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常巍  陈玮 《电子科技》2014,(6):29-31
为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繁琐的技术过程,实现图形用户界面,方便工程应用。文中采用Matlab Guide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工具对低通滤波器设计软件进行编程实现,介绍了低通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和Matlab Guide工具的设计流程,构建了低通滤波器设计软件界面,并通过设计应用举例说明了低通滤波器设计软件的使用过程,便于推广至任意模拟滤波器设计。  相似文献   

2.
基于接口的IP模块可重用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设计复杂度的快速增长和市场压力的增大,要求重用已有的设计以提高设计能力。该文分析了模块间通讯方法,认为基于接口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设计的重用。通过对基于接口的设计方法的研究,根据摩托罗拉半导体IP接口(IPI,IP Interface)标准,建立了基于接口标准的IP模块设计方法和设计环境;最后结合使用基于接口的设计方法和基于层次化的片上系统总线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实例设计。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工业设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工业设计的品牌意识逐渐加强,对工业设计的创新要求逐渐提高。虽然工业设计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工业设计领域仍存在着市场格局混乱、缺乏创新、设计资源短缺、设计案例不足、设计人才缺乏的状况。我国发展工业  相似文献   

4.
卫星应急通信指挥平台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设计工作,需要设计人员掌握和运用多种设计方法。本文概括性地归纳了卫星应急通信指挥平台设计的一般性方法论,分析了卫星应急通信指挥平台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特征、性质分类,总结了设计过程中运用的传统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包括模型设计法、常规设计法、系统设计法和可靠性设计法等4种主要设计方法,为设计人员进行卫星应急通信指挥平台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高速PCB设计经验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志强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6):141-143
高速PCB设计已成为数字系统设计中的主流技术,PCB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性能的好坏乃至系统功能的实现。针对高速PCB的设计要求,结合笔者设计经验,按照PCB设计流程,对PCB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归类。详细阐述了PCB的叠层设计、元器件布局、接地、PCB布线等高速PCB设计中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按照笔者所述方法设计的高速复杂数模混合电路,其地噪很低,电磁兼容性很好。  相似文献   

6.
吴巍 《中国高新科技》2023,(8):131-132+135
文章以“图书馆智能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利用RFID技术,设计一款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电子智能信息系统。首先,针对系统设计面临的关键问题,完成系统数据库设计;其次,从电子标签设计、通信接口设计、读写器硬件结构设计3个方面入手,完成系统硬件设计;最后,从电子侦测门设计、柜台工作站设计、自助借还书机设计、盘点工作站设计、智慧期刊架设计等方面入手,完成对系统结构功能的设计。结果表明:设计的图书馆智能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正常、可靠、稳定,各个功能模块实现满足设计相关要求。希望通过该技术可以为相关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功率电子设备结构热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丽 《无线电工程》2009,39(1):61-64
大功率电子设备发热量大,其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针对大功率电子设备的热设计问题,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强迫风冷散热设计方法。以某工程大功率功放设备结构热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热设计方法的选择以及设计步骤和设计过程,并采用Icepak热分析软件对整机设计进行热设计仿真,给出合理优化的设计结果。经过高低温环境试验和工程实际应用验证,证明该设计方案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电子设计技术》2008,(5):14-14
随着FPGA设计复杂性不断增加,并且先进的生产工艺不断引入新的设计,今天的FPGA完全能够支持高性能大批量产品的设计。同时,设计领域也在融合,许多设计团队需要满足所有设计实现选择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一个集成环境完成逻辑、嵌入式和DSP应用设计可以提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PLC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逻辑设计法、转换设计法、时序设计法、经验设计法和顺序设计法等5种设计方法,不同的应用场合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设计方法。本文介绍了PLC各设计方法的步骤,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各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及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仿真软件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仿真软件在电子线路设计中的意义。并以EWB,Protel为例,探讨了仿真软件在电子线路设计中的运用。实际运用表明,仿真软件满足了电子线路设计的需要,在设计中运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满足设计产品的功能要求,还能够节约设计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今后在电子线路设计中应该重视仿真软件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仿真在电路设计流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检验电路设计的一种有效手段,PROTEL是集所有设计工具于一身的EDA软件。运用其Advanced SIM仿真工具分别叙述了电路仿真设计的方法、步骤,以及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通过仿真对工作点、暂态波形、小信号等分析,确认电路设计效果。如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利用SIM仿真工具对电路进行测试,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2.
模拟集成电路的特点及设计平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儒章 《微电子学》2004,34(4):356-362
讨论了常规和射频模拟集成电路(IC)设计和工艺的特点,介绍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着重论述了电子设计自动化的软件工具、硬件平台,以及设计与工艺接口的设计数据库。详细介绍了模拟IC及RFIC的设计流程和工艺设计包。  相似文献   

13.
雷达装备的防护设计直接与系统设计、电讯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计划与生产管理等相关联,是一门复杂的涉及多专业的系统工程。针对海洋大气环境的具体特点,详细阐述了高功率速调管发射机的环境适应性防护设计方法,从电讯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等方面给出了具体而有效的防护设计措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速八位移位寄存器的研制为例,介绍了一种简便可行的专用集成电路单元结构设计方法。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目前有很多方法,但都基于有先进的设计工具和较为丰富的集成电路CAD库。没有这些设计环境,使用单元结构设计方法同样可以较快地设计专用集成电路。与通常的设计相比,这种方法具有设计周期短,电路性能高,设计成本低,版图布局对称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军用通信设备结构设计新理念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军用通信设备结构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对设备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人员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吸收、采用新的设计理念。本文详细讨论了有关军用通信设备结构设计新理念的主要内容-创新设计、模块化设计、小型化设计、工业设计和超前设计。  相似文献   

16.
紧凑型机动式航管雷达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鲁军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1):104-108
基于紧凑化设计理念,研究了机动式航管雷达的结构设计技术。阐述了应用Pro/E三维设计软件构建数字化样机以及采用四连杆机构原理的举升设计和分块式抛物反射面天线的结构设计方法;同时论述了用转轴式结构解决一二次雷达天线的合装设计和机动式航管雷达天馈线的快速架设解决方案;分析了凸型方舱结构设计和机柜直列设计的集成化设计方法;最后结合抗风设计的软件仿真优化设计,实现了高可靠性机动式航管雷达的紧凑化结构设计。结果证明,紧凑化结构设计理念对机动式雷达结构设计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外自行车上的可快速装卡的车载箱进行产品造型及模具设计。为了达到模具设计方便快捷的目的,采用了UG软件的参数化设计功能。在做产品造型及其模具设计时,所有设计参数都保存在数据库中,并且全部的尺寸数据之间利用表达式建立起联系。当某一尺寸改变后,产品模型的整体尺寸会随之改变,即可实现参数化驱动。最后应用Moldwizard模块完成对产品的模具设计。实践证明,采用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可以减少系列产品造型及其模具的重复设计,大大提高设计速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EWB软件形象直观、电路设计图形化、功能齐全,具有良好的电路仿真功能,是时下最流行的的EDA设计软件之一,受到电子电路设计人员的喜欢。本文针对电子设计工程师在设计电路中常遇到的问题,基于EWB软件设计平台,设计可实现24小时调时、定闹钟功能的数字电子时钟,详细介绍数字电子中个模块的设计原理与具体电路的实现,指出设计存在的不足与完善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Rapid and effective design space exploration at all stages of a design process enables faster design convergence and shorter time-to-market.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a design where design decisions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design converge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ology for design space exploration using design target prediction models. These models are driven by legacy design data, technology scaling trends and, an in situ model-fitting process. Experiments on ISCAS benchmark circuits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and yielded power centric designs that improved power by 7-32% for a corresponding 0-9% performance impact; or performance centric design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10.31-17% for a corresponding 2-3.85% power penalty. 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Pareto analysis on an industrial 65 nm design uncovered design tradeoffs which are not obvious to designers and optimize both power and performance. The high performance design option of the industrial design improved the straight-ported design's performance by 29% with a 2.5% power penalty, whereas the low power design option reduced the straight-ported design's power consumption by 40% for a 9% performance penalty.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focuses up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ncurrency between upstream product design activity and downstream process design activities in the concurrent engineering product development pattern. First, a new model of concurrent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i.e., the design activity group model, is built. In this model, the product and process design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ut concurrently with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divided into several stages, every two of which are separated by a design review activity. The design review activities may lead to design iterations at a certain rate of probability. Therefore, a probability theory-based method is proposed to compute the mean duration of the design activity group and the mean workloads of all the design and review activities, with design iteration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n, the problem of concurrency optimization is defined mathematically, whose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total costs for delay of design activity group completion time and unnecessary design revision workloads. Our research proves that the cost function is convex with respect to the concurrent (or overlap) degree between design activities and that it must have a minimum value at a unique optimum point. Based on this property, a one-dimensional search algorithm that is exponentially converged is finally propose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