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内科门诊胸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患病分布情况。方法:对一年以来的在本院内科门诊就诊的胸痛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在183例相同患者中,冠心病119例,占65.03%,非冠心病64例34.97%。心绞痛65例,占35.52%;心肌梗死54例,占29.51%;心脏神经官能症35例,占19.12%;主动脉夹层7例,占3.8%;肺栓塞5例,占2.73%;胆管疾病4例,占2.18%;食管裂孔疝3例,占1.64%;胸膜炎和带状疱疹各3例,分别占1.64%;肋软骨炎2例,占1.09%;肺癌和心包炎各1例,分别占0.55%。结论:内科门诊常见胸痛患者主要以冠心病居多,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发病率均较高,另外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病率也相对较高,临床医生须对胸痛病例作出明确诊断,以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援外医疗服务水平,为医疗队合理申购常用药品提供依据,我们第九批援马医疗队马义奇医院统计了1992年全年门诊内科病例,就其中常见病的病种、发病与性别、季节的关系以及诊疗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所有疾病的诊断,由两位内科主任医师负责进行,诊断除依据临床表现外,辅以X线拍片、钡透、B超以及化检室检查,有一定可靠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内科全年共接诊21485人次,除去儿科病人4O61人次,成人为17424人次。男性7814人次(占44.8%);女性9610人次(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增加对非创伤性急性腹痛疾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抽取我院急诊科2008-2011年1160例以非创伤性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诊病例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以非创伤性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诊病例,外科疾病占54.3%;内科疾病占37.5%;妇科疾病占8.3%.其中最常见病因为内科疾病急性胃肠炎(占19.7%).结论 以非创伤性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复杂,包括内、外、妇科,表现多样、特征不典型,而且外科疾病比例占一半以上,急诊医生应高度重视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赵萍 《中国病案》2004,5(12):23-24
统计200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院出院病例8561份,对照病案首页,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发现7951例首诊与出院确诊完全符合,610例首诊与出院确诊不符合,在不符合病例中内科系统393例,占不符合例数的64.43%,外科系统217例,占不符合例数的35.57%.现对门诊诊断与出院断符合率较高的情况及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不符合的相关原因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状况及内科医师对COPD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基层医院提高诊治水平提供必要依据。方法:2010年7月-2013年6月符合COPD诊断的29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漏诊、误诊情况并分析原因,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30名内科医师进行COPD相关知识的调查,内容包括临床症状、诊断标准、诊断手段等共10道选择题,统计总体正确率。结果:291例COPD患者误诊率为11.34%,漏诊率为10.08%;基层医院内科医师对COPD的诊疗知识选择正确率前三位分别为COPD的主要临床表现、COPD的诊断标准、气流受限的诊断标准,分别占56.67%、53.33%和40.00%,正确率最低的问题为COPD给患者的最大影响,仅为13.33%。结论:基层医院对于COPD的漏诊、误诊率较高,主要受到经济条件、医疗人才配备及医师在职学习积极性等因素的影响。内科医师对COPD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建议通过讲座、培训等措施来改进基层内科医师的疾病诊疗认知水平,减少COPD的漏诊、误诊发生率,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1970年—1999年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种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年代心血管疾病的变迁趋势以及冠心病的演变情况。方法:按不同年代对心血管内科的住院病种分别进行统计,并重点对冠心病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论:冠心病、风湿性疾病与单纯性高血压在三个不同年代中均是心血管内科的三个最主要住院病种,其中风湿性疾病的比例逐年呈下降趋势,而冠心病的比例逐年呈上升趋势,其在80年代和90年代已上升为心血管内科第一位的住院病种,不同性别患者相比,女性所占比例在不断增加,不同年龄组病人比较,无论是年龄小于40岁还是大于60岁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我院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门诊用药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入选2013年11月在我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523例,分析门诊930张处方中的心血管疾病诊断及用药情况。结果 老年心内科就诊的患者平均年龄(77.35±10.14)岁,平均诊断疾病(2.50±0.91)种/人,同时诊断3种疾病者占47.6%。疾病诊断前3位是血脂异常、高血压和冠心病。人均处方用药(4.98±2.31)种,联合用药≥5种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9.96%。其中,高频处方药物为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调脂药和钙离子拮抗剂。单病种用药分析显示,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与指南推荐略有差异,冠心病或血脂异常处方用药基本符合二级预防要求。非治疗性用药,如维生素、钙片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处方占总用药的9.3%。结论 老年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同时患多种疾病、联合用药者多见,门诊处方基本符合疾病的循证推荐方案,但与指南仍有一定差距,且存在非治疗用药比例偏高等不合理用药倾向。  相似文献   

8.
分析原发性痛风门诊病历在病史、体检、诊断、处理等方面的特征,探讨原发性痛风门诊病历的书写重点。强调在现病史书写中围绕主要症状、体征进行描述,不可忽视有诊断意义的既往史;专科体检除受累关节的描述外还要注意测量血压,病史较长的患者注意其外耳廓及关节周围有无痛风石;鉴别诊断应明确与高尿酸血症的鉴别要点。同时要加强门诊医师对疾病的全面认识,设计规范化表格形式的痛风门诊病历,以提高门诊病历书写质量和痛风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主要讨论膝关节疼痛不同疼痛类型的病种分布情况。方法本文对我院2009年住院的449例膝关节疼痛患者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膝关节本身疾病引起的疼痛最多,有347例,约占77%,其中又以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数量最多,占所有膝关节疼痛患者的60%。结论不同病种膝关节疼痛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医生在对膝关节疼痛患者诊断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罹患心血管疾病人数众多,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长期居全国居民死亡率首位,临床心内科医师需求量大。专科医师培训在欧美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教育培训体系,而我国专科医师教育起步较晚,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5年成立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强调专科医师临床、教学、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根据心血管内科专科特点,不断探索,制订合理的培训、考核方案,形成规范的培训模式、科学的培训方法,培养符合心血管内科需要的优秀人才,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住院年轻军事飞行人员疾病构成情况,为航卫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28岁的军事飞行人员疾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疾病构成比和相关专科分布情况以及飞行结论。结果 排序前10位的疾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心律失常、腰峡部裂、航空性副鼻窦炎、头痛、加速度耐力不良、半月板损伤、肾结石、焦虑、抑郁状态和地面晕厥;按专科划分排序前5位为骨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和消化科;飞行结论 :飞行暂不合格和飞行不合格共占53.4%。结论 脊柱和关节疾病、耳鼻喉科疾病、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是年轻军事飞行人员常见疾病,应在招飞体检和航空卫生保障中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盛行期前后的门急诊患者就诊需求分析,明确患者的主要就诊需求,从患者需求角度提出进一步优化出诊科室号源统筹的思考。方法:借助Excel表,以医院2020年2?3月共计96315人次就诊患者的基础信息、各科室接诊量、主要需求科室的疾病诊断、预约情况等数据为基础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与2019年同期数据对比进行统计描述,结合急诊接诊患者和疾病的变化情况,分析就诊需求的变化,提出对号源统筹的思考。结果:(1)疫情期间,本地患者占90.96%,外省市占9.04%;50岁及以上患者占55.38%,50岁以下占45.62%;男性患者占43%,女性占57%。(2)接诊量前10位科室占所有科室接诊量的72.27%,2019年同期为60.23%,就诊需求增多的主要为内科科室。(3)心内科、妇产科、泌尿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接诊量增涨居多,分别增长了5.53%、2.26%、1.98%、1.64%、1.33%。(4)全院预约率为92.47%,2019年同期为82.44%,明显提升。(5)急诊腹痛、头晕、胸痛、胸闷、心悸诊断的占比分别是29.11%、13.99%、7.75%、7.11%、6.68%,为疫情期间的主要诊断。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主要就诊需求体现为内科系统慢性病、孕产妇、器官移植及恶性肿瘤等,医疗机构应从患者角度出发,通过动态调整号源、分级诊疗、预约挂号及分时就诊、诊前问诊等途径,实现门诊工作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以昏迷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振 《中原医刊》2005,32(13):30-31
目的 增加对内科疾病引起昏迷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并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连续抽取114例以昏迷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的住院病例进行病因、伴随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以昏迷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病因:颅内疾病占28.9%,全身性疾病占71.1%;其最常见病因为脑出血(占19.2%)。结论 以昏迷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应该重视其鉴别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综合性医院联络精神会诊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本院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邀请精神科会诊的科室分布、病种、诊断及用药情况进行年度间对比分析。结果:邀请会诊的科室以内科最多(55.13%),其次是外科(43.35%);且2005年内科及外科两大科室会诊病例数比2004年有较大递增(P<0.05);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要求协助诊治是会诊的主要原因(85.93%),2005年高于2004年(P<0.05);会诊主要针对控制燥闹(镇静)表现占74.14%,2005年高于2004年(P<0.05);会诊执行率(95.82%)、有效率(87.45%),两年度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精神、心理卫生宣传,增加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对精神、心理卫生的认识,大力开展联络精神会诊,这有利于提高精神科与非精神科医生的业务水平,全方位提高医院诊治病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赵咏梅 《河北医学》2005,11(10):891-892
目的:增加对导致腹痛的疾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并探讨治疗方法。方法:连续抽取116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诊病例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的统计扣分析。结果: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诊病例,内科疾病占71.6%,其中最常见病因为急性胃肠炎(占26.7%);外科疾病占21%;妇科疾病占10.3%。结论: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复杂,尤其是内科疾病,表现多样、特征不典型,急诊医生应高度重视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郁症在普通内科的流行病学及误诊原因,以期提高内科医师对该病诊断水平。方法:分析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人口学特征、首发症状,及误诊情况。结果:抑郁症见于多科门诊及病房,由于医患对该病认识不足、症状不典型等因素,误诊率较高。结论:抑郁症在普通内科误诊率高,内科医师应提高对抑郁症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眼科住院总医师1年间院内会诊的疾病构成情况,探讨住院总医师应具备的学科知识维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1年间眼科住院总医师院内会诊患者的来源科室构成比和所患病种构成比,统计与眼科密切相关的前五位请求眼科会诊科室、会诊患者中所患前五位眼科疾病病种、需要眼科体检的五种特殊会诊情形。结果 在请求会诊的全院25个科室中,与眼科密切相关的前五位科室分别为内分泌科(452例,占20.9%)、耳鼻喉科(296例,占14.5%)、心内科(194例,占9.5%)、神经内科(154例,占7.6%)和老年科(144例,占7.1%)。在会诊明确的32类眼科疾病中,居于前五位的分别是白内障(630例,30.9%)、屈光不正(368例,18.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22例,10.9%)、结膜炎(154例,7.6%)、青光眼和妊高征视网膜病变(各66例,分别占3.2%)。需要眼科体检的5种会诊情况分别为耳鼻喉科术前常规眼科体检(196例,9.6%)、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进一步明确诊断(26例,1.28%)、血液科干细胞移植前的眼科常规体检(22例,1.08%)、阿托品实验前的青光眼排除检查(20例,0.98%)以及角膜K-F环的进一步明确检查(16例,0.79%)。结论 眼科会诊科室分布广泛,涉及眼科疾病种类较多,且部分会诊需要眼科体检。这要求眼科住院总医师遇事镇定,具备对急诊和急症的快速判断以及紧急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拥有与其他科室医师良好沟通的能力,素质全面,并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林凤仙   《中国医学工程》2012,(7):127+129-127,129
目的对住院患者心血管内科精神障碍的探讨;方法为本次调查设计一个症状监测问卷,抽取270名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划分出精神障碍的患者,同时观察心血管内科医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识别情况;结果在对279例心血管内科的住院患者精神障碍测验和识别中,有106例住院患者有精神障碍,但是心血管内科医师只识别出28例精神障碍患者,识别率为26.4%;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有很多患者存在精神障碍的现象,心血管内科医师要更加重视患者情况,同时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学习和钻研,提高精神障碍识别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从而提高心血管内科急重症的治疗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心血管内科110例急重症患者,归纳总结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结果医护人员因素所占比例为38.2%,医院因素所占比例为10.9%,患者心理因素所占比例为50.9%。结论风险防护措施包括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增强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知识、明确收费标准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疾病治疗中利尿剂使用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利尿剂治疗手段,回顾分析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5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27例,占54.00%,其中高尿酸12例,所占比例是44.44%;肾功能异常5例,所占比例是18.51%;血糖升高4例,所占比例是14.81%;血脂升高4例,所占比例是14.81%;其他2例,所占比例是7.40%。结论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采用利尿剂治疗期间切实观察不良反应具安全性,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