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早产儿VAP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早产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将发生VAP的早产儿(61例)归为VAP组,未发生VAP的早产儿(28例)归为对照组。分析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气管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细菌感染情况等因素对发生VAP的影响。结果 2组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气管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细菌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感染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结论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多次气管插管、长时间机械通气、细菌感染等是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高危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机械通气(MV)的86例早产儿完整临床资料.分为两组VAP组和对照组非VAP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胎龄、出生体重、MV时间、气管插管次数、留置胃管时间、性别和存在窒息史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 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气管插管次数、留置胃管时间、在性别、存在窒息史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小胎龄、极低出生体量、长时间机械通气和长时间留置胃管、多次气管插管可明显增加早产儿VAP发生率为危险因素.改进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的喂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卫生组织的妇幼专门机构于1961年建议,早产儿的概念应为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质量〈2500g的婴儿应统称为低出生体质量儿。将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应根据早产儿的成熟程度选择不同喂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早产低体质量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THP)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早产低体质量儿生后筛查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计算THP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胎龄≤32周组THP的发生率为64%,明显高于33~36周组及≥37周组;出生体质量≤1500g组THP的发生率为80%,明显高于1501~2499g组及≥2500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出生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母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产前感染与THP发生相关。结论:胎龄≤32周或出生体质量≤1500g的早产低体质量儿THP发生率分别为64%及80%。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红细胞增多症是TH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猪肺磷脂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48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固尔苏(猪肺磷脂)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 将胎龄≤32周,体重质量≤1500g的同条件早产儿48例分为预防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预防组在出生后6h内经气管内滴入固尔苏,对照组不应/11固尔苏.结果 预防组并发HMD、肺炎、需要机械通气,死亡及放弃治疗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固尔苏(猪肺磷脂)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将胎龄≤32周,体质量≤1500g的同条件早产儿64例分为预防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预防组在出生后6h内经气管内滴人固尔苏,对照组不应用固尔苏。结果预防组并发HMD、肺炎、需要机械通气、死亡及放弃治疗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产儿预防性应用固尔苏可降低HMD的发病率,减轻病情,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THOP)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67例早产儿,筛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计算THOP的发生率,分析产生THOP的影响因素.结果 67例早产儿男性33例,其中THOP患儿23例,发生率69.7%;女性34例,其中THOP患儿25例,发生率73.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05).出生体质量≤1500 g患儿30例,其中THOP患儿26例,发生率86.7%;出生体质量>1500 g患儿37例,其中THOP患儿22例,发生率5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4,P<0.05).胎龄≤32周患儿27例,其中THOP患儿24例,发生率88.9%;胎龄>32周患儿40例,其中THOP患儿24例,发生率6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2,P<0.05).THOP组48例出现20例早产儿疾病,对照组19例仅出现3例早产儿疾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4,P<0.05).结论 THOP与早产儿的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有关,THOP易导致早产儿疾病的发生,应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珂立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68例胎龄28~32周,出生体重1000~1500g的早产儿早期使用珂立苏(8h内)及76例未用珂立苏的早产儿对照,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死亡率及需要呼吸机的例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早期气管内注入珂立苏可减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减少呼吸机的应用,降低死亡率,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B超诊断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09年5月早产儿病历资料168份,根据颅脑B超、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脑损伤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胎龄≤32周或体重≤1500g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胎龄〉32周或体重〉1500g的早产儿(χ2=8.88,P〈0.01;或χ2=18.81,P〈0.01)。(2)存在高危因素的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早产儿(χ2=24.20,P〈0.01);阴道分娩的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的早产儿(χ2=6.69,P=0.01)。(3)窒息与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关系(χ2=0.40,P〉0.05)。结论颅脑B超可作为早产儿脑损伤的筛查、早期诊断、跟踪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越易发生脑损伤;阴道分娩和各种高危因素均可引起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将患儿分为VAP及非VAP组,比较两组间胎龄、原发病、贫血、机械通气的时间、再插管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发生率有无差异。所有病原学分析采用气道分泌物培养。结果早产儿VAP的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危险因素在发生VAP中的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内吸引、胎龄、原发病、贫血、使用中枢抑制剂;预防性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为预防发生VAP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11.
赵颖  田秀英  张婉娴 《天津医药》2021,49(6):608-612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患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2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资料,包括胎龄, 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其母妊娠合并症(包括妊娠合并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和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早产儿围产期情况(包括早产儿是否存在5 min Apgar评分≤7分、至生后72 h 内行头颅超声检查时是否诊断为败血症、出血性疾病、动脉导管未闭以及是否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等),对影响脑室内 出血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非IVH组比较,IVH组胎龄≤28周、体质量≤1 000 g、顺产、生后 5 min Apgar评分≤7分、败血症史、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史者比例明显增高,而妊娠合并高血压比例则明显降低(均P< 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顺产(OR=2.727,95%CI:1.522~4.885)和生后5 min Apgar评分≤7分(OR=2.273, 95%CI:1.163~4.442)是IVH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重度IVH组比较,重度IVH组胎龄≤28周、体质量≤1 000 g、生后 5 min Apgar 评分≤7分、患儿败血症史者比例明显增高,母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比例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有效复苏、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生,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在一 定程度上降低重度脑室内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高危因素、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探讨临床降低VAP发病率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机械通气超过48h的116例新生儿,其中VAP49例,比较上机时间、插管次数、胎龄、机械通气模式以及分析病原学监测结果。结果VAP的发病率为42.2%;VAP组上机时间和插管次数明显多于非VAP组;不同胎龄儿VAP的发生率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SIMV/SIPPV模式VAP的发生率低于IMV/IPPV模式;致病菌以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杆菌为主。结论VAP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重视并预防VAP,采取综合措施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早产儿下呼吸道分离菌的特点,探讨该病菌与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诊断为BPD的185例有创机械通气≥72 h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124例)和重度组(61例)。收集患儿的出生体质量、胎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新生儿疾病治疗过程指标。收集2组的呼吸道吸取液(TAF)行病原培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轻中度组相比,重度组患儿的出生体质量、胎龄更小(P<0.05),TAF检出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棒状杆菌患儿的比例升高(P<0.05)。结论 早产儿下呼吸道菌群的改变可能是BPD进展的重要因素,重度BPD患儿TAF中检测到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棒状杆菌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红素〉170μmol/L的早产儿在静脉营养时对脂肪乳的耐受性。方法: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血清胆红素峰值均〉170ttmol/L,体质量〈2500g,孕周〈37周,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低体质量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按早产儿管理指南能量要求逐日增加脂肪乳用量,对照组胆红素〉170μmol/L时限制脂肪乳用量为1g/k,两组患儿均进行光疗。分别于生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观察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脂指标,对两组患儿体质量变化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血清胆固醇在第1天、第3天、第10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甘油三酯在第5天、第7天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下降幅度较对照组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日龄明显缩短,观察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黄疸的早产儿在及时光疗情况下不应限制脂肪乳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持续声门下吸引在ICU预防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是否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将入住ICU行MV超过48 h患者分为观察组(持续声门下吸引组)和对照组(常规人工气道组),分析2组患者VAP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28.12%和48.39%,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6.9 d和9.7 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9 d和22.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有效的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MV治疗时间,减少ICU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分析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进行眼部筛查,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根据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贫血、酸中毒、低血糖血症、吸氧、肺炎以及输血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15例早产儿眼部检查发现82例出现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出生体重以及吸氧是影响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筛查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免乳糖配方奶在早产儿喂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胎龄28~34周、体质量1 000~1 800g的早产低体质量儿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使用免乳糖奶粉喂养,对照组常规使用早产儿奶粉喂养。结果:观察组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及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为(11.11±2.43) d 及(9.93±1.92) 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喂养不耐受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产儿生后早期使用免乳糖配方奶喂养可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达到全胃肠喂养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胎龄不同将其分为〈32周组及≥32周组,对两组不同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胎龄分组的两组患儿平均体重日增长数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性(P〉0.05)。〈32周患儿的NRDS发生率、喂养不耐受率明显高于≥32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LBWI的发病病因较多,主要为母体因素,不同胎龄VLBWl日平均体重增长情况及住院时间、并发症不同,其中〈32周胎龄VLBWI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早期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才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情况及母婴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分娩巨大儿产妇150例,设为观察组,以同期分娩正常胎儿产妇2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基本情况、分娩情况、并发症及胎儿妊娠结局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次、孕周、孕期增重及孕期增加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产伤、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低血糖、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及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应当控制饮食及孕期体质量,以降低巨大儿发生风险,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