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以免疫PCR法来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p185抗体,并研究血清p185抗体在乳腺癌血清学诊断、预后判断以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至2010年期间就诊的经病理确认手术切除乳腺癌患者60例,所有乳腺癌患者均在术后7~10天左右接受常规方案化疗.收集患者术前、术后并三次化疗结束后血清,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血清60份.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免疫PCR法分别检测样本的血清p185抗体,并分析血清p185抗体与患者肿块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绝经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用卡方检验同时分析检测p185抗体对乳腺癌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评判及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抗体阳性率为30%(18/60),明显高于非癌者(P<0.01);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抗体与肿瘤大小(x2=11.428,P<0.05)、临床分期(x2=9.965 8,P<0.05)关系密切,但与绝经状态、雌激素受体状态(ER)、孕激素受体状态(PR)、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均无关系(P>0.05).乳腺癌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的化疗方案(CAF/CEF)治疗结束后血清p185抗体阳性表达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x2 =0.051,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抗体阳性患者复发转移率高于p185抗体阴性患者,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x2=2.147,P<0.05).结论 免疫PCR法检测血清P185抗体可望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复发转移的监测及预后判断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p185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85蛋白在宫颈鳞癌诊断及宫颈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宫颈炎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18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实验组25例宫颈原位癌及86例宫颈鳞癌组织中p185表达率为39.7%,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无表达,18例宫颈炎症患者的宫颈组织中5例p185蛋白有微量表达,p185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2)p185蛋白在原位癌组织和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分化鳞癌中p185蛋白表达与原位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I期和III期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p18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0期和I期的患者(P<0.05);(3)淋巴结转移与宫颈鳞癌组织中p185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185蛋白的表达是细胞恶变的标志,可以为宫颈鳞癌的临床及病理诊断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肺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p53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0例术前肺癌患者及80例对照(20例肺良性病变,60例健康者)血清中的p53蛋白;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相应60例肺癌病人的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p53蛋白,对照分析二者的临床意义。结果 (1)60例肺癌患者中2例血清p53蛋白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2)60例肺癌组织中43例阳性(72%),其中包括2例血清中阳性病人。20例肺良性病变组中3例阳性(15%),正常组织中无一例性。肿瘤组织中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1)p53蛋白检测对肺癌具有诊断价值;(2)血清中p53蛋白阳性率低于肺癌组织中阳性率,但其特异性高,血清p53蛋白检测可作为肺癌无创性诊断工具,可能成为分析p53基因突变的又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Ki-67、p53蛋白在乳腺癌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乳腺癌病理组织及12例乳腺良性病变中Ki-67、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Ki-67、p53蛋白在乳腺癌病理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77%,53.85%,在乳腺良性病变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Ki-67、p53蛋白的表达,对乳腺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两株McAb及BA—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肺癌相关抗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含量甚微,通常需要高度敏感的测定系统方能进行检测.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SA)是近年来建立的一种生物反应放大系统,由于BSA亲合力高、特异性强反应迅速,故自70年代后期引入免疫技术以来,大大改善和丰富了免疫学试验,成为新的检测系统.本实验用生物素标记两株抗人肺癌McAb——Lc86aE4和Lc86aC5,建立了BA-ELISA方法,并对肺癌患者血清中肺癌相关抗原(lung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LAA)进行了检测,证实BA-ELISA法具有特异、敏感及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p185和p1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蛋白p185和抑癌基因蛋白p16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中p185和p16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p185和p16阳性率分别为47%和34%。两者无相关性(P>0.05)。p16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淋巴结转移组的p185阳性率为64%,是无淋巴结转移者的两倍(32%)(P<0.05)。结论:p185过表达的p16失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各自发挥独立的作用。p185是乳腺癌重要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热抗原修复对甲醛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中内源性抗生物素蛋白结合物(EABA)的影响,以及消除EABA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干扰的对策。方法:采用微波加热抗原修复法,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蛋清液封闭法,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封闭法及Envision二步法对10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标本内的EABA进行检测。结果:1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乳腺癌组织中的EABA被封闭;2加热抗原修复可造成EABA暴露,且EABA仅存在于细胞质中;3蛋清液封闭法及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封闭法可封闭暴露的EABA。采用非生物素检测系统也可消除EABA对正常免疫组化染色的干扰。结论:微波加热抗原修复可使甲醛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中的EABA重新暴露。因而对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检测系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造成干扰;暴露的EABA可通过蛋清液封闭法、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封闭法封闭,或采用非生物素检测系统,达到避免EABA对正常免疫组化染色干扰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p16蛋白、RUNX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p16蛋白、RUNX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 生物素法(SP法),对52例胃癌组织行p16蛋白、RUNX3 蛋白检测,并与胃黏膜正常的16例检测结果对照.结果 p16蛋白、RUNX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在低分化、未分化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p16蛋白、RUNX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P<0.05,P<0.01).结论 p16蛋白、RUNX3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Ki-67、p53蛋白在青年乳腺癌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具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75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将其术后组织标准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化S-P法开展标本检测,研究癌组织及周边正常组织的Ki-67、p53蛋白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开展深入分析,明确两者间存在的关系。结果:Ki-67在青年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p53蛋白能够针对机体细胞凋亡发挥良好抑制作用,密切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两种蛋白指标能够为青年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临床判断提供科学参考,值得在临床诊断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病变患者C-erbB-2的基因产物P185蛋白血清水平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2例乳腺癌、29例乳腺良性病变及加例体检者血清中P185蛋白的含量.结果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P185蛋白的平均水平分别是(22.67±12.61)、(8.34±5.70)mg/L,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体检者(5.79±4.47)mg/L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cut-off值为15.8 mg/L判断,乳腺癌组血清P185蛋白的阳性率为45.2%.结 .论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erbB-2基因产物P185蛋白水平,有助于术前对乳腺病变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法在HBs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中的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ABC法),检测19例HBV血清标志物阴性的肝炎患者.结果:19例患者中有2例在肝组织可查到HBsAg.结论:HBV感染中血清标志物阴性的人群不容忽视,免疫组化法可作为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p53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390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8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3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VEGF、p5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VEGF、p53 mRNA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47.50% vs. 30.00%,P < 0.05; p53:57.50% vs. 32.90%,P < 0.05)。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 mRNA水平分别为4.12±1.76和3.02±1.51,p53 mRNA水平分别为4.98±1.29和2.62±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08、17.418,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VEGF mRNA与组织VEGF、p53 mRNA与组织p53蛋白表达水平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717、0.743,P < 0.05)。VEGF和p53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显著关系(P < 0.05),与年龄、肿瘤直径无显著关系(P>0.05)。三阴性乳腺癌组织VEGF、p53阳性表达者3年总存活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VEGF、p53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发生、进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53、C-erbB-2、VEGF-C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活性标本中p53、C-erbB-2、VEGF-C和nm2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53、C-erbB-2、VEGF-C和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0%和30.0%、76.7%和25.0%、80.0%和20.0%,30.0%和90.0%;p53和C-erbB-2蛋白阳性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临床分期和癌分化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VEGF-C蛋白阳性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癌分化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nm23蛋白阳性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53、C-erbB-2和VEGF-C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指标,nm23表达则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联合检测p53、C-erbB-2、VEGF-C和nm23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P^53蛋白表达及其血清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P^53蛋白压抗体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PCR方法检测血清抗P^53蛋白抗体,酶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P^53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为39.5%,而非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抗P^53蛋白抗体均为阴性(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为64.2%,明显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蛆,血清P抗体测定与P^5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检测血清抗P^53蛋白抗体是检测组织P^53蛋白理想的替代工具,可作为乳腺癌血清学诊断新标志,用于乳腺癌的普查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检测抗P53蛋白抗体ABC-ELISA法的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检测抗P53蛋白抗体的ABC-ELISA法、并进行初步临床应用的总结。方法:用人工合成P53蛋白N端25个氨基酸肽链为抗原,建立了敏感的亲和素-生物素ELISA法,240份肿瘤者和100份正常人血清抗P53蛋白抗体,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内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肿瘤患者血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结直肠癌22%,肺癌34%,乳腺癌25%,胃癌36%,原发性肝癌32%;而正常人血  相似文献   

16.
用生物素标记抗HBc-IgG和亲和素标记HRP,并选用3mol/L KSCN作裂解剂,建立了检测血清HBcAg的BA-ELISA方法。该法不仅特异、敏感、稳定,而且简化操作程序,缩短检测时间,有利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p185和bcl-2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185和bcl-2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胆管癌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p185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在胆管癌中p185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28/46)和47.8%(22/46).胆管癌中p185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 (P<0.05),而bcl-2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胆管组织(P<0.05).p185高表达和bcl-2低表达与胆管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转移相关(P<0.05).p185表达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检测p185及bcl-2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估胆管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和组织NF-κB p65的表达,探讨NF-κB p65血清与组织表达是否一致;血清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41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NF-κB p65的表达。ELISA法检测80例乳腺癌、60例正常和良性肿块患者血清NF-κB p65水平。分析血清与组织NF-κB p65表达关系及血清表达与临床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 41例乳腺癌患者组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和良性组(P<0.05),高表达率为(87.9%,82.9%);血清NF-κB p65的阳性率为85.4%,血清和组织表达一致性检验发现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458),表达一致率为73.2%。80例乳腺癌患者血清NF-κB p65表达与病理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NF-κB p65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是否转移及Her-2高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NF-κB p65浓度可反映乳腺癌患者组织NF-κB p65表达水平,同时可反应乳腺癌患者转移和Her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1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乳腺癌、10例乳腺腺瘤及10例瘤旁正常乳腺组织中Survivin和p16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Survivin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2%。在乳腺癌组Survivin表达与p16呈负相关;p16与病理分级、分期、转移有关,Survivin与病理分级、转移有关。结论Survivin的过度表达与p16抑癌作用的缺失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中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和p16可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DM2 、p5 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患者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 (SABC)法对确诊并有随访的 45例星形细胞瘤标本进行MDM2 、p5 3蛋白定位观察。结果 发现MDM2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8.9% (2 2 /4 5 )和 46 .7% (2 1/4 5 ) ,其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本组中MDM2 和p5 3共同阳性表达 12例 ,占 2 6 .7% ;共同阳性表达者与单独MDM2 蛋白或p5 3蛋白阳性表达及两种蛋白表达均阴性病例的 1年和 3年存活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P <0 .0 5及P <0 .0 1)。结论 MDM2 、p5 3蛋白检测有助于判断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