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目的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提高确诊率。方法将我院血液科近10 a来相继或同时发现多个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按诊断、类型、治疗、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例具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中3例为同时性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7例为异时性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4例于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后发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6例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后发生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所有患者都接受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化疗治疗。3例第2肿瘤为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未进行该恶性肿瘤的相应治疗。到目前为止,1例失访,3例已死亡,其余仍存活。结论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的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不少见。在针对一种肿瘤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或重新出现新的症状或病灶时,需要更进一步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肿瘤放疗毒副反应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是诸多恶性肿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失去手术时机的恶性肿瘤及转移性恶性肿瘤姑息治疗,而对于某些类别的恶性肿瘤,放疗已成为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干休所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恶性肿瘤分类及统计情况;同时对该所恶性肿瘤的病程及预后进行分析,指导该所恶性肿瘤的预防重点及方法.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干休所1981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0日之间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恶性肿瘤患者35例,检出率为11.08,恶性肿瘤排位中肺癌居首位,肝癌第二位,食道癌、胃癌列第三.结论:本组恶性肿瘤发病率略高于文献报告.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医界多从“痰”“虚”“瘀”探讨恶性肿瘤的病机,忽略了恶性肿瘤的本质特点。本文借鉴现代医学中恶性肿瘤的概念及病理认识,结合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认为恶性肿瘤本质为精变,核心病机有二:一是恶性肿瘤的功能病机为精变蓄积、侵蚀增长、血脉壅盛、功能损伤、正气消耗;二是恶性肿瘤的物质病机为“正气”有余、恶性肿瘤物质的生产、气血的偏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居妇女恶性肿瘤之首,在生殖器恶性肿瘤中则以子宫颈癌最为多见,卵巢恶性肿瘤和子宫内膜癌次之[1]。由于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根治术对盆腔组织及神经损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现对我院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并发  相似文献   

6.
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最常见的肿瘤,而满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需要则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妇科恶性肿瘤的l临床表现和主要治疗方法,探讨了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影响,进而指出了妇女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的具体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与老年人骨量减少的关系。方法对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老年人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股骨及腰椎骨密度(BMD),并与无恶性肿瘤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各部位的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可引起老年人骨量减少,提示在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同时,应关注骨质疏松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甲状腺疾病的分布特点,为恶性肿瘤患者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甲状腺疾病在恶性肿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甲状腺疾病在乳腺恶性肿瘤中最为高发,约占11.11%,其次妇科恶性肿瘤为7.55%,肺恶性肿瘤为6.80%,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甲状腺疾病的概率最低,仅为1.64%。结论甲状腺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发病规律,乳腺恶性肿瘤是甲状腺异常最高发的一种癌病,临床诊疗过程中,需重视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特别是对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应尤为重视,以避免发生漏诊、误诊等。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患者常并发血栓而危及生命,然而临床实践表明恶性肿瘤患者比非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概率及死亡概率高很多.根据2010年NCCN统计显示,在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原因中血栓因素位居第二,静脉血栓栓塞(VTE)是肿瘤患者术后30d内死亡的首位原因.因此,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预防抗血栓治疗是十分关键的.本文讨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中医诊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恶性肿瘤既是常见病,又是难治病。面对恶性肿瘤,首先要去除错误观念——相信有特效药,然后不惜一切寻找特效药;再者就是要坚信恶性肿瘤是可控可治的,综合分析,制定适合的、长远的治疗计划极为罩要。  相似文献   

11.
林龙  王雄文 《新中医》2012,(12):162-164
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多样,但尚缺乏理想效果。恶性肿瘤的中医药辨证论洽越来越受到关注。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辨治恶性肿瘤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然而,虽然所有恶性肿瘤都有相类似的临床表现和形态结构、代谢特点、生长与扩散等生物学特征,中医学界至今却未有关于恶性肿瘤的阴阳属性的定论,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认为恶性肿瘤属"积聚"等病证范畴。根据《内经》相关论述,阳虚寒凝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阳虚既是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又是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表现,可以说阳虚贯穿于恶性肿瘤的各个阶段,因此温阳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大法,在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简要探讨温阳法在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40a来,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了2~3倍,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20%左右.由于卵巢恶性肿瘤迄今仍无完美的早期诊断方法,晚期病例又疗效不佳,故病死率高居妇产科恶性肿瘤的首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少阳为枢"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探讨肝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分析归纳柴胡桂枝干姜汤在肝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总结归纳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有效成分抗肝恶性肿瘤的机制,以期为肝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药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促进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子鑫 《光明中医》2012,27(1):9-11
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在疾病致死原因中,恶性肿瘤已居前两位。约80%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欠佳。而能被早期诊断的恶性肿瘤在接受治疗后,又大都会复发进展为晚期恶性肿瘤并死亡,因而,在积极倡导肿瘤防治"三早"原则同时,积极研究晚期癌症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惠  渠景连  龚婕宁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5):2823-2828
恶性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临床上,6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发现时已经转移。近年来,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单纯的“解剖和机械”学说向“种子与土壤”学说迈进,再向微环境学说、肿瘤干细胞学说深入,特别是新兴的肿瘤干细胞学说成功解释了恶性肿瘤转移表现的肿瘤遗传异质性、失巢凋亡抗性、肿瘤休眠等现象,为恶性肿瘤转移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新的靶点与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恶性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和中医药疗效特点 ,强调了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领域内的作者和地位 ,并提出了作者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水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在疾病致死原因中,恶性肿瘤已居前两位。约80%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欠佳。而能被早期诊断的恶性肿瘤在接受治疗后,又大都会复发进展为晚期恶性肿瘤并死亡,因而,在积极倡导肿瘤防治“三早”原则同时,积极研究晚期癌症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是一类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据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平均每年900万人患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死亡约140万人.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生长快,侵犯周围组织能力强,并可通过淋巴和血管向远处转移,这些特性使恶性肿瘤患者成为目前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高,所以一旦发现,治疗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手术治疗、放射疗法、化学疗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根据恶性肿瘤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在治疗时相互配合使用,可以争取达到最大治疗效果,但同时毒副作用对机体的损害也是不可忽视的.有些患者并不是死于恶性肿瘤本身,而是西医治疗手段引起的毒副作用.这时中医对机体的治疗调节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的转移中医称为"传舍",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特征,如何防治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环节。作者结合临床实践,试图将护场理论延伸对恶性肿瘤传舍的认知,丰富护场理论的肿瘤学内涵。文章从护场理论、传舍理论以及护场与恶性肿瘤传舍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