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志坤  郭睿  王超  许尧 《河南科学》2019,37(12):2018-2024
为提高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长2段有利区域预测精度,结合该区域目前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测井资料较为丰富,利用岩心分析及测井成果,分别从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四个方面分析了长2段储层的特点.结果表明,长2段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油气的富集受储层岩性和物性的影响.选取声波时差、岩心分析等资料建立岩心、物性、含油性测井解释模型,并将测井解释孔隙度、渗透率与岩心分析对比,解释成果吻合度较好,即建立的模型能适用于长2段分析.最后确定长2段储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物性下限孔隙度为12%,电性下限电阻率为12Ω·m,渗透率为1×10~(-3)μm~2,声波时差为243μs/m.  相似文献   

2.
在重力流成因的湖泊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环境下,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永二段储层呈现砂岩相变快、物性变化大、地层水矿化度高、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低阻油气层、高阻水层普遍存在,导致研究区流体性质的识别难度加大,易造成油气水层在测井解释上的误判。为了能够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采用交会图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研究区岩性进行精细识别,符合率均达到了90%以上。通过分析本区储层四性关系,结合相渗资料,建立了泥质含量、物性、束缚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在分析地层水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常规测井结合阵列感应测井、饱和度图版法识别流体的方法,较为准确的识别研究区油气水层,综合显示:油气层含油饱和度下限为30%,电阻率综合识别参数下限为8Ω·m,声波时差大于235μs/m;油气水层含油饱和度下限为40%,电阻率综合识别参数下限为23Ω·m,声波时差大于229μs/m;油水层含油饱和度下限为50%,电阻率综合识别参数下限为40Ω·m,声波时差大于240μs/m。解释结果与试油结论高度一致,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钻井岩心、录井、测井、试气及分析测试等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中部地区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第一段储层"四性"关系并确定有效下限.结果表明:盒一段储层岩性以粗-中粒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型为主,部分地区发育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性影响物性,物性控制含气性,电性对岩性、物性和含气性的差异及变化有明显不同的反应.建立了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确定了盒一段有效储层下限标准分别为:有效厚度>7 m、孔隙度>5%、渗透率>0.2×10-3μm2、声波时差>228μs/m、深侧向电阻率>12Ω·m、泥质含量(质量分数)<15%、含气饱和度>50%.  相似文献   

4.
针对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四性”关系复杂使得气水层识别难度大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解家堡区块山西组为例,通过薄片、试气、岩心以及测井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比分析,研究储层四性关系并确定有效下限。结果表明:山西组储层岩性以中细粒岩屑砂岩为主,属于致密储层,储层的岩性与物性、含气性,电性有较好的响应。建立了测井解释模型,确定了山1段与山2段孔隙度下限值均为5%;山1段渗透率下限值为0.07×10-3μm2,山2段渗透率下限值为0.06×10-3μm2;山1段含气饱和度下限值为39%,山2段含气饱和度下限值为47%;山1段与山2段深感应电阻率下限值均为12Ω·m;山1段声波时差下限值为65μs/ft(1 ft=30.48 cm),山2段声波时差下限值为67μs/ft。山西组储层电性复杂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黏土矿物与岩石矿物、孔隙流体4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A地区长8储层测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A地区长8储层测井解释标准.方法 对A地区长8储层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校正、分析.结果 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适合本区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解释方法 .同时,在结合试油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统计分析,确定出了该区的油水层电性识别标准及有效厚度下限值.孔隙度的下限为7%,渗透率的下限为0.1×10-3μm2,声波时差下限为211 μs/m,有效厚度的起算值为0.4 m.结论 A地区长8储层四性关系较明显,钾长石含量少和地层水矿化度低是自然电位对岩性分辨能力差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何家集地区长4+5和长6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的分流河道骨架砂体是主要储集体。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中-细砂岩,碎屑组分平均含量长石60.8%,石英22.0%,岩屑17.2%,胶结物主要为硅质、长石质和绿泥石膜,其次含水云母和铁方解石。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是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等,研究区大孔-细喉型和中孔-微细喉型最为发育,成为油气储集的主要空间。含油层段为物性较好的中-细砂岩,通常孔隙度大于10%,渗透率大于0.5×10^-3μm^2,为油水同层或含油水层,录井油气显示为油斑或油迹。电测曲线表现为自然电位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声波时差中-高值,电阻率为中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第一段(简称"盒一段")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测井识别与评价难度大的问题,以沉积相、储层岩性等为基础,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盒一段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气性(简称"四性")关系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中子等电性资料建立起泥质含量、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型,同时,利用图版交会法确定了储层有效物性下限和电性的有效下限分别为:孔隙度为4.5%,渗透率为0.201×10~(-3)μm~2,电阻率为20Ω·m,声波时差为198μs/m,含气饱和度为50%;有效上限为:密度为2.55g/cm~3,泥质的质量分数为12%。确定了定北地区盒一段气层分类标准,认为成岩作用影响着储层发育进而影响着优质气层的规模。  相似文献   

8.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测录井、试油等资料,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测试、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岩储层特征、油气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总结油气富集规律。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岩储层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以细砂岩为主,主要发育中高孔低渗特低渗透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孔隙为主,次生孔隙较发育;压实作用中等,碳酸盐胶结为主,硅质胶结较发育,长石溶蚀最为常见。储层含油性与物性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而是受埋深、地层压力和储层物性的综合控制。平面上油层围绕生烃中心和油源断层呈环带式分布,地层压力高值区与油源断层发育区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场所。油气富集受烃源岩与储层的空间配置和烃源岩热演化与储层物性演化时间上的配置决定,不同埋深浅部储层不含油,深部储层易含油;相同埋深低物性储层不含油,高物性储层易含油;断层和地层超压发育区储层易含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该区长4+5、长6油层组岩心、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的研究分析,明确该区长4+5、长6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间的关系,建立其测井解释储层参数模型。为提高油、气、水层测井解释的符合率奠定基础,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评价和增储增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L区块盒8储层水平井开发地质下限,寻找适合水平井高效开发有利区,采用经济极限产量法,利用水平井单井投资成本、气井产气量等参数,对研究区水平井进行经济评价,并与致密砂岩储层实际地质特征相结合,建立适合鄂尔多斯盆地L区块水平井有效开发的储层厚度、物性、含气性和电性下限标准,为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高效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经济极限渗透率为0.28×10~(-3)μm~2,经济极限孔隙度为8.85%,含气饱和度下限为53.4%,声波时差下限为230μs/m,电阻率下限为29.5Ω·m,密度下限为2.55 g/cm~3,泥质含量下限为14%。  相似文献   

11.
魏延平  张鸣  任艳峰 《科技资讯》2012,(27):117-118
本文通过区内10口探井岩心、测井资料、试油试采及化验分析等资料,对子洲油田武家湾区长6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之间的关系(四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研究区的油水层识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岩心观测,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王庄地区延长组长2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其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王庄地区延长组长2储集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颗粒间以点-线接触或线接触为主,胶结类型主要有薄膜-孔隙式胶结、孔隙-薄膜式胶结;砂岩的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分选较好,磨圆以次棱角状为主;储层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溶孔为主;长2砂岩孔隙结构属大孔中-细喉型。长6油层组所经历的成岩作用较复杂,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研究区长2储层物性受控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微裂缝。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油泉子油田中孔低渗型藻灰岩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泉子油田油砂山组地层岩性复杂,呈薄层状分布,属中孔隙低渗透储层,油水分异差,油水关系复杂.在测井响应中,相对低电阻率油层和相对高电阻率水层普遍存在,影响了对油、水层的识别.对测井响应特征与岩性、粒度、孔隙特征和地层水矿化度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岩性、粒度、孔隙结构、地层水矿化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复杂性.在常规分析基础上,应用反映储层物性特征的声波时差与电阻率比值编制交会图,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油、水层.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9致密砂岩储层地质特征复杂,低阻油层与常规油层、高阻水层与常规水层共存,导致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差异性微弱,流体识别精度极低。该研究根据储层地质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特征,优选能够有效放大或突出流体性质差异性的测井参数,利用视自然电位-实测自然电位和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重叠图法、声波时差、电阻率、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自然伽马和组合参数(RILD×Δt×Cw)交会图法及Archie公式法综合识别和校验流体性质。研究表明,重叠图法能初步识别常规油、油水层和水层或干层,交会图法能进一步识别低阻油层和高阻水层,Archie公式法能通过计算含油饱和度定量识别流体性质。这种定性和定量综合识别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常规油层、低阻油层,常规水层、高阻水层和高伽马砂岩的水层,研究思路和方法有效可行,预测结果可以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储层的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Z区块长4+5发育陆相致密油储层,致密油藏有效储层下限参数评价对甜点预测及油藏注水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运用该区长4+5大量岩性、物性资料、测井资料、压汞等资料,建立了致密油储层有效孔隙度解释方法,确定了适用于Z区块长4+5油层评价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下限标准.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其...  相似文献   

16.
南堡油田3号构造带地处滩海,具有高盐富钾的地质特点且基本为盐水泥浆基液钻井,增加了储层评价的难度.在测井资料标准化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测井、录井、薄片和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古近系储层开展储层特征和四性关系研究,建立了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气性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古近系属于中低孔中渗储层,岩性以中砂岩、不等粒砂岩和砂砾岩为主.随岩性由细变粗,储层物性变好,含油级别变高.孔隙度与渗透率呈指数相关,与声波时差呈较简单线性关系.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是研究区开展测井解释和储层评价的有效前提,可为下一步油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声波反演技术识别储层流体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是测井解释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钻井过程中,储层所含流体性质一般在录井岩屑或钻井取心中能够直接定性识别,但录井岩屑和岩心受到井内泥浆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准确评价.有些测井技术,例如核磁共振成像测井,可以直接测量储层流体性质,但由于费用问题,不可能对所有井进行核磁共振测井.为此,本文研究如何利用常规声波测井方法进行流体性质识别.首先建立流体识别模型,根据模型把声波时差反演成电阻率值,再用反演电阻率和实测电阻率进行比较.当实测电阻率大于反演电阻率时,储层为气层;当实测电阻率小于反演电阻率时,储层为水层;气水同层和含气水层介于气层和水层之间,可根据实测电阻率和反演电阻率的差值大小来判别.实例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孔隙度较高的储层,孔隙度越大,流体判别的准确性越高.对低孔裂缝性储层及储层物性较差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储层四性关系是油水层解释和储层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收集南泥湾油田的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和试油生产等资料,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对南泥湾油田长6储层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合测井曲线与岩心分析数据识别出高伽马砂岩和富碳酸盐砂岩,利用重叠图的方法快速识别出油、水层,利用交会图技术区分出常规油、水和干层,特别是区分出高阻水层和低阻油层。  相似文献   

19.
自来屯油田储层含油性测井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沧县自来屯油田储层主要为细砂岩、粉细砂岩,粒度细,泥质含量高,以阿尔奇公式为基础的电阻率测井解释结果与储层实际含油性差别较大.作者以岩心资料、试油试采资料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储层含油性与测井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作为测井解释综合评价储层含油性的解释模型,取得了符合该区储层含油性情况的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特征,为寻找有利储层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大量岩心、测井、物性数据和沉积相资料,并通过薄片鉴定、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分析了古近系万昌组储层岩石的电性-物性-含油性的关系和储层砂体分布特征,探讨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声波时差与孔隙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油层比油气层、气层、水层要求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物性下限高,万昌组的砂体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南2个方向。水下扇的中扇储层相对较好,主要为中孔中、低渗;外扇储层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物性较差。万二、万三段物性最好,主要为中孔中渗;万一段储层物性次之,以中低孔、中低渗为主。储层的控制因素有埋深、粒度及分选性、沉积微相类型、成岩作用等。万昌组储层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并且万二段和水下扇的中扇物性最好,是最有利的储集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