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长期观察大三阳乙肝病人肝移植后在LAM或(和)HBIG预防下其体内HBV标志物的变化.探讨乙肝复发的可能机制,为预防复发及个体化治疗寻找切人点.方法 ELISA、HBV-DNA荧光定量、免疫组化定期检测术前术后各期血清及其供肝活检组织,回顾性观察55例大三阳病人随访中HBV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平均随访69.14个月,共12例乙肝再感染/复发,LAM+HBIG组乙肝复发比率为4.8%(2/42),而LAM组为76.9%(10/13)(P=0.000).联合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7.1%、92.7%、92.7%;单用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6.9%、69.2%、53.8%、46.2%(P=0.000);前者2年内乙肝复发率<3%,后者1、2、3、4年复发率分别为16.1%、41.3%、66.4%、66.4%(P=0.000).结论 HBIG联合核苷(酸)类似物作为当前最佳的乙肝复发预防方案明显地降低了复发率,治疗依从性差及病毒的自身状态是中国肝移植后乙肝再感染/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据治疗过程中病毒自身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将有助于进一步减少术后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的防治。方法 复习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与HBV有关的急、慢性肝病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但未作预防者移植后HBV再感染率可达80%~100%,对移植肝的存活和患者的生存有重大的影响。如何防治肝移植后乙型肝炎的复发,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摸索,目前已有许多用于防治HBV再感染的药物,包括抗乙肝免疫球蛋白、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其各自有不同的应用特点,在单独及联合用药方面也有了新的研究进展。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乙肝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的积极药物治疗,对提高乙肝相关疾病患者肝移植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亚洲良性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欧美接受肝移植的患者中亦有5%~10%携带HBV。自1967年Starzl成功实施首例肝移植术,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HBV相关急、慢性肝病逐渐成为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移植术后乙肝复发一直是影响移植肝存活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抗病毒药物等有效预防措施的应用,使HBV相关患者移植后疗效与HBsAg阴性患者相似甚至更好。研究表明,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术后大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②循环系统和/或肝外组织的HBV病毒颗粒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单一拉米夫定 (LMV)干预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的发生 ,并分析其发生的易感因素。方法 随访 1999~ 2 0 0 3年接受肝移植并采用单一LMV防治HBV再感染的 6 3例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 ,术后定期进行乙肝标志物、肝功能及HBVDNA定量检测 ,调查HBV再感染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就术前诊断、病毒学资料及抗病毒治疗等分析其可能的易感因素。结果 在不同时期共出现HBV再感染 17例 ;各时间段HBV再感染率分别是 :6个月内9.5 % (6 / 6 3,其中 5例术后HBV标志物一直未阴转 ) ,6个月~ 1年 13.2 % (7/ 5 3) ,1~ 2年 2 7.8% (10 /36 ) ,2~ 3年 4 1.2 % (7/ 17) ,3年以上 6 0 .0 % (3/ 5 ) ;患者术前HBVDNA阳性及长期服用LMV与术后再感染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术前诊断、性别、年龄及血清HBsAg和HBeAg状态与HBV再感染则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 单一LMV预防HBV再感染对大多数肝移植者仍有效 ,但随术后存活时间的延长HBV再感染率呈现上升 ;术前使HBVDNA阴转及建立针对LMV耐药性变异的监测对防治再感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脏疾病的肝移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方法,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脏疾病(liver disease related to hepatitis B)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无预防措施下,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后HBV的再感染率高达67~80%,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乙肝相关性肝病行肝移植术患者乙肝防治方法、术后乙肝复发的处理。结果术后乙肝复发者7例,复发率2.76%。复发后分别采用加大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剂量、改用恩替卡韦、加用贺维力等措施,2例HBsAg经治疗后转阴,2例HBsAg明显下降,总有效率57%。结论肝移植术后HB IG 拉米夫丁能有效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HB IG、恩替卡韦、贺维力能不同程度控制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7.
原位同种异体肝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肝病及肝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炎病毒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急慢性严重肝病是肝移植的最佳适应证。但此类病人肝移植后常发生肝炎病毒的再感染或复发感染,导致植入肝发生炎症、纤维化,甚至功能衰竭,严重影响移植肝的存活率及病人的存活率[1]。本文报告原位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尸体解剖1例。1临床资料死者女,49岁。于1999年5月10日因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亢、肝功能失代偿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术后病检见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肝细胞增生呈大小相近的的结节状细胞团,其间纤维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拉米呋定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联合应用拉味夫定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资料.观察此方案对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疗效。结果4例肝移植术后发生乙肝复发,复发率11%.其余31例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结论联合应用拉米呋定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小样本短期随访效果满意,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HBV)复制活跃者肝移植时保留下腔静脉与否与术后HBV再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LAB法及HBV DNA原位杂交法检测15例肝移植时切除的病肝下腔静脉的HBV标志物,对20例不保留腔静脉的肝移植受体(经典组)与7例HBV复制活跃并保留腔静脉的肝移植受体(背驮组)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率及术后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典组10例(50.0%)及背驮组5例(71.4%)肝移植时切除的病肝下腔静脉壁的HBV标志物HBsAg、HBcAg及HBV DNA均呈阴性。经典组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6个月,HBV再感染1例,再感染率5.0%(1/20),再感染时问在术后22个月;背驮组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8个月,无一例发生HBV再感染,再感染率为0(0/7)。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HBV复制活跃者其肝后下腔静脉组织中无HBV存留及复制。因此,保留肝后下腔静脉的背驮式肝移植术式不会增加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受体HBV再感染或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确定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核苷类似物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1998年12月至2009年11月间因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手术并接受核苷类似物联合小剂量HBIg预防乙肝复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其术前、术后乙肝相关检查、乙肝复发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在移植术后存活>30 d且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7.8个月)的150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乙肝复发者37例.术后1、2、3、4、5、6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3%、2.4%、2.7%、2.9%、3.7%、4.6%;术后乙肝复发时间为0.3~66.6个月(中位值为12.8个月).在37例乙肝复发患者中,9例检测出病毒变异,其中YMDD变异4例,YMDD+YIDD变异2例,YMDD+YVDD变异、YVDD变异、YIDD变异各1例.结论 肝脏移植为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病的重要手段,术后采用核苷类似物联合小剂量HBIg可有效预防乙肝复发,乙肝复发患者及时采取挽救治疗可控制疾病,改善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low-dose HBIg and Nucleoside analogues on recurrence of hepatitis B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HBV status and recurrence in patients accepting Nucleoside analogues plus low-dose HBIg as prophylaxis treatment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BV-related end-stage liver disease from December 1998 to Octomber 2009 in our center. Results In all the 1506 patients whose survival time >30 d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37 patients showed HBV recurrence, the HBV cumulative-recurrence rate of 1, 2, 3, 4, 5 and 6y was 1.3%,2. 4%,2. 7%,2. 9%,3. 7% and 4.6% respectively. The time of recurrence varied from 0. 3 to 66. 6 months (median 12. 8 months) after transplantation. Virus mutation could be tested in 9 cases of the 37 recurrence patients, including 4 YMDD cases, 2 YMDD + YIDD cases, 1 YMDD+YVDD cases, 1 YVDD case,and 1 YIDD case. Conclusions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the principal therapeutic method for the patient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s related to HBV, with the effectively prophylaxis treatment to aim directly at HBV recurrence. If the patients who got HBV recurrence received targeted treatments, the situation can be controlled satisfactorily.  相似文献   

11.
<正>1我国终末期肝病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我国每年死于终末期肝病患者超过50万人,超过全球终末期肝病死亡人数的一半。而我国慢性肝病大约80%与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有关。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肝移植作为大器官移植的代表,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2乙肝是全球范围内危害健康的严重问题①全世界有3.5亿慢性HBV感染者,其中75%来自亚太地区;②近25%的患者死于乙肝或相关并发症;③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伴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的生存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对北京武警医院2005年至2010年309例HCC伴乙肝后肝硬化实施肝移植术后预防性抗乙肝治疗患者,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移植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测风险因素为:1肿瘤大小7.5 cm(P=0.011);2肿瘤数量4(P=0.006);3肝移植术前甲胎蛋白(AFP)≥2 000μg/L(P=0.024);4出现血管侵犯(P=0.048);5肝移植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3倍正常值(P=0.043);6肝移植术前碱性磷酸酶(ALP)水平≥2倍正常值(P=0.005)。肝移植术前进行抗肿瘤治疗患者较未治疗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肝移植术前甲胎蛋白(AFP)5 000μg/L是预测较差生存的风险因素(P=0.000)。结论肝移植术前肿瘤特征、AFP、血清AST及ALP水平是乙肝相关性肝癌肝移植术后远期生存风险的预测因素。肝移植术前进行抗肿瘤及抗乙肝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HBV相关性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V再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HBV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76例患者术后HBs Ag转为阴性,HBV再感染9例,术后1年内HBV再感染率为9.2%(7/76),2年内再感染率11.8%(9/76)。结论拉米夫定与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可有效地预防肝移植术后HBV的再感染,肝移植术前HBe Ag阳性及HBV-DNA阳性是HBV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后血清乙肝表面抗体的来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脏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HBIG)是预防乙肝相关性肝脏疾病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主要药物之一,据信与拉米呋啶合用可取得令人满意的预防效果。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未使用HBIG的乙肝相关性肝脏疾病肝移植后近期乙肝表面抗体总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恩替卡韦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是乙肝相关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适应证,而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则是影响肝移植受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 globulin,HBIG)预防移植术后乙肝复发,其1年复发率为2.1%~13.5%,2年复发率为4.5%~15.2%[1-2].目前,用恩替卡韦联合HBIG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我中心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采用恩替卡韦联合HBIG以及拉米夫定联合HBIG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104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自1963年Starzl完成了世界首例肝移植之后,肝移植技术逐步成熟,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术后生存率也不断提高,目前病人术后1年生存率超过90%,5年生存率为75%~80%.中国肝移植注册系统(CLTR)统计显示,在约50%是肝癌病人的情况下,我国肝移植病人术后1年生存率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43%升至现在的80%左右,接近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后乙肝复发一直是影响肝移植患者预后的重要问题 ,未作预防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者移植术后HBV的再感染率在 80 %以上 ,居乙肝肝硬化肝移植后死亡原因的首位 ,积极而有效地防治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的复发已成为手术后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就近期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术后预防移植物HBV再感染的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有效手段已成为一个日渐成熟的技术。在所有肝移植受体的原发病因中80%直接与乙肝病毒的早期感染有关。移植物HBV再感染及其后发生的乙型肝炎复发是影响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良性肝病远期生存的决定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患有银屑病的肝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以5例肝硬化或肝细胞癌(肝癌)伴银屑病的肝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其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均阳性。术前采用诱导方案,术后早期采用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1周内停用激素。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癌肝移植患者1个月内逐步转换为西罗莫司替代治疗;2例乙肝后肝硬化肝移植受者患者一直采用FK506加或不加MMF方案。全部患者均予抗HBV治疗。分析其基本情况、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变化及术后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的调整情况。结果 5例患者肝移植术后至投稿日随访(8.3±1.5)年,均存活。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6个月PASI评分明显降低(P0.05)。2例乙肝后肝硬化肝移植受者患者在术后2年后出现银屑病复发,PASI评分显著升高,改为西罗莫司替代FK506的治疗方案后逐步下降,术后3年开始维持在稳定状态,无进展;3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癌肝移植受者无复发。结论以西罗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肝移植受者的银屑病病情,对HBV阳性患者应同时进行抗HBV治疗。  相似文献   

20.
拉米夫定对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单一应用拉米夫定预防良性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疗效。方法 总结单一应用拉米夫定预防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的31例良性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乙肝病毒再感染情况,同时检测肝移植手术前、后血清及肝穿刺组织乙肝表面标志物及HBVDNA的变化。结果 31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38.2个月(3.2~70.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8例。乙肝病毒总的再感染率为19.4%(6/31),术后1、3、5年乙肝再感染率分别为7.1%(2/28)、16.0%(4/25)及26.1%(6/23),生存率分别为87.1%(27/31)、80.6%(25/31)及66.1%(20.5/31)。术前HBeAg和HBVDNA的清除率分别为54.5%(6/11)和50.0%(5/10)。术前HBVDNA和HBeAg阳性患者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率高。结论 拉米夫定可以有效地预防良性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术前应尽可能使HBVDNA和HBeAg转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