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1 62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 ,食管胃吻合重建 ,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结果 :1 62例食管癌贲门癌发生吻合口瘘 3例 ,其发生率 1 .8%。结论 :吻合口瘘的发生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 ,与手术操作、术式、残胃及食管的血运、吻合口的张力、胸腔感染、禁食和必要的全身营养支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自 1 997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 ,我院共行食管、贲门癌切除 1 3 0例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4例(均为吻合器吻合 )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3 0例患者中男 96例 ,女 3 4例 ;年龄 42~ 79岁 ,平均年龄为 5 8± 5 .6岁 ;其中食管癌 1 0 2例 ,贲门癌 2 8例 ,均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食管胃吻合术 ,其中弓上吻合 93例 ,弓下吻合 3 7例。术后 2 4~ 72 h发生吻合口瘘 4例 ,占 3 .9%,年龄均在 6 0岁以上 ,其中食管癌 2例 (弓上吻合 1例 ,弓下吻合 1例 ) ,贲门癌 2例。诊断明确后行剖胸探查食管床引流术 ,经过禁食、营养支持等治疗 ,…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很高,今结合本组3例就防治问题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978年7月至1990年12月,我院共收治食管癌、贲门癌245例、手术切除17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发生率1.8%,3例中食管上段癌1例。中段癌2例。3例均发生于食管胃吻合术。颈部吻合口瘘1例,胸内吻合口瘘2例。3例肿瘤均较大,外侵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3例术中吻合口胃侧血运较差。3例吻合口瘘分别发生于术后3天、7天和10天。3例中1例经手术治愈,2例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4.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耀元 《广西医学》2001,23(3):565-566
手术是治疗食管贲门癌的重要方法 ,在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治疗中 ,吻合口瘘是常见的并发症 ,常危及病人生命 ,死亡率较高。 1 985年 2月~ 2 0 0 0年9月我们共进行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1 0 60例 ,术后出现吻合口瘘 1 9例 ,现将其诊断及治疗情况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0 60例手术病人中 ,男 834人 ,女2 2 6人 ,食管胃胸内吻合 661例 ,颈部吻合 399例。发生吻合口瘘 1 9例 ,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1 .79%。其中胸内吻合口瘘 7例 ,颈部吻合口瘘 9例 ,胸胃穿孔 3例 ;男 1 4例 ,女 5例 ,年龄 35~ 66岁。按国际 TNM病理分…  相似文献   

5.
<正>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凶险并发症,是手术后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食管胃吻合的方法较多,机械吻合术以其疗效的可靠性、操作的简便性等诸多优点,已经取代传统的手工吻合,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9年9月共施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术267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瘘6例,现就吻合口瘘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和寻求减少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病死率的措施,10年来143例食管贲门癌手术中,近5年由于加强围手术期治疗,严格选择病例和重视手术操作,对食管胸中段以上癌肿手术选择胸内整段食管切除,在颈部食管胃吻合,比较前5年手术病例,吻合口瘘发生率由15.8%下降至4.5%,吻合口瘘的病死率亦有下降趋势。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治疗,重视手术操作,选择颈部吻合是减少食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后采取不同方法重建消化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方法:25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53例采取食管胃壁内吻合,103例采取传统食管胃全层端侧或端端吻合。然后将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食管胃壁内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0%,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61%;传统食管胃全层(端侧或端端)缝合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85%,吻合狭窄发生率为5.83%,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14.56%。结论: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吻合较传统食管胃全层吻合术可靠,并发症少,更大程度的恢复了贲门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单层吻合1 3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单层吻合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 361例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单层吻合的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其他吻合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2.87%,吻合口狭窄发生率8.01%,胃食管反流发生率9.99%.结论:单层吻合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消化道瘘9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9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消化道瘘的诊疗经验.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共612例患者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加食管-胃或食管-空肠胸内吻合术,术后9例患者经美蓝试验确诊发生胸内消化道瘘.其中,2例患者急诊行二次剖胸手术治疗,其余7例采用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充分的脓腔、胃液引流,持续的胸腔冲洗,并采用肠内营养保证充足的营养支持.结果:胸内消化道瘘患者临床表现无特殊,B超、X线表现为术侧或双侧胸腔积液或液气胸,确诊依赖于口服美蓝试验.胸内消化道瘘发生率为1.47%(9/612),其中吻合口瘘6例(0.98%,6/612),胃壁瘘3例(0.49%,3/612).9例患者消化道瘘闭合时间9~98 d,平均 (38.9±5.6) d;住院时间24~196d,平均(79.1±8.2) d;2例二次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瘘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平均水平.9例患者均临床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消化道瘘一经确诊,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提倡早期行二次开胸手术,同时必须注意充分脓腔引流和适当胸腔冲洗,并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分层吻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分层吻合手术的恢复情况,统计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总结疗效和手术体会。结果:本组患者22例手术均顺利。术后肺部感染3例,房颤2例,心功能不全1例,无吻合口瘘发生。除2例进干硬食物有轻微梗阻感外,其余患者进食均通畅。1例早期进食、下床活动,促成快速恢复;1例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结论:食管、胃分层吻合可以明显降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而且可以降低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本组9例,其中食管癌5例,贲门癌4例.颈部吻合口瘘1例,主动脉弓上吻合瘘4例,主动脉弓下吻合瘘4例.1例行二次开胸间置空肠食管空肠吻合和空肠胃吻合.7例行胸腔闭式引流加鼻饲治疗.1例颈部吻合口瘘经换药治愈.结果治愈6例,死亡3例.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术前准备不充分;②吻合技术欠熟练;③吻合口血运不良;④胸腔积液浸泡吻合口感染.故应作好术前准备,改进吻合技术,充分引流积液,建立肠道营养通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减少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与返流性食管炎,观察贲门癌切除贲门再造术疗效。方法 将贲门癌切除贲门再造术42例与同期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套入式吻合术42例进行对比研究。术后6~12mo,行食管镜检查测定吻合口大小、组织活检和测定食管腔内返流液pH值。结果 两组患术后均无吻合口瘘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 该术式减少吻合口瘘及狭窄,预防返流性食管炎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10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无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避免或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102例食管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中保证吻合口有良好的血运而无张力,避免过度牵拉、揉搓食管及胃壁,用胸膜或带蒂的大网膜覆盖吻合口,加强围术期处理,可避免或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60例确诊为贲门癌的患者经腹行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并用吻合器做远端胃、食管或食管空肠吻合。较开胸贲门癌根治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较手式操作吻合,减少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切除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15.
李凤琴  郭伟 《中原医刊》1998,25(4):31-32
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临床体会李凤琴郭伟王会娟陈文仲照奎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人民医院(463000)食管、贲门癌切除后,食管胃吻合方法在不断改进,但食管胃吻合口瘘仍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我科自1979年1月至1996年12月行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1296例,...  相似文献   

16.
食管-胃粘膜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食管胃吻合方法 ,以减少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 2 18名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即分为两组。实验组 12 6例 ,行食管 -胃粘膜吻合术 ;对照组 92例 ,行常规食管胃端 端吻合术。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发生率分别为 0、 1.6%和 4.8% ,而对照组为 3 .3 %、7.6%和 3 7.0 % (P <0 .0 5 )。结论 :食管 -胃粘膜吻合术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探索食管胃吻合的最佳方式 ,有效地降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 ,提高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 6 2 3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 :A组 :“荷包式”吻合组 ;B组 :“食管胃分层”吻合组 ;C组 :“食管胃不同平面吻合加盖大网膜或下肺韧带”组 (研究组 )。比较 3种不同术式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 ,并分别于术后 2、 4、 8周进行钡餐造影、测量吻合口宽度 ,对狭窄者于术后 3~ 5个月进行食管镜检查 ,观察吻合口情况。结果 三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 :3 92 %、 1 48%、 0 %。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 7 3%、 3 2 6 %、0 92 %。结论 食管胃不同平面吻合加盖大网膜或下肺韧带法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 ,为食管胃吻合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改良包套式吻合治疗食管贲门癌10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良包套式吻合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了解其优点。方法 :胃与食管包套式吻合 ,将原有 4层增加为 5层 ,增加的 1层为后壁第 2层即距吻合口 1 cm处两端各缝 1针 ,中间也可以增加 1针。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3例及乳糜胸 1例、吻合口狭窄 1 3例 (轻度 )、局限性脓胸 6例 ,手术死亡 3例。结论 :改良包套式吻合方法 ,可降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 ,操作简单 ,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 GF—Ⅰ型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手术中应用广泛,缩短了手术时间,但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国内报告发生率为0.4%~11.2%,死亡率高达 30%~50%。我院1990年 1月~1995年7月应用GF—Ⅰ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73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1例,占5.6%。其中早期(术后3天内)11例,中期(4~14天)27例,晚期(2周以上)3例。本文对11例早期吻合口瘘报告下。  相似文献   

20.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尤为重要。1995~2005年我们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患者510例,肿瘤切除率为85%,术后并发吻合口瘘为1.3%。就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