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的护理安全管理重点,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对2年来在院1582例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分析评价,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预见性护理,指导并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通过安全管理,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住院患者满意度从88%提高到99%,效果显著(P〈0.05)。结论正确识别血管外科存在不安全因素是安全管理的前提;强化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预见性的护理、及时正确的处理是血管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袁杰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264-265
目的探讨身份腕带在精神科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精神科患者2126名,平均年龄38.32岁,其中男1149名、女977名,进行身份腕带管理。结果未发生不能正确识别患者,未出现任何护理差错。结论身份腕带可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完善了精神科住院精神患者的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安全管理,为患者全面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方法 针对1年来神经内科住院的1187例患者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针对性措施和预见性护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 通过安全管理,大大降低了护理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7.10%,比实施前提升了11.18%.结论 正确识别和评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强化护士安全防范意识、预见性的护理和及时正确地处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曾艳 《北方药学》2013,(6):189-189
目的:分析研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探讨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各种原因和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统计2011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分析原因,对2012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统计安全隐患的发生率。结果:2011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为4.71%,2012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为0.74%,两者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识别、评估、处理,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患者身份识别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身份进行查对和核对,以确保正确的治疗用于正确患者的过程。患者身份识别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步骤,可以有效防止事故、差错发生,保障医疗护理安全[1]。患者身份信息变更是指在急诊诊疗过程中,危重患者因神志不清或医保卡未带,原先挂号信息中的名字、年龄与身份证不相符或与医保  相似文献   

6.
腕带在住院患者身份识别中的应用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腕带在患者身份识别中的管理及应用.方法:选取我科所有佩戴腕带标识的住院患者1 023例,就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在观察期内,因患者身份识别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23%,无识别错误导致的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9.5%,较2008年同期提高了1.6%.结论:使用患者腕带标识,可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完善查对流程,消除安全隐患确,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对16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护理分析。结果通过对160例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能很好的防范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患者的安全。结论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能有效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心内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我院13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找出住院期间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结果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将不安全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或避免老年患者无安全问题发生。结论正确评估患者状况,做好药物护理,关注患者,采用适合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等培养和影响护士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以促使安全护理行为的养成,采取相关防范措施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增加其使用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某科80例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采取安全、有效护理.结果 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住院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通过正确安全的护理方法,能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尽量避免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增加其使用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某科80例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采取安全、有效护理。结果 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住院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正确安全的护理方法,能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尽量避免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利用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防范护理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正确识别现有与潜在的护理风险,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正确识别现有与潜在的护理风险,加强护士素质教育与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结果护理差错发生率由0.015%下降至0.002 8%,住院患者满意率保持在96.0%以上。结论利用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康复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对康复科的住院患者进行细节管理,严格按照规范护理操作,注重细节服务,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结果:细节管理在康复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得到良好的满意度。结论:细节管理在康复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有助于营造安全文化,减少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确保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护理。国家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以上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十大指标"中第一目标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为落实上述指标,我院要求自2009年1月1日起,住院患儿必须使用腕带,但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使用过程中部分患儿或家长依从性差,我们针对原因采  相似文献   

14.
杨洋 《中国医药指南》2014,(28):338-33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针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和讨论,实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及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以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大大降低,患者伤害事件发生基本杜绝,保障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加强医患沟通,对护理人员进行神经患者的护理专科培训,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健全管理制度,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及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是确保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医院、科室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避免医疗风险、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自今年初建立并使用了患者腕带标识,确保了在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活动中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现将其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标识腕带的制作与佩戴我院使用的标识腕带是一次性材料,质地柔软,韧性好,且防水。佩戴时可根据患者手腕的粗细调节,特殊设计的锁扣不易打开,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和正确性。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用蓝色圆珠笔在腕带上填写科室、床号、住院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内心科住院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防护对策。方法收集心内科患者1778例,分析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总结安全管理及防护办法。结果本组238例患者经过精细的安全管理后,各类护理问题明显减少。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及防护可有效提高住院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眼科护理人员对眼科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对眼科患者安全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安全管理实施5年来,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保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8.
包民慧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31-1431
患者安全管理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1].本院心内科病房具有老年患者多,危重患者多,病情复杂,工作量大等特点,容易发生各种不良安全事件.为了加强病房安全管理,本院从2009年5月开始陆续使用各类护理标识,并不断进行改进,切实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眼科护理人员对眼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眼科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方法对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不风险隐患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结果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保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结论做好眼科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护理,可减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平  何少斌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66-3667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流动性大、病种多、药品种类繁多而护理力量相对薄弱的科室,护理风险性较大.加强对门诊护理的管理,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识别、评价与安全防范,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并采取正确行动,对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对患者及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提高门诊的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笔者对120例门诊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