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肺炎在儿童中发病率成上升趋势,有资料报告约占门诊呼吸道感染的15~20%,并可导致多系统的损害。我院儿科从1998年6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30例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MP)脑炎和脑膜炎是MP肺炎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国外报道约占全部MP感染的0.1%,约占MP感染住院病例的7.0%,国内报道发生率为2.6%~8.3%。MP肺炎每3~5年为一次流行周期。近年来MP感染有上升趋势,且重症病例增多并可累及多个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更明显。表现为脑炎、脑膜炎。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MP感染患儿171例,其中MP脑炎、脑膜炎12例,占MP感染的7.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支原体 ( MP)肺炎在婴幼儿中患病率较高 ,且病情严重 〔1~ 2〕。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1997年 7月~ 1998年 3月共收治儿童肺炎 2 78例 ,并用酶联吸附试验对 MP Ig G和Ig M作了检测 ,现就有关 MP与儿童肺炎的关系 ,MP感染与患儿年龄、性别的关系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住院肺炎患儿 2 78例 ,其中男童 16 9例 ,女童 10 9例 ;1岁以内 87例 ,占 30 % ;新生儿 2 1例 ,占 8% ;1~3岁 74例 ,占 2 7% ;3~ 6岁 6 8例 ,占 2 4% ;6~ 11岁 49例 ,占 18%。于入院后抽静脉血分离血清 ,置 - 2 0℃冰箱待检。1.2  MP…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以消化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进行提高。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自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期间以消化症状为首发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两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占就诊总病人的4.62%(1000/21600),具有消化症状的MP患儿占MP感染总人数的30.2%(302/1000),其中以消化系统为首发表现的MP占26.49%(80/302)。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3岁以下的患儿出现呕吐、腹泻,3岁以上的出现单纯纳差、呕吐等。结论由于在儿科门诊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较高,经常伴有消化系统的症状,所以在注意不能误诊,减小误诊率,检测MP-IgM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宇 《中国保健》2010,(2):48-49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约占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10%~30%。MP肺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且常伴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己越来越受到儿科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我科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明确诊断并治愈出院的81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肺炎支原体病因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江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34-1635
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肺炎支原体(MP)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MP是ARI中较常见的病原,流行期问可高达30%以上。为进一步探讨MP在ARI中的感染率,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对1995年12月~2002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ARI患儿进行抽样PCR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辉  刘伟光  杨朝  宋伟帮  刘庆 《职业与健康》2006,22(18):1474-1475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MP)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支原体肺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对10年间住院确诊的6 532例肺炎患儿血清和咽分泌物分别进行特异性抗体IgM和MP-DNA检测。结果符合MP肺炎诊断者1 385例,总发生率占同期肺炎的21.2%;其中1998年和2001年11月~2002年1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发病年龄明显前移,<3岁婴幼儿占48.70%。结论MP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多发病,应积极寻找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的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MP)是其常见病凶,且与慢性咳嗽、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对2004.11--2006.11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00例呼吸道急性感染的患儿血清采用金标免疫渗滤技术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检测;结果表明,MP感染的阳性率为13%;其中男性4名,女性9名;MP抗体阳性率男女比率差异显著,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两年中每年MP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阕此,临床在对于诊断不明或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应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以明确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大坏内脂类仍是小儿MP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新乡市小儿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支原体肺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对10年间住院确诊的6532例肺炎患儿血清和咽分泌物分别进行特异性抗体lgM和MP-DNA检测。结果符合MP肺炎诊断者1385例,总发生率占同期肺炎的21.2%;其中1998年和2001年11月-2002年1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发病年龄有明显前移,<3岁婴幼儿占48.7%。结论MP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多发病,应积极寻找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我院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状况及其临床表现。方法:采用间接血凝集法对住院的158例肺炎进行特异性MP—IgM检测。结果:158例中MP—IgM阳性51例,阳性率为32.28%。其中1-6个月组阳性8例,6个月~1岁组阳性6例,1-3岁组阳性12例,3-12岁阳性10例,12—18岁6例,成人9例,阳性率17.64%。结论:肺炎支原体以儿童多见。及早检测可以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小儿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目的了解青岛市小儿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支原体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特异性诊断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对我院10年中住院确诊的6 952例肺炎患儿血清和咽分泌物分别进行特异性抗体IgM和MP-DNA检测. 结果符合MP肺炎诊断者1 565例,总发生率占同期肺炎的22.5%;10年中共有两次发病高峰,分别为1997年和2000年12月~2001年2月发病高峰季节;发病年龄明显前移,<3岁婴幼儿占41%;发生率市区显著高于农村,发病高峰在人口集中的幼儿园、中小学有聚集发病现象. 结论 MP肺炎已成为本区危害儿童健康的多发病,并有取代链球菌性肺炎,成为小儿感染性肺炎首位疾病的可能;寻找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已成为保护儿童健康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1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2岁占48.28%,但年幼儿童感染率有所增加,3岁以下占15.52%。发热伴咳嗽的患儿占87.07%,平均发热8.42d。早期多无明显阳性体征,随病程的进展,83.62%的患儿肺部出现湿啰音。MP—IgM阳性率为45.69%,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阳性率53.45%,MP—IgM阳性和或MP快速培养阳性患者共86例,阳性率74.13%。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58.62%)。胸片以一侧大片状阴影为多见,占72.41%,右侧(59.48%)多于左侧,下叶(70.23%)多于中上叶。42例(36.21%)患儿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效果大多较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大多数患儿肺部出现湿啰音,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检测结合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MP)脑炎和脑膜炎是MP肺炎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国外报道约占全部MP感染的0.1%,约占MP感染住院病例的7.0%,国内报道发生率为2.6%~8.3%[1]。MP肺炎每3~5年为一次流行周期。近年来MP感染有上升趋势,且重症病例增多并可累及多个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更明显,表现为脑炎、脑膜炎。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MP感染患儿171例,其中MP脑炎、脑膜炎12例,占MP感染的7.0%,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组患儿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11.5岁。发病后3~11d入院。住院7~22d。经治疗10例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肺炎患儿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小儿肺炎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的不断改善 ,肺炎支原体 (MP)、沙眼衣原体 (CT)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 ,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 3886例肺炎住院患儿进行MP、CT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对 1999~ 2 0 0 0年收治的 3886例肺炎患儿进行痰PCR -MP、CT -DNA定量检测。其中男 2 0 15例 ,女 1871例。男女比例为 1 0 8∶1,年龄 :<1岁 2 133例 ,1~ 3岁1133例 ,>3岁 6 2 0例。季节 :春季 (3~ 5月份 ) 10 12例(2 6 % ) ,夏季 (6~ 8月份 ) 734例 (18 9% ) ,秋季 (9~ 11月份 ) 999例 (2 5 7% ) ,冬季 (12~ 2月份 …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感染有流行趋势,且小年龄组发病趋于上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常见的肺外并发症之一。我们回顾分析了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23例。均在发病第5—7天用金标渗滤法检测血MP—IgM均为阳性,其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8例,占4.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69例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 monia,MP)有增多趋势,并常伴有多脏器损害,与 病毒、细菌及结核感染难以区别[1]。为此,我们对安 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1996~1998年间收治的 小儿支原体肺炎169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MP)抗体联合降钙素原(PCT)对小儿支原体肺炎(MPP)感染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M P抗体、PCT及两者联合诊断小儿M PP感染的诊断价值,并对M P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M P抗体检查阳性率(M P-A b滴度≥16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33%v s.6.67%,χ2=126.104,P<0.05),观察组患儿中PC T检查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17%v s.18.33%,χ2=75.240,P<0.05);M P抗体联合PC T检测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灵敏度为92.50%、准确度为94.58%,显著高于M P抗体、PC T单一检测(χ2值分别为9.667、10.401、14.520、28.107,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6.67%、阳性预测值为96.52%,显著高于PC T单一检测(χ2值分别为13.976、14.815,P<0.05);联合检测的阴性预测值为92.80%,显著高于M P抗原单一检测(χ2=7.704,P<0.05);120例患儿经引物探针检测23SrRNA基因2063、2064位点突变情况,显示56例(46.67%)存在耐药基因.结论 MP抗体联合PCT检测能提高小儿MP感染的诊断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且本院小儿MP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Mye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小儿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多,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高。且有局部流行趋势,因而受到重视。为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及流行情况,我们对1999~2002年本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的4591例患儿进行了MP-IgM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珠海地区2001-2003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分布及性别因素。方法 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2001-2003年部分住院及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方法(PA)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检测患儿6458例,阳性数为2268例,阳性率为35.1%。肺炎支原体占小儿肺炎的46.2%。支原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季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以学龄前儿童为最高,1岁以下为最低,性别间无差异.2001-2003年阳性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其引起小儿肺炎有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状况。方法:ELISA法检测344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支原体抗体IgM.结果:(1)34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阳性67例,阳性率19.47%,男性阳性48例,阳性率22.11%,女性阳性19例,阳性率19.58%,男女之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2)不同年龄MP IgM阳性率不同,17天-3岁占10.47%,3-5岁占24.39%,6-10岁占42.85%,11-14岁占12.50%,四者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3)不同季节MP IgM阳性率不同,1-3月,4-6月,7-9月,10-12月阳性率分别为17.2%,16.8%,9.09%和29.2%,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和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