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原发性腹膜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腹腔浆膜间皮和间皮下层的罕见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 03%[1].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困难,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2].现对本院1991年7月至2011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腹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原发性胸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 PRPLS)是一种间叶源性的腹膜后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低,其发生率占全身肿瘤的0.07%~0.2%[1 ]占全部脂肪肉瘤的33%~45%[2].因为其位置深、发病隐匿,往往当肿瘤巨大、侵犯或挤压周围脏器,发生合并症时才被发现...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除腹膜后固有器官(胰腺、肾脏、肾上腺等)以外,起源于腹膜后间质组织的良恶性肿瘤[1].其生长范围广泛,位置深在,周围脏器繁多,组织学来源复杂,术前诊断困难.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螺旋CT诊断缺乏大宗病例报道,本研究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7~2007年和重庆市中山医院1998~2007年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5例,分析其CT表现,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腹膜后恶性肿瘤误诊为骨科单纯腰骶部疾患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630038)李建福,谢宝钢腹膜后恶性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又缺乏直接诊断手段,临床误诊率较高。脊柱腰骶段处于腹膜后,较易受到腹膜后恶性肿瘤的侵犯,而表现为骨科常见的腰腿痛或瘫痪。本文...  相似文献   

5.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强的肿瘤,起源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间皮细胞,大部分是恶性胸膜间皮瘤,恶性腹膜间皮瘤仅占10%~20%[1]。腹膜恶性间皮瘤是罕见的恶性肿瘤,而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则更罕见,在所有间皮[2],多发生于中年男性,女性发病较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对4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所见相对照。结果;43例腹膜后肿瘤的主要定位征像为:1.腹膜后壁层受压前移;2.腹膜后结构被推前移,被包绕或与肿瘤界面不清;3.其它:本组CT定位诊断正确率83.72%。良恶性肿瘤的大小无显著差异,囊性和均匀密度的肿瘤都为良性,不均匀密度在良恶性肿瘤中均可见;CT定性正确: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1990~2005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8例,就其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为腹痛及腹块。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16例,平均病程19.6个月,恶性肿瘤病程多在1年以内,良性肿瘤病程多在1年以上。术前确诊率为78%,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81.3%,90.9%。结论:本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临床早期诊断困难,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36例腹膜后肿瘤的超声显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36例腹膜后肿瘤患者未确诊前的超声诊断与其经手术、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良性肿瘤3例,占8.33%;原发性恶性肿瘤23例,占63.89%;转移性恶性肿瘤10例,占27.78%。其中超声检出腹膜后肿瘤34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94.44%。声像图特征:多数原发性恶性肿瘤外形不规整,呈低回声,无包膜,内部回声欠均匀。良性肿瘤及转移性恶性肿瘤则多数外形较规整,内部回声较均质,彩色多普勒探测,多数恶性肿瘤血流丰富,转移性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血流信息较少。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在我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死于胃癌[1]。腹膜转移是胃癌常见的转移形式,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因[2]。胃癌早期腹膜转移患者在临床上并无特殊表现,诊断困难;而到晚期,患者出现肠梗阻、腹水、肿块、恶液质等并发症时较易确诊,此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已严重降低,治疗困难,预后极差[3-4]。因此,及时、早期、准确诊断胃癌腹膜转移是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1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治疗与随访结果。结果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6例。肿瘤全切除术12例,联合脏器切除5例,肿瘤部分切除1例。全组中无死亡病例。结论B超、CT检查有助于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腹膜后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FEP-BY0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设备对35例晚期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PR 4例(11.4%),SD 19例(54.3%),PD 12例(34.3%),全组无CR病例,RR 11.4%,DCR为65.7%.治疗后82.9%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全部病例未出现皮肤灼伤、胰漏、出血、胃肠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HIFU对腹膜后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MRI表现聂永康,王宏,毛新远,周剑,夏庆堂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非常少见,80~90%为恶性肿瘤,平滑肌肉瘤仅次于脂肪肉瘤,是第二位最常见恶性肿瘤[1].其MRI表现尚少见报道。1资料与方法本文3例,男1例,女2例,平均年龄52岁,平均...  相似文献   

13.
李福玉  周乐良 《华西医学》1994,9(3):328-330
小儿腹膜后原发性实体性肿瘤的诊断李福玉,胡廷泽,周乐良,李广旭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小儿腹膜后实体性肿瘤多为胚胎源性恶性肿瘤,常见的畸胎瘤也有恶变倾向,而早期诊断对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本文就小儿腹膜后肿瘤的诊断问题探讨如下。临床资料19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肿瘤直径4~26cm;术后组织病理证实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36例;12例良性肿瘤均完整切除,36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27例,术后行放疗24例;良、恶性肿瘤患者3a生存率分别为91.7%和44.4%。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预后与临床病理类型有关,术后放疗可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gastricmalignantlym.phoma.PGML)是常见的胃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胃癌以外胃恶性肿瘤的70%~80%[1]。近年来有发病率逐渐升高趋势[2]。PGML缺乏特异性,活检组织学确诊率低,易漏诊或误诊为腺癌。本次研究总结了53例PGML患者的内镜及病理学特点,旨在提高内镜医师对胃淋巴瘤的认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 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患者约50 万人,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腹膜透析作为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对设备和医务人员依赖相对血液透析少,是费用相对更低的居家肾脏替代方式。其中用机器替代手工,可以在睡眠中完成的自动化腹膜透析( 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 ,极大减少了手工操作的时间,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的选择[2]。发达国家腹膜透析患者中APD 的比例超过50%。然而,我院目前使用的百特腹膜透析机(HomeChoice)缺乏废液收集系统,通常需要患者或其家属自行准备容积大于13L的容器,用于废液收集,给患方带来不便和一定的经济负担。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护理小组尝试将使用后的腹透液袋替代原有的废液收集容器,达到医疗废弃物再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腹膜后肿物的二维图像及功能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17例经二维及双功能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腹膜后肿物二维其中良性肿物3例1,恶性肿瘤13例,有恶性倾向的肿瘤1例。恶性组中原发性肿瘤6例,转移性肿物7全然二维图像上,除脂肪肉瘤及横纹肌肉瘤外,大多数腹膜后肿物为低回声团块,但良性肿物外形规整,内部回声均,而恶性肿瘤外形不规整,内部回声不均质。  相似文献   

18.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减少腹膜透析病人低钾血症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新红  孙玲华汪涛 《护理研究》2006,20(12):3224-3226
[目的]探讨减少腹膜透析病人低钾血症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持续监测病人血钾、饮食摄入钾、透析液和尿液排钾,帮助病人调整饮食结构,维持血钾平衡。[结果]腹膜透析病人低血钾发生率由21.7%降为9.8%。[讨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降低腹膜透析病人的低血钾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病人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调查153例腹膜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腹膜透析病人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分析得分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腹透病人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在病人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探讨提高其自我效能的措施,并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来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1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以来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101例,总结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策略。结果:101例患者中良性肿瘤38例,恶性肿瘤63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肿瘤完整切除率71.29%。良性肿瘤的手术完整切除率高于恶性肿瘤,术中失血少,需要合并切除的脏器少,术后复发率相对低。全部病人无一例术中死亡。术中复发33例,再次手术19例。结论:手术完整切除是腹膜后肿瘤治疗首选的方法,术前准备非常重要,对复发的肿瘤应该争取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