别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缺乏组患儿按高剂量治疗后未出现维生素 D 缺乏,维生 素 D 充足水平比例达 90.0 %。结论:早产儿出生后补充 800 IU·d-1 维生素 D3 效果优于 400 IU·d-1 的补充剂量,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防治方法对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单纯添加维生素D3组)和对照组(添加维生素D3和钙剂组),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佝偻病患病情况以及6个月时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水平.结果:两组婴儿在发育指标、佝偻病患病率、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水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在婴儿期只要保证摄入维生素D3 400 IU,即能达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维生素D缺乏被认定为工业化城市中儿童流行性佝偻病的病因。这个发现导致了多种食物的营养强化,并解决了一个与雏生素D相关的重要健康问题。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与各年龄段人群的其他病理状态有关。在骨骼发育、骨健康保养和神经肌肉功能方面,维生素D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调查深圳市糖尿病患者血清 25– 羟基维生素 D〔25(OH)D〕的营养状态。方法:选择 2017 年 7 月 至 2018 年 6 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 455 例,其中男 231 例,女 224 例,年龄 18 ~ 89 岁, 平均(59.3 ± 20.6)岁。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 50 岁、≥ 50 岁且< 70 岁、≥ 70 岁)、不同季节(夏秋 季、春冬季)患者的血清 25(OH)D 水平。结果:(1)深圳市糖尿病女性患者 25(OH)D 水平高于男性,其中男性患 者 25(OH)D 水平为(19.67 ± 5.93)μg·L-1,女性患者 25(OH)D 水平为(21.27 ± 6.69)μ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2)患者 25(OH)D 水平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 50 岁患者 25(OH)D 水平低于≥ 50 岁且< 70 岁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患者 25(OH)D 水平春冬季低于夏秋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 25(OH)D 不足或缺乏现象普遍存在,男性患者、< 50 岁患者、春冬季更明显,应注意糖尿病患者 的维生素 D 补充。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分析在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补充维生素 D 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中选取 68 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另选取同期 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婴幼儿 34 例作为健康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 D 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各组免疫球蛋白(Ig)水平。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 Ig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 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 Ig 水平和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予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补充维生素 D 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 Ig 水平,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维生素D、K2水平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患者的骨密度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南阳市骨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OPF患者的资料,从中选取采用常规术后治疗的6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选取在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维生素D、维生素K2及骨化三醇的6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血清维生素D与维生素K2水平,分析其中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股骨颈骨密度、维生素D、维生素K2及各项骨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维生素D、K2水平与ODI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碱性磷酸酶(ALP)均呈负相关,与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均呈正相关,而维生素D与维生素K2间呈正相关。结论:维生素D、K2水平与老年OPF患者的骨密度、临床疗效及骨质相关骨代谢指标均具有明确的相关性,通过补充维生素D、K2能够辅助提高患者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测了解韶关市0~14岁儿童保健门诊常规体检血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维生素D补充、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儿保门诊常规体检的472例儿童作为观测对象,观察该地0~14岁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韶关市(0岁且3岁)维生素D缺乏程度为37.95%;(≥3岁且6岁)维生素D缺乏程度为67.46%;(≥6岁且≤14岁)维生素D缺乏程度为71.61%。(0岁且3岁)组与(≥3岁且6岁)组、(≥6岁且≤14岁)组之间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岁且6岁)组与(≥6岁且≤14岁)组之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岁且3岁)组、(≥3岁且6岁)组、(≥6岁且≤14岁)组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年龄段,血清25-(OH)D水平低于30 ng·mL~(-1)对身高没有影响,2~3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低于30 ng·mL~(-1)对身高有影响,维生素D的缺乏会抑制儿童长高。1~3岁儿童,在控制身高一定的情况下,25-(OH)D水平会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少。结论:我市0~14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尚需改善,3岁以上儿童维生素D水平较3岁以下儿童偏低,维生素D缺乏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应重视对3岁以上儿童维生素D的补充,3岁前身高会受25-(OH)D水平的影响,会影响身高的正常生长,同时体质量的增加会使得维生素D的水平变少。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分子结构与其他甾体激素如孕酮、雌二醇、睾丸酮、糖皮质激素及醛固酮相似.所有甾体激素的前体均为胆固醇.从结构上讲,维生素D为开环甾体物质(secosteroid),由胆固醇A、B、C、D,4环结构上的B环9、10碳链断裂而形成,由于17位碳上的侧链结构变化,使维生素D成为具有许多成员的大家族.1921年VD3首次发现并命名,归属于维生素类.实际上这种分类是错误的,维生素物质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而VD3在人体内有前体.人体皮肤中存在的维生素前体在1925年被证实,命名为7-脱氢胆固醇,在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即可转化为VD3.因而从科学角度上讲,VD3不是维生素,但从公共健康卫生的角度上讲,人工合成的维生素D可掺于食品中或制成供口服的胶囊而有利于健康.VD3建议每天口服量(RDA)为200IU(成人)、400IU(怀孕妇女或4岁以下儿童).对于那些没有能力从食品添加剂或口服胶囊中获得VD3者,阳光照射每周3次,每次20分钟仍可以获得足够的VD3需要量[1].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同时也对细胞分化、增殖及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补充维生素D不仅可作为小儿佝偻病和成人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并且国外专家还认为其可预防某些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补充维生素D对其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影响。方法:将随机抽取的12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为所有孕妇提供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对照组孕妇餐前接受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孕妇联合应用维生素D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标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 P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FPG及2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25–(OH)D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HOMA–IR、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HOMA–β及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能够使其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能够降低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心汤对维生素D缺乏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运用干扰维生素D合成的两个途径(避光及饮食),观察正常组、模型组、康心汤治疗组维生素D、肾素、心脏结构变化。结果:康心汤治疗组能改善维生素D缺乏模型心脏结构。结论:康心汤对维生素D缺乏模型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对维生素D 缺乏大鼠骨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组。实验周期8周。实验结束后,酶免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VD3]、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股骨HE 染色。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维生素D 缺乏大鼠模型组血清25(OH)VD3、Klotho降低,FGF-23升高,存在骨质疏松。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血清25(OH)VD3、FGF-23降低,Klotho升高;黄芪组骨质疏松明显改善。结论:黄芪具有调节维生素D 缺乏大鼠FGF-23、Klotho,保护骨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制作雌鼠维生素A缺乏模型,检测小鼠胚胎Hoxd3基因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表达的情况,探讨枕颈部发育和畸形形成中,维生素A缺乏调控Hoxd3基因表达的机制。方法:将健康的C57BL/6雌鼠32只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对照组(N)和维生素A缺乏组(VAD),每组16只。N组给予AIN-93M配方饲料喂养,VAD组给予维生素A缺乏饲料(根据给予AIN-93M配方修改)喂养。造模成功后,于妊娠E11.5d,麻醉孕鼠后剖腹取出胚胎,采用RT-QPCR方法检测胚胎Hoxd3基因和视黄酸受体mRNA表达情况。结果:RT-QPCR检测显示,VAD组Hoxd3基因和RARs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素A缺乏可以导致胚胎发育时期Hoxd3基因和RARs mRNA表达水平下降,易导致枕颈部的先天性畸形,此机制与作为配体的RA合成减少以及RARs普遍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龙牡壮骨颗粒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给予龙牡壮骨颗粒口服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疾病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变情况等。结果: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好转率都达到88%。头部、胸骨骨骼畸形、牙齿迟出前后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骨骼畸形用药前后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食量、面色、汗证、肌肉、毛发、精神、夜惊、枕秃用药前后证候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牡壮骨颗粒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对面色、汗证、肌肉、毛发、精神、夜惊、枕秃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龙牡壮骨颗粒对比碳酸钙D3颗粒用于防治婴儿早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颗粒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给予龙牡壮骨颗粒预防治疗。连续服用12个月后,对2组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病率、血液生化指标、骨密度、随访期间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身高、体质量、安全性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为19.05%(8/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血清25-(OH)D3、钙磷乘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骨密度(BMD)水平略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3、6、9、12个月随访观察,观察组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变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高、体质量均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为26.19%(11/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碳酸钙D3颗粒,龙牡壮骨颗粒用于婴儿早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效果更好,在降低患病率、血清学指标、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变化等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治疗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6.
陈云志  张军平  秦钟 《中医药学刊》2010,(12):2621-2623
随着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研究的深入,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异常表现出典型中医肾虚症状:骨骼发育不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斑秃,耳鸣耳聋,生殖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呼吸道上皮异常等,结合其他资料更进一步表明,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在体内作用与中医肾藏象非常接近,为此,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可能与中医肾藏象相关的假说,为中医藏象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用现代医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中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剂量维生素D3对心血管和肾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灌胃生理盐水,B组灌胃维生素D340万IU/(kg.d),每天1次,共3 d,第7天皮下注射钙黄绿素7 mg/kg,第8天取心脏、主动脉弓和肾脏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同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肾脏钙化情况。结果病理学观察显示大鼠心血管和肾脏均发生钙化。结论大剂量维生素D3可使大鼠心血管和肾脏发生多发性钙化。  相似文献   

18.
郑舒  何津  单延红 《陕西中医》2021,(10):1333-1337
目的:探讨逍遥散联合维生素D对产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用215只雌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未完成建模15只,随机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生素D组、联合组四组,各50只。每组选定治疗后1、2、4、6周为观察点,每个观察点设定大鼠10只。分析各组大鼠不同时点的行为学变化,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及神经递质水平变化。结果:空白组、维生素D组和联合组大鼠蔗糖水消耗量、旷场实验(OFT)得分呈现上升趋势,强迫游泳实验(FST)不动时间呈下降趋势; 模型组大鼠蔗糖水消耗量、OFT得分逐渐下降,FST 不动时间呈上升趋势。与空白组相比,相同时间点,模型组、维生素D组和联合组的蔗糖水消耗量、OFT得分均明显降低,FST 不动时间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组、维生素D组第2、4、6周的蔗糖水消耗量、OFT得分明显升高,FST 不动时间明显降低,且联合组大鼠升高更为显著(均P<0.05)。空白组大鼠脑组织细胞核仁清晰、细胞排列整齐、数量多,模型组上述病理损伤较为显著。联合组大鼠在第1周时,上述病理损伤有所减轻,第2周时改善明显,第4、6周病理损伤改善更为显著,但与正常状态仍有一定差异。结论:逍遥散联合维生素D可显著改善产后抑郁大鼠的各项行为学指标,提高海马组织神经递质的含量,对脑组织损伤具有一定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温肾壮骨汤联合钙制剂及维生素 D 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steorosis pathological, OP)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老年O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钙制剂、维生素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肾壮骨汤。2组均连续治疗10周,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老年OP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骨钙素(osteocalcin, 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的变化,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37/41)、对照组为70.73%(2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0,P=0.026)。治疗后,观察组 BMD[(0.84±0.05)g/cm2比(0.78±0.06)g/cm2, t=4.919]、BGP[(28.64±12.14)ng/ml比(21.32±11.25)ng/ml,t=2.832]、BALP[(18.11±6.15)U/L比(14.54±6.21)U/L,t=2.615]高于对照组(P<0.01或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3/41)、对照组为24.39%(10/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34)。随访3个月,对照组OP性骨折率为26.83%(11/41)、观察组为9.76%(4/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0,P=0.045)。结论温肾壮骨汤联合钙制剂及维生素D可改善老年OP患者症状,预防老年性OP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哮喘模型中CyclinD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和干预组,应用卵蛋白激发大鼠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气道中CyclinD1的表达。结果:哮喘组中可见气道壁有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气道壁的厚度增加,Cyclin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干预组(P〈0.05)。干预组CyclinD1表达水平较哮喘组明显下降。结论:CyclinD1参与了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影响CyclinD1的表达进而影响气道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