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联络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全院的各病区选取护士2~4人,共64人组成一个糖尿病联络护士小组,在其接受系统的培训之后由这些护士负责对本病区的护士开展再培训,对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与管理,结果在干预之后全院的护士对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都有显著的提高(P<0.01),非专科的住院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显著改善(P<0.01),糖尿病的护理缺陷自2011年6起下降到2012年0起。结论糖尿病联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非糖尿病病区的糖尿病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糖尿患者的护理技能、健康教育的水平。方法选取该院救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配合非糖尿病专科的护理人员50名,将选出的护理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对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相同时间段内,护理的效果以及护理人员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和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能力实行比较。结果培训后的护理人员在护理的效果以及护理人员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和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能力上均优于培训前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糖尿患者实行护理时,对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实行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和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内科》2015,(1)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培训对非糖尿病病区护士掌握糖尿病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的影响。方法对211名非糖尿病病区护士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训,即针对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需要探究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以小组网络QQ群进行讨论、收集资料、课上小组情景训练、训练后小组汇报与交流、集体讲评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训10个学时的糖尿病知识,受训后护士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所在病区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培训前后非糖尿病病区护士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后非糖尿病病区护士糖尿病知识总分、各维度应答正确率、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作学习模式为非糖尿病病区护士创造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和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非糖尿病病区护士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糖尿病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从该院选择45人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并设1人为组长,2人为副组长;组长和副组长先完成糖尿病相关的一切培训,并有效掌握后对45人组员进行糖尿病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培训前对全部组员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进行摸底考核,培训后再次进行全面考核,对比前后的考核情况。结果通过培训后,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的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策略,能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2017年招收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学员共96名,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名。培训共计320学时,包括理论教学160学时和临床实践教学160学时。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式,干预组采用常规培训方式+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模式。结果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理论考核成绩、健康教育考核成绩,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患者健康教育评分调查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有助于提高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能力,有效提高糖尿病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更好地发挥糖尿病专科护士在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糖尿病患者在护理的时候,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成立对于糖尿病病患的护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方法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设立组长、副组以及其他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人员数量分别是1名,4名,98名。其中男士和女士分别是37名,61名,主要年龄段分布在22~36岁,拥有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学历分别是51名和47名,护师和护士分别是35名和63名。组长们均参加过正规的培训,对糖尿病专业方面的知识很熟悉。组长言传身教并教导组员糖尿病专业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进行糖尿病的正规护理。经过试验,最后对98名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护理技能与知识进行对比和测评。结果培训后98名成员可以很好的掌握糖尿病专业知识、糖尿病护理技能以及糖尿病健康知识。结论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在经过糖尿病小组培训之后,糖尿病知识与护理技能都有相应的提高,进而达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该实验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糖尿病患者62例,并随机选取该院24名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与4名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成立护理小组与常规小组,对护理小组进行系统的糖尿病护理培训,使其达到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结果护理小组对应的实验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FGP为(7.66±1.64),干预后FGP为(6.47±1.93),常规小组对应的对照组护理干预前FGP为(7.52±1.86),护理干预后FGP为(6.95±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与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组成的护理小组经过积极的糖尿病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可使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服务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有效提高,在糖尿病控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控制糖尿病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糖尿病护理小组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20例糖尿病患者和该院110名非专业糖尿病护理人员,共同组成糖尿病护理小组,经专业培训后对培训前后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护理常识和应急处理等的评分与培训前相比具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培训后的糖尿病患者对自我护理的知晓率有所提升,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对护理工作的知识培训在糖尿病护理中有效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各科室推荐高年资护士1名,共37名护士组成糖尿病护理学组,进行培训、考核和改进。结论 提高了糖尿病联络护士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加强了非内分泌专科的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护理中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行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护理中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7,(4)
目的了解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高胰岛素的正确、安全使用水平,保证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我院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95份,获得有效问卷280份(93.3%),有效调查护士280名。调查结果显示,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学历、职称对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的掌握影响较大,护龄、工作科室对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的掌握影响不大。结论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医疗单位加强对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的培训非常必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该文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升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的实例进行了探讨。方法该院自2010年国家卫计委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始,对以往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包干责任制的整体护理方式,对专科护理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还展开了多样化的护理方式,加强了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有利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还密切了护患之间的关系。结果该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传统护理服务有了较大的提高,医院的专科护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对专科护理人员关于糖尿病专科知识的评分进行对比后发现,两种护理模式有着一定差异,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该院护士专科护理水平提高了,糖尿病护理质量提升了,可以更好的糖尿病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基于问题式学习方法 (PBL)+基于课堂学习的教学法(LBL)结合教学与单纯LBL教学法在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从事护理工作的36名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各组18名,对照组运用LBL教学法,观察组采用LBL+PBL联合教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各项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相比对照组,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效果中,观察组除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外的其他内容相比对照组,均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中,采用PBL+LBL结合教学法,可达到预期培训目的与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教育模式在住院患者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A组、B组,各45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应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教育模式的低血糖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低血糖相关指标及护理前后自我管理知识评分。结果护理后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自我管理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自我管理知识评分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3.33%,显著高于A组8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教育模式能够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强化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开展专科护理服务实践的效果,以期提高糖尿病的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4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专科护理服务,主要包括咨询门诊、护理问诊以及安全管理等,对糖尿病护理小组32名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专业知识培训,护理周期结束后,评价糖尿病护理小组开展工作的效果。结果糖尿病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接受治疗配合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明显提高,护理小组护理人员的糖尿病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与开展专科护理活动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开展糖尿病护理小组,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糖尿病专业护理的水平,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临床康复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护理人员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培训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接受健康教育培训的护理人员86名,采用该院自制的问答卷,对每名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的知识掌握情况、胰岛素使用的相关情况和胰岛素规范注射的完全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胰岛素的使用相关知识得到大幅提升;护理人员对胰岛素规范注射的掌握情况大幅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培训,能够使护理人员全面掌握糖尿病治疗和护理的相关知识,提升其工作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眼科专科护士术后实施延续护理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9月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出院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由眼科专科护士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和血糖、视力水平、并发症情况、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视力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血糖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专科护士对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术后延续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家园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为自愿参加糖尿病护理家园,对照组则为未参加糖尿病护理家园。对比两组血糖控制、糖尿病知识掌握以及1年内再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及按时用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糖尿病护理家园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改善其血糖水平,减少再住院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服务模式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200例门诊住院2型糖尿病者为研究对象,确定糖尿病病专科护士,全面开展患者会员制管理工作,在院内开设服务站,实施一条龙服务,对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开展护理查房,全面规范以往护理方式,与社区合作,将护理工作深入到社区。结果在实施方案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水平和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得到显著提升,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内制定出适合我国的糖尿病专科护理模式,能够在根本上提升患者满意度,患者自我能力管理水平,延缓疾病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老年糖尿病患者伤口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糖尿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伤口患者50例,设这5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2年7月份之前接受治疗的30名同种病情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人员需经过专业的培训以及全面的知识学习,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伤口护理时运用专科护理干预,换药的方法采用康惠尔系列换药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护理伤口,换药的方法是传统的外科换药法。结果对照组患者无论是伤口的愈合程度,还是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都不及观察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全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加强医院与社区的互动交流之后,可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伤口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