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苯丙乳液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裕平 《化学与粘合》2003,(4):198-199,206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共聚物乳液。在确定配方成分及工艺条件下,采用改变引发剂的用量、酸性单体的用量、乳化剂体系的不同配比及不同pH值,研究乳液的粘度和耐水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影响苯丙乳液表观粘度的几大因素,包括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交联剂等,并对改进苯丙乳液表观粘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指接材双组分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指接材双组分胶粘剂。研究了丙烯酸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用量对乳液剪切强度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和保温时间与乳液转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丙烯酸用量为3%、过硫酸铵为0.5%、保温时间为40min、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14%时,乳液的干/湿态剪切强度分别为11.2MPa和6.3MPa。  相似文献   

4.
采用种子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醇酸-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通过不同的引发剂和用量导致所得乳液成膜性发生变化,探讨了引发剂对醇酸-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成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性引发剂BPO比AIBN更适合接枝反应,以醇酸树脂与丙烯酸单体总量2%的BPO及丙烯酸单体量0.4%的APS组合体系引发聚合反应,所得杂化乳液涂膜透明、高光。  相似文献   

5.
环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复合乳化剂聚合工艺,制得丙烯酸酯类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反应温度、引发剂的用量、环氧树脂的种类及用量、软硬单体的比例、三乙烯四胺用量等对丙烯酸酯类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综合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配方。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丙烯酸为功能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直接合成了苯丙微乳液。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温度为80℃左右,较佳的St与BA的质量比为0.9~1.0,复合型乳化剂用量为5%左右,引发剂用量为0.4%~0.6%、丙烯酸用量为2%~3%时,微乳液性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以过硫酸铵作引发剂 ,详细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对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 :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总量的 0 .5 %左右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8.
高波 《江苏化工》1989,(2):17-18
本文探讨了引发剂对丙烯酸类乳液聚合反应影响的诸因素,引发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分子量分布有影响;引发剂浓度增大,使乳胶粒子增大;用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作引发剂,得到的乳液其涂膜性能有所不同;当引发剂分批加入时,将使聚合物分子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工艺 ,主要考察了单体、乳化剂、引发剂、反应温度及聚乙烯醇对乳液粘度、固含量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 75℃ ,乳化剂、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 0 .15%和 0 .6 %条件下 ,得到粘度为 5 .8Pa·s、固含量为 4 2 %、pH值为 6~ 8,带蓝光的乳白色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酸、丙烯酸酯以及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OP-10和K12为复合乳化剂,用半连续乳液聚 合工艺合成了自增稠多元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以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丙烯酸 酯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Reverse micro‐emulsion dyeing technology shows a high dye uptake and fixation rate, and effectively decreases the amount of waste water in the textile industry.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surfactants and co‐surfactants on micro‐emulsifying water in reverse micro‐emulsions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micro‐emulsifying mechanism in silicone media and the influence of nonionic surfactants and co‐surfactants on micro‐emulsifying wate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can be emulsified using alcohol‐polyoxyethylene ethers, especially under 3–5 ethylene oxide groups in molecular structure. As co‐surfactant, alcohol which contains 4–9 carbon chains could spontaneously form reverse micro‐emulsions in silicone media. The effects of solution pH and ionic strength on the amount of emulsified water were also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could be emulsified in silicone media at solution pH 2–9. Meanwhile, the amount of emulsified water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onic strength. Thu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water emulsification are low ionic strength and pH between 2 and 9.  相似文献   

12.
陈廷益  田娟 《聚氯乙烯》2009,37(1):14-16
比较了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丙烯酰胺、乳化剂TY-01作为纳米碳酸钙的乳化剂时的乳化效果;选用乳化剂TY-01时,确定了其最佳用量以及搅拌、超声波振荡的工作参数;研究了乳化液固含量对黏度和pH值的影响;通过投射电镜观察了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①4种乳化剂中,乳化剂TY—01的乳化效果最好,其与纳米碳酸钙的最佳质量比为1:20;②配制乳化液时,搅拌转速应大于800r/min,提高搅拌转速、进行超声波振荡可以缩短搅拌时间;③随着乳化液固含量的增加,乳化液的pH值基本不变,乳化液黏度急剧增大;④添加乳化剂的纳米碳酸钙在水中分散均匀,且粒度均匀,平均为50nm。  相似文献   

13.
固体切片石蜡乳液制备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体切片石蜡为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利用HLB值理论,以复配型乳化剂制得O/D型加水转化为O/W型石蜡乳液,可降低固体石蜡用量,增加乳化水用量,减少生产成本。考察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石蜡乳液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乳化剂用量为乳液总量的8.6%,乳化时间90 min,乳化温度控制在80±5℃,搅拌速度1500 r/min的反应条件下,可制备出稳定的固体切片石蜡乳液。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为反应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按质量比2:1组成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对乳液型压敏胶进行了粒度分布、初粘性、180°剥离强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3±2℃、反应时间为6h、复合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0.8%、单体质量比BA:MMA:St:HEA:AA为80:5:10:2:3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小、初粘性好、剥离强度高的乳液型压敏胶。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酯聚氨酯乳液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乳液共聚制得了丙烯酸多元醇,再和甲苯二异氰酸酯内乳化法制得预聚体,用二羟甲基丙酸进行扩链,制得丙烯酸酯聚氨酯乳液涂料树脂。该涂料树脂制得的涂膜的强度、丰满度、光泽、硬度等综合性能均优于传统的同类树脂。讨论了合成过程中各因素对树脂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乳液型硅油聚醚消泡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甲基硅油、含氢硅油、聚醚为原料,选用适宜的乳化剂,制成了兼有有机硅特性和聚醚特性的乳液型消泡剂,性能良好,成本低廉,并对硅油聚醚的配比、乳化剂的选择等对消泡效果有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丁二烯(Bd)和丙烯腈(AN)为聚合单体,以过硫酸盐为引发剂,以硫醇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在10 L聚合釜上采用自由基乳液聚合法合成了AN质量分数为(25±2)%的中腈基含量液体丁腈橡胶。研究了聚合配方及后处理工艺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温度为(30±1)℃;过硫酸盐B 1.5~2.5份,硫醇5~6份,复配阴离子乳化剂A 2~4份;洗涤剂为90℃以上热水,用量为胶浆的1.5倍;干燥温度为(120±5)℃的条件下,可以制得Mn为(1 400±200),AN质量分数为(25±2)%的中腈基含量液体丁腈橡胶。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步乳化法制备出一种多重乳液型(O/W/O型)汽车上光蜡。第一步乳化分别制备水包油(O/W)型乳化蜡和乳化硅油;第二步乳化是将水包油型乳化蜡和乳化硅油与溶剂油、乳化剂、水等进行再次乳化。结果表明,最佳乳化条件为:原料蜡选择实验室制备1#氧化蜡,硅油用量为5%~10%,溶剂油为120#汽油和低芳烃溶剂油,适宜油水比介于2∶1~1∶1之间。涂在汽车表面上,不仅能清洁车面,还能产生持久的光亮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型乳化剂及相反转法乳化环氧树脂,制备性能好的水性环氧乳液,讨论了原料的选择、乳化剂的用量、乳化温度、乳液固含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氧树脂E-44为原料,乳化剂用量10%、反应温度60℃制备的固含50%的水性环氧乳液,其稳定性及涂膜性能良好。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和透射电镜对乳液进行粒径外观和分布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一种JS乳液共聚配方的研究,在乳液反应过程中添加乳化剂和交联单体肛羟甲基丙烯酰胺、有机硅氧烷对JS乳液进行改性,提高了乳液的耐水性能、黏结强度和抗拉强度;调胶时,加入分散剂DA-02,保证水泥粉在乳液中更好地分散。并综合各方面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优配方,即ⅥW_H-870=0.6%(乳液总量)、W_A-17=0.7%(单体总量)、W_NMAM=2.0%(单体总量)、W_DA-02=2.0%(乳液总量)时,得到JS乳液可以满足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