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前国家太阳能辐射观测气象站较少,光伏选址的区域周边缺少辐射观测资料,部分区域甚至缺乏日照观测资料,在进行光伏电站前期评估时,缺乏进行太阳辐射量的推算、光伏系统的设计、系统配置及发电量计算的依据。采用中尺度数值预报WRF模式进行光伏电站场址区域太阳能总辐射数值模拟试验,输出的逐时辐射和温度资料为光伏电站选址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对光伏发电工程的前期评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缺乏实测太阳辐射量的情况下精准评估光伏潜力,更好地规划和开发利用太阳辐射气候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地面观测资料的太阳辐射量计算方法.根据气候学原理,利用与太阳辐射相关的周边地面台站日照百分率和实测日太阳总辐射等观测数据,建立间接估算到达地面的月太阳总辐射量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天气下对黑龙江省谟河县1997年3月1日至12日太阳辐射、大气臭氧和气象要素等观测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实际天气条件下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观测值吻合得较好。由北京、广州和漠河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计算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与计算问题,在分析传统方法误差产生和精度不高原因基础上,通过引入具有方位角的倾斜面太阳辐照量,分析目标电站得到的包含弱光损失、温度损失等9个因素的系统设计综合效率系数,提出一种新型分布式光伏电站预测发电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到电站的月总或年总预测发电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能够更为准确计算出目标电站的预测发电量,提高了预测精度。在设计电站预研、投资回报估算和智能运维系统的故障诊断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BSRN3000型辐射观测系统对呼和浩特市的太阳能辐射资源进行观测,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及统计分析,得到呼浩特市一年中太阳辐射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分析各辐射之间的关系以及总辐射与其他天文因素的关系,文章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影响辐射的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云量和环境湿度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两个主要因素。文章还分别对实测总辐射值与理论总辐射值、实测总辐射值与卫星总辐射值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均较高,验证了BSRN3000型辐射观测系统所测数据的可靠性,为下一步的太阳能资源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金昌地区全天空成像仪(TSI-880)观测资料,进行地基云图还原,并根据样本统计分析得到合理的红蓝比阈值(0.84)来区分云和晴空,构建批量云图还原与云量计算自动化系统。结合该地区光伏电站辐射观测站的太阳辐射资料,将系统计算的云量(修正云量)和TSI自行分析结果(原始云量)分别与太阳辐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原始云量与太阳辐射衰减相关系数为0.3,修正云量与太阳辐射衰减相关系数为0.88,具有更好的相关性。这对于太阳辐射临近预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320m气象塔太阳辐射梯度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利用北京320m气象塔进行太阳辐射梯度测量的仪器装置和初步观测结果。实验表明,自行设计制造的太阳辐射自动观测系统(包括自动太阳跟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运行可靠,可满足观测要求。初步实验观测结果表明,地面与320m高度之间的辐射衰减明显,在极晴好天气下太阳直接辐射在中午时段相差仅。10W/m^2左右,而在近地面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其相对差值最大可达140W/m^2左右。在晴好天气下总紫外辐射高空与地面相对差值很小;在大气能见度差时总紫外辐射值减少,但是高空与地面的差值相对加大。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空调系统的全年或季节能耗分析和太阳能系统的设计分析,需要已知太阳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我国大多数地区只有总辐射观测,没有直接辐射或散射辐射观测,因此需要有一种散射辐射的估算方法。根据全国8个典型城市的实测数据.分析了日散射辐射和日总辐射与日照时长的关系,分别建立了日散射月均值的多项式拟合模型。经过郑州地区数据的检验认为,模型有很好的拟合性能,该模型可以作为通用模型。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2017,(9)
研究"互联网+"与光伏电站集中运维融合的关键技术,通过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在光伏发电集团光伏电站集中运维系统的架构及智能辅助决策、故障定位、移动巡检等功能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光伏电站运维管理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系统在宁夏某光伏发电集团的运行,达到了降低光伏电站的运维成本、提高电站发电效率、提升集团的运营管理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金塔绿洲的辐射平衡特征和地表能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2005年5月23日~7月8日在甘肃省金塔绿洲开展的"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实验"所取得的资料,分析了金塔绿洲不同天气条件的辐射平衡、地表能量收支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规律,并将研究时段内各量的平均值与晴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辐射平衡和地表能量平衡各分量昼间变化差别较大,夜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壤温度随净辐射能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变小;观测期间辐射平衡、地表能量和土壤温度平均的变化形态与晴天比较接近,云和降水的扰动削弱了除潜热通量外的其它量.  相似文献   

11.
大型光伏电站的运维是其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为了保证光伏电站的系统效率,提高电站发电量,应针对电站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运维方案。1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光伏电站的系统效率是衡量系统运行情况最直接的标准,在太阳辐照资源确定的情况下,系统效率决定了一个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在进行光伏电站设计时,都要对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进行仿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2014,(8):31-33
<正>1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的定义华为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是将电站作为面向客户可交付的产品,从电站建设到运维全流程进行优化和创新,将数字信息技术与光伏技术进行跨界融合,实现在初始投资不增加的前提下,降低初始投资、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系统发电量、增加投资回报率的目的。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相比传统的以集中式大机为代表的电站解决方案,在设计理念上有3点显著差异。1)数字化光伏电站。首先是对现有的光伏发电部分进行智能化改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光伏发电已成为该省实现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和减少碳排放的重要举措。基于Meteomorm和SolarGIS数据库,对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拟建的娜姑光伏电站所在区域的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计算能够反映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度和太阳直接辐射状况的量化指标,评估了该光伏电站建设地的气候适宜性;然后利用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软件,结合电站所在地的实际地形,对该电站光伏阵列的布置方式进行了优化,并预测了电站的发电量。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Meteomorm和SolarGIS数据库分别计算得到的月均水平面太阳辐射量及月均水平面太阳散射辐射量的变化趋势和数值基本接近;2)根据SolarGIS数据库计算得到的娜姑光伏电站建设区域的年总水平面太阳辐射量、月均法向太阳直接辐射量和年总水平面太阳散射辐射量分别为1655.9、1361.8和755.0 kWh/m2;3)娜姑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151.2 MW时,预计其25年的总发电量为5499833.0 MWh,年均发电量为219993.3 MWh,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为1454.9 h。该研究可为娜姑光伏电站...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资源评估是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针对我国现行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标准以长期观测数据为稳定性分析对象,无法满足电力行业对太阳能资源变化特性的实际要求,提出一种太阳能资源日变化分析方法,并以北京地区为例,首先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太阳能资源变化特征,再结合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相关规定,利用太阳辐射日变化分析参数K′分析了晴天、多云、阴雨等典型天气条件和连续30d的太阳能总辐射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太阳能资源日变化分析方法能够反映1d中太阳能资源的稳定程度,对光伏发电的规划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的太阳辐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周晋  晏刚  吴业正 《太阳能学报》2005,26(5):712-716
根据北京市1958年-2000年的太阳辐射和日照时间的日值数据资料,对北京市的年太阳辐射历年平均 值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北京市太阳辐射量的长期变化;研究了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散射辐射 与总辐射之间的关系,分别得到了估算太阳总辐射和散射辐射的经验公式,研究中对所得到的经验公式进行了 误差统计,结果表明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微观尺度光伏电站选址时,需评价太阳能资源,通常采用经验公式和日照时数来推算太阳总辐射情况,而山区地形复杂,地形遮蔽是影响气象站日照时数的重要因素。基于空间分辨率较高的DEM数据,提出一种借助GIS软件3D分析工具集的快速计算遮蔽角方法,并以鄂西山区巴东、鹤峰、神农架三地为例,在得到各气象站的地形遮蔽角后,通过模型计算了地形遮挡导致的理论日照遮蔽率和考虑天气条件的实际日照遮蔽率,从而订正了复杂地形下气象站的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结果表明,实际天气条件下,地形遮蔽订正后巴东、鹤峰、神农架年总辐射分别增加了145.2、92.2、415.0 MJ/m2,可见所提方法提高了山区太阳能资源评价的准确率,可为光伏扶贫决策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于瑛  陈笑  贾晓宇  杨柳 《太阳能学报》2022,43(8):157-163
通过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提出以太阳高度角、季节和天气(晴空指数)作为数据划分依据的分组模型建立方法。以拉萨和西安地区的逐时气象数据和辐射数据为例,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太阳高度角、季节和天气类型的逐时总辐射分组模型。该研究揭示分组模型误差变化的规律,并将其估算误差与AllData模型比较。结果显示,相较于AllData模型,分组模型的估算误差均有降低。其中,天气分组模型误差最小,且西安的天气分组模型结果优于拉萨。西安天气分组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相较AllData模型结果分别下降3.96%和4.18%。研究结果表明分组模型能够降低逐时总辐射估算误差,可为估算逐时总辐射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太阳紫外总辐射的统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广州地区太阳辐射和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获得了到达地面太阳紫外辐射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观测值吻合得较好。用同一方法对北京地区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总辐射也进行了计算,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结合光伏电站的生产运行管理特点,在太阳能资源指标、电量指标、能耗指标和设备运行水平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太阳能资源指标与电量指标对比分析和能耗指标分析2条敏捷的电站运行数据分析流程。该流程能够快捷、专业地分析电站生产运行数据,使电站管理和运维人员迅速找到影响发电量的关键因素,及时排除电站设备故障和患隐,保障光伏电站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8个典型城市日太阳总辐射实际观测月均值的分析,得到了较为近似的日太阳总辐射月均值模型,并用该模型对郑州地区的数据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为中国太阳能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