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柴油-甲醇-水三元W/O乳化液流变特性与乳化剂的种类、含量以及乳化液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本实验采用的组分配比下,柴油-甲醇-水三元W/O乳化液近似为牛顿流体,而且乳化剂的种类、含量以及乳化液中柴油的量均对乳化液的流变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组分组成相同的柴油-甲醇-水三元W/O乳化液,其黏度随着乳化剂含量及其黏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柴油-甲醇-水三元W/O乳化液中甲醇与水的比例一定时,减少柴油的质量分数,乳化液的黏度增大。当乳化剂含量相同时,柴油-甲醇-水三元W/O乳化液的黏度随着其中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2-4/Fe2O3-TiO2固体酸催化剂,并用于催化山苍子核仁油与乙醇制备生物柴油,优化了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为16∶1,催化剂用量为10.0%(w),在乙醇回流温度(78℃)下反应8.0h,生物柴油产率可达44.9%,表明该催化剂对山苍子核仁油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适当溶剂溶解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在复合乳化剂存在下进行乳化制备水包油乳液,最后加入转向剂反转,得到固液高度稳定的EVA分散体系。较佳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为m(OP)∶m(AOS)=1∶5,m(EVA)∶m(乳化剂)=2∶1;乳化温度80℃,搅拌转数700r/min,乳化时间30min,冷却后加入一定量转向剂,静置分层,分出水后制得EVA乳液。该乳液具有稳定性高、分散性好的优点,在梁南混油上使用,持续降凝幅度为11℃。  相似文献   

4.
以油酸,Span 80,Span 60及油酸三乙醇胺为主乳化剂,正丁醇为助剂制备了生物油-柴油微乳液,考察了主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助剂种类及用量、生物油用量、加料顺序等对微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主乳化剂中油酸5.0份(质量份,下同)、Span 80 3.0份、Span 60 1.0份及油酸三乙醇胺3.54份,生物油和柴油混合液中生物油与柴油的质量比20:80的条件下,将10.0份主乳化剂先加入5.0份正丁醇,再加入混合均匀的100份生物油和柴油混合液,最后采用滴加的方式加入水的工艺所制备的微乳液可以稳定存放220 d,最大增容水量可达22.3%,铜片腐蚀1 a级;与柴油相比,生物油-柴油微乳液的燃烧放热量较低,在相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偏高。在柴油发动机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油-柴油微乳液燃烧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及碳氢化合物含量稍高。  相似文献   

5.
在室温下,以月桂酸为乳化剂,十二醇为助溶剂,制备不同质量比的甲醇-柴油微乳液,考察乳化剂及助溶剂对微乳液密度和运动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月桂酸对该体系的增溶效果最好。助溶剂十二醇能提高甲醇-柴油微乳液的稳定性。当m(月桂酸)∶m(十二醇)=9∶1时,复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最好,甲醇含量不超过35%时,甲醇-柴油微乳液在25℃下稳定保存;随着甲醇含量增大,微乳液的运动黏度和密度降低,但在考察范围内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使用 Span80-OP7、Span80-OP10、Span80-OP15乳化体系制备了以柴油为连续相的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确定形成微乳的最佳 HLB 值为7.0。通过电导率法与目测法相结合绘制出体系的拟三元相图,表明以Span80-OP10作为复合乳化剂形成的反相微乳区面积较大,油相与乳化剂的最佳质量比为3:1。同时发现,在体系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乙酸钠可以提高丙烯酰胺单体溶液的增溶量,此时体系组成(质量分数)为:水相39.52%,油相45.36%,乳化剂相15.12%。  相似文献   

7.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丙烯酰胺-丙烯酸铵共聚物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和丙烯酸水溶液为分散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酸铵(AA)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含量、单体AM含量、复合乳化剂Span-80与Tween-80的配比、聚合体系pH、聚合温度、油水比等对AM-AA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0.7%,AM占丙烯酸质量的40%~45%,m(油)∶m(水)=1.1,m(Span-80)∶m(Tween-80)=92∶8(Span-80和Tween-80复合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约为5.2),聚合温度60~70℃,聚合体系pH约为9.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AM-AA共聚物的黏度较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法制备Mg(OH)_2载体,以乙醇-水混合溶液为溶剂、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栗毛球状CaO@MgO碱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甲醇和大豆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制备体系。采用XRD,TGA,SEM,CO_2-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油醇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焙烧温度为700℃、镁钙质量比为1∶5的碱催化剂5CaO@MgO具有栗毛球状规整的形貌,催化活性更高。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70℃、油醇摩尔比1∶15、催化剂用量1.5%(w)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98.8%。5CaO@MgO碱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可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2016,45(9):1087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适用于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的增黏提切剂,考察了单体配比、单体加量、引发剂加量、交联剂加量、乳化剂加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增黏提切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金相电子显微镜对该增黏提切剂的结构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柴油及无土相油基钻井液体系中的性能进行了评价。优化出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n(甲基丙烯酸十六酯)∶n(苯乙烯)=5∶5,单体加量(w)为30%~35%,引发剂过硫酸钾加量(w)为0.7%~0.9%,交联剂二乙烯基苯加量(w)为0.6%~0.8%,反应温度80~85℃,反应时间6~7 h,乳化剂配比m(十二烷基苯磺酸钠)∶m(OP-10)=1∶1.5,乳化剂加量(w)为5%~6%。表征结果显示,该增黏提切剂平均粒径在96 nm左右。实验结果表明,当其加量为柴油的3%(w)以上时,基浆动塑比在0.5以上,在80~160℃内变化不大,150℃下连续老化72 h性能稳定;在149℃、55.5 MPa下,该增黏提切剂在柴油中的动塑比为0.470,在无土相油基钻井液体系中的动塑比为0.200,具有更好的悬浮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0.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含量、乳化剂之间配比及乙醇含量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性能的影响,优化出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乳化剂,将其添加于乙醇-柴油中,采用物理共混法制备出最优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实验得出,阳离子乳化剂31381与非离子乳化剂1202在m(31381) :m(1202)=3:7下复配,制得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最优乳化剂。在乙醇—柴油(乙醇质量分数为16%)中添加质量分数为3.3%的最优乳化剂,制备出的最优混合燃料在室温下能稳定存放6个月以上;透射电镜测定该混合燃料的粒径分布均匀;燃烧速率与0#柴油相当,而烟度较0#柴油降低60%;腐蚀性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二苯甲酮及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多种光引发剂,引发玉米淀粉-丙烯酸/水/煤油/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探讨了光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玉米淀粉和乳化剂的用量及光照时间对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种光引发剂都可引发玉米淀粉-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30m in内单体转化率达到65.31%~92.61%。将玉米淀粉-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物适度交联,可制得颗粒状高吸水性树脂,交联剂的含量和加入方式都影响树脂的吸水性能。二次聚合可提高树脂的吸水倍率和耐盐性能;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二次聚合结束时乳胶粒子的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疏水链长的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差异,以脂肪酸、甲醇、乙醇胺和环氧乙烷为原料,通过3步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9个环氧乙烷(EO)不同疏水链长(C14-N EO9为肉豆蔻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C16-N EO9为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C18-N EO9为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聚氧乙...  相似文献   

13.
丙烯齐聚物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丙烯催化齐聚及丙烯三聚体、四聚体进一步深加工合成壬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支链十二烷基苯、支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进行了研究,为综合利用丙烯资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蔡英明  张兴英 《石油化工》2007,36(6):579-583
采用石油醚为连续相、失水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Span80)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正己醇为助乳化剂,建立了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反相微乳液体系。使用Zeta电位/粒度/相对分子质量分析仪对该体系的形成及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系达到微乳液状态时,体系主要由10~100nm的单体微珠及少量粒径小于10nm的胶束组成;随聚合过程的进行,胶束消失,乳胶粒子体积增大。乳胶粒子体积的增大主要是通过扩散和碰撞两种机理完成的。最佳的复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为8.045,复合乳化剂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为33%,助乳化剂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为1.6%。在此条件下达到微乳液状态时的水相增容体积最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与五氧化二磷(P2O5)反应,制备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采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n(NP-10):n(P2O5):n(H2O)=2.4:1: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5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3%以上.将产物用于金属切削液配方中,加量3%时,10%切削液水溶液的最大...  相似文献   

16.
用油酸和三乙胺中和成盐,再与环氧氯丙烷进行酯化,合成了一种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2-羟基-3-(三乙基氯化铵)丙基酯,测定了其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用该乳化剂对道路沥青进行了乳化效果考察,表明该乳化剂乳化性能良好。谈乳化剂合成工艺简单, 是一种比较有发展前途的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相似文献   

17.
一种环保型重油乳化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环保型重油乳化剂聚乙二醇400双油酸酯的合成工艺条件,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绝对压力0.07MPa,原料油酸与聚乙二醇400的摩尔比3.0,反应时间8 h,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1.5%。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重油乳化剂纯化后具有很好的乳化性能,其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为6.1,乳化稳定时间为6.23 min;其与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 80(HLB值为4.3)复合后的产物(其HLB值为5.0)对重油的乳化功效高,达到了中微乳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其采收率,结合原油组分的特征,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种单体分两步合成了新型油溶性原油降黏剂SMN。考察SMN对胜利高黏度原油的降黏效果,发现该原油降黏率最高可以达到68.5%。通过机理探究推测SMN中的苯环、羧基和酯基等极性较大的基团可以通过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进入到沥青质片层中,而分子中具有较大位阻的乙氧基能够阻止沥青质聚集,从而分散原油中的重组分,降低原油的黏度。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Diesel oil emulsified with water can reduce diesel engine emissions, enhance fuel combustion efficiency, and save oil resources. However, the emulsions are not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which limits its commercial application. The micro-emulsion technique application improves stabilization of diesel-water system. The RW emulsifier was synthesized with oleic acid and amine, and methanol acts as co-emulsifier. The optimal composition of micro-emulsified diesel oil is 82% 0# diesel oil, 10% water, and 8% emulsifier and co-emulsifier, and the ratio of emulsifier and co-emulsifier is 5:1. The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micro-emulsified diesel oil meet 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 With the emulsifier dosage increasing, the stabilization of micro-emulsified diesel oil increased, and the co-emulsion enhanced the micro-emulsion stabilization.  相似文献   

20.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酯铵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催化剂 GH 6作用下 ,辛基酚聚氧乙烯 (1 0 )醚与氨基磺酸反应生成新型表面活性剂 OPSA,反应最佳条件为 :酸醚投料摩尔比为 1 .1 ,反应温度 1 3 5℃ ,反应时间≥ 2 .5 h,催化剂用量为 0 .0 5 mol/mol醚 ,产品收率≥ 92 .0 %。对 OPSA各项应用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