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CrMoWVNbTi系耐磨铁基堆焊合金的量化设计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嘉琦  何实  赵占良  陈奕峰 《焊接》2001,1(4):11-14
从硬度、抗裂性和耐磨性等试验着手,通过分析堆焊层的显微结构,明 确其合金化机理及形成条件,进而实现强化机构的量化设计、达到堆焊层显微结构的取利避害,解决高硬度和抗裂性之间的矛盾,并研制出综合性能优异的铁基耐磨堆焊合金。  相似文献   

2.
堆焊     
合金元素对铁基耐磨堆焊合金性能的影响;Fe-Cr-C系高碳高铬耐磨堆焊合金微观组织分析;WC/Mn13堆焊复合材料磨料磨损性能的研究;石油钻杆接头耐磨带堆焊材料的发展及应用;2.25Cr-1Mo堆焊工艺;手工电弧堆焊接头组织及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3.
堆焊     
《机械制造文摘》2008,(1):31-32
合金元素对铁基耐磨堆焊合金性能的影响;Fe-Cr-C系高碳高铬耐磨堆焊合金微观组织分析;WC/Mn13堆焊复合材料磨料磨损性能的研究;石油钻杆接头耐磨带堆焊材料的发展及应用;2.25Cr-1Mo堆焊工艺;手工电弧堆焊接头组织及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4.
合金元素对铁基耐磨堆焊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碳弧堆焊方法成功研制了一种耐磨料磨损铁基堆焊合金,该合金为多元复合强化合金,合金系为Cr-B-Ni-W-V.通过对比堆焊层的平均硬度、磨料磨损试验的磨损失重及微观组织的分析,研究了堆焊合金系统的耐磨料磨损性能.同时系统地讨论了合金元素Cr,B,Ni,W,V对堆焊层金属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了堆焊合金系统的最佳合金元素含量.结果表明,Cr元素的含量为24.5%~25.5%,B元素的含量为1.30%~1.40 %,W元素的含量为3.9%~4.2%,V元素的含量为3.0%~3.2%时,堆焊合金系的配比适当,堆焊层具有较好的硬度及耐磨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水泥、电力、冶金、矿山等行业立磨、辊压机、耐磨板等耐磨部件的耐磨损问题,对铁基硬面堆焊药芯焊丝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整药芯焊丝中碳、铬含量以及一种或多种强化合金元素种类与含量,制备了碳含量4%~6%,铬含量20%~35%,其他合金元素含量小于10%的铁基硬面堆焊合金,分析了堆焊合金显微组织和硬度,对合金中硬质碳化物面积百分比、碳化物尺寸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堆焊合金的耐磨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堆焊合金的主要组织为初生碳化物(Cr,Fe)7C3、共晶碳化物(Cr,Fe)7C3、残余奥氏体及少量其他碳化物;随合金中初生碳化物的增加,合金硬度和耐磨性增加,但碳化物过多时,硬度继续增加,耐磨性反而下降;适量合金元素Nb、Mo等的加入,在合金中以固溶体和细小弥散分布的硬质相的形式存在,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耐磨性。通过配方设计和应用试验,成功开发出6种硬面堆焊用药芯焊丝。  相似文献   

6.
Cr-B-Ni-W-V系堆焊合金的组织性能及耐磨机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碳弧堆焊方法,通过堆焊层中合金元素的设计,成功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抗磨料磨损条件下的堆焊合金,合金系统为Cr-B-Ni-W-V.该堆焊合金的抗磨料磨损性能很优异.系统地研究了Cr、B、W、V等合金元素提高堆焊层抗磨料磨损的能力及其对堆焊层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和耐磨机理,并最终确定了各合金元素的最佳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7.
Cr-B-W-V系铁基高温耐磨堆焊合金及耐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政军  季杰 《硬质合金》1997,14(4):234-239
通过高温硬度、高温磨损、高温金相试验,成功地研究出了铁基Cr-B-W-V系高温耐磨料磨损等离子弧堆焊合金,替代价格昂贵的镍基和钴基等离子弧堆焊合金。同时系统研究了合金元素对高温硬度、高温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及耐磨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焊条电弧焊堆焊技术,在Q235钢表面堆焊铁基、铁基和镍基复合粉末.研究添加自熔性合金粉末后堆焊层的性能状况.利用金相显微镜对堆焊层的金相组织进行了研究,通过硬度和磨损试验测试了堆焊层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添加铁基自熔性合金或铁镍混合自熔性合金粉末均提高了堆焊层的硬度,并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硬度和耐磨性也有相应的提高,且铁基和镍基复合自熔性粉末比铁基自熔性合金粉末强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CO_2气体保护焊堆焊方法,制备了含不同硼元素含量的Fe-2.2Nb-0.9Ni-1.0C-xB(x=0.5,1.5,2.5,3.5)铁基堆焊合金,利用OM,SEM,XRD等分析方法对堆焊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测试了堆焊合金的硬度及耐磨料磨损性能,分析了硼含量对堆焊合金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硼元素的增多,堆焊合金宏观硬度值逐渐升高并稳定在HRC 62左右,而耐磨料磨损性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硼含量为2.5%(质量分数)时,合金组织中开始析出Fe_2B相,其耐磨料磨损性能为最优;当硼含量达到3.5%(质量分数)时,堆焊合金的磨损机理开始由塑性变形引起的犁沟和切削机制转变为由断裂机制引起的过共晶Fe_2B相脱落。  相似文献   

10.
中高锰钢耐磨堆焊层的自强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锰钢堆焊可焊性差的问题,利用接触疲劳试验分析了Mn元素在Fe-Mn合金中的作用.阐述了中高锰钢耐磨堆焊层的自强化机理.高锰钢的自强化以加工硬化为主,而中锰钢的自强化以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强化为主.这种特殊的强化机制能够显著提高堆焊层的使用寿命.通过相变热力学分析,对获得中锰钢堆焊层成分的方法进行了设计.利用动载磨料磨损试验验证了中高锰钢的自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
对马氏体不锈钢堆焊硬而合金进行了氮合金化,研究了其组织和耐高温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氮合金化马氏体不锈钢堆焊层显微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铌、钛的复合碳氮化物;堆焊马氏体不锈钢硬面合金与碳钢的高温金属间磨损,为碳钢表面高温下形成的氧化皮,粘着于堆焊马氏体不锈钢硬面合金表面,导致堆焊马氏体不锈钢硬面合金产生磨粒磨损.氮合金化堆焊...  相似文献   

12.
马氏体不锈钢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耐磨损性能以及一定的耐腐蚀性能。研制了一种马氏体不锈钢耐磨焊条,在低碳钢Q235上进行堆焊试验,分析堆焊接头的组织转变,并研究堆焊合金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该焊条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堆焊层金属与母材结合良好,未出现裂纹等缺陷;堆焊层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碳氮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碳氮化物沿马氏体基体和晶界析出,呈弥散分布,起到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作用;与母材相比,堆焊层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损性能明显提高,其磨损机制主要为显微切削和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3.
侯清宇  胡小红 《热处理》2008,23(4):42-46
采用等离子堆焊在Q235钢试样表面制备了含有0.5%Cu的铁基合金(Fe320)层。研究了500℃时效35h处理对等离子堆焊的含0.5%Cu的铁基合金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时效处理的堆焊层是由α-Fe、M7C3和M23C6等物相构成,具有亚共晶组织特征,低碳板条马氏体存在于堆焊层中。经500℃时效35h以后,ε-Cu相从基体马氏体中析出,并且富铬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时效导致的富铬化合物相的增加和ε-Cu相的析出是堆焊层耐磨性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硼对等离子熔覆高硼铁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等离子弧熔覆技术在20g钢表面堆焊Fe-Cr-B-C系的铁基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洛氏硬度计及湿砂磨损试验机等试验设备进行检测、试验,研究不同硼加入量对熔覆层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熔覆层显微组织由过饱和α-Fe枝晶固溶体、枝晶间硼化物共晶组织以及碳化物等组成;熔覆层中硬质相主要有Cr2B,CrB2,Fe2B,Cr7C3,B4C等;随着硼含量的增加,硼化物明显增多,当硼添加量为5%时熔覆层的硬度及耐磨性达到最佳,其硬度值为66.1 HRC,磨损量仅为0.383 g;继续增加硼的添加量,熔覆层的耐磨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钒对铁基碳化钨耐磨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炜  黄智泉  张海燕  杨威 《焊接学报》2019,40(6):131-136
在自研制的碳化钨管状药芯焊条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钒元素(0%~3%)并制备堆焊合金,通过SEM,XRD,EDS等研究分析手段,研究不同钒含量对碳化钨耐磨层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钒含量与堆焊层中碳化钨颗粒的溶解程度密切相关,钒优先将碳化钨颗粒分解出的碳原子以碳化钒形式固定,从而抑制了碳化钨颗粒的分解,钒元素含量决定了碳化钨溶解的强弱,含有2%钒元素的堆焊层中生成适量碳化钒有效抑制了碳化钨的溶解.钒元素的加入还能强化碳化钨堆焊层基体金属的硬度,降低堆焊层中碳化钨颗粒剥落的风险,有效提高了堆焊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6.
超高硬度堆焊材料的硬度及耐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堆敷合金系统中添加多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或随后的回火过程中以弥散碳化物形式析出。弥散碳化物的析出既可以在强化堆敷金属的同时,提高堆敷层抗磨损的能力,又可以降低基体组织中的碳含量,增加基体的韧性。利用上述思想,以C、Cr、Mo、W、V作为基础合金系统,采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方法设计试验方案,建立了超高硬度堆敷金属的硬度、耐磨性与合金元素间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药芯焊丝中合金元素对堆敷金属硬度及耐磨性的定量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1Cr13NbTi不锈钢堆焊材料氮合金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氮代替部分碳,通过铌、钛固氮形成氮合金化1Cr13NbTi堆焊合金,深入分析了碳氮化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耐磨粒磨损性能试验,研究了碳氮化物对堆焊合金耐磨粒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焊合金中的碳氮化物为分布在晶界和晶内的MX(M=Nb,Ti;X=C,N)复合型碳氮化物.焊态和热处理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数量和尺寸,初生的碳氮化物在焊缝凝固过程中形成并具有较大尺寸,数量较小;大量的细小二次碳氮析出物能在热处理后大量弥散析出,对基体产生明显的沉淀强化作用,在增强堆焊合金硬度减小磨粒锲入深度的同时有效阻碍磨粒的切削,从而获得高的耐磨粒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8.
超硬质相在高温磨损中的行为及抗磨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高温硬度、高温磨损试验,研究了铁基Cr-Mo-W-V-Nb系高温耐磨料磨损等离子弧粉末堆焊合金,可以替代价格昂贵的镍基和然基等离子弧堆焊合金。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合金元素及其硬质相在高温磨损中的行为及堆焊合金抗磨性。即Cr7C3「(Cr,Fe)7C3」、CreC「(Cr,Fe)3C」、WC、W2C、NbC、Vc硬质相对堆焊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硬质相的形态、数据和大小不同对堆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具有冲击磨粒磨损工况条件,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奥氏体堆焊材料EKCM50。该堆焊材料为Fe-Mn-Cr-Mo-V合金系,通过耐磨性对比试验分析,堆焊合金耐磨性能优于D256焊接材料。经过加工硬化冲击试验,EKCM50焊接材料堆焊层硬度由32HRC升高到45HRC,经过冲击磨损试验,40min后,试验材料堆焊磨损失重几乎不变。通过对该材料的加工硬化和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此种奥氏体材料的加工硬化及耐磨机理,以及加入的合金元素对该焊接材料的耐磨性及耐磨机理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Fe-Cr-C-B-Nb堆焊合金的显微组织和耐磨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明弧自保护法制备Fe-Cr-C-B-Nb系耐磨堆焊合金,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分析堆焊层中的物相组成,探究熔池中硬质相析出顺序,研究B和Nb元素含量对其显微组织和耐磨性影响. 结果表明,制备的堆焊合金显微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M23(C,B)6+NbC,NbC先于M23(C,B)6生成. 当堆焊层中B元素含量为0.21%,Nb元素含量为1.44%时,可以使堆焊合金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洛氏硬度可达69 HRC±1.5 HRC,磨损量为0.037 6 g. 过量的B元素不利于NbC析出,而使Nb元素固溶强化硼化物和基体. 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M23(C,B)6和NbC两种硬质相显著改善了Fe-Cr-C-B-Nb系堆焊合金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