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屏  李辉 《中国药房》1995,6(2):23-24
采用DDD和DUI,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3年1月的门诊处方40121张。抗菌药物是该院使用最多的药物(抗菌药处方占总处方的38.52%,以头孢氨苄为主);抗菌药的使用与患者性别、年龄有关;多数抗菌药的DUI小于1,提示在剂量上的滥用不明显。如何规定合适的DDD和DUI来判断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如何反映抗菌药的选用有无用药适应症,是否首选,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部队医院军人门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该院1999年门诊西药房军人处方共5513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其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结果:(1)使用频度排在前6位的抗感冒药和心血管类药物。(2)绝大多数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小于1.00。(3)不合理用药处方243份,占4.4%。结论:该院军人门诊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3种以上药物合用较为理想,合理用药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进行分析。方法:B同查北京医科大学三医院1998年5月门诊处方10926张,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Ghodse教授建议的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常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DUI大部分≤1.0,说明我院医师用药基本合理,但联用抗菌药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二联、三联疗法比例偏小,仅有10.59%,还有些联合用药的组合欠佳。结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争光霉素复合物中两种新组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争光霉素产生菌轮枝链霉菌平阳新变种(Streptomycesverticillusvar.Pingyan-gensisn.sp.)的发酵产物争光霉素复合物中分离得到了二种新组份Z-901和Z-902,通过UV、IR、CD、FABMS、1H-NMR、13C-NMR、13C-1HCOSY等光谱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证明它们是二个新的化合物,分别称为DepyruvamideBLMA5(Z-901)和Deamide-Depyruva-mideBLMA5(Z-902)。  相似文献   

5.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血清中地尔硫(DZ)及去乙酰地尔硫(M1)浓度。以SpherisorbODS,5μm为层析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60∶10∶30),检测波长237nm,以盐酸普罗帕酮为内标。检测范围:DZ为5.45~272.5ng·ml-1,M1为5.85~292.5ng·ml-1。最低检测浓度:DZ为2.87ng·ml-1,M1为1.99ng·ml-1。平均回收率DZ为101.88%,M1为101.72%,RSD均在12%以内。并对4名受试者口服90mg盐酸地尔硫片后,其药时曲线经微机用PKBP-N1程序拟合,DZ为一房室开放模型,M1为二房室开放模型,求得DZ和M1的T1/2分别为5.6±1.5h和14±7h。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地尔硫Zhuo(DZ)抑制大鼠肝脏药物代谢的机制。方法:(1)SD大鼠未诱导或经地塞米松(DEX)、苯巴比妥(PB)、β-萘黄酮(BNF)诱导,制备肝微粒体,于DZ体外37℃温孵25min,检测细胞色素P450-Fe(Ⅱ)-代谢物(MI)复合物。(2)未诱导大鼠ipDZ100mg/kg3d,或经DEX诱导再给予单剂量DZ100mg/kg,制备肝微粒体并检测MI复合物。结果:DEX、BP诱  相似文献   

7.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作为药物利用研究单位,统计分析宁夏石踊山市第二人民医院1994年3月的门诊处方4484张。结果表明:(1)使用最多的药物是抗菌类药物,占全部处方的35.26%。与其他医院的情况基本一致。(2)抗菌药物使用居首位的是青霉素类:而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和位居第8位和第6位这与该院所处地区有关,该院是基层医院,社会医疗需求决定了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疗效  相似文献   

8.
采用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对我院1996年6月21日-6月30日门诊西药处方进行抗菌药物的利用研究分析。结果(1)除极少数药物DUI稍大于1外,大部分抗 绵DUI都小于等于1,提示本院抗 经物的应用基本符合要求。(2)少儿组多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成人组使用较多的依次是头孢菌素数,青霉素类,喹诺酮类。(3)科别与抗菌药的使用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省级综合性医院门诊处方中心血管类药物利用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医生处方习惯,监测用药的合理性及药物利用趋势。调查时间跨度为1996-1997年3月份门诊处方,调查内容包括药物全用与年龄的关系,主要药物在处方中出现的频率、DDDs及DUI顺序列前25种药笺的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部分中小学生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贵阳市中小学生使用苯二氮Zuo类(benzodiazepine,BZD)药品情况,采用整群抽样及单纯随机抽样对贵阳市部分中小学校的276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使用BZD的学生84人,其使用率为3.04%,男性多于女性,初中生使用人数最多,占使用BZD总人数的63%,非医疗用途使用者65人,占用药者的77%,药品多购自药店及学生互相购买,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好奇,模仿,消遣等,对BZD使用  相似文献   

11.
内蒙地区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内蒙地区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Rs)监测的研究现状及经验体会,包括ADRs监测的种类,方法与展望,讨论了开展ADRs监测中的内个问题。(1)ADRs调查项目表的制定与应用,(2)如何判断ADRs?(3)ADRs监测中使用药物登记表的意义:(4)做好ADRs监测结束后的总结与分析;(5)基层卫生单位开展ADRs监测时要排除干扰因素;(6)搞好协作,培养技术队伍。  相似文献   

12.
采用DDD和DUI法分析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利用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确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评价合理用药的技术指标。随机对我院1996年3月份一周8325张门诊处方进行抗感染药物利用调查。从调查结果看,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处方占50.21%;其中处方药物用量在DDD值以内的占93.99%;而DUI≤1的药物占86.77%,表明一些药物有使用不当的倾向;在DUI〉1的9种药物中有7种是新药,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必须加强新药应用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安定为内标,同时测定血清中卡巴西平(CBZ)和地尔硫卓(CZ)的浓度。用Waters产μ-Bondapak C18色谱柱,甲醇-pH为6.84的磷酸盐缓冲(内含0.04%二乙胺)=70:30(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37nm。CBZ两种浓度(5、10μg/ml)的平均回收率及其日内精密RSD分别为101.3%、101.8%及0.7%、1.1%。DZ两种浓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贵阳市中小学生使用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BZD)药品情况,采用整群抽样及单纯随机抽样对贵阳市部分中小学校的276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使用BZD的学生84人,其使用率为3.04%;男性多于女性;初中生使用人数最多,占使用BZD总人数的63%;非医疗用途使用者65人,占用药者的77%;药品多购自药店及学生互相购买;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好奇、模仿、消遣等。对BZD使用者进行了病理心理、人格特征测查,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占12.2%,较对照组高,其主要问题是偏执、人际关系、强迫等;其稳定性(N)、精神质(P)量表分也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贵阳市中小学校中存在极少部分学生乱用BZD及不良心理因素问题,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早期预防药物滥用及健康教育,加强精神药品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作为评价合理用药的指标,分析我院9005份门诊处方。结果:含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的21.1%。喹诺酮类处方出现次数最多;阿莫西林、等为口服抗菌药DDDs的前10位,青霉素G等为注射剂型抗菌药DDDs的前10位。95%的药物DUI≤1,说明我院抗菌药物利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华山医院1994年1月至1994年12月每月1日门诊处方12518张,其中含解热镇痛消炎药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15.1%,男女之比1:0.87,50~70岁年龄组为其主要用药对象。非甾体消炎药的DDDs排序依次为阿斯匹林,芬必得,扶他林;解热镇痛药DDDs排序依次为帕尔克、康泰克、克感敏。93.92%的处方为单独用药,大部分药品的DUI<1,提示在用量上无明显滥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综合性医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青岛市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该市3家综合医院1998年3月的住院处方,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一个月内3家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处方共计1128张,占处方总量的24.1%。常用药物有哌替啶、强痛定、二氢埃托啡、吗啡和可待因。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最多的科室为外科,其次是妇产科。用药病人平均年龄为47.7a±s16.5a。总的用药率男女无明显差异,主要集中于31-60a年龄段。强痛定的DUI为1.08,其它4种药物的DUI皆小于1.0。结论··:调查结果显示,该市综合性医院对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北京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利用研究和处方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采用DDD和DUI分析北京人民医院1994年门诊处方14656张。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的24.02%,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为应用最多的抗菌药,其中头孢氨苄,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罗红霉素等为使用频度前10位的药物。极大部分主要抗菌药的DUI〈1,说明门诊使用抗菌药物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茶碱与苯巴比妥(PB)、苯妥英(DPH)、卡马西平(CBZ)两类(4种)不同药物血浓度的HPLC同时测定法.采用国产色谱柱YWGC18(4.6×250mm),检测波长为254nm,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v/v),流速:1ml/min,以4-氨基安替匹林作内标,各药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茶碱99.02%,PB100.73%,DPH101.0%,CBZ101.77%。对各药血清标准液的峰高比测量的变异系数(n=10),分别为茶碱(10μg/ml)6.3%,PB(20μg/ml)6.1%,DPH(20μg/ml)4.0%,CBZ(10μg/ml)5.2%。本法具有快速、准确、适用性广的特点,用于治疗药物的监测,效果满意,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门诊精神药物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DefinedDailyDose)和药物利用指数DUI(DrugUtilizationIndex)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门诊1996年处方40000张,精神药物处方数占1.68%,精神药物处方出现频率三季度〉一季度〉四季度〉二季度,女性〉男性,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在出现的14种药物中排在首位的地西泮,最后一位的为麦普替林,除艾司唑仑的DUI为1.05外,余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