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WOLTER锁骨钢板治疗锁骨远侧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0年3月~2002年5月,应用WOLTER锁骨钢板治疗锁骨远侧端骨折12例,肩锁关节脱位8例,锁骨远侧端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7例。结果术后随访4~18个月,平均11.7个月。术后JOA评分75~96分,平均85.4。所有病例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200~300ml(平均250ml)。术后48h允许病人肩关节运动(前屈、外展90°)。8周后除1例病人外,肩关节运动均达到正常范围。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WOLTER锁骨钢板为治疗锁骨远侧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目的 探讨AO/ASIF锁骨钩钢板在重度肩锁关节脱位(PostⅢ-Ⅵ型)及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2年9月,对36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8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喙锁韧带修补术。术后采用Constant Murley法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2.5~12个月取出钢板。随访时间2~23个月,3例失访。术后无病例发生伤ISI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内固定取出后无病例发生脱位及骨折。内固定术后肩关节评分均值为89分(健侧的95%),其中外展活动均值为7、9(健侧的88%);内固定取出术后肩关节评分均值为92分(健侧的98%),外展活动均值为8.8(健侧的98%)。结论 AO/ASIF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凯  车彪  刘俊  覃松  邹凯 《骨科》2010,1(3)
目的 总结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8月~2008年10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28 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21 例 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术中仅行锁骨钩钢板固定,未刻意修复喙锁韧带、喙肩韧带.术后X光片评估锁骨骨折愈合及肩锁关节脱位的复位,根据Constant-Murley 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手术后复查X 线片示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均完全复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48月,平均14.9月,均提示锁骨远端骨折愈合、无螺钉松动、钢板或钩部折断.术后8~18月内固定取出后,无肩锁关节再脱位.2例术后4个月患肩活动过大时明显感肩部酸痛不适,8月后取出钢板后症状消失.随访终末,所有患者Constant-Murley 评分平均为89.6分(83~92分).结论 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复位简单、固定确切、肩关节可以早期活动、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肩锁钩钢板在治疗急性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 Ⅲ型以上)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5年2月53例锁骨远端骨折,32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切开复位肩锁钩钢板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3.3(12~18)个月,按宾西法尼亚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后3月、1年分别为(184.1±23.7)分和(194.5±12.3)分,疗效满意。结论肩锁钩钢板治疗锁骨远侧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方法简单可靠,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2009年收治的25例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31例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均未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根据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或肩锁关节复位情况。采用Constantand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患肩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功能,并以患者的健侧肩作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结果本组随访9个月-2年,术后X线片证实25例骨折患者全部达到骨性愈合,31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未出现再脱位。未发现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及骨折移位等情况。患肩术前ConstantandMurley评分(24.40±2.17)分与术后(91.90土3.84)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患肩术后(91.90±3.84)分与健肩(94.90±2.85)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3)。结论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创伤小、固定确实可靠、无需刻意修复喙锁韧带、可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临床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具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Tossy分类法对肩锁关节脱位分类,对36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远端插入肩峰下端,并选择肩关节极度外展时不与肱骨头发生撞击,以减少对肩锁关节正常生理结构的干扰,术后不用外固定,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1a,按JOA肩部治疗成绩评分标准评分,90~95分28例,80~90分8例,综合评价:优良.结论:AO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一种可靠、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剑锐  许宏俊  吴昭峰 《颈腰痛杂志》2013,34(2):154-155,153
目的对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对2008-01-2010-01收治的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Ш肩锁关节脱位的32例患者用锁骨钩钢板固定,用患者的健侧对比,用Constant and Murley方法评价肩关节的功能。结果对32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5~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内固定均无松动及断裂,骨折均愈合,肩锁关节脱位得到纠正。用患者的患侧与健侧对比,患侧的评分(76.4±8.5),健侧的评分99.5±0.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是非常实用的方法,能使脱位复位,韧带修复后维持原位。能保证锁骨远端骨折牢固固定,促进骨折愈合。该手术多种原因会影响关节功能,内固定物早期取出后,关节功能明显恢复。建议提高手术技巧,术后尽早取出。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CHP)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2002年运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22例,所有病例均直接修复断裂的肩锁韧带。结果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2周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平均屈曲90°,外展90°,取出CHP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按Karlsson疗效评定标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100%。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锁骨钩钢板系统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系统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3月~2006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系统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17~69岁,平均39岁。车祸伤8例,跌伤7例,均为急性损伤。术后采用JOA肩部疾患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术后患者伤121均I期愈合,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15例患者均获9~34个月随访,平均16.4个月。根据JOA肩部疾患疗效评分标准,JOA总平均分为93.1分,疼痛评分为28.0分,功能评分为18.8分,活动范围评分为26.3分。X线片检查示锁骨骨折于术后3~6个月愈合,平均3.9个月。未发现肩锁关节半脱位及脱位。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系统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固定可靠,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术中应保护肩袖和肩锁关节周围组织减少损伤,骨折愈合后内固定需尽早取出。  相似文献   

10.
2002年8月~2005年8月,我院对22例锁骨远端移位骨折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18~72岁。合并有肩锁关节脱位6例。1.2手术方法采用颈丛麻醉或全麻。经锁骨外1/3作弧形切口,显露肩锁关节及骨折端,复位骨折。钢板经塑形后将钩部插入肩峰下,体部平贴锁骨,取φ3.5mm螺钉在骨折端两端固定钢板。6例伴有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术中均行韧带修补术。术后可用“8”字固定带固定2周。术后第3天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个月取出钢板。2结果22例随访3~30个月,平均1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1.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脱位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分别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46例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222例。其中男348例,女120例;年龄21~80岁,平均45.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h-15d,平均30.8h。所有患者受伤前肩关节活动正常。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将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者归为正常组、肩关节功能差者为异常组,对两组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和上举进行比较,总结钢板钩撞击肩峰、肩峰下骨质磨损、肩锁关节炎、锁骨应力骨折、肩锁关节向下半脱位、脱钩和断钩的情况。结果:468例均获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12.5个月。按照Karlsson评定标准,优308例,良76例,差84例。两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和上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组患者中,41例(8.76%)钢板钩撞击肩峰或位置不佳,12例(2.56%)肩峰下骨质磨损或肩峰下滑囊炎,10例(2.14%)肩锁关节炎和锻炼太晚引起肩痛不适,7例(1.50%)锁骨应力性骨折或钢板内侧端翘起,6例(1.28%)肩锁关节向下半脱位,5例(1.07%)脱钩,3例(0.64%)断钩。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m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术中正确放置钢板钩的位置、适当将钢板钩预弯、修复肩锁关节周围纤维结构以及合理功能锻炼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我科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对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126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81例,女性45例;年龄16~79岁,平均37.6岁。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时间11月,其中39例患者出现钩钢板直接相关的并发症有肩痛、应力性骨折、脱钩等。疗效评价采用肩关节Constant评分评定疗效,获优32例,良68例,可16例,优良率79.4%。结论 大多数并发症可以预防,正确手术和内固定置入及术后合理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简易改良法(可吸收缝线加钢丝环扎)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远端骨折的I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7月至2005年12月采用简易改良法(可吸收缝线加钢丝环扎)或锁骨钩钢板治疗48例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简易改良法组23例,男14例,女9例;左侧9例,右侧14例.锁骨钩钢板组25例,男16例,女9例;左侧10例,右侧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率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8例患者术后获6个月~2年1个月(平均1年2个月)随访.简易改良法组1例有肩部轻度疼痛,1例肩部有牵拉感.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优21例,良2例,优良率100%.锁骨钩钢板组1例反复肩关节活动疼痛,1例肩关节上举轻度受限.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优23例,良2例,优良率1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8,P=0.93).结论 简易改良法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肩锁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且简易改良法无需二次手术,费用低.  相似文献   

14.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结果伤口感染2例,经换药愈合。56例均获随访,时间4~16个月。内固定松动及脱出3例,锁骨中段骨折1例,锁骨钩钢板锁骨钩不在肩峰下1例,均经石膏固定愈合;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按照Karlsson评价标准:优40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91.1%。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同时联合使用带线锚钉对喙锁韧带进行功能重建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41例患者,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治疗21例,用锁骨远端锁定板并联合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20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X线片术前、术后以及随访终末的喙突及锁骨间距离,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术后疼痛评分,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法进行肩关节功能评测。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差异。 结果4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26个月,平均14.5个月。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均获得骨折愈合,未见明显骨折移位及内固定物断裂。两组手术方式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两者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喙锁间隙差异显著。 结论联合使用带线锚钉功能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型骨折可以带来更好的肩锁关节垂直方向的稳定性,允许早期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Twin Tail TightRope带袢钛板Y型固定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Twin Tail TightRope带袢钛板内固定系统在关节镜下行Y型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16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手术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48±1.51)个月。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末次随访时均未发生复位丢失、锁骨应力性骨折、喙突切割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36±0.04)分较术前(7.46±1.24)分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90.07±3.13)分较术前(46.13±3.25)分提高。 结论采用Twin Tail TightRope带袢钛板Y型固定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可有效解决术后水平、前后方向不稳定问题,此技术具有较低的锁骨、喙突骨折发生率,关节镜下操作可以减少手术损伤、提高精准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量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发生肩峰骨侵蚀的原因是否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相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浦东医院骨科就诊的21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210例患者均因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10例、女100例;年龄24~76岁,平均(44.60±8.75)岁;肩锁关节脱位70例,锁骨远端骨折140例。测量术后及终末随访患者肩锁关节正位X线片相关数据,按锁骨钩钢板术后是否发生肩峰骨侵蚀,将纳入患者分为3组:无骨侵蚀组(A组)、伴钢板钩移位骨侵蚀组(B组)、不伴移位的骨侵蚀组(C组),分别测量钢板钩-肩峰的匹配度(β),统计分析术后发生肩峰骨侵蚀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纳入研究的210例患者术后随访24~64周,平均(32.0±6.5)周。A组患者115例,B组患者54例,C组患者41例。A组匹配度β(3.72±0.48)mm与B组β1(6.91±0.84)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匹配度β(3.72±0.48)mm与C组β2(5.88±0.6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匹配度β1(6.91±0.84)mm与C组β2(5.88±0.6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是否发生肩峰骨侵蚀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β存在明显相关性,钢板钩与肩峰之间的匹配度越好,β值越小,发生肩峰骨侵蚀的可能性更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肩锁关节套件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6-02诊治的46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采用肩锁关节套件内固定治疗16例(套件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钩钢板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末次随访时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套件组与钩钢板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均获得10~24(14.3±1.5)个月随访。术后1年套件组疼痛VAS评分低于钩钢板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优于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套件组Karlsson评分优良率高于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比较,肩锁关节套件内固定术后能更好地改善肩关节功能,并发症少,更符合生物力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