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知识和健康行为水平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6月衡阳市某4家三级医院收治的3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KT)及骨质疏松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OKT总分平均(8.38±4.57)分;健康行为总分平均(52.93±7.52)分,两者总分均未达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骨质疏松(OP)知识与健康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678,P<0.01)。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水平均较低,医务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来提高其健康行为,降低骨折再发率。  相似文献   

2.
王荣  刘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3,(12):1774-1776
目的:调查老年骨质疏松病人对骨质疏松健康管理的知晓度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骨质疏松人群的生活质量提出相应的科学建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通地区194名6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老年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与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骨质疏松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知识总分为(12.71±3.79)分,总体水平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职业、是否每天喝牛奶的骨质疏松老人的骨质疏松症知识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态、家庭年收入、是否每天喝牛奶是骨质疏松老人的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独立影响因素,女性、有配偶、家庭年收入高、每天喝牛奶的骨质疏松老人的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越高(P<0.01)。老年骨质疏松病人想通过电视了解骨质疏松症知识的人数比例最高,其次是专家讲座和社区宣传栏。结论: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与家庭应共同努力,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视程度,制定适合人群特点的健康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沿海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老年人骨折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为预防和降低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持.方法 对沿海地区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基本人口学特征、膳食特点、运动习惯、既往病史等指标因素与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的相关性.使用IBM SPSS 22.0软件采用统计描述、假设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2.831)、体重指数(OR=-2.943)、吸烟(OR=1.874)、饮酒(OR=2.377)、吃豆制品(OR=-3.398)、喝牛奶或酸奶(OR=-3.254)、户外运动(OR=-1.592)、高血压(OR=1.719)等八项指标是影响沿海城市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体质指数、经常吃豆制品、经常喝牛奶或酸奶及户外运动为骨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吸烟、饮酒和高血压史是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沿海地区老年人骨折与性别、体重指标、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应控制适当体重、调节健康饮食、调整良好生活习惯,以有效预防沿海地区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及骨折.  相似文献   

4.
何斌  王玉环  张苇  陆宁  王永明 《重庆医学》2012,41(24):2513-2515
目的了解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健康行为现状,为下一步制定该人群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分别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住院的400例60岁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与骨质疏松相关健康行为平均得分为(29.35±4.70)分,得分率54.4%,得分33分及以上者110例,及格率为27.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性别及医疗保障是影响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重点加强老年男性患者及无医疗保障的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健康行为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康复锻炼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实施全方位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康复锻炼等.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评分,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患者的疼痛评分出现显著下降的情况,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评分出现显著上升的情况(均P<0.05).结论 对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相应的术前心理护理并指导其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减轻其疼痛程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应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对79例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除精神健康外,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低于大于等于60岁四川省城市女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及月经史间比较,生理健康总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骨折时间间比较,心理健康总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吸烟、骨折次数和月经史间比较,生命质量总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婚姻状况是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理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心理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和骨折次数是生命质量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命质量差,且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骨折次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的骨质疏松认知(OKT)评分和自我效能(OSE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OK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OSES的钙效能、锻炼效能和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骨折疏松性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效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方法 采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以分层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3个社区45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人户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骨折高低风险人群健康行为得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行为平均得分为(30.59 ±4.67)分,得分率为56.6%;得分33分及以上者86人,及格率仅为37.2%.低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健康行为平均得分为(32.01 ±4.49)分,得分率为59.3%;得分33分及以上者102人,及格率为46.6%.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影响低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及月收入是影响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重点加强高风险骨折群体中低收入者、男性群体及低风险骨折群体中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健康行为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川北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骨折部位以前臂远端骨折最多,占35.7%,跌倒和交通意外是主要致病原因。影响因素中,体质指数、既往骨折史、烟酒嗜好、饮食与锻炼等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有关。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女性、体质指数偏低、吸烟、缺乏锻炼、有既往骨折史的老年患者较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之间治疗的9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骨折的影响因素以及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因素主要有意外跌倒、年龄等。针对患者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和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最终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主要有跌倒、性别和年龄因素,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症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以及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COPD和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症患者65和60例,分别为COPD组和COPD+骨质疏松组,评价肺功能(FEV1/FVC%,DLco)、CAT评分、mMRC呼吸困难评价分,ELISA法检测定维生素D的血清浓度,统计上述两组的一般资料、生活方式、肺功能、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分析维生素D测定的临床意义以及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COPD+骨质疏松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COPD+骨质疏松组FEV1/FVC(%)和DLco均低于COPD组,mMRC呼吸困难分级评分高于COPD组,COPD组维生素D水平随肺功能的降低呈下降趋势;COPD+骨质疏松组定维生素D水平低于COPD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提示肺功能、职业、维生素D、尿蛋白以及海拔是素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OPD患者维生素D水平随肺功能的降低呈下降趋势。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肺功能的降低、职业、低维生素D水平、尿蛋白增加以及高海是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故在临床上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从骨水泥渗漏、材料选用不当、注入量不当、分布不均、黏度低,术后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及未进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等7个方面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概述,并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难点,为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潜类别, 并分析不同类别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 于2022年9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版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stroke prevention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SPKQ)、脑卒中健康行为问卷(health behavior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s, HBS-SP)以及脑卒中健康信念量表(short form-health belief model scale, SF-HBMS)对1 186名脑卒中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Mplus 8.3软件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进行潜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 并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各潜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可分为三个潜类别:健康行为较低-健康责任缺失组(66.9%, n=794)、健康行为中等-依从性欠佳组(11.9%, n=141)和健康行为良好-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学龄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90例同期学龄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期吃鱼、鸡蛋、蔬菜、豆制品、喝牛奶、吃肉量、产检次数、是否患病、户外活动时间、孕后期是否小腿抽筋、是否补充钙或维生素D与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关(P<0.05)。母乳喂养至6个月、是否及时添加鱼肝油、4个月添加辅食、7个月开始进食高钙食物、是否存在慢性腹泻、是否经常呼吸道感染、是否挑食、日晒暴露皮肤面积、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关(P<0.05)。孕期日照时间、孕期户外活动时间、孕期经常吃鱼、孕期及时补充钙或维生素D、小儿晒太阳暴露皮肤面积、婴幼儿7个月开始进食高钙食物是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孕期日照时间、孕期户外活动时间、孕期经常吃鱼、孕期及时补充钙或维生素D、小儿晒太阳暴露皮肤面积、婴幼儿7个月开始进食高钙食物是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保护性因素,应根据上述保护性因素进行相关健康宣教,以减少或预防该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江华  陶晔璇  陈伟 《中国医刊》2015,(3):1-3,122
糖尿病患者多存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影响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未得到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无机盐和微量营养素的排出增加,通常也会加重微量营养素的缺乏[1]。1维生素D和钙维生素D和钙缺乏或代谢紊乱可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筛查骨质疏松及评价骨折发生风险,并根据指南建议补充维生素D和钙[2]。美国护士健康研究(Nurses’Health Study)及芬兰  相似文献   

16.
谭英  刘雅  魏东  韩文群  张云兰 《四川医学》2012,33(3):380-382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骨骼疾病,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了解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对于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调查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附四院等三甲医院就诊经DXA或X线确诊的非骨折骨质疏松症(174例)及骨质疏松性骨折(222例)女性患者的生活习惯,共396例,进行分析。结果获取问卷396份,有效问卷396份,有效回收率100%。年龄44~97岁,平均(70.58±8.715)岁。年龄、膳食情况、起床时间、牙齿松动脱落、职业的体力要求、经常腰背部疼痛、舞蹈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女性骨质疏松骨折与年龄、职业、饮食情况等生活方式有关,提倡早起,正确体育方式,均衡饮食、保持牙齿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在术后护理中实施行为转变干预。另外选取4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的积极性、复诊率、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在康复积极性方面(依从程度、配合程度、需求程度等)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按时复诊率、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干预能够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促进患者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血清维生素D的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水磨沟区居民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筛选出糖尿病高危人群及糖尿病患者,检测其血糖、胰岛素、血清25(OH)D。,选取数据完整的555例。分别根据年龄、性别、族别分组,比较各调查指标的变化。并对影响维生素D浓度的危险因素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清25(OH)D。水平为38.O~110.7nmol/L;青壮年和中老年、男性和女性、维吾尔族和汉族血清25(OH)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不吃动物肝脏、不穿短袖、不喝牛奶为导致维生素D不足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为避免维生素D不足的保护因素。结论该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中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较严重,年龄、性别、民族对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经常进食动物肝脏、每天喝牛奶、夏天穿短袖可提高血清维生素D的含量,胰岛素抵抗为避免维生素D不足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3):172-175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症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的情况,并分析影响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 年1~3 月北京市朝阳区两个社区的109 名60 岁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应用含预防骨质疏松症健康行为信息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预防骨质疏松症相关性健康行为方面,49.54%的老年人补充钙剂,53.21%的老年人运动量合理,28.44%的老年人服用维生素;(2)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总自我效能得分为(69.10±19.36)分,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的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运动和摄钙行为不足,自我效能有待提高,应加强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普及及行为方式干预,促使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更好地预防骨质疏松;同时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给予其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并针对不同职业的老年人分别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髋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较高的 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其治疗基本原则为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及抗骨质疏松治疗。 临床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认识度不够、治疗不规范,笔者通过总结相关抗骨质疏松药物 的治疗进展,希望将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与骨折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借以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