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用于油脂改性的1,3-定向脂肪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微生物1,3-定向脂肪酶催化油脂定向酯交换的性质、应用及1,3-定向脂肪酶产生菌的选育作了较详尽的综述,简要介绍了当前脂肪酶的纯化和固定化技术,酶生物技术的引入将为油脂工业展现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脂肪酶在食用油脂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苏喜 《中国油脂》1999,24(3):34-36
脂肪酶按其对底物的特异性不同可分为非特异性酶、1,3—定向酶和脂肪酸特异性酶,在食用油脂工业上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是1,3—定向脂肪酶。介绍了脂肪酶(主要是1,3—定向脂肪酶)在油脂水解、酯交换和生物精炼三个方面的应用原理、特点及实例,从而展示出了脂肪酶催化技术在食用油脂工业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非水相脂肪酶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许多微生物酶在非水相中的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成为国际上非常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脂肪酶(甘油酯水解酶,EC3.1.1.3)是能在异相系统中即在油-水的界面上起催化作用的酶,具有宽广的底物专一性,可以催化甘油酯、酯、硫酯键、酰胺键等的水解。在非水相中完成酯化、交换酯化及转酯等反应。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脂肪酶在非水相中催化反应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油脂消费状状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表明,中国七省市城市居民膳食中食用油脂的消费1990年均未过量,均无期望膳食模式(DDP)扣分;而到1992年,北京、河北、黑龙江、宁夏、浙江、广东、四川省城市居民食用油脂的DDP扣分分别为4-7、3-7、7-8、1-3、1-3、6-5、4-8。与1990年相比,1995年中国七省市城市居民膳食中人均食用油脂的年消费量变化如下:河北从7-6公斤增加到11公斤,增加了3-4公斤,黑龙江从9-9公斤增加到12公斤增加了2-1公斤,广东、四川、浙江均持平,宁夏从…  相似文献   

5.
脂肪酶解聚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能很容易被脂肪酶解聚。当壳聚糖乳酸盐溶液与脂肪酶在25℃下作用10min后,其溶液粘度被降低到初始值的35%,分子量从约700kDa减少到13kDa(还原糖滴定法测定)。脂肪酶浓度在4.5×10-3~9×10-1g/L范围内,解聚初速度与酶浓度成对数线性关系。N-羧甲基壳聚糖比壳聚糖更容易被脂肪酶解聚。  相似文献   

6.
非溶剂系统中茶油酶促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油是中国的特有油脂资源,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类似于橄榄油。选用1,3专一性脂肪酶对茶油改性制类可可脂作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在非溶剂系统中研究了影响茶油改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以茶油为原料油进行酶促改性制类可可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无溶剂状态下,1,3专一性脂肪酶催化乌桕皮油酯交换反应制取类可可脂的工艺,确定了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减压蒸馏,乙醇结晶分提分离纯化了酯交换后的油脂,并应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了类可可脂产品的甘油三脂结构,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扩大开发南方人工速生杉木间伐材的市场,我们就其在定向结构刨花板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实验表明,南方杉木间伐材在定向刨花板生产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产品指标达加拿大质量指标CAN3-0437-M85的定向二级板要求。  相似文献   

9.
世界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发展现状与展望东北林业大学李凯夫,梁淑梅随着全球可利用的木材资源日趋减少,木质人造板日益受到重视,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定向刨花板、华夫板等木质人造板1991年产量已达到1.23亿m3,其中胶合板占39%,刨花板占40%,...  相似文献   

10.
生物油脂的酶催化水解及其脂肪酸乙酯的浓缩分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脂肪酶来水解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微生物油脂和乙酯的制备,生物油脂的有较高含量的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亚油酸,并对生物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的浓缩、分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γ-亚麻酸及其主要的生理功能陈文麟(武汉食品工业学院)1前言随着油脂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进展,近些年来对构成油脂(甘油三脂肪酸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之生理功能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本文主要介绍近来人们很感兴趣的Y一亚麻酸(简写为γ-18:3)及其已经...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酶油脂水解技术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着重介绍了脂肪酶油脂水解,固定化脂肪酸和脂肪酶水溶液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菌丝体老化对被孢霉菌产生花生四烯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报道了花生四烯酸生产菌被孢霉菌菌丝体老化对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时间的菌丝(3d-7d),在室温下老化15d菌丝体中总脂含量由18%-30%上升至36%-41%;菌丝体中AA含量由1.1% ̄2.6%上升至2.6%-3.7%,但菌丝体油脂中AA含量在老化过程中没有显著变化。不同老化温度对菌丝体中A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茶油酶促改性一步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中国南方几省茶油有一定产量,而国外茶油产量极小,基本上没有市场。利用茶油的特殊结构进行酶促改性制类可可脂很少见有报道。选择1,3位定向脂肪酶,在茶油、硬脂酸、软脂酸混合非水溶剂(己烷)体系中进行一步酯交换反应,最终制出了类似可可脂结构和组成的代用品。本研究主要对茶油酶促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胞外微生物脂肪酶可用作油脂酯交换的催化剂。用定向脂肪酶获得的产品是化学酯交换方法所不能得到的。其中一些产品可用于抽脂工业。用把酶涂敷于无机载体材料的方法制备酯交换催化剂。批量酯交换时,添入少量的水激活催化剂,然后与溶解  相似文献   

16.
翁新楚  段杉 《中国油脂》1996,21(1):42-44
从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在三氯化铁溶液中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了3,3',5,5'-四叔丁基芪-4,4'-醌(化合物C)。对其反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了化合物C对油脂的自动氧化只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在三氯化铁溶液中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了3,3',5,5'-四叔丁基芪-4,4'-醌(化合物C)。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化合物C对油脂的自动氧化只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富含油脂的绵羊皮粉为底物,研究了脂肪酶对皮内油脂的催化水解特性及脂肪酶脱脂效果。结果表明,脂肪酶对皮粉内油脂的催化水解作用受到其产物脂肪酸的抑制;当脂肪酶水解皮内油脂生成的脂肪酸的浓度达到1500μmol/g油脂时,对脂肪酶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脂肪酸浓度达到2500μmol/g油脂时,脂肪酶的作用几乎被完全抑制,皮内油脂的最大水解度为70%左右。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的单独脂肪酶处理并不能去除皮内的油脂类物质,脂肪酶处理后用适当的碱洗(碳酸钠溶液洗涤),可完全除去脂肪酶的水解产物,用脱脂率达到66%,再结合少量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脱脂率可提高至75%,脱脂效果优于传统的皂化法和乳化法。  相似文献   

19.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被孢霉SD-95的摇瓶发酵的特性,选出最优增减基配方,摇瓶发酵结果为:菌体得率28.5%,油脂得率12.4%油脂含量43.6%,碘值122.8,油脂中多价不中脂肪酸,亚油酸17.2%,γ-亚麻酸7.7%,花生四烯酸0.5%,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25.3%,菌丝体经过冬化处理后,其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18.65%,γ-亚麻酸8.1%,花生四烯酸0.7%,二十碳五烯酸50.4mg/01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脂肪酶对典型动物油脂(猪油、羊油、牛油)、植物油脂(橄榄油、大豆油、菜籽油)底物的酶解特性,以改进型铜皂-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脂肪酶水解后体系中的脂肪酸含量表征酶活力大小。结果显示,碱性脂肪酶Leveking-P1000水解油脂的最适pH为8.0,不受底物来源的影响。脂肪酶对动物油脂的水解,受温度影响较大,当温度超过动物油脂的熔点时,脂肪酶对油脂的水解效率显著提高。油脂成分中不饱和脂肪酸越多,越有利于被脂肪酶水解。三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SDS、1231和TX-10对脂肪酶水解不同油脂底物的影响结果相似,即混合乳化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在0.2 mg/mL以下时,对脂肪酶水解猪油、牛油和菜籽油均表现出一定的激活作用,而浓度超过0.5 mg/mL则对脂肪酶水解油脂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