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郗悦  代淑娟  张作金 《金属矿山》2019,48(9):98-101
为了尽可能消除难免离子Ca2+对菱镁矿浮选的影响,通过纯矿物浮选实验、Ca2+浮选溶液化学计算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考察了油酸钠浮选体系下Ca2+对菱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研究表明:①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下,在矿浆7≤pH≤12情况下,Ca2+对菱镁矿浮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Ca2+浓度升高对菱镁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增强。②矿浆中的Ca2+是抑制菱镁矿浮选的主要组分。③在pH=10的碱性条件下,菱镁矿表面存在亲水的-OH吸收峰,证实Ca2+与菱镁矿发生了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郗悦  代淑娟  张作金 《金属矿山》2007,48(9):98-101
为了尽可能消除难免离子Ca2+对菱镁矿浮选的影响,通过纯矿物浮选实验、Ca2+浮选溶液化学计算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考察了油酸钠浮选体系下Ca2+对菱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研究表明:①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下,在矿浆7≤pH≤12情况下,Ca2+对菱镁矿浮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Ca2+浓度升高对菱镁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增强。②矿浆中的Ca2+是抑制菱镁矿浮选的主要组分。③在pH=10的碱性条件下,菱镁矿表面存在亲水的-OH吸收峰,证实Ca2+与菱镁矿发生了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钙镁离子对长石和绿帘石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维伟  刘旭 《矿冶工程》2022,42(3):59-63
通过小型浮选试验、动电位测试、吸附试验、溶液化学计算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油酸钠体系下Ca2+和Mg2+对长石和绿帘石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 纯净的长石和绿帘石矿物几乎不浮, 加入Ca2+、Mg2+后, 矿物可浮性得到改善;钙镁离子主要以Ca2+、CaOH+、CaCO3(s)和Mg2+、MgOH+、MgCO3(s)形式吸附在矿物表面;油酸钠和钙镁离子在长石和绿帘石矿物表面存在静电吸附, 且钙镁离子可以促进油酸钠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4.
刘国晨 《现代矿业》2016,32(9):97-99
为查明六偏磷酸钠在菱镁矿-白云石体系中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理,通过浮选试验研究表明:在菱镁矿-白云石体系中,适量的六偏磷酸钠可有效地抑制白云石的上浮;机理分析检测表明:六偏磷酸钠因大量吸附在白云石表面,使得油酸钠失去与白云石的作用活性点,导致在浮选过程白云石矿浆中的Ca2+、Mg2+溶解量几乎不变,从而达到矿物分选的目的;同时,试验研究还表明:菱镁矿-白云石体系在NaOH调浆下取得的分选效果要好于Na2CO3调浆下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滑石常存在于硫化矿中影响硫化矿浮选精矿的质量。为了解金属离子对滑石浮选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考察了Ca2+、Mg2+、Cu2+、Fe3+对滑石纯矿物浮选、滑石表面ζ电位及滑石与气泡之间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Ca2+、Mg2+、Cu2+、Fe3+均可在滑石表面形成吸附;Ca2+对滑石可浮性影响不大;添加Mg2+后,当pH>10时,滑石可浮性降低;添加Cu2+后,滑石在pH=4~10范围被抑制,并且在pH值为6左右时Cu2+对滑石抑制作用最强;Fe3+在pH=3~9的范围内能够抑制滑石,并且在pH值为7左右时对滑石抑制作用最强。溶液化学计算结果表明,溶液中的金属络合离子可以改变滑石的表面电位,而氢氧化物沉淀吸附在滑石表面会降低滑石的可浮性。静电作用能计算结果表明:当pH值低于氢氧化物的零电点时,金属离子形成的氢氧化物沉淀会特定地吸附于滑石表面,产生多相凝聚,导致滑石表面亲水性增强,可浮性降低;当pH值大于氢氧化物的零电点时,凝聚现象减弱,滑石表面疏水性增强,可浮性提高。试验结果对含滑石硫化矿中滑石的抑制和分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锂资源作为当前新型能源矿产备受关注。锂辉石是典型的伟晶岩型锂矿,也是提取锂的主要原料,目前主要通过浮选法对锂辉石进行分离和提纯。对锂辉石矿石性质及其浮选药剂展开系统评述,介绍了锂辉石晶体结构和表面特性以及锂辉石浮选捕收剂、活化剂和抑制剂的作用机理。锂辉石碎磨后通过表面暴露出的Li+和Al3+与捕收剂发生吸附反应,金属离子活化剂Fe3+、Ca2+、Mg2+主要通过增加锂辉石表面的捕收剂吸附位点来促进锂辉石浮选,而抑制剂主要通过阻碍矿物表面捕收剂的吸附或在矿物表面形成亲水性沉淀来达到浮选分离效果。通过分析前人对锂辉石浮选药剂作用机理研究成果,以期能够为锂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支撑,并对锂辉石浮选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新型药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菱镁矿与其主要伴生矿物白云石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导致二者在常规浮选体系中难于有效分离。采用新型螯合抑制剂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PBTCA)对菱镁矿和白云石进行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浮选研究,并通过动电位、接触角、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对其选择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油酸钠捕收剂体系PBTCA对白云石浮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菱镁矿浮选的影响较小。在油酸钠用量80 mg/L、PBTCA用量40 mg/L、矿浆p H=9.3时,得到的混合矿浮选精矿MgO品位为46.95%、MgO回收率为82.21%,菱镁矿与白云石可实现有效分离。检测分析结果表明,PBTCA通过化学作用与油酸钠在白云石表面发生竞争吸附,显著降低了白云石表面的疏水性,对白云石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实现菱镁矿与白云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8.
耿超  程伟  刘志红 《矿冶工程》2020,40(4):38-41
以贵州某硅钙质胶磷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往矿浆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2+、Mg2+、SO42-、PO43-、F-等影响离子,考察了无机离子对磷矿正反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 Ca2+和Mg2+会沉淀捕收剂,使精矿P2O5品位和回收率大幅度降低; 碱性条件下PO43-会抑制磷矿正浮选; 酸性条件下SO42-易与Ca2+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附着在磷矿表面,影响磷矿反浮选; F-对磷矿正反浮选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磷矿正反浮选废水的处理回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采用纯矿物浮选、Zeta电位和接触角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溶解离子Ca2+、Mg2+、SO42-、PO43-对白云石和氟磷灰石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离子会明显改变白云石和氟磷灰石的可浮性、表面电性和表面润湿性。Ca2+、Mg2+、SO42-、PO43-会降低白云石和氟磷灰石的接触角,导致其疏水性减弱,使其上浮率降低。Ca2+、Mg2+会使白云石和氟磷灰石表面Zeta电位升高,SO42-、PO43-会降低矿物Zeta电位。研究可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去除磷矿浮选中有害离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Na+、K+、Ca2+、Mg2+、Fe3+、Al3+这6种金属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对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浮选蓝晶石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价离子Na+、K+对蓝晶石的浮选基本没有影响;二价离子Ca2+、Mg2+对蓝晶石的浮选有抑制作用,且Ca2+的抑制能力更强;三价离子Fe3+、Al3+对蓝晶石的浮选有活化作用,且Al3+的活化能力更强。以Ca2+和Fe3+分别为二价离子和三价离子的代表,通过溶液化学分析了它们的抑制机理和活化机理,结果表明:钙离子在酸性介质中的主要水解组分为Ca2+,Ca2+易与SDS中的磺酸基形成难溶物,从而使SDS被消耗大量而产生抑制作用;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对蓝晶石起活化作用的有效水解组分因pH值不同而变化,pH<2.5时FeOH2+和Fe(OH)2+是起活化作用的有效水解组分,pH≥2.5时Fe(OH)3(s)是起活化作用的有效水解组分。  相似文献   

11.
陈彬  钱玉鹏  王震  邱玄  张若洁 《金属矿山》2020,49(10):179-183
盐类矿物在浮选的过程中会溶解出不同的离子,这些离子通常会影响矿物的浮选。而在碳酸盐萤石 的浮选中,钙离子是其常见的影响离子。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在 pH=9 的条件下,钙离子对萤石和方解石 浮选行为的影响,并利用络合剂 EDTA 对浮选矿浆中的 Ca2+进行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当 NaOL 作捕收剂,TA 作抑 制剂时,方解石能够较好地被抑制,而萤石的浮选基本不受影响,两者可浮性差异较大;当 Ca2+加入时,萤石和方解 石均被强烈抑制,进而影响两者的浮选分离。加入络合剂 EDTA 进行调控后,钙离子对萤石浮选的影响被有效地 消除,提高了萤石的回收率。Zeta 电位测试分析表明,Ca2+会与矿浆中油酸根离子反应,消耗矿浆中的捕收剂,从而 使萤石不能上浮,而 EDTA 能有效络合矿浆中的 Ca2+,使得萤石能够重新上浮;Ca2+的存在基本不影响药剂在方解石 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
陈彬  钱玉鹏  王震  邱玄  张若洁 《金属矿山》2021,49(10):179-183
盐类矿物在浮选的过程中会溶解出不同的离子,这些离子通常会影响矿物的浮选。而在碳酸盐萤石 的浮选中,钙离子是其常见的影响离子。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在 pH=9 的条件下,钙离子对萤石和方解石 浮选行为的影响,并利用络合剂 EDTA 对浮选矿浆中的 Ca2+进行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当 NaOL 作捕收剂,TA 作抑 制剂时,方解石能够较好地被抑制,而萤石的浮选基本不受影响,两者可浮性差异较大;当 Ca2+加入时,萤石和方解 石均被强烈抑制,进而影响两者的浮选分离。加入络合剂 EDTA 进行调控后,钙离子对萤石浮选的影响被有效地 消除,提高了萤石的回收率。Zeta 电位测试分析表明,Ca2+会与矿浆中油酸根离子反应,消耗矿浆中的捕收剂,从而 使萤石不能上浮,而 EDTA 能有效络合矿浆中的 Ca2+,使得萤石能够重新上浮;Ca2+的存在基本不影响药剂在方解石 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矿浆流变性测试、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和泡沫稳定性测量研究了白云母、电气石、磷灰石等3种常见伴生脉石矿物分别对白钨矿和石英人工混合矿矿浆流变性和白钨矿浮选指标的影响。流变测试表明:白云母在矿浆中会形成端面-层面和端面-端面结合的三维网状结构,具有较大的表观黏度,而电气石、磷灰石在矿浆中仅为简单的堆砌型结构,其黏度略有增加。浮选试验和泡沫稳定性测量表明:在白钨矿-白云母-石英的人工混合矿浮选体系中,随着白云母质量浓度的增大,其较高的黏度会使浮选泡沫的半衰期和最大高度增加,使得“二次富集”作用明显提高,浮选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变好,但较高的矿浆黏度同时会抑制气泡和颗粒之间的碰撞以及气泡-颗粒聚集体的流动性,导致浮选指标变差;在白钨矿-电气石-石英的人工混合矿浮选体系中,随着电气石在水中溶解出的Fe3+、Mg2+、Ca2+等金属阳离子增加,抑制了白钨矿的浮选,使得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下降;在白钨矿-磷灰石-石英的人工混合矿浮选体系中,磷灰石溶解出的PO43-在白钨矿表面的吸附会导致矿物的表面...  相似文献   

14.
周灵初 《金属矿山》2007,48(5):84-87
石英矿物中常伴生有Mg2+,为了解Mg2+对油酸钠浮选石英的影响,进行了石英纯矿物浮选试验,并采用Zeta电位测试、溶液化学计算和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Mg2+活化石英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没有Mg2+存在的情况下,油酸钠对石英没有捕收能力;当矿浆pH=10.5,Mg2+浓度为3.75×10-4 mol/L,油酸钠浓度为6.25×10-4 mol/L时,石英的浮选回收率可达92.40%。②Zeta电位分析表明,吸附在石英表面的Mg2+是油酸钠吸附的活性位点,因而Mg2+对油酸钠浮选石英有活化作用。③溶液化学分析表明,Mg2+活化石英的有效成分为MgOH+。④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有Mg2+存在的情况下,油酸钠才能吸附到石英颗粒表面。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浮选试验、QCM-D和FTIR分析, 比较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月桂酸在经Ca2+活化后石英表面的吸附机理。浮选结果表明, 两种阴离子捕收剂均在强碱性条件下取得较好的浮选回收率, 且SDS的回收率远大于月桂酸。QCM-D结果表明, SDS和月桂酸在活化后的SiO2表面为粘弹性吸附, 且均能迅速达到吸附平衡, 但SDS比月桂酸的吸附量大, 且两者均吸附可逆。FTIR分析表明, pH值为12.0时, SDS和月桂酸在经Ca2+活化的石英表面均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6.
曾睿  张芹  苟宝  潘登  李炼 《金属矿山》2018,47(1):84-87
为了了解Ca2+、Mg2+对细粒赤铁矿絮凝行为的影响,以巴西某细粒赤铁矿石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用Na_2CO_3和Na OH调节矿浆pH的情况下,Ca2+、Mg2+对细粒赤铁矿絮凝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浆中Ca2+、Mg2+均能促进细粒赤铁矿的絮凝,随着Ca2+、Mg2+浓度的增大,促进效果增强。pH调整剂为Na_2CO_3时,随着矿浆pH升高,未达硬水浓度的Ca2+对细粒赤铁矿絮凝行为的促进效果均增强,而Mg2+对细粒赤铁矿絮凝行为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pH调整剂为Na OH时,随着矿浆pH升高,Ca2+、Mg2+对细粒赤铁矿絮凝行为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矿浆中添加Ca2+与添加Mg2+相比,同等水硬度下,Ca2+对细粒赤铁矿絮凝行为的促进作用优于Mg2+。相同试验条件下,使用Na OH作pH调整剂时的细粒赤铁矿絮凝效果强于使用Na_2CO_3作pH调整剂时。  相似文献   

17.
磷矿石中白云石晶体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何婷  张覃 《矿冶工程》2012,32(5):41-43
选取贵州两个典型磷矿区中具有代表性的海相沉积型磷矿石中的白云石纯矿物, 对其进行晶体化学特性研究, 从而为有效分选白云石和胶磷矿的浮选工艺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分别对两种白云石纯矿物进行测试, 并应用价键理论对白云石矿物结构中的化学键特征进行计算, 在此基础上对白云石矿物解离后表面特性及可浮性进行了推测, 结果表明: 白云石矿物解离后表面必定暴露大量的Ca2+、Mg2+离子, 而C4+暴露较少, 在水溶液中零电点相对较高, 负电性相对较弱, 表面存在大量的金属阳离子, 表明其在阴离子捕收剂浮选体系中可浮性较好, 当溶液酸性减弱、碱性增强时, 白云石表面带负电, 此时用阳离子捕收剂浮选时可浮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难浮煤泥的高效回收利用,亟需研发新型高效的浮选药剂。一种新型的纳米粒子浮选捕收剂在矿物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制备阳离子型聚苯乙烯(PS)纳米粒子作为煤泥浮选捕收剂,利用耗散型石英微晶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 QCM-D)技术探究了Ca2+对纳米粒子捕收剂在不同矿物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疏水性的PS纳米粒子在不同的环境中均会在无定形碳和SiO2芯片表面产生不可逆吸附,并且吸附量均随Ca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吸附过程更加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因此,PS纳米粒子可以作为煤泥浮选捕收剂,但Ca2+增加会抑制其吸附。研究结果为PS纳米粒子在煤泥浮选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英矿物中常伴生有Mg2+,为了解Mg2+对油酸钠浮选石英的影响,进行了石英纯矿物浮选试验,并采用Zeta电位测试、溶液化学计算和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Mg2+活化石英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没有Mg2+存在的情况下,油酸钠对石英没有捕收能力;当矿浆pH=10.5,Mg2+浓度为3.75×10-4 mol/L,油酸钠浓度为6.25×10-4 mol/L时,石英的浮选回收率可达92.40%。②Zeta电位分析表明,吸附在石英表面的Mg2+是油酸钠吸附的活性位点,因而Mg2+对油酸钠浮选石英有活化作用。③溶液化学分析表明,Mg2+活化石英的有效成分为MgOH+。④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有Mg2+存在的情况下,油酸钠才能吸附到石英颗粒表面。  相似文献   

20.
磷矿资源是磷肥生产的主要原料,磷矿浮选过程中矿浆溶液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钙镁离子改变矿物表面性质,导致含钙盐类矿物相互之间浮选分离的难度增加。通过矿物表面微观形貌、矿物表面接触角和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吸附量等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钙镁离子对胶磷矿的浮选影响显著,对白云石的浮选影响微弱,钙镁离子在碱性介质中生成了碳酸盐沉淀或溶胶,粘附于胶磷矿的表面,改变了胶磷矿表面的疏水性,导致了胶磷矿的可浮性下降;但并未粘附与白云石的表面,呈自聚状态存在于矿浆中,对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