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毛明立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13-3114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机选择优缺点及术后治疗。方法:对临床3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但仍有不足之处。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郑医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98-9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168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以ADL(日常生活能力)作为疗效评价指标,I级81例,Ⅱ级29例,Ⅲ级15例,Ⅳ级13例,Ⅴ级12例,死亡18例(10.7%)。结论应根据脑出血后意识状况分级、出血部位、出血量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手术适应症,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合理的手术方式治疗,对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定可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10个临床表现特征及CT扫描结果作为分析变量指标(影响因素),数量化非定量指标后实施定量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10项)包括:出血至实施手术间隔时间、脑疝征象与其实际意识表现、龄、瞳孔实际变化情况、出血位于脑部具体部位、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实际脑部出血量、中线移位、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收缩压)等。对与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术后痊愈存活共40例,占86.9%,死亡6例,占13.1%。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预后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预后因素中,只有出血至手术时间、意识与脑疝征、瞳孔改变、中线位移四项因素有关。结论:脑出血手术的重点在于把握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定可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10个临床表现特征及CT扫描结果作为分析变量指标(影响因素),数量化非定量指标后实施定量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10项)包括:出血至实施手术间隔时间、脑疝征象与其实际意识表现、龄、瞳孔实际变化情况、出血位于脑部具体部位、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实际脑部出血量、中线移位、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收缩压)等。对与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术后痊愈存活共40例,占86.9%,死亡6例,占13.1%。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预后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预后因素中,只有出血至手术时间、意识与脑疝征、瞳孔改变、中线位移四项因素有关。结论:脑出血手术的重点在于把握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遵循个体化原则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手术治疗的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部位、血肿量、发病时间、意识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微创穿刺引流、脑室外引流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死亡5例,存活者随访2~18个月,死亡2例,余存活者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判断:Ⅰ级6例,Ⅱ级13例,Ⅲ级12例,Ⅳ级3例,Ⅴ级1例.结论 采用个体化外科治疗方案、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合适手术方式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丁毅军 《四川医学》2008,29(2):231-23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锥颅管治疗的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 采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皮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结果 手术治疗41例,术后ADL分级:I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7例、Ⅳ级5例、V级1例,死亡3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为出血后5~7h,锥颅置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恢复快,可降低病死率,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鲜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383-1384
目的探讨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及适应证。方法对2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加尿激酶冲洗,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不同手术时机选择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225例患者预后良好150例,重残及植物状态生存18例,死亡57例。基底核和(或)脑室出血、血肿量<70 mL、GCS评分≥6分、手术距发病时间<12 h者,手术效果较理想。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量在25~70 mL、GCS评分≥6分,在12 h内进行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效果及疗效的因素。方法:应用硬通道进行血肿腔穿刺结合尿激酶溶解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内血肿60例。观察出血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策创治疗术后病人意识恢复早、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提高: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手术时机选择对手术死亡率有明显影响。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创伤小,是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有效方法,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时机影响微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微创外科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并发症处理及预后等进行总结。方法:通过对3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疗效,分析其治疗意义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组经过微创外科治疗后,ADLⅠ级10例,ADLⅡ级7例,ADLⅢ级9例,ADLⅣ级2例,ADLⅥ级死亡3例,1例术前明显脑疝致中枢衰竭;2例合并心功能衰竭。结论:由于微创穿刺引流方法操作相对方便,并发症少,尤其适合老年人及急诊患者,并且较传统外科开颅手术创伤小,生活质量恢复快。但适应证需要选择意识障碍轻,发病时间短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手术效果,分析影响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行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患者中,以GOS评分判断预后,其中死亡27例,植物状态生存3例,重残13例,中残43例,良好29例。结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治愈率;术前意识状态及并发症的防治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与非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35例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微创手术组(手术组)16例,非手术组19例,均为高血压患者。有意识障碍20例,手术12例,非手术8例。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手术组基底节出血5例,非手术组9例;脑室积血手术6例,非手术7例;出血量手术组100ml,最少15ml,非手术80ml。手术时间:超早期10例,早期6例。手术方法:手术以钻孔及骨窗开颅为主,非手术组按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手术组死亡3例,均为基底节破入脑室;植物状态2例,不能自理生活1例,死亡致残率为37.5%;非手术组死亡4例,植物生存3例,不能自理生活4例,死亡率为57.9%。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与内科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采用微创手术即操作简单、安全且便宜,对血肿量、部位、年龄的选择性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06-2013-06间我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8例,患者家属是否同意手术,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促进细胞代谢和防止并发症等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亚低温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45例,总有效率70.3%;对照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为40例,总有效率47.6%。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Bathel指数改善幅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万森 《华夏医学》2012,25(1):70-72
目的:探讨微创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适宜的治疗措施。方法: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例,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6例。结果:开颅血肿清除抢救成功12例,抢救成功率66.6%。微创血肿清除抢救成功8例,抢救成功率50%;其中出血8h内手术12例,抢救成功4例;4例在出血后3~5d手术均抢救成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量大,中线移位明显,特别是伴有脑疝时,应开颅血肿清除。出血早期因微创术有引起再出血的危险,要慎用。出血3d后的患者,出血已停止,血肿已液化,适宜微创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保守治疗、微创颅内清除术和开颅手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出血量约30~50 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1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及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7d、14 d及28 d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治疗1个月的临床疗效及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治疗7d和14 d,微创组评分低于保守组及手术组(P<0.05),手术组评分低于保守组(P<0.05);治疗28 d,微创组评分低于保守组(P<0.05).治疗1个月微创组总有效率为65.2%,手术组总有效率为62.5%,均高于保守组的25.0%;微创组死亡率30.4%,手术组死亡率为33.3%,均低于保守组的66.7%,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保守组ADL分级Ⅰ-Ⅱ级1例,Ⅲ-Ⅴ级6例.微创组Ⅰ-Ⅱ级13例,Ⅲ-Ⅴ级3例.手术组Ⅰ-Ⅱ级5例,Ⅲ-Ⅴ级10例.微创组与保守组、微创组与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术后患者存活率高,短期神经功能恢复快,长期独立生活能力优于手术组和保守组,是30 ~ 50 mL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陈明  李志强  刘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288-129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外科微创治疗、开颅清除术及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35例,开颅治疗组(开颅组)3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15例,3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压、调整血压以及预防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开颅组在此基础上行开颅手术治疗,微创组在此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病残率。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82.9%,较开颅组(56.7%)和内科组(3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开颅组和内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微创组的病死率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3个月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较开颅组和内科组明显改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YL-1型颅内血肿粉碎针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该技术方法先进、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 (BBB)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脑出血病人常规治疗组 15例和常规治疗 +颅内血肿清除术组 15例 ,对照分析其BBB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 ,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作对比。结果 血肿清除术组BBB指数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 ,而此两组病人BBB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血肿清除术组血清MBP浓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1) ,而此两组病人MB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脑出血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使BBB指数和血清中MBP含量增高 ,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减轻细胞毒性对血脑屏障的损伤 ,从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7.
胡威  李劲松  刘光谱  张敬泉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48-1150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07-2012-07间在我院进行经外侧裂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3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30例脑出血患者的存活率为100%。术后2个月GOS水平:优8例(26.7%);良15例(50.0%);重度病残4例(13.3%);植物生存状态3例(10.0%);死亡0例。术后5个月ADL分级情况:Ⅰ级10例(33.3%);Ⅱ级12例(40.0%);Ⅲ级5例(16.7%);Ⅳ级3例(10.0%)。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减少对脑部血管、神经及组织的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抽吸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揭阳市人民医院22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行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抽吸术或钻孔置管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死亡9例,3例自动出院后在家里死亡,10例意识清醒,肢体及言语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6例基本生活能自理。病死率为54.5%。结论对高龄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的患者,在家属不接受开颅手术时,应该早期采取微创手术,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康勇 《中外医疗》2014,(16):10-11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9,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3±0.9)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23,P〈0.01)。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可以有效降低使脑出血致残率和病死率,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38例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存活33例,死亡5倒(13%),随访存活患者,按ADL评分:Ⅱ级10例(26%),Ⅲ级15例(39%),Ⅳ级5例(13%),Ⅴ级3例(8%)。结论对早期自发性脑出血量〉30ml并发脑疝患者应尽早行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于出血量〈30ml或形状不规则破入脑室应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24h后取小骨窗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死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