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恩恢66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自育抗稻瘟病中间材料006-17(恩恢58/1468F6)作父本,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蜀恢527作母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早中熟中籼恢复系,具有优质、抗稻瘟病、恢复力强、配合力好、花粉量足等特点。与中9A配组育成的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中9优恩66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恩1S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Y58S作母本与自选恢复系R325杂交,后代经多年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不育系,具有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不育起点温度低、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稻瘟病抗性较Y58S好等特点。2019年,该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利用恩1S所配制的杂交组合恩两优636和恩两优66先后于2018和2019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中9优恩62是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水稻油菜研究所用不育系中9A与自育抗稻瘟病恢复系恩恢62配组选育而成的迟熟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对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良、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中9优恩62的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Ⅱ优58是恩施自治州红庙农科所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不育系Ⅱ-32A与自育的恢复系恩恢58配制而成的高产、抗病、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的迟熟中籼新组合。1996年3月通过恩施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定名为Ⅱ优58。1996~1997年2a在恩...  相似文献   

5.
采用粳不/籼恢三系法途径,以优良晚粳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对粳型不育系强恢的中籼型恢复系选育为突破口,育成综合性状优、易被籼稻恢复系恢复的晚粳型不育系甬粳2号A和多个强恢中籼恢复系,并以甬粳2号A为母本、中籼恢复系为父本育成了4个籼粳杂交晚稻组合通过国家和多省审定或认定,在浙江、福建、广西、江西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甬粳2号A及其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的选育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三系法粳不/籼恢是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产抗稻瘟病中籼新组合福优21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优218是湖北恩施自治州农科院稻油所利用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选育的抗稻瘟病不育系福伊A与自育抗稻瘟病新恢复系恩恢218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稻瘟病中籼迟熟新组合,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福优218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小结分析了2018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的基本特性。2018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1 004个次,其中,籼型常规稻76个、籼型两系杂交稻279个、籼型三系杂交稻383个、粳型常规稻210个、粳型杂交稻21个、籼粳交杂交稻12个、不育系23个;从品种选育主体看,企业参与选育的品种高达79.10%;2018年籼型常规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粳型常规稻和粳型杂交稻平均区试单产分别为493.06、578.90、595.94、630.68和661.15 kg/667 m2;2018年通过审定水稻品种的优质达标率为65.04%,其中,籼稻为46.75%、粳稻为79.42%、杂交稻为47.19%、常规稻为73.43%;广东和辽宁具有较优异的稻瘟病抗性资源,云南、福建、广东和江苏有较好的白叶枯病抗性资源,安徽、山东具有较好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资源,安徽和云南具有较好的稻曲病抗性资源,云南选育的品种对纹枯病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抗稻瘟病杂交水稻福优995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优995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科院以恩恢995与福伊A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具有产量高,抗稻瘟病,食味品质较好等特点。于2001年11月通过恩施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作为一季中稻的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宜优165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三系籼型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的恢复系南恢1659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籼型杂交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金优36     
舒庆尧  沈圣泉 《作物研究》2004,18(4):225-226
金优36由不育系全龙A与恢复系SF36配组而成.不育系全龙A为本所选育的苗期表现叶色白化,后可正常转绿的叶色标记籼型不育系.恢复系SF36是本所用047×明恢63的F1代,经花药培养选育而成的优良籼型花培恢复系.200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贺50A是以金23A为母本,中9B/161—5B/金23B的F4代单株为父本,经多代择优回交与选择育成的早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叶形态好,生育期适中,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高,米质较优,配合力强等特点。介绍了贺50A的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优质抗病不育系中3A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炬  唐绍清  焦桂爱  胡培松 《杂交水稻》2007,22(1):13-15,18
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优质早籼材料浙农996作母本与优质保持系金23B杂交,于F1代选米质优良的株系与优质不育系中9A测交,经多代连续回交育成优质不育系中3A。中3A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达89.34%,配合力强,稻米品质达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2级标准,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具有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于2005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育成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国稻1号   总被引:22,自引:11,他引:22  
国稻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育成带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恢复系中恢8006,再与印水型胞质不育系中9A组配的中晚兼用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参加国家南方稻区区试、江西省区试和各地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国标3级)、抗性强(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适应性广、易于制种等特点.于2004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4.
嘉陵1A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培育的D702B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中9B杂交,后代与D62A测交、回交育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具有异交习性好、抗稻瘟病、高配合力等特点.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并配组育成了嘉优968和嘉优727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通过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子标记技术育成优质抗病杂交稻新组合中优218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中优218是用中国水稻研究所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的含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恢复系中恢218,与印水型高异交率优质不育系中9A组配出的中晚兼用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连续多年参加国家南方稻区区试、江西省区试和各地的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抗至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于2003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水稻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的遗传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68是带有金黄色颖壳和节间标记的籼稻恢复系。对来源于组合中9A/R68 的F2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R68的金黄色颖壳和节间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采用隐性群体分析法,把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定位在第3染色体上,位于RM1230、RM7000和RM227、RM51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8.7、3.3、2.7和4.7 cM,暂将该基因命名为 gh 5。  相似文献   

17.
优质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成恢177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成恢177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籼型恢复系绵恢502与美国光身稻Lemont杂交,后代通过花药培养和病圃稻瘟病抗性鉴定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稻瘟病、高配合力、强恢复力水稻恢复系。成恢177已配组出川香优2号、冈优177、中优177和D优177等4个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也作为稻瘟病抗性资源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广适型超高产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08 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株两优08是湘潭市农科所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新育成的高产抗病品系潭早0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短、高产稳产性突出、广适性好、米质较优等特性,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中413的广亲恢性及其系列组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413是从50465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广亲和恢复系。与籼型测验种IR36,南京11测交,F1结实率分别为75.5%和80.0%;与粳型测验种秋光,Balilla测交,结实率分别为71.4%和53.2%。对野败,矮败,Dissi,马尾粘等胞质不育系均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以中413为广亲恢系而配制的系列组合均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种植均比对照汕优63和汕优10号增产或极显著增产。作单季种植,亩产可达700 kg以上;作双晚栽培,亩产可达600 kg左右。表现为秧苗素质号,生长势旺,耐肥抗倒,穗大,叶面积系数大,物质生产力高,穗多,库源关系协调。中413系列组合不仅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而且较好地克服了籼粳亚种间优势利用种F1结实率偏低,籽粒不饱满,植株偏高和生育期偏长等障碍。  相似文献   

20.
乐3A是用IR超级稻与金23B杂交F3代的优良单株与矮败型不育系协青早A测交,并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籼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配合力强,异交习性好,且具有早熟不完全显性的特点。配制的杂交组合优质,早熟,抗倒性强。2012年8月,该不育系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所配组合乐3优727、乐3优2275于2019年9月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