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集成了传感器、微机电系统和无线通信三大技术而形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本文介绍了有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量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从网络模型、基本理论和主要结论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和比较了几种当前的研究思路,并主要阐述了有关多用户分集技术、中继网络和多天线波束成形技术在求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量方面的应用。最后指明了将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技术.笔者在简要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和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分析了以超宽带无线电(ultrawideband radio)为基本传输手段的新型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正弦无线电传感器网络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最后,针对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几点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在当前需求的推动下,已经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本文分别从定位方式、定位技术以及定位原理3个方面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展开了综述;其次,分别对3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算法进行了描述;然后,阐述了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的热点问题,其中,针对定位研究中非视距干扰问题,分别从非视距误差的数值特征和统计特征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应用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很好地解决海洋平台结构检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这一无线通信中的热点领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构架、大规模组网技术及网络管理、环境感知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以期能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我国海洋平台结构的安全检测中。  相似文献   

5.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大量具有数据感知、信息处理和无线通信能力的传感节点组成,节点间以无线多跳的无中心方式连接,集合了传感测量、微电机系统(MEMS)、嵌入式计算以及网络通信等多门学科。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织结构、管理技术和体系结构的理论研究,分析了其特征。剖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面临的安全威胁,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设计高效、安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的工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会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研究是当今信息领域的热点。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网络拓扑的控制、无线通信技术、数据融合以及定位技术等关键技术,同时对当前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通信能力、通信范围以及传输的安全性等做了简要的介绍,最后指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医疗、航空航天、反恐救灾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10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迅速发展成一门应用技术,它是遥感技术的扩展。本文先对无线传感器网路(WSN)产生和发展、技术成熟程度分析进行介绍,还对其在精准农业等领域的监测方面的运用进行了重点描述。最后总结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挑战,并对其未来环境应用中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近年来的新兴技术,国外对其的研究日臻热烈。本文主要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相关知识、应用前景以及研究现状,最后简单介绍了我们在传感器网络的目标检测问题中的若干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与现有网络基础结合是WSN研究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IPv6协议下,提出了一种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国际互联网方式。本接入方式以数据应用为中心,按地理位置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映射IPv6地址,由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顺时针逐格CGRP路由协议,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协议的稳定性和路由分组传输成功率,最后阐述了以网关为路由接口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通信机制。该接入方式既能根据IP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寻址,又能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全IP化带来的高额开销,符合无线传感器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由具有感知、计算和通信功能的造价低廉的传感器节点以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自组织地网络系统即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协作地采集、感知、分析环境信息,达到监测用户感兴趣的事件的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性和协作性为其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资源受限和设计约束的特点。资源受限是指传感器节点具有受限的无线通信范围、有限的电源供给、低带宽、有限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等特点。设计约束是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取决于其应用目的和所监测的物理环境。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的概念,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给研究带来的挑战。其次,本文分别从网络标准、通信协议、网络管理技术、以及数据压缩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代表性的研究工作。最后,本文对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传感器网络及其数据管理的概念、问题与进展   总被引:381,自引:35,他引:38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建中  李金宝  石胜飞 《软件学报》2003,14(10):1717-1727
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传送到这些信息的用户.传感器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介绍了传感器网络及其数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传感器网络及其数据管理的研究问题,并综述了传感器网络及其数据管理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广阔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对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SPIN作了分析,并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改进工作,解决了"路由选择盲点"和"数据发送盲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单片机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无线通信的温度监测系统,并设计了基于这种分层结构的通信协议,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广泛应用在需要温度监测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平台设计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是信息科学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依据自组织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原理,以新型的系统级无线数据传输芯片为核心部件设计了可连接不同的传感器形成不同监控网络的传感监控平台.本文详细介绍了传感监控平台节点的组成和及其组成监控网络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论文主要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技术在矿井环境下的应用.针对矿井巷道洞穴式拓扑、环境恶劣等特点,对LEACH算法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可靠的能量高效的路由算法LEACH-MMS.它采用非均匀成簇的策略,并结合单跳、多跳两种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有效地改善了网络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能耗不均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LEACH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通信质量、均衡了网络能耗,有效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6.
叶欣  陈文艺  赵健 《测控技术》2013,32(2):77-80
实现了一种基于Matlab的物联网网关原型开发平台,以应用层协议——Modbus协议作为公共协议来解决多种传感网络协议不统一问题,实现了Modbus ZigBee网络、ModbusTCP/IP网络、Modbus串行链路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以及对传感网的设备控制,最终通过Matlab中的Web服务发布技术将数据发布到Internet,以方便客户查询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给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获取的体系结构,重点论述了信息获取的关键问题,分析了其不足以及发展方向。特别总结出网络通信的重要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由包含MSP430单片机和nRF24L01射频收发器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功耗低、节点体积小等特点,能实现随机分布的传感器网络自组织,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无线数据通讯、环境监测、安防系统等领域。文章介绍了采用C#语言编写MSP430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软件的方法,分析了基于C#的极低功耗无线网络温度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9.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6,自引:1,他引:115  
随着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应运而生.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阔应用前景,它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在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两个层面向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大量挑战性问题.从2000年开始,国内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日趋热烈,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技术、中间件技术、数据管理技术、节点及其嵌入式软件技术等5个方面系统综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进展,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并提供了广泛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20.
The evolution of wearable computing and advances in wearable sensor devices has motivated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Body Area Sensor Networks (BASN). In the last few years body areas sensor networks have emerged as a major typ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 This emerging networking technology can be used in various walks of life. A number of survey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MAC or the physical layer mechanism of BASN but very few have focused on studying it from the application point of view. In this paper, we first review, from literature, existing use of body area sensor network and classify and then its application domain. Within these application domains of BASN, we propose a feasibility of scenarios where BASN can be used for both application and technical aspects. In addition, we classify the use of BASN from literature, based on certain parameters. Finally, we discuss and highlight issues where further research can be conduct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