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Y128井区是特低渗透气藏,地质情况复杂.为了解储层类型、边界情况,针对Y128井区实际情况,根据渗流力学基本原理,应用Saphir4.12试井解释软件,对Y128井区75口气井进行压力恢复试井解释.结果表明,Y128井区气藏模型主要有均质型、无限传导型、有限传导型、径向复合型四种,气井裂缝流十分短暂,外围储层物性变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相似文献   

2.
微注压降测试方法可使超低渗透的页岩储层在短时间内出现拟径向流,可以解决传统压力恢复测试在页岩储层应用中难以达到拟径向流的难题,从而快速准确获取页岩储层原始地层压力、储层渗透率及地层可压性等参数,为压裂优化、产能评价等提供依据。通过对微注压降测试原理分析,针对涪陵页岩气井特点,开展了设备配套、工艺优化研究,并在涪陵页岩气田应用5井次,各井均在15 d以内出现了拟径向流,解释获取的储层参数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说明该测试方法适用于页岩储层测试评价,具有施工周期短、占用设备少的优点,是一种经济、高效、安全的试井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3.
泥页岩油气储层是目前非常规油气领域备受关注的勘探目标。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泥页岩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试油测试等资料刻度测井和录井信息,开展非常规泥页岩油气储层的识别研究。通过分析泥页岩储层类型及其测井与录井响应特征,发现泥页岩储层多数为脆性矿物含量高的灰质泥页岩岩相(发育裂隙),少数为脆性矿物含量低的不含(或少含)灰质的泥页岩岩相。根据这2种泥页岩储层类型,提出了2种相应的成因机制解释模型,借鉴气泡图和雷达图较好地显示出了这2种解释模型的测井与录井特征差异,进而建立了基于测井和录井信息相结合的泥页岩储层识别方法,为苏北盆地泥页岩油气储层识别及有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徐深气田是特低渗透气藏,地质情况复杂,为了解其储层类型、边界情况,应用Saphir试井解释软件,对徐深气田各井区的气井进行压力恢复试井解释,并应用该软件对出水气井进行试井解释探讨。结果表明:徐深气田气藏模型主要有封闭型、复合型以及条带型三种类型,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对于出水气井,产层出水后,渗透率普遍下降,储层物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井解释技术是油气藏研究的三大支柱技术之一,在低渗气藏开发过程中,受测试时间限制,录取的资料难以准确反应储层信息和边界问题,针对这一难题,引入反褶积试井解释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反褶积试井解释方法的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并对低渗气藏开发实例进行了剖析。实例研究表明,反褶积试井方法有效解决了低渗气藏关井时间短、测试资料有限、难以获取准确储层信息的难题,尤其在准确识别边界和计算气井井控储量效果极为显著,是现代试井解释技术的一个有利补充。  相似文献   

6.
为深化对建南构造侏罗系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气储层的认识,对中国石化首口以水平井方式开发的页岩气评价井——JYHF-1井东岳庙段岩心与测井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建立了东岳庙段泥页岩岩性、储层识别、储层矿物含量、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含气量解释计算模型,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页岩气储层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其解释模型并可拓展用于中扬子及其它地区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  相似文献   

7.
与北美页岩气区块页岩储层相比,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表现埋藏深、成熟度高、孔渗低、地层压力系数高的特点。以页岩气钻井、测井资料解释及试井、试气数据为依据,着重对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超压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以探索储层超压与页岩气高产的关系。研究表明,页岩储层超压与保存条件关系密切,随储层埋深与向斜宽度的增大、离通天断层与剥蚀区的距离增加,储层压力系数增大;而有机质生烃、剥蚀卸载、地应力挤压以及致密封隔层,是页岩储层超压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页岩储层超压是页岩气高产的重要因素,反映出处于有机质过成熟演化阶段的昭通示范区页岩储层,天然微裂缝发育,游离气所占比例较高。总体认为,昭通示范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具有典型超压特征,是页岩气开发的甜点区,同时加强页岩储层超压预测研究有利于指导页岩气勘探。  相似文献   

8.
针对泌阳凹陷深凹区的砂岩、白云岩和泥页岩储层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砂体厚度大,物源主要来自于北部侯庄-王集、东部梨树凹-下二门和西部古城-毕店方向,砂岩储层有利区带主要分布于B402井区与B403井区;白云岩储层与天然碱的分布相一致,两者共同构成了区内同心环状岩性分布带,B101井~Y2井~Y4井区为白云岩储层发育有利区带;泥页岩储层纵向厚度大,横向分布较稳定,具较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
应用环空测试资料的流压段计算的油井各项参数,与压力恢复解释结果对比相对误差较小。对未出现径向流井试井解释,首次提出了稳定试井与不稳定试井联合解释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的试井解释的难题,打开了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试井解释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确定夹层稳定性垂向干扰试井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垂向干扰试井技术是确定垂向渗透率研究油层密封性的有效方法。针对大庆油田细分层注采的实际,研究高含水主力油层与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间的夹层的稳定性,采用同井层间(垂向)干扰试井方法求取夹层尖灭、天窗到测试井的距离。文中介绍了垂向干扰试井工艺原理及实现方式;并考虑圆盘尖灭和圆环天窗两种基本模型,建立相应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拉氏变换求得拉氏空间解。根据夹层尖灭、天窗情况下中、晚期近似解,给出确定夹层稳定性的同井层间干扰试井解释方法,编制解释软件,通过实例说明其应用。同井层间干扰试井技术研制成功,为大庆油田挖潜难采储层、细分开发层系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涠西南凹陷复杂储层试井解释问题大概划分为储层问题;流体问题;测试问题三大类。探索性提出了一些试井解释方法(低渗透试井、早期试井、PPD诊断曲线、SLPD诊断曲线以及Y函数),并总结归纳了目前涠西南凹陷复杂储层的试井解释方法(主要是针对探井、评价井),同时结合区域资料展开了复杂储层产能评价工作,应用试井解释结果及节点分析方法对该工作的有效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以X1井和X2井为例,介绍了一些探索性的试井解释方法和产能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2.
B3-1井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上的一口开发井,该井测试后试井解释渗透率比以往区域解释数据高得多。为了准确评价试油层特性,对该井进行了深入的试井分析,采用FAST软件对试井解释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将该井与临井试井成果进一步对照分析,证明该井储层特性与区域情况相符,解释结果是可信的。同时对B3-1井进行了产能预测,从而为今后海拉尔地区的深入勘探、开发储备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盛志超  陈晶 《海洋石油》2014,34(2):54-59
海上油气井由于测试时间短,利用常规试井解释方法往往难以较准确反映地层边界特征,而应用反褶积算法进行试井解释,基于叠加原理截取更长的压力生产史参与计算,能够得到更长时间的压力响应,从而获取更多的储层信息,为储层边界的识别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不稳定试井解释技术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完善.尝试利用东海有限的油气井测试资料利用反褶积方法进行解释和分析,并对其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对东海的勘探开发、对反褶积方法本身发展均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深气田单井动态描述研究方法,以传统解析试井解释结果为基础,结合静态地质研究成果及气井长期试采动态资料,应用数值试井方法,建立与火山岩储层形态、参数分布更贴近的地质模型,对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的开发动态特征实现全新的解读.该方法可较好地考虑储层的非均质性,是认识气藏开发生产条件下的储层动态参数,可靠预测气井未来生产动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济阳坳陷有着较为丰富泥页岩油气资源,泥页岩油气藏评价与常规油气层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如何快速而直观地识别泥页岩储集层是测井技术评价页岩油气藏的关键。通过对济阳坳陷油气藏不同储集空间类型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探索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判别泥页岩储集层测井响应模式,对今后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固井过程中地层压力系统复杂、油气活跃、钾盐钻井液与水泥浆相容性差、钻井液混油驱替困难、水泥石力学性能要求高等难题,开展了固井工作液及配套固井技术措施研究。采用具有洗油作用的功能型前置液,对含油钾盐钻井液的冲洗效率超过90%;针对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固井"四低一高"要求,采用具有静胶凝过渡时间为5 min、抗压强度大、弹性模量低等特点的防窜性能优良、水泥石力学性能突出的高强度韧性防窜水泥浆体系。落实"双扶"、"三扶"通井措施,采用纤维+稠钻井液裹砂携砂井眼清洁技术、虚泥饼清除技术,做好井眼准备工作,优化页岩油储层配套固井技术措施,形成了适用于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的固井工艺技术,该成果在现场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固井过程中地层压力系统复杂、油气活跃、钾盐钻井液与水泥浆相容性差、钻井液混油驱替困难、水泥石力学性能要求高等难题,开展了固井工作液及配套固井技术措施研究。采用具有洗油作用的功能型前置液,对含油钾盐钻井液的冲洗效率超过90%;针对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固井"四低一高"要求,采用具有静胶凝过渡时间为5 min、抗压强度大、弹性模量低等特点的防窜性能优良、水泥石力学性能突出的高强度韧性防窜水泥浆体系。落实"双扶"、"三扶"通井措施,采用纤维+稠钻井液裹砂携砂井眼清洁技术、虚泥饼清除技术,做好井眼准备工作,优化页岩油储层配套固井技术措施,形成了适用于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的固井工艺技术,该成果在现场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术界对页岩油的概念和分类还存在争议,其根源就是对其有效储层的岩性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储层是纯泥页岩,有人则认为是泥页岩系内的砂岩—粉砂岩夹层。存在争论的原因是对泥页岩储层的储集性和可动性存在质疑,因为传统上认为这些细粒岩性不具有储集空间,或即使有少量储集空间流体也不可动用。因此,弄清楚页岩油有效储层的岩性、对其储集空间深刻认识和精细刻画、研究页岩油储层的油气可动性及其下限都是目前业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鄂尔多斯盆地耿295井的长7段获得工业油流以后,为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际案例。利用低温吸附、高压压汞、CT扫描以及核磁共振等较为先进的研究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7段储层样品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与形貌以及流体可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该区长7段属于含有少量砂岩的页岩层系;尽管泥页岩的孔隙度和孔径都非常微小,但也具备一定的储集性和流体可动性;其流体可动性主要依赖于孔隙结构,而孔隙度对其影响较小。这为深入认识页岩油储层提供了依据,并对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关丽 《测井技术》2012,36(5):495-498
介绍了罗家地区泥页岩沉积环境与成藏特征。作为烃源岩和储集层的泥页岩是多种矿物组分的混合岩性体,其储集空间包括无机孔隙、有机孔隙和微裂缝,属于非常规特低渗透率-致密储层。利用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和岩心分析资料,定性判断泥页岩储层主要矿物成分、划分岩相类型。分岩相类型建立了岩石矿物组分百分含量解释模型。研究表明,纵横波速度比可以指示泥页岩层理、孔隙发育带及含油性特征。在罗家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勘探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呼图壁储气库测试资料受井间、边界以及其它因素干扰较为普遍,变井储和边界干扰问题突出。常规试井解释软件无法准确利用不稳定试井模型解释出准确的地层压力及储层渗流参数,测试时由于单井间压力差异大,部分井也出现压力上升的异常现象,不稳定试井解释困难。现研究了储气库试井资料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目前呼图壁储气库试井资料解释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利用Swift试井解释软件平台解释了部分存在干扰影响的实例井。与其它试井解释软件相比,Swift试井解释软件平台在呼图壁储气库资料解释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地解决压力及其导数曲线末端严重上翘或下坠的资料解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