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干旱胁迫对甘草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刘长利  王文全  魏胜利 《中草药》2004,35(12):1402-1405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及其抗旱性。方法以甘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种苗生长情况、组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SOD酶活性等指标。结果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甘草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种苗生长、SOD酶活性等指标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组织相对含水量与相对电导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甘草种子在适当的干旱胁迫下不但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而且可以提高甘草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
张坚  张博  周文贵  尹飞  马琳  李兴林 《天津中医药》2015,32(11):684-688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干旱胁迫下桔梗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和对总皂苷成分的诱导影响。[方法]分别采用5%、10%、15%、20%、25%聚乙二醇6000(PEG6000)处理桔梗种子及幼苗,测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生长性状指标和生理指标,以及次生产物桔梗总皂苷成分含量。[结果]随着PEG胁迫浓度的增加,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显著降低;幼苗各生理指标中脯氨酸,丙二醛和总皂苷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桔梗能够耐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适度的干旱胁迫有助于桔梗幼苗总皂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盐碱胁迫和干旱胁迫对胀果甘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筛选适宜胀果甘草的生长条件,为人工栽培胀果甘草、修复土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测定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和吸水率。设置中性盐NaCl浓度25、50、75、100、150 mmol/L,碱性盐Na_2CO_3浓度15、30、45、60、75 mmol/L,聚乙二醇-6000浓度2%、4%、8%、12%、16%模拟干旱,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测定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和干旱胁迫下胀果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根长、茎长、鲜重以及幼苗内赤霉素(GA3)、玉米素(ZT)、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 50 mmol/L NaCl,15 mmol/L Na_2CO_3,2%PEG-6000条件下幼苗长势最好;在盐碱胁迫下,IAA、GA3和ZT含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干旱胁迫下,IAA、GA3和ZT含量变化比较复杂。对于ABA来说,随着胁迫浓度增加含量升高。结论 50 mmol/L NaCl对胀果甘草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人工培育甘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6,(11)
目的:探讨外源物质提高麻黄抗旱性的相关生理机制,确定最佳外源物质及使用浓度。方法:利用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采用培养皿发芽法,测定了外源SNP、甜菜碱、腐植酸处理下麻黄种子萌发、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平均值法筛选出最佳处理。结果:干旱胁迫下,麻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显著降低,胚根及下胚轴伸长受抑,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对比干旱胁迫,外源物质处理下萌发指标升高,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且随处理浓度增加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综合评价表明20 mmol/L甜菜碱、0.10 mmol/L SNP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干旱胁迫。结论:麻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是其抵御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外源SNP、甜菜碱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麻黄萌发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苦豆子种子质量研究,为苦豆子规范化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检测种子质量常规方法对苦豆子种子进行研究,测定种子大小、净度、千粒重、发芽率、生活力等项目,进行品质评价研究。结果:苦豆子种子经过测定后,得出如下结果,苦豆子种子净率为84.5%,千粒重为23.49%,种子的发芽方式是80%H2SO4处理1.5h,发芽率为90.0%,生活力最佳条件为Trc浓度o.1%~0.5%之间,pH在6~8之间。结论:通过对苦豆子种子质量研究,为苦豆子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PEG 6000处理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媛  李娜  邵爱娟  李化  黄璐琦 《中草药》2008,39(2):269-272
目的 以PEG 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研究黄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方法 分别用10%和20%PEG 6000处理黄芩种子,对种子的含水量、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幼苗鲜质量及各器官的长度进行测量.结果 PEG 6000处理对黄芩种子的含水量、萌发率和幼苗的生长均产生影响.结论 10%PEG6000浸种4 h、20%PEG 6000浸种1 h可以提高黄芩种子的萌发率,可以选择20%PEG 6000处理黄芩种子8 h作为模拟干旱条件,用于幼苗黄芩抗旱材料的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环境因子对茅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7,(3)
目的:探究各种环境因子对茅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茅苍术种子育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设置光照、温度、土壤湿度、pH、盐胁迫、干旱胁迫和覆土深度等处理,通过室内发芽试验,测定茅苍术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出苗率等萌发指标。结果:茅苍术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正常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发芽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光照能抑制胚根的生长;萌发适宜温度为15~25℃,20℃时发芽率最大,达76.67%,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析,萌发最适温度为25℃;10%的土壤含水量已足够满足种子萌发对水分的需求,土壤含水量过高不利于其萌发;茅苍术种子适宜于在偏酸性环境下萌发,pH为6时发芽率最高;种子能适应一定程度的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其中适度的干旱胁迫更有助于茅苍术种子的萌发;茅苍术种子适宜播种深度为0.5~1.5cm,其中播深1 cm时,出苗率最高。结论:该试验揭示了各种环境因子对茅苍术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对茅苍术规范化育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进  罗光宏  颜霞  谢全刚  张成国  李刚 《中草药》2017,48(12):2509-2515
目的研究单盐胁迫对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天然生长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濒危植物蒙古扁桃去内果皮的种子为研究材料,以不同浓度NaCl、Na_2SO_4、CaCl_2溶液模拟单盐胁迫条件,采用纸卷发芽的方法,测定发芽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 3种盐在0.02~0.04 mol/L,蒙古扁桃种子发芽率、幼苗鲜质量、幼苗干质量呈增大趋势,在0.06~0.18 mol/L呈降低趋势;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饱和含水量、苗高、初生根长度、根长、次生根个数、幼苗根干质量随盐胁迫的加剧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结论蒙古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盐碱的变化很敏感,NaCl、CaCl_2溶液处理下,种子萌发的半致死浓度(P_(50))均为0.12 mol/L,幼苗成长的P_(50)也均为0.10 mol/L,Na_2SO_4溶液处理下,种子萌发的P_(50)为0.10 mol/L,幼苗成长的P_(50)为0.06 mol/L,在高浓度单盐胁迫后,致使部分种子休眠而保持生活力,未能萌发的种子复水后萌发率高达82%~89%。  相似文献   

9.
张春平  何平  韦品祥  杜丹丹  喻泽莉 《中草药》2011,42(6):1194-1200
目的通过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寻找提高紫苏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下抗性能力的途径。方法测定盐胁迫下紫苏种子在不同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变化,并对紫苏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幼苗总生物量、可溶性糖量、叶片丙二醛(MDA)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100 mmol/L NaCl胁迫下的紫苏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但是经过不同质量浓度的ALA处理后,各项萌发指标均有所升高,其中经过50 mg/L ALA处理后效果最为显著,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发芽势为71.3%,发芽率为90.5%,发芽指数为15.9,活力指数为0.129 6。各处理均提高了幼苗总生物量和可溶性糖的量,减缓了盐胁迫下紫苏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的趋势,降低了叶片MDA的量,显著地提高了SOD、POD和CAT 3种酶的活性,且经过50 mg/L ALA处理后3种酶的活性分别达到最大值(0.79、7.69、5.84 U/mg)。结论 50 mg/L ALA能够有效地减缓盐胁迫对紫苏种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0.
郑诗强  张坚  李兴林  李先宽  马琳  谭世强 《中药材》2016,(10):2185-2189
目的:探索盐胁迫对知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初步分析盐胁迫下知母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方法:分别采用0.25%、0.50%、0.75%、1.00%、1.25%、1.50%的Na Cl处理知母种子及幼苗,测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生长性状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知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显著降低;幼苗各生理指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呈下降趋势,SOD、POD、CAT活性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知母能够耐受中等强度的盐胁迫(Na Cl浓度不高于0.50%)。实验结果为中等盐渍化土壤种植知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白花蛇舌草种子的引发条件,提高白花蛇舌草种子和幼苗的抗旱性,采用均匀设计优化GA3,KNO3,PEG等引发剂的引发浓度和引发时间,引发处理后种子置于15%PEG干旱胁迫下发芽并在1/4 Hoagland培养液中培养30 d。结果表明,366 mg·kg-1 GA3引发1 h显著促进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提高干旱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促进幼苗的生长;3.0% KNO3引发1 h显著促进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但对白花蛇舌草幼苗期的抗旱性没有显著影响;PEG对白花蛇舌草种子发芽没有显著的引发效果。适宜浓度的GA3引发处理,可以促进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并增强其幼苗阶段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冬凌草种子萌发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影响,揭示冬凌草中有效成分的积累与干旱胁迫的关系。方法: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对干旱胁迫下的冬凌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次生代谢物的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干旱胁迫下,冬凌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内冬凌草甲素含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受到明显的影响,但迷迭香酸含量无明显的变化。结论:干旱胁迫下对冬凌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内冬凌草甲素的合成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外源一氧化氮(NO)对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确定缓解干旱胁迫的硝普钠(SNP,NO外源供体)最适浓度。方法 用15% 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不同浓度梯度SNP处理后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 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白花蛇舌草种子的萌发过程。SNP能显著促进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的萌发,0.3 mmol/L SNP处理可提高发芽率和活力指数2.78倍和7.77倍;从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来看,0.1 mmol/L和0.3 mmol/L SNP处理效果最佳且二者差异不显著。结论 SNP可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的不利影响,提高白花蛇舌草种子的抗旱能力,其中以0.3 mmol/L SNP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种子引发对夏枯草种子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增强夏枯草种子抗旱性的有效途径.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引发处理后种子置于25% PEG干旱胁迫下发芽.结果:随着PEG胁迫浓度增加,夏枯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降;经过20%~25%PEG,300~500 mg·L~(-1) GA3,1.60%~2.00%KNO_3-KH_2PO_4引发处理,3个居群夏枯草种子在干旱胁迫下种子发芽率以及发芽指数显著提高;经过0.40%~1.20%Nacl引发处理,南京紫金山、安徽金寨夏枯草种子抗旱性显著增强,种子发芽率以及发芽指数显著提高;0.40%~2.00%Nacl引发处理,甘肃夏枯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降低.结论:适量浓度PEG,GA_3,KNO_2-KH_2PO_4引发,可以增强夏枯草种子萌发阶段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不同来源黄芩种子的抗旱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用20%PEG6000溶液分别处理8种来源的黄芩种子8 h以上,对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各器官的长度进行测定。利用SPSS 13.0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不同来源种子抗旱性的分级。选择抗旱性差异较大的黄芩种子进行PEG处理,对其保护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模拟干旱条件下,不同来源黄芩种子的萌发状态、生长状况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陇西来源黄芩种子的抗旱性最强,而陕西渭南来源黄芩种子的抗旱性最弱,且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是对照的2.73倍。结论:不同来源黄芩种子抗旱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江绪文  李贺勤 《中草药》2015,46(15):2303-2308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盐(NaCl)胁迫下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筛选缓解盐胁迫的SA最适浓度。方法用50 mmol/L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采用纸上发芽,研究不同浓度梯度外源SA处理对盐胁迫下广藿香种子的发芽势(GE)、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苗长(SL)、根长(RL)、苗鲜质量(SFW)、苗干质量(SDW)、叶绿素量(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SP)量和丙二醛(MDA)量的变化,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对盐害率分析。结果盐胁迫显著抑制了广藿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0.10和0.25 mmol/L SA处理均可有效缓解广藿香盐害程度,而0.50 mmol/L SA处理却加剧了盐害程度。综合考虑各项指标,0.25 mmol/L SA处理的盐害缓解效果最好,与盐对照相比,GE、GR、GI、VI、SL、RL、SFW、SDW、SPAD值和SP量分别显著提高46.02%、27.45%、30.16%、92.63%、39.80%、47.94%、26.48%、18.85%、15.94%和14.70%,且叶片MDA量显著降低18.35%。结论一定浓度范围的SA可明显缓解盐胁迫对广藿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广藿香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0.25mmol/L SA效果最佳,但过高质量浓度SA处理会加剧盐胁迫对广藿香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干旱胁迫处理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产的影响,文章以甘露醇作为引发剂,采用5个引发浓度(1%、3%、5%、7%、9%)和5个引发时间(0、4、8、12、16 h)对丹参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测定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显示,甘露醇不同引发浓度与引发时间对丹参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高、苗根长及简化活力指数均有一定影响,总体趋势是引发浓度越高、引发时间越长,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部分处理有显著提升简化活力指数的作用,以5%甘露醇引发4 h处理可明显提高丹参种苗质量,为丹参药材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