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爱“告状”是低年级学生的共有特点,他们不管是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都喜欢告到老师这里来.只要老师点一下头,他(她)就心满意足了.我就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两个语文老师分别对我说了两句话,一句话让我下地狱,一句话让我上天堂。现在想来,老师的话可能是出于无意,然而却使我一会儿成为“好罐子”,一会儿成为“破罐子”,改变着我的兴趣爱好和命运方向。那时候,我少年气盛,喜欢看小说,还爱写一些七律绝句之类的古诗词,写起作文来也浮想联翩云遮雾罩,一心做着作家梦。记得教我们语文的是个30来岁的男老师,不知为何,他非常不欣赏我。现在想来,我可能无意间触犯了他的尊严。那时,我说话喜欢拽词,写作文喜欢堆砌华丽的词藻。所以,他常说我的作文“华而不实”、“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相似文献   

3.
我并不是一直喜欢写作。妈妈是老师,上一年级后,她就开始叫我写作文,每次我只写两三句话,她总是说不行,我便越来越讨厌作文。  相似文献   

4.
当了三年的“孩子王”,酸甜苦辣样样都品尝到了,品来品去,觉得酸也甜,苦也甜,辣也甜!不是么,在我们的教育下,孩子们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难道不是一种甜蜜吗?你喜欢他吗?小敏是一个大胆的孩子,她给我班的一个男同学写了两次“情书”,全班都知道了。我想这件事没有隐瞒的必要了,于是在班上我问她:“你喜欢他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我又说:“老师也喜欢他。”她抬起头很疑惑地看着我。我说:“你看,他学习好、品德好,爱帮助同学,真的很招人喜欢。你喜欢他什么?”她说:“他学习好。”我说:“你信不信咱们班还有好多同学都喜欢他。”…  相似文献   

5.
西西信箱     
眼看初中阶段就剩下最后一年了,我心中的小秘密也埋藏了两年,现在我好想把它说出来:从上初一的第一天起我就喜欢上了“她”,可是由于害怕被拒绝、害怕别人嘲笑,我一直没有告诉她,现在我要是再不告诉她,也许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强子,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爱一个人是激动人心的,爱一个人又不告诉“她”,就更激动人心了。我想这句话大概是对“单相思”最生动地表述了吧。因为爱去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因为爱的茫然而使自己辗转反侧。其实以我的经历来看,每一个人在这个年龄大概都会有这样类似的体验,爱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时间和地点错了,所以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正"我爱一切旧的东西——老朋友,旧时代,旧习惯,古书,陈酿;而且我相信,陶乐赛,你一定也承认我一向是很喜欢一位老妻。"这是高尔斯密的名剧《委曲求全》中那个守旧的老头儿哈德卡索先生说的话。他的夫人陶乐赛听了这句话,心里有一点高兴,这风流的老头子还是喜欢她,但是也不是没有一点愠意,因为这一句话的后半段说穿了她的老。这句话的前半段没有毛病,他个人有此癖好,  相似文献   

7.
巧用亲吻     
我班A小朋友不爱喝白开水,每逢让幼儿喝水时,她总是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家长送她到幼儿园来,每次都给她带着白糖或桔子粉,而常喝甜水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极为不利的。我和幼儿家长一起为她讲了许多道理,她总是固执地摇摇头。后来我想,每一个幼儿都喜欢被人爱,尤其喜欢老师和父母爱抚他、亲吻他。针对幼儿这一心理特点,我想了一个办法。一次在组织  相似文献   

8.
    
"我爱一切旧的东西——老朋友,旧时代,旧习惯,古书,陈酿;而且我相信,陶乐赛,你一定也承认我一向是很喜欢一位老妻。"这是高尔斯密的名剧《委曲求全》中那位守旧的老头儿哈德卡索先生说的话。他的夫人陶乐赛听了这句话,心里有一点高兴,这风流的老头子还是喜欢她,但是也不是没有一点愠意,因为这一句话的后半段说透了她的老。这句话的前半段没  相似文献   

9.
<正>"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从师生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下面的小故事不正是师爱的最好体现了吗?一根丝带的温暖上课整队时发现一只小手举得很高,定眼看去,是二(2)班的一名小女生,一边抽噎一边举着手呢,我走到她的身边,还没问她怎么回事,她已经迫不及待地带着哭音告诉我:"老师,他们都笑我。"我被她这句话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瞧,左边那个,就是马小宇的妹妹。”每次和马小红走路,总有人这样指指点点。唉,我倒成了电灯泡了。没办法,谁让她是我校鼎鼎有名的小作家的妹妹呢。人出了名样样都好。“什么,马小宇是你的亲哥哥?———那好,你就当语文科代表吧。”语文老师欣喜地说。更要命的是马小宇的作文还选入了我们的《课外作文》一书,马小红的名字就更班喻级晓了。作文竞赛,小红你参加;年级发言,小红你来吧;演讲比赛,小红你……真让人眼红。她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吃醋。一次老师很亲切很和气地和我讲了几句话,意思是让我中午去帮他检查课外作业。…  相似文献   

11.
一位作家一直为自己的孩子只喜欢读书却不爱写作而头疼。一次在他和几个文友鉴赏一篇佳作时.孩子突然插口:“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来.”作家立即鼓励:“我早就知道这一点,只要你每天坚持练笔。”这天晚上孩子还真的写出了一篇记叙文,尽管有很多缺点,水平一般偏下,作家还是给了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  相似文献   

12.
我校有一位秦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喜欢较真,认死理,不善变通,常常与共处一室的同事搞得不欢而散。为了能够让秦老师改掉这一缺点,我曾多次找他谈心,并好意地指出他的这一缺点,希望他能够改一改,从而使得办公室的同事关系和谐些。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秦老师的性格就是如此,因此收效甚微。说实话,这件事困扰了我好长一段时间,因为我也不太喜欢秦老师的这一性格特点,要知道,大家在一起工作,就  相似文献   

13.
一位作家一直为自己的孩子只喜欢读书却不爱写作而头疼.一次在他和几个文友鉴赏一篇佳作时,孩子突然插口:"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来."作家立即鼓励:"我早就知道这一点,只要你每天坚持练笔."这天晚上孩子还真的写出了一篇记叙文,尽管存在着很多的缺点,水平在一般偏下,作家还是给了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  相似文献   

14.
内心的命令     
一位失足青年回忆说:“教我的那位老师开始时对我挺好,说有缺点不怕,改了就好。只是因为有一次我又犯了错误,被学校知道了,我觉得以前曾当着老师面表过决心,没脸再上学,便在家里呆了一星期。这期间,我盼望老师能捎信让我去上学,但一直没人来找我。我就这样鬼混下去了。”从这位青年的诉说里不难看出,他的老师对他也曾倾注过爱,“有缺点不怕,改了就好”,就是从爱出发的一种鼓励。但是显而易见,这种爱是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看她生气。她一生气,我就高兴。”“在我眼里,她是我的对立面,我一辈子都会记住她。”这是小正的作文《我和语文老师》中的话。小正是我的学生,成绩中等,平时沉默寡言,逆反性强。他大概没有料到学校统改的试卷作文我会仔细阅读,就毫无顾忌地在作文中发泄对我的不满。从  相似文献   

16.
我和我的好朋友——《我爱写作文》相识已经两年了。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是在2009年的暑假,当时妈妈到邮局办事,我在邮局的柜台里发现了一本小学生作文杂志.立刻被她深深地吸引了:漂亮的封面、精彩的作文,色彩斑斓的图片.还有小静老师和闹闹的陪伴……我一下子喜欢上她.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后来,妈妈看我这么喜欢,干脆从邮局给我订了这本杂志。  相似文献   

17.
姓名:承承性别:男特长:体育优点:爱班集体、爱妈妈、尊重自己喜欢的老师缺点:争强好胜、爱攀比处理问题的方式:武力同学中的别称:老大我对他的戏称:猴王猴王现身一年级第一天,班里来了一个个子高高的、样子帅帅的小男孩。他一到校就主动帮助老师搬凳子,大方地招呼老师。对于这样的孩子,有哪个老师不喜欢呢?他就是承承。几周后,问题出现了。有孩子不断向我告状:承承打我,承承抢我的笔,承承不要我和其他同学玩……不少老师也屡次向我反映他上课不遵守纪律。不久,又有家长向我投诉他欺负小同  相似文献   

18.
金龟子最近总是快乐不起来,无数个烦恼像毛毛虫一样在她的心里滚来爬去:我的个子怎么这么矮呀,同桌都快比我高一个头了;老师光念泡泡龙的作文,我费了那么大的劲儿写的作文老师也不欣赏,我真失败;好朋友不知为什么也不理我了,好烦啊······看着金龟子这样,清风大侠的心情也非常不爽快。在他看来,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根本就不值得挂在心上。世界都不那么完美,何况我们这些小小的生命?“嗨,哥们,别愁了。你怎么不多想一想自己的优点呢?你聪明,善良,爱帮助别人,大家都很喜欢你。你有这么多的优点,还老为自己的那些缺点发愁,这不是自找没趣…  相似文献   

19.
吕祥根 《班主任》2012,(12):54-54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每次想起,都让我难以释怀。那是一节作文课,我布置的题目是《老师,我想对你说……》。批阅着那一篇篇稚嫩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一名教师的快乐和欣慰。然而,当我读完小丽的作文时,刚才的那股高兴劲儿顿时烟消云散了。她在作文中写道:老师,我想对您说,我不怎么喜欢您,也不敢接近您,甚至还有些怕您。因为您总不爱搭理我,冷落我,是不是因为我成绩不好?老师,您为什么总是喜欢  相似文献   

20.
我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不是个问题,因为作为一名教师,在大学里接受相关教育理念的时候,我们已经被告知:爱你的学生———爱都爱了,还能不喜欢吗?尽管没有爱与不爱的权利,但还可以在心里选择喜欢的市场分配份额。在一般人看来,老师总是以分数为衡量标准来区分自己的喜厌之情,其实不然。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可是情感很冷漠,老师上课的时候自己做自己的东西,看别的书籍,根本就不理会老师所讲的内容,自以为是,不把老师当回事。他认为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因为自己的天才,而并非老师的教育,并自恃成绩好,故意和老师唱对台戏,刁难老师,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