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IPTV业务分析     
1.前言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IP网络,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以电视机或PC机作为接收终端,向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IPTV利用ADSL或以太网或者有线电视网络等接入宽带网,通过互联网协议(IP协议)来传送电视信号,是互联网和传统电视相  相似文献   

2.
IPTV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群峰 《信息网络》2005,(10):31-34
IPTV又称为互动电视、宽带电视或网络电视,是指以电视机和机顶盒为客户终端。通过宽带网络为用户提供的交互式多媒体服务,包括通信、视频内容、互联网应用等。1999年英国Video Networks公司率先在全球推出IPTV业务,近年来境外宽带接人商纷纷推出IPTV业务。我国的IPTV市场也正在起步。  相似文献   

3.
对等网络电视(P2P IPTV)利用对等网络(P2P)的优良特性,有效地降低了服务器端的负载压力、提高了网络电视系统的鲁棒性以及流媒体的分发速度。条件接收系统(CAS)是P2P IPTV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安全子系统。其中通过对CAS原理、P2P IPTV系统构架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常适用于P2P IPTV系统的CAS密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电视通过互联网协议(IP)来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数字多媒体服务及其增值业务。大多数网络电视支持直播电视以及基于IP网络的视频点播服务,改变了传统电视单向广播的特点。本文介绍一种在当前网络电视系统中实现延时续播(对直播电视提供暂停、快退操作)功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肖倩 《信息网络》2005,(2):36-40
IPTV的星星之火遍布全球从中国第一家网络电视台—中国虹桥网——1999年6月1日开播,到2001年中国电信联合新华社试水网络电视(IPTV),均因种种原因而受阻。而IPTV今天的境遇已是大不相同,国内外电信运营商通过IP宽带网络提供的IPTV业务发展迅速。“2005年,是网络电视年。”很多电信运营商都对网络电视充满了热情。2004年12月23日,中国电信和上海文广签约进行深度合作,上海文广由普通的内容提供商变身为“战略合作伙伴”,12月28日,两家合作创办的东方网络电视在上视大厦正式开播。这意味着四年前阻挡网络电视前行的瓶颈正在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6.
在2004年底.IPTV成为业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电信运营商竞相涉足网络电视.目前.网通已经与IDG(国际数据集团)、中视网络和北京电台合作.拿下了三个网络电视台的生意。今年5月底.网通获得国内第一张网络视频播放许可证.它和IDG拿5亿元做了网络电视站点“天天在线”。据了解.”天天在线”的三大主营业务中.网络电视业务最为引人注目.主要提供网络电视和网上电影服务。  相似文献   

7.
于宏锦  甘露  刘新  叶德建 《计算机工程》2011,37(19):270-272
传统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协议电视(IPTV)系统的部署和维护成本较高。为此,提出采用CDN和对等(P2P)混合架构的IPTV系统方案。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加入P2P技术,对上海电信IPTV系统的实验数据加以分析,设计节目热门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降低系统开销,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使用该热门度模型后,降低约40%的系统负载。  相似文献   

8.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和服务质量(QoS)是与下一代网络相关的重要技术.作者首先介绍了QoS的两种模型:综合服务(IntServ)和区分服务(DiffServ)模型,然后描述了基于MPLS网络的DiffServ模型的实现.文中介绍了网络电视(IPTV)系统的组成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基于MPLS的QoS区分服务模型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
见平 《数码世界》2005,4(2A):18-21
2004年末,网络电视风生水起。出尽风头。全国第一家由广播媒体创办的网络电视从12月24日起试播。仅仅相隔4天,在2004年12月28日东方网络电视也宣布开播。同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亦宣布将在2005年春节后成立网络电视台。而电视业的龙头老大中央电视台的下属实体——中视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在12月21日接受记采访时正式对外宣布,中央电视台2005年将正式向全国推出网络电视(IPTV)服务,  相似文献   

10.
叶赛  张洪伟 《计算机工程》2008,34(15):126-128
网络电视(IPTV)的设备提供商与运营商拥有各自的用户认证、授权与计费系统,各系统间互不兼容且性能差异大。该文根据AAA的原理与IPTV系统的业务特点,提出一个基于IPTV系统的统一AAA服务器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AAA最新的Diameter协议,优化认证、授权和计费过程,通过引入高速cache,解决大量访问造成的性能瓶颈。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朱吉佳  蔡家麟 《微机发展》2008,18(3):236-239
随着3TNet网络的迅猛发展,专用于实时监控3TNet网络上各项业务流的业务监控系统越来越受关注,因而对于业务监控系统的研究亦愈显其重要性。主要针对3TNet业务监控系统界面设计和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Linux环境下基于Qt的实现方案。分析Qt在处理图形界面设计、实现信号传递及事件响应等方面的优秀性能。结合实际开发过程,详细描述了系统界面的整体结构设计,网页浏览器嵌入至Qt界面的方法,以及Qt信号/槽机制和事件的调用。  相似文献   

12.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IPTV quality monitoring platform cannot match poor quality accounts with user in- formation, and cannot accurately push the details of users with poor quality of broadcast to front-line maintenance personnel, this pa- per implements the IPTV monitor system for poor quality treatment. It uses image recognition algorithms to identify poor-quality ac- counts in batches, automatically extract related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systems, and directly push the poor-quality informa- tion to front-line personnel according to the maintenance area. The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system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rate of IPTV poor quality in cities and towns, saves labor costs for data extraction, and realizes multi-dimensional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IPTV poor quality data.  相似文献   

13.
The appearance of new broadband wireless technologies jointly with the ability to offer enough quality of service to provide IPTV over them, have made possible the mobility and ubiquity of any type of device to access the IPTV network. The minimum bandwidth required in the access network to provide appropriate quality 3D/2D IPTV services jointly with the need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Experience (QoE) to the end user, makes the need of algorithms that should be able to combine different wireless standards and technologi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twork algorithm that manages the IPTV access network and decides which type of wireless technology the customers should connect with when using multiband devices, depending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PTV client device, the available networks, and some network parameters (such as the number of loss packets and packet delay), to provide the maximum QoE to the customer. The measurements taken in a real environment from several wireless networks allow us to know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ystem when it selects each one of them. The measurements taken from a test bench demonstrate the success of our system.  相似文献   

14.
IPTV数据传输质量检测是IPTV应用部署中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目前,如何实现接入网中IPTV视频质量监测还缺少系统的研究。本文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树形接入网拓扑,提出基于逐跳延时变化(PHDV)的视频传输质量检测和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视频流实时性和连续性的特点,通过对交换机输出缓冲区队列长度变化的实时监测定位网络中影响IPTV视频传输质量的拥塞点。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扩展性强,监测逻辑在网络中部署实现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主要阐述了有关IPTV网络业务、组播协议、Qos协议和OPNET网络仿真软件的有关基础知识,同时阐述了在业务承载网中的IPTV网络的发展现状,研究IPTV可能出现的网络传输拥塞时的缺点,提出基于组播和QoS技术的IPTV承载网络组网方案。重点阐述了OPNET的模型层次与构建方式,并提出了OPNET网络模拟仿真的具体步骤,通过OPNET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仿真中,按照数据业务、IP语音业务、IPTV服务等三个类型,分别对网络发射数量、终端接收数据流量、网络时延值和网络抖动数值等进行测试仿真,同时对所收集的网络状态信息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仿真实验,可以发现在IPTV网络中使用Qos及组播,有效减轻业务网的流量负荷,减少传输时延,提高网络系统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相关服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IPTV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网络服务,由于Internet本身的不可靠性,使其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无法保证服务质量。为了实时定量评估IPTV服务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IPTV的用户体验评估模型,通过建立从网络服务质量QoS到用户体验质量QoE的映射关系,借助QoS测量技术,以实现针对QoE的在线评估。实验建立IPTV仿真平台,模拟真实网络环境下IPTV媒体流传输的整个过程,实现网络损伤QoS可控和QoE可测。针对不同编码和不同内容的视音频,分别建立独立的QoE评估模型。同时考虑到模型对数据精度和计算速度的需求,给出优化的QoE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与实际用户体验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中国电信IMS网络的IPTV视频通信系统的总体方案,分析了IMS系统对机顶盒网络管理和音视频媒体流数据的编码和传输,提出了两种实现视频编码的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一个P2P IPTV多协议爬行器——TVCrawl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2P IPTV网络测量是研究P2P IPTV行为和特征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设计出更符合真实网络环境的系统或协议,也是实现P2P IPTV监测、引导和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和基础。爬行器是P2P IPTV网络的一种主动测量技术,也是目前P2P IPTV测量的主要方式之一。提出了一个P2P IPTV多协议爬行器——TVCrawler,能够对PPLive、PPStream和UUSee三个系统的直播频道进行测量。TVCrawler主要具有三个特点:1)采用基于反馈的引导节点集构造机制;2)采用主从结构,并行爬行获取拓扑数据;3)采用基于拓扑增长系数的自适应爬行时长控制。实验表明,TVCrawler的爬行测量速度达到20~100节点/秒和130~500边/秒。  相似文献   

19.
Horst  R.W. 《Micro, IEEE》1995,15(1):37-45
A major departure from traditional I/O systems, TNet is a new system area network designed to support current and future needs for reliable, efficient communications among processors and peripherals. It is an extensible hardware-software layer that allows very large configurations by logically and physically isolating processor buses from I/O buses. TNet features wormhole routing, packet-switched transfers, and point-to-point links  相似文献   

20.
Mobile IPTV: Approaches, Challenges, Standards, and QoS Suppor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TV is defined as multimedia services, such as TV, video, audio, text, graphics, and data, delivered over IP-based networks managed to support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experience, security, interactivity, and reliability. Mobile IPTV extends those services to mobile networks. The authors discuss mobile IPTV standardization's status, related approaches in the field, and technical challenges to enhancing mobile IPTV services. Given the critical role of QoS in the technology's widespread adoption, the authors also propose an efficient signaling scheme to support QoS for seamless mobile IPTV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